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易之队比拼姚之队—完败在起跑线前(一)

(2007-07-04 20:03:10) 下一个

喜欢易建联的球迷们,易建联的确是需要拯救了,他需要摆脱的决不是雄鹿队,而是所谓的“易之队”(注:宏远可能是甩不掉了,只有费根了)。本来最近很忙,打算这段时间不写东西了。但是实在忍不住了,再这么下去,易建联的结局将会是令人痛心的。我在此逐步地将“易之队”和 “姚之队”做一下对比,其前景不难预见。

 

(一)“易之队”vs.“姚之队”之的领导能力

 

姚之队有相对明确的负责人章名基和成员组成,章名基是姚明的选择,其成员都是章名基把关招募的。

 

而易之队扑朔迷离,版本很多,最早的宏远和“姚之队”(其实就是姚明的中方经纪人陆浩,此君经常在国内上演一个人就打着姚之队旗号的炒作,不时有报道造势姚之队是属于他经营的众辉体育的。他也是我认为姚之队最不慎协调的一个部分,但中方经纪人是篮协规定必须的,别人估计还不如他),后来又有费根、中方经纪人加上易的父、母四方说(真不知道谁脑子进水,把易建联的父母拆成两方),中方经纪人赵刚说等等。直到易建联赴美国前,广东宏远俱乐部副总经理刘宏疆在采访中声明:“陆浩与我们的关系只是合作伙伴,而赵刚也只是为阿联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易建联除了美方经纪人费甘外,他在国内的商业开发权仍属于宏远俱乐部,没有签约其他任何经纪人或经纪人团队。”

 

在此我们只能权且将得到易建联的所谓“商务代理权”后才肯放易建联去NBA的广东宏远俱乐部当作团队的领导,因为这个婆婆甩不掉,背后还有篮协撑腰。

 

由运动员自己挑选经纪人的做法肯定是最好、最合理的。但中国的职业联赛要达到这一层次还需要很长的过程,而现有制度也决定了由俱乐部包办队员商业开发的可行性。 ——一位CBA领导谈国内经纪人政策

  

作为易之队领导的宏远俱乐部并非易建联的选择,而是包办的。然而宏远俱乐部作易之队的负责人称职吗?

 

先从技术上分析,姚之队的负责人章名基不只是有商业头脑,通晓中美两国文化的他把握团队的明确的统一理念,协调中美团队成员不同任务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符合姚明和姚之队的使命和形象。再对比一下广东宏远俱乐部副总经理刘宏疆在采访:

 

MVP:上周,易建联的美方经纪人已经确定为丹·费根。费根和广东宏远俱乐部之间是什么关系?  
刘宏疆:我们是一个团队,他属于我们这个团队,包括我们俱乐部和易建联之间都属于这个团队。
  
MVP:丹·费根是受聘于这个团队吗?
刘宏疆:不能用受聘这个词,我们之间就是合作的关系。
  
MVP:是易建联选择了丹·费根作为自己的美方经纪人,还是广东宏远为易建联选定了丹·费根作为他的经纪人?  
刘宏疆:应该说,这是相互的。不能说是易建联选定了丹·费根,然后告诉我们;也不能说是我们选定了丹·费根,然后告诉易建联。我们是一起经过商量之后确定的,有着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既然是一个团队,就应该一起做决定。

 

如此原始的没有明确关系的合作意味着什么?宏远俱乐部不具备领导这个团队的技术和理念,这个的团队势必是一刀切的简单的“合作”—— 美国你懂,中国我懂。从而导致美方经纪人或者美方团队(如果有的话,我对此怀疑,以后会再详细说明)绝对主控美方的操作,而中方盲从。如果他是个“好”的经纪人这种团队和合作方式或许倒也无可厚非。然而费根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宏远队为什么选择费根呢?请看(二)团队的成员选择标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