AceBase论集

AceBase文坛论集, 政治政策评论见解。
正文

二论: 中华传统制度的优越性及近代西方民主推销的欺骗性

(2007-08-05 15:06:47) 下一个
一.当代中国的成就

  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进步是很难否认的,特别是近十年来获得的惊人繁荣。比起年长的人,年轻人相对缺少纵向的历史感,却比长辈有更多横向的关于西方发达社会的知识。因此,相对于长辈,青年学生对我国的社会现实有更多的不满。其实,不仅是较为年长者更多看到国家的进步,多数海外华人和在发达国家的我国留学生也对中国的持续进步持乐观态度,通常比在国内生活的人对现状的评价高。

  1840年英国因为中国拒绝他对华贩毒就敢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兵力不超过两万,就让中国赔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数字是按中国当时的人口计算的,也就是说要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赔一两,实在是野蛮至极了。那个时候,中国不是任何国家的对手,而是任人宰割的对象。但五十年以后,到1950年,我们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阻挡在了国门之外,赢得了迄今五十年的国家安全,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朝鲜战争始于三八线,终结于三八线。但是中国军队参与的战争始于鸭绿江,终结于三八线。

  为了扭转1840年以来中国的衰弱,中国人一直在学习西方。满清王朝学过日本的明治维新,北洋政府学过西欧的议会制,孙中山要搞暴力革命放弃民主之后开始搞“军政”,蒋介石尝试过德国的法西斯,共产党人学了苏联的“专政”。自上个世纪开初,我国的留学生不绝于途,哪个国家先进就如潮水般涌向哪个国家学习。结果呢?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绝不“思想僵硬”。百年来,主流意识形态换了好几次了,恐怕比世界上任何社会的主流思想换得频繁。中国是最早放弃计划经济,改行市场经济的共产党国家。若非近二十年来中国开辟了一条极其特殊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国不会产生恐惧,认认真真地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

  二.中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文明的底蕴

  为什么我们的眼睛永远盯着北美、日本、西北欧呢?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并超越这样的国家。这就要说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自汉唐的强盛以至明清的繁荣,我国原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富裕的先进国家。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今日何在?惟我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我们的传统文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制度极为出色;因其出色而悠久,亦因其悠久而出色。《易经》讲,既然“天行健”,就要“君子以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我国的传统文明讲求格物致知,好学不倦,而且有教无类,造就了世界上最好学的文明。没有这深厚的文明底蕴良好的封建制度,就不会有先贤们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不可能有百年来的艰苦学习,不会有近五千年来的领导着世界的文明。

  中国有伟大的政治文明传统。我国的孔子比马克思早生二千多年,《礼记》里记述了他的“大同”理想。孔子的思想比马克思中庸得多,更人性,更出色,表述也简洁得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从政治结构到道德准则,从道德准则到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到经济、伦理、教育,自经济、伦理、教育迄于社会结果,全文仅107字。接下来,《礼记》又记述了孔子对“今大道之隐,天下为家”的私有时代的政治理解,及相应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

自汉武以降,以孔门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政府制度绵延两千多年,在世界上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先进的。不独如此,两千多年前的语言文字,不必翻译,今人仍能流畅地阅读,岂是希腊罗马文明所能比拟?

  可惜的是自孙中山引人所谓的民主理念以来,由于一个世纪的舆论灌输对西方学说盲目的崇拜及推崇暴力“革命”,国人对中华政治文明多持否定立场。认为是“封建”腐朽的。只会抽象承认“中华文明伟大”,却具体指责中国政治制度野蛮。这不仅讲不通,而且是因为对历史的无知。

大清就算再落后, 到亡国了, 也不曾沦落到GDP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看, 我们还很有些人为这几年的经济沾沾自喜呢. 看不懂这个的是他的脑袋已经给各种类型的宣传蒙蔽了大脑的思考. 可知道, 清末之时可算是中国封建史上出了名的最昏慵最闭塞最落后的, 到亡国了怎么国力还比现在强怎么多. 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要问这是为什么.

三代中国青年都只晓得西方的先进,包括苏联美国的先进,却不知其共产/资本主义野蛮和落后;只知道传统中国的野蛮落后,却不知中华传统封建政体的文明先进。中国的传统政治文明“以德治国”,极其独特,效果惊人。

  一是政府之治与乡绅领导的自治相结合,给人民以相当的自由。二是首创文官制度,以公开平等的考试加考核来选贤任能。这种带有“虚君共和”色彩的文官遴选体制惠及整个世界,较之今日的普选制度更加民主, 更加去除了资本主义国家黑金政治贿选政治。三是世俗政治,以德治国,发展出对不同民族、部落、和宗教的宽容和包容,成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当西方人为取消宗教法庭而奋斗,为世俗化而艰苦“启蒙”,我国的世俗化在两千三百年前就完成了。

  中国当然是“礼仪之邦”。直到中国王朝灭亡之际,西人要我老百姓一人赔一两银子,皇帝却谨遵康熙“永不加赋”的“祖训”,不曾敢对亿万农民加收一分钱的田税。结果是政治体制的高度“合法性”,绵延两千多年。有人反具体的皇帝,具体的贪官,但没人反体制,连元朝时的蒙古政权也不反中华体制。这样的体制在西方的侵略下结束了,但它是否就一无所长了呢?是否就被西方来的新体制连根拔去了呢?

  今天的人,但凡发现新体制的弊端,就去攻击“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而不知道那是西方(包括俄国)体制的弊端。一个翩翩君子被流氓无赖击败了,但那并不证明流氓无赖代表更先进的文明。满族人击败了明朝,日耳曼人摧毁了罗马帝国,但那并不必然代表先进文明战胜了落后文明。满族人的成功恰恰在于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明。整体的抛弃一个伟大的文明传统并不可取。近代的中国向外国学习是可喜的,但自从孙中山推行的他那套西方迷信生硬地强加于中国, 并把中国引入了万劫不复的近代几十年内战当中,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生产关系及生产资料的发展. 把适合中国几千年乃以称霸的制度通通抛弃. 学习西方是好的,但并不能因此而走上割裂,割裂的中华文明不可能延续。中国优势的传统制度是近代西方打破的. 没有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的恢复,汲取中华传统文明的精华,中国永远不可能超越西方世界。

  三.民主迷信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据说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国的上一世纪旧社会的青年们也自认信仰民主。但在二十一世纪, 新一代中国有志青年很应该为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先进性而大声呐喊, 为继承几千年来先辈开创的中华在世界上领导地位, 勇敢地战斗!

  民主制是有社会条件的,我们的社会条件与西方不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是阶级社会,之后的古罗马也是。中世纪更有严格的等级社会,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对传统贵族发动攻势是阶级斗争。因此,《共产党宣言》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然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小农社会,是大一统的社会,不是阶级社会,不信仰阶级斗争。至迟到了商鞅变法,中国的封建制就不存在了。中国早熟的农业导致了这样一个社会,精耕细作、多子多福,拒绝长子继承制。在这种情况下,“富不过三代。阶级社会不仅是由贫富分化引起的,更依赖长期形成的阶级意识。我们的传统社会不是产生阶级意识的温床。

  这样的传统社会导致了一个独特的政治体制,比起西方体制要文明和谐得多。如果政府文明是一切伟大文明的核心,中国的政府文明是空前的。在中国,我们比柏拉图更早意识到政府必须由贤能者领导,并且发明了公平的选贤任能的制度,人人有平等的机会来参与政府工作。人不分老幼华夷,均可参加公平和公开的科举考试。“布衣宰相”乃是寻常之事,甚至春秋时就有奴隶为相。中国社会是平等的小农社会,不是界限分明的阶级社会。中国人理解的“政治”,是由“正”的道理来治,不是阶级之治,不是强大的阶级或利益集团通过斗争来获得权力。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公正廉明、两袖清风是主流的政治文化。官员是考选出来的职业的中立官员,他们代表全社会(所有小农)的利益。中华文化是“仁”的文化,此道统源远流长。做人要做仁人,为政要行仁政。官员们学的是仁义礼智信,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以德治国”而非“以力治国”,中国传统的小政府治理了那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不是世界政治文明史的奇迹?马可波罗曾经极力赞美过中国政府,但他看到的不过是我国政府史上最恶劣的政府之一。我们选贤与能,由贤人来治理国家。贤人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哲王。大家经常只知柏拉图赞美“王制”,却不知其核心是贤能者治国。中国传统思想比柏拉图进步得多,提出并且实践了选贤任能。

  何谓民主?民主制度的核心规则是“多数决”的程序,为政的合法性在于多数人的支持。多数决有两层意思,一是选举时的多数决,二是政府议事时的多数决。西方一个阶级掌握了垄断权力后,另一个正在崛起的阶级只能通过暴力来夺得权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让各个阶级都有发言权,出现了代议制民主的规则。人民分成阶级或利益集团,推选自己利益的代表来争取权力,从而维护自己集团的利益。民主之谜是,民主会代表多数人的利益。

   美国宪法是民主产生的吗?《美国宪法》是乾隆52年(1787年)由美国55个自认是“人民代表”的绅士讨论通过的,比如宪法起草者杰弗逊,他大概觉得,我既然是弗吉尼亚州最大的庄园主,我不是人民代表谁是人民代表?所以赶着马车就到费城来了。那55个“人民代表”仅有39人投了赞成票,多半还是使用奴隶耕作的大庄园主。后来十三个州的议会批准了该宪法,但参与讨论和投票的人总共不超过两千,那两千个代表的产生方式大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两千人早已做古,和当代人的生活毫无干系,可两百多年里却从未有过针对宪法的人民公决。即便美国宪法算是民主产生的,世事沧桑,以乾隆时代民主定的规矩来规范21世纪的今人能算民主?然而,《美国宪法》依然是“良法”。

  大家还知道而今的《德国基本法》和《日本宪法》从何而来,也清楚到97年为止的香港基本法《英王制诰》从何而来,都不是民主产生的。《美国宪法》通过不断的解释和修正,成为美国人俗世的《圣经》。

  世界上的穷人总比富人多,那么民主制度应当会代表穷人的利益。可是,为什么代表穷人反对富人就正确呢?而且,人多势力未必大,团结的少数人往往比松散的多数人更有力量,因此,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不必然代表穷人利益。最后,当人民分成两个集团,51% 的票数就构成多数;如果分裂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集团,我们还可能有真正的多数吗?少数人操纵多数人是选举政治的必然结果。所以,古希腊的雅典人为了真实的民主――人民作主――就采用抽签的办法,使人人有平等的作主机会。举凡重要的事情,都举行全民公决,依人数多少作决定。雅典的衰落与这种直接民主密切相关。医生需要专门知识,你不会希望给你治病的医生是普选产生的。政府也是要专门知识的,应当选择贤明能干的人来领导国家。“民意”的反复无常使雅典输掉了战争,流放了无数精英,还杀掉了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雅典民主制度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从学理上讲,我们为什么要服从一个相对的“多数”?有人说,因为服从少数不利于稳定。可是,除了服从多数就是服从少数?为什么支持者的“数量”那么重要?中国的传统文明里非常重视人民的利益,但却从未产生过以人数多少来决定是非的观念。并不是中国人愚蠢,自古希腊衰败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包括罗马人在内的西方人都拒绝以支持者的数量来决定政策。原因很简单,那是个非常粗糙,原始,甚至野蛮的想法,是强权即公理,根本不是什么普世价值。科学界不信这一套,企业界不信这一套,教育界也不信。教室里有一百个学生,34%的学生不喜欢老师讲的内容,希望换人讲,33% 的人无所谓,另外33% 的学生喜欢老师讲的内容。如果按照民主原则,第一,这个老师必然被赶走;第二,学校就不会有考试了,因为没几个学生喜欢考试,而且学生人数永远比老师多。

  罗马人认为应当服从“自然法”的正义。中国人认为应当服从“道德”正义,都不相信“数量正义”。一直到美国建国,民主依然是个贬义词,与暴民政治,多数专制连在一起。到了19世纪前期,代议制被美国人称作“民主”,民主才变成褒义词。

四. 西方单纯推销民主的欺骗性

  不仅我们中国人,西方人也早就看到了这种代议制的弊端。他们利用自罗马以来的另一个深厚传统来制约民主,这就是法治传统,或曰“宪政传统”。这个传统体现为三个要素。第一,民定的法律服从宪法,而宪法来源于基本法,基本法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或曰“自然法”。换言之,人民代表不能依着自己性子随意立法,必须依法立法。第二,司法独立,民选的立法和行政领袖不能自行决定自己做得对或错,必须由独立的非民选的第三方来判断其作为是否合法。第三,司法人员由经过考试和考核选拔的职业精英来承担。民主与法治相结合成就了西方的近代政治文明,也成就了西方近代以来的强盛。

五. 最后总结

基本上, 西方制度的所谓成功在于落实了司法的权威性, 和司法对民主的自上而下有力的监控. 这和中国传统封建制度里的中央集权集中决策是高度一致的. 但为什么西方一而再地掩饰其本质呢, 而不断向东方推销其民主这一表象呢? 西方是不是想通过单一的推销民主而不提司法权威, 只是想向东方各国输出暴力革命. 致东方各国与内乱和不断的理论争斗之中, 从而干扰其发展继而从到经济上的操控. 我想这个道理聪明的大家是不然自名的.

  我们新一代的知识青年应当去了解一下自己祖先的政治文明。如果去读中国的古典著述,了解我国的政府历史和对政治的认识,我们能得到很多全新的启示,你可能会认同中国需要自己的“制度复兴”。如果念过中国的古典著作,比较了西方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大约就不会去肆意诋毁我国的传统帝国制度,盲目赞颂西方(包括共产及资本主义)的思想和制度。确实历史到了二十一世纪, 与其说现在中国喊民主改革出于自身发展, 不如是说迫于取悦于西方及西方在国内培养的反对势力, 以求自保.

民主对于中国可以说是一不必要的春药. ---"而过期的春药危害更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