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回国观感(12):天津新名片,瓷房子和疙瘩楼
一提到天津,人们立即想到的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还有相声。是的,这些都是天津的名片。近年来,天津又有了新名片。现在人们说起天津有什么好看的好玩儿的,很多人都提起瓷房子和疙瘩楼。
瓷房子在赤峰道72号,在中心公园旁边,距离滨江道两个路口,大约200米。天津市中心地带,“路”和“道”是垂直的,“路”与“路”是平行的,“道”与“道”是平行的。就像曼哈顿中城的 Ave 与 Street 的关系。比如,和平路(劝业场),辽宁路(各地风情小吃街),山东路(狗不理包子总店),滨江道(步行商业街),赤峰道,哈尔滨道,长春道等。
瓷房子原建筑是一栋法式洋楼,1920年代后期建,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有南欧意大利风格的外廊,具折中主义风格,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系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黄曾任北京政府敌国财产管理局局长、中华民国驻国联代表。 2002年天津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之一张连志,买下黄荣良故居并进行大规模改造。他极富激情地用其收藏的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件古瓷器、300多尊北魏等各朝代的石雕造像,300多件汉白玉石狮子和20多吨水晶玛瑙等为瓷房子进行堆砌性的修饰,面目全非,瓷房子的外墙贴满了瓷片甚至古瓷瓶,内墙和天花板贴满瓷盘,南墙外有一条长三百米的瓷龙,整个建筑形象非常非常夸张,成为众多珍贵文物的集成和承载梦想之作,名声大噪。美国《赫芬顿邮报》因“贴满瓷片、美伦美奂”将其评选为世界15个设计最为独特的博物馆之一。
疙瘩楼建于1937年,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威灵顿道和香港道交口转角处(今和平区河北路与睦南道交口转角处,今河北路285—293号),该建筑目前是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疙瘩楼最早曾是英国华侬公司的公寓,有8个门口的连栋屋。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在1920年以后在此置业,是他在天津的故居。
自1990年代起,天津“粤唯鲜”集团总裁张连志陆续买下“疙瘩楼”,在外立面上装饰了一些中国明清时期的瓷片。并将其改造为经营粤菜的粤唯鲜餐厅和华蕴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展品囊括了青铜器、铜器、木雕、石器等100多种的3000余件文物。作家冯骥才给粤唯鲜餐厅题写的“能吃的博物馆”被安置在疙瘩楼的顶部。
以下照片均出自爱疯。
1. 疙瘩楼
2. 疙瘩楼
3. 疙瘩楼
4. 疙瘩楼,其中的祭祀红瓷片价值不菲
5. 这个薄胎绿花碗据说是康熙用过的
6.
7.
8. 粤唯鲜的牌子和入口
疙瘩楼上的疙瘩砖原为20世纪初天津西青龙潭(现水上公园一带)某窑厂的产品,该窑厂主要生产黏土砖和大筒瓦,其中黏土砖包括青砖和红砖,大同瓦有底瓦和盖瓦。当时,该窑厂烧砖时的火候过了头。因此,他们烧制的砖形成了疙瘩砖而难以销售。当时,在意工部局工程处工作并设计出回力球场(今马可·波罗俱乐部)的保罗·鲍乃弟发现这种砖烧得时间长而且比耐火钢砖还坚硬,因此,他以低价将这些砖全部买下并砌筑成了“疙瘩楼”。
疙瘩楼为三层半砖木结构八门联体形制,建筑外立面为清水墙面,上面铺有琉璃砖并镶嵌着一些的疙瘩砖,构成建筑主体的粗糙质感外观,圆形的门楣之上设有圆拱半凹悬挑的曲尺形阳台并设有珍珠串式栏杆、窗边设有水纹花饰。是一座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的公寓式建筑。
20世纪20年代,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搬进此楼,这里便成了他在天津的居所。现今疙瘩楼二楼马连良曾经的书房还保留着马先生的老照片、蟒袍、烟杆等物品。据溥仪的堂弟、爱新觉罗·溥佐先生回忆,当年的“疙瘩楼”曾“车如流水马如龙”,经常出入于此的宾客有袁世凯、冯国璋、靳云鹏、鲍贵卿、张绍曾、曹汝霖等政要以及梅兰芳、荀慧生、杨小楼等京剧艺术大师。
上世纪90年代,张连志陆续将“疙瘩楼”买下,17年来从26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4000多平方米,张连志在原有欧陆古典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明清时代的瓷片元素完美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古瓷挂签融合到了“疙瘩楼”中,使其成为一座巧妙结合中西风格的古瓷城堡,此馆所陈列的为各个时期的综合展品,囊括了西周至清朝各个历史时期最典型的青铜器、铜器、木雕、石器、老门窗、彩绘木人、烟具、屏风、座钟、桌椅、木箱、提盒、老铁钟等100多种的3000余件文物,以及遍布外墙的各代古瓷片。马连良先生的女儿马小曼还特地为博物馆提供了马连良曾用的戏服、烟具等珍贵历史文物。
9. 位于市中心赤峰道72号的瓷房子,距离滨江道和狗不理总店只有200米,两个街口
10. 瓷房子的外墙
11. 瓷房子正门
12. 瓷房子的正面
13. 影壁
14. 大门旁侧
15. 楼梯,瓷片贴成的壁画
16.
17. 巨龙
18. 凉台
19. 不仅是古瓷片,还有大量的水晶颗粒,比如紫水晶颗粒
20.
21.
22. 凉台的顶部
23.
24. 还有唐三彩的狮子 ---- 中国的狮子,包括舞狮表演的狮子和石狮子,更像宠物狮子狗,而不像非洲野生狮子,表现了驯服的特性而野性全无
25.
26.
感到瓷房子的风格与巴塞罗那高迪建筑有些相像之处。
19世纪中叶的天津租界林立,最富盛名的就是法租界丰领事路(赤峰道),集中了名门宅邸,商业巨贾和各界名流,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张学良、孙传芳等名人都曾居住在这条街上。而瓷房子的前身是法租界丰领事路72号小洋楼,是驻新西兰领事馆第一任领事、驻奥地利全权公使、金陵大学教授黄荣良先生的故居,后又为外国驻华大使所居住。
作为天津的文化名人,冯骥才不仅给瓷房子题写了馆名,还给瓷房子赠送了一幅字,写了四个大字——瓷美楼奇。冯骥才说,瓷房子的建造源自于收藏家近乎疯狂的想象,但喜欢不喜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是可以讨论的,越讨论它就越有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时代,什么奇怪的想法都有可能实现,正说明瓷房子是当代的艺术。这是过去中国所没有过的。瓷房子的设计师对瓷爱之太切,他用了张扬的手法来造,寻求和别人共享。”
如果说瓷房子的价值多少如何估算,一组简单的数字背后显现巨大的价值: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件古瓷瓶瓷盘瓷碗、300多尊北魏、北齐、唐等朝代的石雕造像、300多件汉白玉石狮子、300多个明清时期的瓷猫枕、20多吨水晶玛瑙。每片古瓷片价格多少?每件古瓷瓶又值多少钱?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罗列能够说清楚的。
在瓷房子的展销厅,看到有些瓷片在卖。服务员说,那是装饰瓷房子剩下的。其中有的瓷片几十元,最贵的是6000多人民币,不过是几寸大小的瓷片。在疙瘩楼外边,碰到有导游带着一队游客讲解说,房子上贴的有极其名贵的祭祀红瓷片,是皇帝专用的,碎瓷片每片价值数千元。
瓷房子和疙瘩楼的主人都是天津名人张连志。张连志自1981年经商,开始走上收藏之路。从1991年开始,从26平方米的小饭馆扩展到现在4000多平方米的规模;从最初儿时对马可波罗广场的回忆到“疙瘩楼”的修复;从没有图纸到精美绝伦的建筑精品;从远在加拿大到心系祖国;从一片片凝聚中华文化的古瓷片贴在墙上到世界孤品的古瓷挂签的完成,华蕴博物馆见证了百年天津的沧海巨变,见证了一段段艰辛的历史。有人这样形容疙瘩楼:“把银行贴在墙上的房子”,也有人这样形容张连志:“把银行贴在墙上的疯子”。
部分资料来自网上。
2014 回国观感(1):北京,北京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4/22722.html
2014 回国观感(2):巨蛋,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名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4/27531.html
2014 回国观感(3):游客眼里的三峡大坝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5/6573.html
2014 回国观感(4):武汉,开创中国新时代的首义之地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3793.html
2014 回国观感(5):武汉市井风情,古城新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5366.html
2014 回国观感(6):武昌东湖,堪比杭州西湖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8362.html
2014 回国观感(7):人民公社与文革博物馆,70/80/90后可能没见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12072.html
2014 回国观感(8):回国“腐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12440.html
2014 回国观感(9):两千年前的越王剑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17237.html
2014 回国观感(10):天津的老城新貌,小吃文化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21510.html
2014 回国观感(11):天津市繁华中心与五大道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6/22479.html
谢谢观看。原创作品,未经准许不得转载。
更多的游记与旅游经验,请到文学城看风景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27715
瓷房子倒是这几年才有的, 就在赤峰道渤海大楼一侧, 有说好的有说俗的, 怎么评定就看各位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