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胡地风骚

创建文学城博客是要选一个分类,搔首,因为自己也不知道会写些什么,最后选‘旅人游记’。其实和旅游无关,只是人生即旅行,博客大概可算这有终点的路途上聊解寂寞的一点记录。是为介绍。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洗澡

(2012-06-20 11:56:46) 下一个

忽然想起洗澡的事情来了。杨绛先生著有“洗澡”一书,那是精神层面的洗澡。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洗澡就是洗澡,是从头到脚的一个物理的清洗过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就洗澡而言,可以极简单,夏天农村孩子到池塘里扑腾两下也算洗澡了,也可以很复杂,可以用按摩浴缸,可以用各式液体工具帮助清洁,中国人以前的洗澡往往和按摩修脚联系在一起,西方人洗完澡还要把自己身上的毛刮一遍,才算完成一套洗澡的过程。

我顶小的时候怎么洗澡的已经不大记得了,大概是在家里用一个大木盆。后来大一点的时候到地方一个单位的内部浴室洗淋浴。在八十年代初四川的小县城里这是比较舒服的洗法了。

然后初中时到了江苏。江苏对洗澡的重视就上了一个台阶,大概鱼米之乡不缺水有条件造。譬如扬州人的洗澡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早上皮包水吃早茶,下午水包皮泡澡。我不在扬州生活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搞清楚他们哪里来时间做点别的事,比如上班?

扬州的富春包子大煮干丝那么好吃,大概要归功于他们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八十年代国内的家庭基本上都还没有热水器。夏天可以在家里冲凉,冬天就必须去公用澡堂了。我一般星期天下午骑车半个小时到城中心的浴室,名字很有气势,海潮浴室。进去以后上二楼,女宾上三楼。还没进大厅就已经可以听见里面呱嗒呱嗒的塑料拖鞋声,一掀开门帘就是扑面而来的温暖的潮气混合着浴室特有的香皂味,叫海潮倒也还贴切。大厅里摆着上百张木质斜躺椅,上面铺着大浴巾。空中有很多金属杆,上面搭着大大小小的白毛巾。穿着白工作服的服务员手一抖,一根大毛巾就飞了上去乖乖地挂在上面,颇为好看。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便重扔,反正就是个毛巾,也不是杂技表演扔斧子,失手就失手吧。

大多数时候是要等位置的。等位置并不是按先来后到,而是随机自己选一个椅子等着,所以既考验一点眼力也考点运气,有时人多会等上两三个小时。若不幸选错了人,浴客出来不着急走还要聊会天喝杯茶,让你恨得牙痒痒。不过大部分人洗完出来也就走了,估计在别人的等待下喝茶也不会太放松。我后来觉得等待太浪费时间,就带着课本去,看看功课时间也就过去了。

轮到自己便赶快脱了衣服,放进椅子下面附属的格子里锁好。蹬着浴室的拖鞋,拿着自己的毛巾香皂就往里走。里面有一个大大的浴池。一般而言水还算干净。有几次我一大早就来,还没什么人,水便极清澈,下水时心里感觉就极舒服。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里讲苏州人讲究吃朱鸿兴的头汤面,也是取面汤清澈的好处。倘去得不巧赶上人太多水不够干净,大概也就相当于煮到下午的朱鸿兴面汤了。

不管干净不干净,总是要下去煮个饺子的。反正一会出来还要冲干净。水是有点烫的,但也不是不能忍受,就好像烫脚的水,难受又舒服。过一会便有蒸汽输入到浴池里来保持温度,池子里便咕嘟咕嘟地响。不知道是如何防止烫着人的。旁边有个略小的蒸池,水极烫,上面放着很厚的木格子,愿意蒸的人便躺在上面把自己蒸的如龙虾般发红。我从来不敢上去蒸,不是怕热,而是总不放心那些木格子,万一突然断了我不就烫熟了吗。

浴池里是不可以打肥皂洗澡的,纯粹是泡澡。人少的时候也颇有乐趣。人泡在热水里,懒洋洋的,看着晃动的水面,听着别人说话的声音在浴室里的回音,尘世的纷扰便远了。人多的时候便没有那么好玩,拥挤着如一锅饺子,氧气也不足,还常常发现自己的拖鞋也被人穿跑了。便也偷偷另寻一双跑掉。

淋浴才是正经打肥皂去垢的时候。按说应该是先淋浴再泡池子,可是并没人管,毕竟人太多的时候就那里有空先去那里了。泡过澡,皮肤都松开了,打上肥皂很快就可以洗得很干净,顺便也给自己降温。旁边有长条凳,爱享受的人便趴在那里雇浴工搓背。我有时便站在旁边看浴工在背上撮出黑色的垢来,然后用一勺水一泼便干净了,好像在处理一头刚宰的白猪。

洗完澡回到座位上,倘若人不多没有压迫感,我便也躺一会。浴室服务员看你洗好了,便会远远地扔个热热的手巾把子来,如四分卫扔出的橄榄球般准确。我初次接到时颇有点受宠若惊,觉得自己也被当老浴客了。有次极少人,还给了我一杯茶。洗过澡擦过热毛巾人彻底放松下来,有时不知不觉便睡了一觉。出门时日头已偏西。

这样的洗澡经历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去南京上大学。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能记起那些熟悉的声音,气味和热乎乎的毛巾,还有和善的服务员。

现在这样的浴室已经找不到了,实在有点可惜。每一种生活方式背后都有它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土耳其有土耳其浴室,俄国人喜欢桑拿浴,日本有日本混合浴,中国有中国的传统浴池。在浴池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里,更容易体会中国人对人际关系,距离感的理解。

今年回国,关系比较好的中学同学带着去了一个高档洗浴中心。装修得金碧辉煌,桑拿,浴池,淋浴俱全,水清澈见底。大家光溜溜地围着桌子,倒也没啥不自在,可是总觉得不如小时候去的大众浴池亲切温馨。洗完澡换上浴袍到大厅坐着吃饭聊天。浴袍太松,不停地要拉紧,否则就像猪八戒袒胸露乳。远处有几个美女也是如此打扮,不知她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知不觉间浴池已经变化成这样了。

大学的公共浴室大体上一样,只是都是淋浴,卫生了很多,效率也高。唯一的变化是多了搓背的人。搓背的不是别人,都是同宿舍的哥们。大家一起去洗澡,互相搓背。现在想想几个大小伙子光光地互相搓背实在是有点喜剧色彩的场面。可是大家现在关系仍然很好,见面仍然很亲切,大概这就是中国人的距离感。老美是万万做不出来的,他们若看见中国男人这样,只会往同性恋这方面想,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见识实在是太狭隘了。

以前在国内,经常可以看见小伙子勾肩搭背,女孩子手拉手逛街,现在少了。似乎是受了西方的影响,觉得这样有同性恋的嫌疑。我觉得没必要。人是猴子变的,仔细观察猴子就喜欢勾肩搭背,这应该是彼此关系好的一个正常表现。我发现在一些所谓落后的国家这样的举动就比较多,证明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是人类天性的一个正常反应。而在西方“发达”社会这样的举动被认为不文明,人为地限制了人类自发的一些亲密行为。我猜测美国的心理变态比较多和他们这样刻意地制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无关系。

中学去的海潮浴室十几年前就被拆迁消失了,原址变成了商业中心。南大的浴室到几年前我回去都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唯一是门上方多了个可口可乐的广告牌,也算是文化入侵的一个暗示。听说现在大学生住宿条件越来越好,将来总有一天都会有配套卫生间,也许那时候大学公共浴室也会消失吧。

说浴室是精神家园也许有点夸大,可是当我们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浴室,四合院,戏园子,青石小巷,城墙,古木,等等的一切,都让位于原本和我们毫无关系的西方式的高楼大厦,现代家居,现代交通,我们还如何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歇息和庇护的场所呢。也许在现代城市的某个角落,我们还应该有权利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清澈的浴池和热乎乎的手巾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柳青青 回复 悄悄话 据说马鞍山有个很出名的洗浴中心,气派的不得了,南京甚至上海的豪客都开车去关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