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世界上最大的镜子”。游客们徒步走在广阔而平静的湖面上,或者驾越野车穿越整个湖,看它反射着高原的白云、荒漠和火山。湖水只有几厘米深,水下都是厚厚的盐晶体。它是高原之国玻利维亚的自然奇迹,而另一方面,它也是这个南美最贫穷国家的宝库。
2008年5月,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的高管敲开了玻利维亚的大门。据玻利维亚矿业部说,他们此行是为了获得乌尤尼盐湖的锂矿开采权。不料准备了大把钞票的三菱却吃了闭门羹。那位喜欢在正式场合穿着印第安原住民服饰的总统莫拉莱斯,毫不客气地对他们说,不。“我们不会让15 世纪以来的历史重演,我们珍贵的矿产喂饱了西方的工业化,却让我们自己的国家变得贫穷。”他显然指的是,玻利维亚的白银和天然气资源曾经先后遭西班牙人和英国人盘剥。莫拉莱斯总统就职于2006年,是玻利维亚自被西班牙占领以来第一位原住民领导人,他把切.格瓦拉的巨幅画像高悬在总统府大厅里。借着锂元素的新用途,这位总统也许能改变玻利维亚甚至世界能源的命运。游客们喜欢在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上驾车飞驰。如果有一天汽车都由锂电池来驱动了,这座盐湖会不会身价百倍?
锂电池的大生意
美洲大陆的另一头。对于美国能源署署长的突然造访,麻省理工的切德尔(Gerbrand Ceder)教授似乎没有多少心理准备。锂电池汽车的大推广,或者世界能源的新格局,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每天在思考的是:怎样让锂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次数更多?而他也许并不清楚,他的材料学实验室里发生的一切,将对未来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2009年1月,切德尔的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经过对锂阳极材料的表面处理:在表层上刨开一条条小沟槽,锂离子的运动就可以更快一些,就像为微观世界的电子们修开了一条高速公路,充放电速度提高了36倍!这意味着,锂电池完全有能力提供更多、更强劲的动力。没过多久,美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厂商A123 公司负责人便找到他,从麻省理工获得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授权。在这个公司的客户名单里,众多汽车巨头的身影赫然在列。2009年4月,另一个发现在《科学》上发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韩国科学技术院共同研究,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的病毒制造出阳极材料,添加上碳纳米管研制出了大功率、快速充放电的锂电池。这似乎预示着,在汽车工业中锂的黄金时代即将降临。
在过去二十年里,石油和锂,已经在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移动系统”并肩提供着动力。石油装备了汽车,而锂则装备了从手机、笔记本到数码相机的各种电子产品。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电力驱动汽车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是这需要一种既有强大的功率,又能快速和反覆充电的锂电池,否则就会像“活化石”级的发明——电车一样,一旦头顶的电吸与电线脱节,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瞬间在大街上瘫痪下来。锂作为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具有相当高的能量密度。在过去十多年里,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还在以每年约50% 的速度提升。只是,能量越大,需要的充电时间就越长,车主们可忍受不了。而切德尔教授的发现向电动汽车打开了一扇大门。
然而,一块手机用的小型锂离子电池大约只需要5 克左右的锂材料,而若要驱动一辆纯电动轿车,却需要约50千克,是一块手机电池的1 万倍!如果要驱动公共巴士的话,耗费还会更多。尽管锂电池不像汽油烧一次就没了,但是按照目前的循环充电次数峰值2000 次来算,每隔5 年也需更换一批。如此算来,电动汽车如果开始大批量商用,在不远的将来,对碳酸锂的需求仍将达百万甚至上千万吨级。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锂?
当地人直接把乌尤尼盐湖中凝结的锂盐挖出来风干,随后运到工厂。 |
扎布耶究竟有多少锂?郑绵平没有准确告诉记者。这是保守了二十多年的秘密。但是锂资源越来越重要,碳酸锂的身价节节攀升,每吨价格已从5年前的1.8 万元人民币上涨到现在的6.5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郑绵平打听扎布耶的锂,关于中国锂储量的各种猜测也不断出炉。
而扎布耶所在的仲巴县政府,其愿望更为迫切,这里的地方官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坐在了“金矿 ”上。西藏矿业旗下已经建立了扎布耶锂业公司,是拥有西藏地区唯一采矿权的上市国企。但是已开采的锂盐仅是大海中的一滴,交通和水电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有调查发现,尽管扎布耶锂业早已具备年产5000吨的产能,但直到2008年,这里的实际产量据说也就几百吨。仲巴县政府已经下决心,要为盐湖修通一条公路,并在附近加快电站建设。然而,这一计划至少目前看起来仍进展缓慢。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扎布耶的锂矿已经被纳入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版图,大部分的视线仍然集中在已经高度集群化采矿的柴达木盆地,因为它不光有锂,主要还是能贡献钾和镁。而扎布耶盐湖里驱动未来车轮的钥匙,现在还是作为储备资源以等待时机。
但是电池技术的进展也许会瞬间改变资源的天平。人们已经在海水里发现了更多的锂,但其提取技术尚在襁褓之中。或许有一天,还等不到锂开采完,研究燃料电池的科学家们又获得了重大进展,那时或许已经不需要锂了。下一个中东将会在哪里?这个问题也许没有意义。更应该考虑的是,谁能掌握最新的技术,谁才能真正引领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