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和天赋/ 文学是人学》
1. 写字和天赋
做学问靠的是认真,写文章靠的是天赋。文艺研究最好以文艺创作为基础,不然就是空中楼阁。创作常新,研究才能常新,不然就是陈腔老调。我欣赏创作人,不欣赏研究者。研究越多,越容易被条条框框卡住。真正的文艺人,应该把精力放在创作上,而不是研究里。
常新,是每个写字人都喜欢的状态。然而创作源于生活,一成不变的生活常常消耗并扼杀我们的灵感和热情,加上所处时代给不了创作应有的刺激,所以要想做到常新,很难。那些经常有作品出来的人,不是过得特别好,就是过得特别不好,这说法并没有听起来那么武断。特别好,有激情。特别不好,有动力。唯有不好不坏,很难有东西出来,因为创作的热情和灵感的源泉被现实埋没了、被生活堵住了。再不然就要能于平凡中品出不平凡来,这种人一定是有着超人的敏感度和神经质的,在旁人看他们过于敏感和神经质也就不足为奇。
严歌苓曾说她是三分天赋加七分努力,后来自己更正为五分天赋五分努力。讲故事吗谁不会?发牢骚吗谁不会?写字的天赋人人都有,觉得自己不会写的,不是真的不会写,而是你的那部分天赋没被发掘,你缺少的不是写字的天赋,而是促使你写字的外部环境。
是的,写字需要催化剂。这催化剂,可能是某种遭遇、际遇或者改变。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训练和实践,所谓训练和实践,就是实实在在地写东西。虽然讲故事和发牢骚人人都会,但写字却不是人人都能写的,这与之前说的写字的天赋人人都有并不相矛盾。写字就是将讲故事和发牢骚的本事上升到高逼格,不好意思,这里借用一下当今的网络语。
2. “文学是人学”
“文学是人学”。人的文学,自然要以人为中心,从人说开去。社会由人构成,写人的同时就是在写社会。揭示人性的同时揭示社会,不能不承认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对人的影响。
作者用人物代言的初衷并没有错,只是不要像一个传声筒那样笨拙而生硬。人物的真实性、事件的合理性很重要,否则难免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为写人而写人,没什么不好。只是人无非爱恨情仇,人性无非善恶美丑。放眼看那些成功的作家,一定是善于写人的。阅历之广、见识之多,以至于写人写到一定程度,就是在写社会了。
影响文字的不只有文采和笔力,更有阅历和见识。在文采和笔力足够的情况下,阅历和见识是制约文字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名声大噪的作家,在写自己不熟悉的题材前,也需要实地体验生活的原因,很多东西不是单凭想象和杜撰就能写得出来的,由此可见文学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因此文学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不能说揭示人性的作品,一定不如揭示社会的作品,没有上升到社会高度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能够成功揭示人性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写人写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当这些人有一定代表性的时候,就是在写社会了。所以不用太在意有没有上升到社会高度,先把人写好。
(原创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