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震撼”美国的声音-zt

(2007-08-28 17:33:49) 下一个
 把中国比作“睡狮”、担心它醒了会“震撼全球”,是不是拿破仑亲口说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的,都是历史之谜。2000年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华前要我帮他找出原文和出处,我交了白卷。去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开幕式上,资深外交家吴建民说,他出使法国时曾经花了很大精力也未能为这句名言解谜。

  今天,这个哑谜又浮现出来。山东大学毕业、曾任英国《金融时报》北京首席记者的“中国通”金奇(James Kynge)去年出版新书《中国震撼全球:提坦神下凡将陷困境——及对美国的挑战》就是用它来敲警钟的。一位著名英国报人读了他的书说:“我对西方世界感到忧虑。如果我们无法和中国竞争——甚至在高新技术领域——我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一个工资低、工时长、无福利、决心坚、愿为逞强付出任何代价的国家而幸存呢?”

咒骂中国的两本书

  金奇的回答是不必杞人忧天。他甚至把中国比作龙虾,虽然有那两只强大的制造业钳子,但后腿很弱。他分析中国的弱点是:环境污染、财经体制不完整、有裂痕、人口压力、一党专政、信任危机、缺少法治,“中国在制造业统治(全球),却在其他方面挣扎,为西方企业界创造机会”。

  金奇一方面把书名和内容弄得危言耸听,另一方面又对读者惊慌失措的反应进行冷处理,这正说明西方舆论制造者一贯通过标新立异来出风头、名扬天下,却骚扰民间安定团结,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波动。不过金奇并无恶意。他是培生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和中国友好往来,还经常在中国讲演。金奇在书中形容中国建设速度是“把发展时间压缩”,“中国工人得到的是工业革命前的工资,操作的是21世纪的机械,基础设施属于第一世界。”

  一年了,美国读者几乎把金奇的《中国震撼全球》书忘之脑后,现在书店广告又劝读者把它和一本类似的新书共同阅读。新书是加州大学厄文分校副教授纳华洛(Peter Navarro)写的《未来的中国战争:何处作战及如何能赢》,书中描写中国为全球化的厂房层,中国的工业化正在冲击全球。将来的“中国战争”会在石油、铜、钢铁,甚至食物、饮水、空气等问题上打响。纳华洛也是像金奇一样,认为中国当前的发展,一方面威胁世界,另一方面也威胁中国本身;他说要把这场“战争”打赢,似乎也站在中国人民方面说话。

  但纳华洛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金奇,对中国发展的夸大与歪曲却超过金奇千百倍。纳华洛认为中国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及中国本性的非道德无情将决定它是赢家。从共产主义转变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的目标。他咒骂中国为“最大的新闻记者监狱”、“最大的盗版国家”、“最大的奴役劳工主顾”、“最大的地球变暖因素”,指中国是盗版民族,假药会真正杀人。他甚至说,美国汽油涨价的根源在于中国崛起,这是美国享受中国价廉物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他更含血喷人地说:是中国对石油的渴求促使伊朗核扩散、造成苏丹大屠杀,甚至鼓励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时,设想欧洲资本主义把全球变成殖民地以后,中国劳工大量进入欧洲而使欧洲劳工失业,因此引起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把资本主义制度送进坟墓。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洋传教士及家属在平津一带遭受杀害,英国及欧美舆论掀起反华浪潮,好像中国人都是洪水猛兽。这些历史的回响和今天出现《中国震撼全球》和《未来的中国战争》等书都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繁荣昌盛的灵魂

  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因为它从秦始皇统一以后的两千多年来一直具有一种魅力,使得全球很大一部分人都聚集到一个大屋顶下来生活。这两千多年来,除了在19、20世纪落后以外,其他时间,中国都是经济强国,在国际上名气很大,当然也是大树招风,引起一些羡慕、猜疑、妒嫉、憎恨。

  在这一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层出不穷,无暇他顾。中国人也从来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小楼”传统和她在国际上造成的羡慕、猜疑、妒嫉、憎恨越来越离谱了。“中国制造”在美国及其他国家造成的风波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估计今后比《中国震撼全球》和《未来的中国战争》这两本书更危言耸听的书将不断问世,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杂音、噪音以及声音污染。

  金奇也好、纳华洛也好,西方人研究中国一辈子也难掌握“中国”形象的内在秘密。借用毛泽东的话,就是“两个积极性同时发挥”。一个积极性是普通中国人动力足,有着“人往高处走”的坚定步伐,但又众志成城;另一个积极性就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包括历代帝王以及当今领导,都把搞好中国看成自己的任务。

  在这两个积极性结合下,中国为了国富民强也不知做过多少试验,出现过不知多少外国少见的诸如“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动荡,民间也有五花八门的“大寨”、“苏南”、“温州”、“晋江”等模式。这两个积极性是中国赖以生存、繁荣昌盛的灵魂。

  问题在于:现在世界越来越小,中国的形象越来越大。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你为了这部分人的利益而弄得其他人的日子不好过,那能行吗?胡锦涛提倡建设“和谐世界”,首先就要在这五分之一和五分之四之间和谐起来才行,内中的学问可大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飘侠 回复 悄悄话 不必太在意两位“洋中国通”的精神分裂症著作。
ccstone 回复 悄悄话 谢了,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