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派”议长的老部下
巴塞洛缪是典型的对华“鹰派”人物。而她“鹰派”立场的形成,与美国众议院女议长佩洛西不无关系。
在美国政界,佩洛西一向以立场强硬著称。而在2006年2月之前,她的国会办公室主任,就是巴塞洛缪。
对中国人来说,佩洛西一直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美国媒体发现,只要遇到中国问题,她就会表现出旺盛的战斗欲。多年来,她一直要求把所谓的中国的“人权问题”与美国对华贸易挂钩,支持达赖及其分裂中国的行径,并连续十多年投票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在担任众议院中国事务工作小组主席期间,佩洛西从不掩饰她对中国的偏见,在重大涉华问题上,一直与中国对着干。
佩洛西的反华立场,对她的办公室主任巴塞洛缪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她的很多反华提案,都要经过巴塞洛缪的“润色和加工”。久而久之,后者也“锻炼成了一个坚定的反华主义者”。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一直有中美关系“麻烦制造者”之称,因此备受佩洛西的重视。2005年,在佩洛西的推荐下,与她同样反华的巴塞洛缪,进入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6年初,出任委员会副主席,年底又被推选为主席。
但是,外界对巴塞洛缪的个人情况知之甚少。除偶尔能看到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中美经济关系外,多数人对她就一无所知了。据记者向一些接触过她的人了解,巴塞洛缪毕业于明尼苏达州大学,后在杜克大学读硕士,最后从乔治城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她是“中美关系问题专家,尤其对贸易、人权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领域颇为关注”。
对“中国股”仇恨已久
据透露,巴塞洛缪领导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极力鼓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金融大鳄”,对中国发动“金融战”。“对华金融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取各种办法,增加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成分,使中国产生严重的资产泡沫。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是,让西方国家的大型银行,借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机,通过参股、入股、控股或收购等方式,逐步渗透到中国金融网络的各个角落。
第二阶段:在中国站稳脚跟的西方金融巨头,对中国展开金融打击,使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有大量贷款的中国银行系统,出现难以计数的坏账,从而陷于瘫痪。与此同时,股市暴跌和房地产业崩溃,将使大批中国核心企业和无数消费者破产。
第三阶段:西方金融巨头趁机以“跳楼价”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控制银行、矿山、电信等国家“命脉”,其后寻机将其拍卖给外国收购者,从而完成使中国在经济上“有控制地解体”。
分析人士认为,“对华金融战”由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提出,丝毫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其主要任务是:“审视并和公众公开探讨”日益频繁的美中经贸往来,对美国国家安全形成的“冲击”。该委员会共有12名成员,共和党和民主党人各占一半。其中,除了像巴塞洛缪这样的民主党“极左”人士,还有美国“极右翼”智库——传统基金会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一些专家。从2001年开始,该委员会每年都要提交并发表一份给美国国会的报告。这几年报告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充斥着对中国发展的戒备和敌视。
如今,“对华金融战”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巴塞洛缪领导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这个“麻烦制造者”,要给中国制造更大的麻烦了。
洋老板做空中国股市
刚刚进入12月份,当中国股市在5000点上下震荡起伏时,美国权威投资通讯“凯伯特中国和新兴市场报告”发出预警:中国股市熊市已现,须严肃看待。美国空头大师“稳健之雄”哈钦森也认为,未来中国股市可能出现崩跌。
又是一番让中国股民心惊肉跳的“唱空”言论!
始自2005年6月的中国牛市行情,在两年多时间里从1000点左右,上涨到如今5000多点,涨幅高达400%!中国股民群情激奋,踊跃入市,全国开户数达1.2亿。
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大亨的言行颇为引人关注:他们有的屡屡看空或唱空中国股市,有的直截了当地高喊要“做空”中国股市,有的虽然高调唱空却悄然大量买进中国股票……
商场如战场,商场也讲兵不厌诈。也许,在股市这样的地方,那些“看空”、“唱空”、“做空”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游戏规则”范围内的合理动作。毕竟,谋取利润是“商场战士”的最终追求。
但是,在“看空”、“唱空”、“做空”这些“阳谋”之外,谁也不能否认“阴谋”的存在——那些以“短期、套利和投机”为特色的国际金融大鳄,正不择手段地将大量“热钱”、“游资”带进中国股市,助吹和制造股市泡沫,以求乱中获利;更有甚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企图扰乱中国股市秩序,给中国经济酿成不稳定因素……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流入中国股市的国际投机资金可能会越来越多。操控这些巨资的资本大亨、金融大鳄,无不善于识势、借势、造势,尤其擅长通过言论和操控市场,左右投资者情绪和心态,进而影响我国股市正常运行。对其言行,我们务必要竖起耳朵仔细听,睁大眼睛仔细看,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唱空不做空的“阴谋”
作者: 李鹭芸
中国股民应该不会忘记今年“5·30”暴跌的情景。在那恐怖行情到来之前,境外投资机构“不约而同”地唱空中国股市,令股民们恐慌、敏感。半年之后,境外投资机构又“不约而同”地唱空中国股市,此时中国股市也正处于大幅调整的行情之中。
重演唱空“阴谋”?
在这次唱空中国股市的过程中,摩根士丹利(俗称大摩)颇似一个“领衔者”。而循着摩根士丹利掌门人麦晋珩的足迹,大摩式“阴谋”昭然若揭。
11月20日前后,摩根士丹利公司发布了题为《国王的新衣》的研究报告,直指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是“没有穿衣服的国王”,难以支撑日益走高的股价,随时可能发生股价迅速下跌的情形。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还煞有介事地引用日本股市上世纪80年代末的教训,宣称“一旦行情开始逆转,股市会如山顶滚落的雪球一样崩溃”。
果不其然,从6124点高位开始下跌的中国股市,此时继续演绎下跌行情,甚至一度跌破4800点,下跌幅度超过1300点!于是,人们指责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是股市继续下跌的“帮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A股市场不断发表悲观言论;另一方面,他们不断买进中国A股市场上的股票。有统计数据显示,境外投资机构2007年第三季度A股投资规模,比第二季度增加96.70亿元,增幅高达29%。与此同时,境外投资机构在中国股市的投资额度,也由原先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手握巨资的国际资本大鳄,“虎视眈眈”地看着中国股市。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在想:境外投资机构一边唱空中国股市,一边趁机抄底买进中国股票,真是用心良苦。
麦晋珩——这个摩根士丹利的“掌门人”,就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
资本市场“刀斧手”
曾为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麦晋珩,是华尔街最有权势的银行家之一。据美国媒体报道,麦晋珩常常被视为布什政府的热门红人。况且,他所在的摩根士丹利公司,也是布什竞选总统时的主要捐款者之一。
麦晋珩是1972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开始他担任债券销售员。在他的努力下,摩根士丹利的债券交易业务持续盈利,杰出的工作业绩让他在摩根士丹利的职位越做越高。1993年,麦晋珩开始担任摩根士丹利总裁。同时,由于他在工作上注重降低经营成本,赢得了“刀斧手”的称号。
1997年,摩根士丹利宣布与美国证券经纪公司添惠合并。当时,如日中天的麦晋珩为了合并成功做出让步,放弃了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之职。
但从小刻上商人烙印的麦晋珩,又怎会甘心这样的放弃?在家赋闲3个月之后,他开始出任与摩根士丹利正面交锋的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首席执行官。当时该公司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亏损严重。
临危受命的麦晋珩上任伊始,即显露“刀斧手”的本色,推出了削减支出、大幅裁员和业务重组等“组合拳”,两年下来,就使公司成功节省成本30亿美元以上。到2005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净利润增长了6倍。
他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合同原本在2006年到期,但出乎麦晋珩意料的是,2005年3月,8位有影响力的摩根士丹利高管,共同反对时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裴熙亮,力挺在摩根士丹利服务长达29年的麦晋珩“回归”。
为了“迎回”麦晋珩,摩根士丹利特别奖赏给他价值3620万美元的股票,以及4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以鼓励他为公司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是华尔街投资银行的高管有史以来所获得的最多的红利。
当然,麦晋珩也并非“浪得虚名”。2006年全年,摩根士丹利的股价上涨了40%,而当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涨幅只有16%。
“大摩悖论”屡试不爽
麦晋珩极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性格,完美地符合了华尔街的特点。摩根士丹利的前高管兰克·帕特诺伊,这样描写麦晋珩“雄性味十足”的管理风格:“他(麦晋珩)像往常一样,在公司的交易大厅里走来走去,突然大叫:‘鲜血染红了水面。同事们,冲上去,杀啊!’”
带着麦晋珩的“杀气”,摩根士丹利来到了中国。为了追求盈利目标,“左手唱空,右手买入”的“大摩悖论”也顺理成章地接踵而来。
早在2005年上半年,当时中国股市创下6年来的新低,但大摩对中国股市的热情却日渐高涨。5月,大摩旗下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宣布,首次推出了一个中国A股指数,后被称为“MSCI中国指数”。当时,全世界有3万亿美元以上的资产,以MSCI作为投资参考依据。在欧洲大陆,有71%的投资者使用MSCI指数,在亚洲则达到91%,在美国达到93%。实践证明,后来按照“MSCI中国指数”投资的公司,都赚到了大钱。
房地产及其股票是大摩在中国操演其“左手唱空,右手买入”策略的一个重要领域。
2005年以后,麦晋珩亲自为摩根士丹利制定“作战方案”:研究部门“适时”推出唱空报告,操作部门看准有利时机建仓。
当时,摩根士丹利研究人员连续发布报告,表示看空中国特别是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前景,从美元利率下降、中国出口可能下降及日元汇率变动等方面,分析中国房地产形势在不断恶化,抛出了中国房地产的“泡沫论”与“崩盘论”。于是,“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一时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麦晋珩让下属加快投资房地产和买进房地产股票。仅2005年、2006年两年时间,摩根士丹利就从北京、上海到珠三角,投资房地产金额超过60亿美元。虽然麦晋珩常常将他购买房地产股的数量当作“一个商业秘密”,但业内普遍认为“一定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左手唱空,右手买入”,看似悖论,却是麦晋珩的财富秘笈所在,且屡试不爽。商人总是会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寻找时机,果断出手。只是,这点在麦晋珩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他认为操作时机不够成熟时,他更懂得创造时机(唱空)而已。
防范国际投机资金扰乱股市
作者: 陈道富
我国目前仍实行资本管制,但还有大量国际资金,受人民币升值、中国股市走牛等因素影响,“想方设法”地流入中国,特别是股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际投机资金。
国际投机资金主要是指那些从事谋利活动的国际短期资金,有时候也会被称为“国际热钱”、“国际游资”。它包括跨国公司持有的流动资金及闲置资金,国际投资机构拥有的短期资金、外汇、信贷业务资金,以及各国投资机构设立的资产保值性资金和投资性基金等。国际投机资金追求最高报酬及最低风险,以流动迅速著称,其最大特点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机。
国际投机资金善于识势、借势、造势。尤其是在造势上,很多有实力的国际投机资金,通过发表言论和操控市场,左右广大投资者的情绪和心态,从而为其投机获利营造舆论氛围和市场环境,进而催生市场泡沫,一旦持续下去则会造成泡沫破灭,直接危害股市秩序甚至国计民生。
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投机资金就是罪魁祸首之一。当时,一些国际投机资金通过操控市场交易,扰乱经济秩序,诱发过度投机,不仅违背自由竞争和平等互利的原则,而且超越正常经济行为界限,把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入灾难性的深渊。
国际投机资金尽管存在危害,但是要杜绝它绝非易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投机资金的活跃程度,往往和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成正比关系。只要一个国家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不可避免地要直接面对金融市场中的国际投机资金这个难题。有人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外汇交易中有90%发生于贸易和投资项目,只有10%为投机。但时至今日,全球投机性外汇交易则超过了90%,贸易和投资的比重则不足10%。
股市是当今中国市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个投资领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投资股市。但是,由于我们在金融体制、金融秩序、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股市的投机性问题一直存在,有的时候还会发展到难以调控的地步。
面对当前国际投机资本不断流入中国股市,我们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以确保股市健康稳定运行。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发展。要依法严厉惩处虚假信息、恶意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股市秩序的建立应立足于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必须避免短期化。要在制度和机制上,逐步纠正股市中不合理的助涨助跌因素。要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制订避免股市大起大落的应对方案。
二是在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在适当时机尽早推出股指期货,引入市场的双向波动获利机制,提高市场定价的合理性。
三是要密切关注国际投机资金“变通”进入中国股市。对于仅仅在海外基于中国股市走势判断进行的各种投资、投机活动,对我国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也是合理的,不必过于关注。但对于那些试图操纵中国股市,联手境外投资机构合伙获利的行为,则应大力打击。对境外投资机构做空、做多的言行,应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四是在制定国内各项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国际经济及各国政策的变化。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动已逐步加强。包括国际投机资金在内的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程度已逐步加大,各项判断与政策应充分考虑各种国际因素。
格林斯潘的“高调唱空”
作者: 张 军
在这一轮中国大牛市行情中,每次遇到较大幅度的下调或震荡,股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但是,这位81岁的美国经济学泰斗,屡屡“唱空”(说股市要跌)中国股市,却很少能“说到点子上”。
连续唱空震撼中国
自1987年8月就职以来,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席位子上稳坐了19年,先后“侍奉”过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四位总统,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由于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席任上,一直以“面无表情”和谨言慎行而著称。
不过,离任后,格林斯潘性情大变,开始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有意思的是,近两年来,他对中国股市的兴趣似乎越来越浓厚,时常发表惊人之语——只不过一直以“唱空”为主。
仅今年,格林斯潘就曾三次高调地唱空中国股市。5月23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格林斯潘说,他非常担心中国股市会出现“戏剧性收缩”,“中国股市的上涨势头不可能持续下去,必将出现大幅下跌。”此后,因政府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中国股市在5月30日以后一度大幅下调。但是,中国股市并没有从此消沉,不久后就一路走高,上证指数甚至在10月16日达到6124.04点的高位。其间,格林斯潘又连续两次唱空中国股市。10月1日,在英国伦敦,他对中国股市做出了极为负面的评价:“中国繁荣的股票市场,从各方面看都已具有泡沫的特征,如果你要寻找泡沫的定义,那么这就是了。”10月30日,在波士顿召开的一个保险业高层会议上,格林斯潘发表演讲称,中国股市处于“非理性繁荣”阶段,是个迟早都要破灭的“投机性泡沫”。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格林斯潘用“非理性繁荣”来形容中国股市,堪称非同小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一旦他选择“非理性繁荣”这个词语,那将意味着他认为所评价的股市出了严重的问题。1996年12月,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做出的就是“非理性繁荣”的判断。当时,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迅速导致欧美股市暴跌。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3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00多点,从而彻底否定了格林斯潘当初对股市的判断。从那以后,格林斯潘似乎很害怕谈及股市的问题。每每涉及股市,他都会“巧妙”地用模糊性语言“蒙混过关”。
现在,格林斯潘将“非理性繁荣”的“帽子”,套在了中国股市头上,难道中国股市真的出了严重问题?
“非理性繁荣”论遭质疑
格林斯潘唱空中国股市,尤其是“非理性繁荣”的论断,激起了不少专家的质疑。其中,尤以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和金岩石等人的观点最为尖锐。韩志国还详细分析了格林斯潘唱空中国股市的三大原因:
第一,格林斯潘评价中国股市的标准和参照,无疑是欧美股市。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西方世界的老人,格林斯潘不可能知道什么是股权分置,更不可能理解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的威力有多大。格林斯潘与其他多数西方投资家一样,不了解中国经济20多年的持续高速成长,与中国股市制度滞后的不恰当对接,而在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价值洼地”,也不了解中国股市从1000点到5000点的牛市进程,只不过是填平“价值洼地”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中国这个新市场来说,还很难找到一个衡量其正常与否的准确指标与科学指标,因而就很难对股市现状做出理性的分析与判断。
第二,中国股市对全球股市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国际经济界关注中国股市,一方面是看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在关联,担心中国股市一旦出现泡沫破裂的状况,会殃及中国的实体经济,进而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股市最吸引眼球,对中国股市发表评说特别是抨击性的评价,足以吸引整个世界的目光。前段时间,格林斯潘在全世界推销其新作《动荡的年代:新世界的历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股市的评论与评价,无疑是其演讲与演说的“最好切入点”。
第三,格林斯潘对中国股市做出负面评价,可能与他看淡世界经济前景有关。格林斯潘认为:“受惠于中国生产的廉价产品、东欧廉价劳力以及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过去5年来全球经济的增长是历年来最快的,但其上升势头不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正在离场”。但事实是,在中国股市中,投资者并没有“离场”,相反,越来越多的资金正以各种方式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股市,使中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美国推出首只做空中国股市的新基金
瑟泊尔,中国股民新对手
作者: 刘利华
12月8日,全球首只专门“做空”中国股票的卖空型基金——美国“ProShares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以下简称“中国25指数基金”),迎来了“满月”之喜。
在这一个月内,“中国25指数基金”共募集资金达4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基金史上的“吸金”新纪录。
“中国25指数基金”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以中国石油、中国 移动、中国远洋、中国人寿等25家中国主流上市公司股价指数作为投资对象。该基金看空中国股市未来,认为中国股市已步入下降通道,采用做空方式,即通过卖空“将会”不断下跌的中石油等25家中国主流上市公司股价指数,从中获利。
在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今天,究竟是何方神圣推出了这么一只让人惊诧的基金呢?在该基金“满月”当日,记者专访了该基金的上级主管——ProFunds集团首席执行官兼基金创始人麦克尔·瑟泊尔。不出所料,记者还真挖出了这只“做空”基金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行情”。
卖空型基金隆重登场
镜头回溯到11月7日。这一天,ProFunds集团在公司所在地马里兰州伯瑟斯达宣布,其属下的ProShares基金公司隆重推出“中国25指数基金”,并在第二天正式登上美国证券舞台。这是全球第一只“唱空”中国股市的卖空型基金。换言之,中国股市下挫之时,便是这只基金的“渔利”之日。
瑟泊尔说,“由于中国石油等25家上市公司在过去5年间,股份上升了将近600%,人们都在广泛推测中国股市可能出现泡沫。因此,我们的‘中国25指数基金’能让投资人化解投资中国股市可能遭受的损失,或者从中国股市下跌中获利。另外,我们预期美国投资者对我们这种做空中国股市的想法,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此外,瑟泊尔认为,中国股市即便在这几年间持续攀升,但是起伏震荡的幅度仍然相当大。比方说,今年2月下旬,“中国25指数基金”所涉及的股票,单日跌幅就高达9%。所以,即便有些股民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但仍会对从中国股市大幅震荡中谋利存在浓厚的兴趣。
当记者问到ProFunds集团为何推出一只与中国有关的基金时,瑟泊尔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主要因为我们的投资人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份额也越来越大,这其中的风险当然也在加大。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中国股市的下滑而谋利呢?于是,在他们的要求下,我们便推出了这个全新产品。”
“妙不可言”的操作方式
当记者问到瑟泊尔将如何操作这只卖空型基金获利时,他兴奋地表示,这种与众不同的操作方式将给投资者带来便利和利润,简直“妙不可言”。
首先,操作“中国25指数基金”,在美国的投资人不需要开设保证金账户便可以进行买卖行为,其方便和简单程度不亚于购买单只股票。
第二,一旦遭受损失,投资者输掉的只是已经投入的资金;而投资其他基金,遭受的损失将会没有底线。
第三,操作“中国25指数基金”,有可能获得双倍回报,从而让投资人的资金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面对获利前景的同时,瑟泊尔也不否认,该基金除了具备相应的收费和税率之外,也存在风险。比方说,如果“中国25指数”单日下挫1%,那么,相对应的“中国25指数基金”则上升2%。这对于投资人来说当然是好上加好。但是,如果“中国25指数”单日上升1%,那么,“中国25指数基金”则下挫2%。这就是风险所在。
不过,瑟泊尔表示,对于这点,ProFunds集团已经设计了具体的风险化解方案,而这是一个不可外泄的“机密”。
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并非所有美国人都认为做空中国股票可以轻松获利。Alger中美增长基金的联席经理卡拉贝尔认为,中国股市可能存在泡沫,但这与上世纪90年代的情形不同。尽管目前中国公司的业绩水平可能暂时无法支撑其股价,但其未来的业绩仍在迅猛增长,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如果中国股市像今年2月底时那样,暴跌后又突然强烈反弹,那么,那些试图预测中国股市走低的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惨重。
律师炼成基金业“精灵”
瑟泊尔领导的ProFunds集团成立于1997年,旗下资产规模达160亿美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基金业内的“小精灵”,因为它总是为那些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人提供服务。
用瑟泊尔的话说,ProFunds集团能够走到今天的地步,主要仰仗他的功劳。
今年48岁的瑟泊尔,原来的身份是证券律师,属于有志不在年高的那一类人。与别人不同的是,许多美国人在他这样的年龄也许才“尘埃落定”,找好奋斗方向还没几年,而他已经在法律和证券这两个“强刺激、高风险”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好几个来回。
与他高调“做空”中国股市的风格不同,在谈到自己时,瑟泊尔却显得低调而平和,拒绝搞“自我表扬”。但在公司里,瑟泊尔的同事都认为,他的成功和他的相对“早慧”有着很大的关系。
瑟泊尔早在23岁时,就已获得华盛顿乔治城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而他从管理学硕士到法学博士,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瑟泊尔曾经在3家律师事务所从业,并且是其中一家的合伙人。他还自己独立开办过律师事务所。但“金融业是他的最爱”,他先是从分析师做起,后来担任基金公司的主管。1997年,终于“水到渠成”——他与人合伙创办了ProFunds集团。现在,瑟泊尔拥有ProFunds集团近50%的股份。而今年,该公司赚到的管理费就达1.7亿美元。
结束访问之前,当记者问瑟泊尔,是否可对中国股民提出些建议和忠告,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宠儿”——“中国25指数基金”。他说,“虽然我们的‘中国25指数基金’做空中国股市,但我们并不是看衰中国经济。相反,这正表明了我们的投资人对中国市场兴趣浓厚。我们希望使用合理的手段,从中国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多的利益,‘中国25指数基金’就是在目前利用中国股市起伏获利的一种手段。当然,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口号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股市行情!”
名词解释
做空(卖空) 做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跌后买进,获取差价利润。其特点为先卖后买的交易行为。做空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和做多相反,做空理论上是先借货卖出,再买进归还。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中立仓提供借货的平台。实际上有点像商业中的赊货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再买进归还。做空有时又叫卖空或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