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野半庐主程世清 (吴东峰)

(2007-08-05 13:13:54) 下一个

野半庐主程世清

(1918――     )

程世清将军晚年罢官后居福州北大路某院内,其院名“半野轩”,为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绍良故宅,将军居一角,取名“野半庐”。背街面湖,闹中取静,香藤怪石,大有幽意,白日弥望碧波荡漾恍若舟中,夜晚隔岸灯火璀璨不觉城里。将军苍颜白发,布衣素食,隐于此,钓于此,醉于此也。( 1 )

2002年10月20日,余访程世清将军于野半庐,庐前见一石桥,名曰“钓鲈桥”。过桥有一石垒月亮门,门上有匾曰:“野半庐”,两旁有对曰:“大气量天空海阔;真聪明岳峙渊亭(三点水)”。将军告余,“野半庐”其意当回环读之,如可称“半庐野”,也可称“庐野半”,也可称“半野庐”,也可称“庐半野”,也可称 “野庐半”( 2 )。

程世清将军厅堂满挂名人字画。有杨成武将军书法条幅,书曰:“松涛”;贺晋年将军竹画,题诗曰:“山清风尘一笑中,小圃锥管襟宽松,一生只画松竹梅,宏观漫天无限景”;郭清海先生对联曰:“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邱正平先生横批,书曰:“海”,下款题识曰:“世清同志学识似海,遂以海赠之。”

程世清将军,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其时十一岁。将军年轻时有文艺天赋,能吹笛、吹箫,拉二胡、拉手风琴等,亦能快板书,演活报剧。将军曾任宣传分队队长,团宣传干事,后历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等职。

程世清将军登台作报告,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富鼓动性,非常人所能及。贾庆林言,听程世清将军作报告,手不拿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滔滔不绝数小时,谁能信他只读过一年私塾?( 3 )

庐山会议期间,陈云发言论生产。王洪文批道:“老右派要翻案。”程世清将军大怒,斥王洪文:“新兵蛋子懂个屁!”是日晚,陈云特向程世清将军致谢。( 4 )

1966年8月,程世清将军于青岛参加济南军区党委扩大会。是时传达军委文件,号召给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提意见。将军与罗通将军一道上书肖华、杨成武,揭发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与苏联人交往密切及仿效苏联实行一长制事。( 5 )

1971年“九 . 一三事件”后,程世清将军因之受牵连。1972年6月28日被隔离审查,1978年10月23日又被关押于秦城监狱三年余。1982年1月15日,程世清将军以揭发许光达事,被判为“诬告陷害罪”免于起诉。同年3月21日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退出现役,每月发二百元生活费,政治、医疗按师级干部待遇转地方安置。1982年11月6日给予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 6 )

世清将军囚于秦城监狱期间,蜇居斗室,伏案成三十万字长篇小说《柴山保故事》,原稿以圆珠笔芯裹胶布书写,字密如麻。书中故事源于将军儿时家乡生活原型,上百人物如郭永泰、赵文品、李婶、甜妹子、郭不理、郭二皮、陈六祖、陈四瘸子、汪老虎、王文焕、小寡妇、包大脚、石杆子、杨万油、扁担老人、罗六姑、路走高、胡裹糊、白梅香、丁四苗子等,维妙维肖,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7 )

程世清将军晚年潜心学画。将军作画喜以白布代纸,风鸣树偃,奇松怪石,飞禽走兽,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于画。笔意奔放,如哭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其画面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其胸中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 (8)

程世清将军豪饮。六十岁一日一斤,七十岁一日半斤,八十岁一日仍三两。将军喜饮烈酒,尤喜竹叶青。不饮则己,一饮必微醺,则从未醉过。 (9)

程世清将军“文革”中多坎坷,大起大落。忽而身居高位为座上宾;忽而身陷囹圄为阶下囚。个中缘由,将军自知也。程世清将军晚年隐居野半庐,以水为邻,以酒为伴,寄兴于木石,纵情于字画。

资料来源和注释

( 1 )程世清(少将,曾任解放军福州军区副政委), 2002 年 2002 年 10 月 20 日福州采访笔记。朱绍良,国民党追赠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

( 2 )程世清, 2002 年 2002 年 10 月 20 日福州采访笔记。

( 3 )同上。

( 4 )同上。

( 5 )同上。

( 6 )同上。

( 7 )程世清,《柴山保的故事》,自费出版, 2000 年。

( 8 )程世清, 2002 年 2002 年 10 月 20 日福州采访笔记。

(9) 同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