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留守女孩一首歌 唱得几个大男人泪长流

(2010-10-29 09:40:17) 下一个

小演员在片场

  中国有3800万留守儿童,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家庭的未来,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走入城市。与双亲分离留守在家,孩子们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面临着哪些困难?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一个最好的未来?由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监制、爱有戏公益剧社拍摄的我省首部关注留守儿童的公益电影《最好的未来》在邛崃拍摄期间又会遇到怎样的艰辛与感动?

  一架电子琴引发的思考

  《最好的未来》的创作灵感,还要从一架电子琴说起。

  爱有戏公益剧社成员刘飞热衷公益,从2006年起,她开始资助邛崃一名叫倪小琴的10岁留守儿童,小琴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儿,不久后,刘飞送了一架电子琴给她作为礼物。1年后,两人再次见面,小琴拿出电子琴,请刘飞欣赏自己的练习成果。“音乐美得让我惊讶,但小琴的指法完全不对。这1年来她都是按照自己的办法在练习弹奏,因为没有人教她。”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刘飞,回家以后,她开始思考关于留守儿童的一切。

  “目前,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很多都停留在物质上。但据我了解,这部分孩子大多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正确的成长方向,他们更需要的是包括精神层面在内的多方面的关怀。”刘飞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样的感受在剧组拍摄工作启动后更加强烈。“拍戏间隙,我们曾给孩子们做了一次简单采访。当问他们最喜欢的人是谁时,19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提到爸爸或妈妈。”

  刘飞说,拍这部戏,就是要告诉社会,告诉这些孩子,怎样才能带给他们一个最好的未来。

  一首歌带来心灵的震撼

  8月11日,剧组一行28人带着由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划拨的两万元拍摄经费,驾着4辆车从成都前往邛崃。

  当天下午,《最好的未来》小演员海选在邛崃市夹关镇文化站进行。60多名当地的留守儿童参与了海选,孩子们的表演给剧组带来惊喜。作为评委的王晶回忆说,当时他拿出一个空的矿泉水瓶,递给一名小男孩,让他来一段即兴表演。“孩子拿着瓶子跑到我面前,抱着我的腿,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说:‘叔叔,把瓶子给我吧!我卖了钱要到广州看爸爸!’……这与我们剧本中的一段戏不谋而合,没有人告诉过这个孩子,他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

  海选时,小琴也来了。她的一支歌,让大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趴在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依在你的怀里,就到了家……”这首歌名叫《妈妈格桑拉》,小琴专门献给在外打工的妈妈,这个14岁的女孩儿唱得谈不上专业,但她的歌声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质朴,真实,牢牢地抓紧了每一个人的心。曲毕,全场鸦雀无声,3位评委并未像此前一样立即作点评,而是埋着头,齐齐闭上红红的眼睛。编剧杨勇低着头走出大门,蹲在门口点燃一根烟,眼泪夺眶而出,在他身旁还有3个剧组的男演员。4个大男人,就这样一言不发地蹲在地上,任由泪水洗面……

  “这一刻,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我们来这里做这件事的意义。”

  一部戏感受生活的艰辛

  8月12日,影片开机。头一天选拔出来的19位留守儿童正式组成留守儿童快乐剧团,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仅4岁,《最好的未来》是孩子们的第一部作品。

  拍摄是艰苦的,炎热的天气成了剧组最大的敌人,“站在太阳下,人不动也会全身湿透,3天后,剧组几乎所有人都晒掉了一层皮。”王晶笑着说。

  除了天气,吃饭和休息时间也让剧组成员们吃尽了苦头。刘飞说,由于经费有限,大家经常吃面,偶尔一顿见了油荤,大家也相互谦让着。最恼火的还是休息,每天的戏拍完后,工作人员先开车将孩子们一一送回家,然后每天晚上零点准时开会,总结当天工作,安排第二天的事情。每天早上6点,周寅会准时叫大家起床。每人每天的平均睡眠只有4小时。杨向东是剧组的老大哥,这帮年轻人的干劲让他十分感动。

  8月16日的一次意外,让剧组惊出一身冷汗。当天,夹关镇天降暴雨,正在山上拍摄的王晶和演员林霖小心翼翼地驾着两辆车下山。途中,迎面驶来一辆农用车,几辆车错不开车,林霖冒雨下车查看后,回到车上向后倒车。此时,一道闪电从车旁划过,紧接着轰的一声闷雷,路边一株碗口粗的大树被拦腰劈断,倒下的树正巧落在林霖的车前……

  电影拍摄过半,但由于泥石流等原因,拍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8月22日,剧组决定回成都,等天气好转后继续拍摄。临行前,19名孩子和剧组28名成员一一道别,12天的相处,大家已经成了一家人,挥别时,不少孩子眼中挂着泪水。

  “我们决定下周末再过去,和孩子们一起把这部片子拍完。希望大家关注这部电影,因为它真诚、真实、充满真情。”王晶说。

  (照片由爱有戏公益剧社提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