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七十四军57师常德保卫战 8千官兵牺牲殆尽
(2008-02-23 12:40:21)
下一个
亲历常德保卫战的57师老兵吴荣凯血战16昼夜,全师8000官兵牺牲殆尽
听说有人要来,吴荣凯早早地开始准备,从2003年7月以来,总是有外地人把电话打到邻居家要来拜访他,并听他讲1943年冬天,常德城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他每次都精心准备,像是记录当年长官传达的一个个作战指令。
过了一条洞庭湖西岸的灌溉渠上的第六座桥的时候,常德市鼎城区白鹤山乡吴家口村9组就到了,前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四军57师169团上尉书记吴荣凯住在这里,一个浅浅的水塘边上。他多年来经常给博物馆、报社、文史馆写信,对后人记载的常德保卫战史实给予勘误,特别是对很多常德保卫战的争论给出自己的真实见闻。
“无论敌人施加多大的压力,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血,是死”,1943年11月15日,余师长发布了一个3563字的《陆军第57师司令部文告》。
“我们那个团原来安排守东门到北门。”上尉书记说起62年前的那场战斗,往事历历在目,“我跟在团长身边,每次师部传达的作战指令我都奉命记录。”
1941年4月,21岁的吴荣凯与新婚不久的妻子作别,和同乡董子辉、罗子桃报考驻守长沙的74军军医处医护班,“我们都被录取了。”吴荣凯说,在浏阳的培训只是半年,随后便开始了长沙会战,之后又奉调代号“虎贲”的常德57师,师长余程万。
1943年6月,鄂西战争结束,57师留守常德,“守备常德,与日军必有一战,余师长和上峰早就料到了。”吴荣凯说,“洞庭湖是鱼米之乡,也是通往当年的陪都重庆的必经之地,日军为了彻底打垮国民党军队抵抗的信心,企图占领常德和洞庭湖周边地区,是预谋已久的。”
“1943年11月15日,余师长发布了一个3563字的‘陆军第57师司令部文告’,也是战斗紧急动员令。”吴荣凯说,一直有人怀疑是否有这个文告,“我可以证明,这个文告不但有,我还记得里面的内容。”
文告回顾了57师在以往的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讲了得名“虎贲”师的来由,而重点则讲了57师面临的即将开展的常德保卫战的形势。“常德北邻洞庭湖,南靠沅江,是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地方,在战术上是不利于固守,但是军人的天职是保国为民,我们决不能因为常德地形不利而意志动摇,命令不容任何人打丝毫的折扣。”62年后,吴荣凯几乎仍能背出文告的内容,“我们的战斗任务就是在城外画的直径40余里的不等边五角星内,我们不能走出这个圈子,无论敌人施加多大的压力,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血,是死,战死就是光荣。”
“师长预计第二日,也就是11月16日,战斗会打响,当时城内还有很多百姓没有疏散,他要求各团马上派人护送百姓划船出城。师长特别要求士兵不能接受任何一点百姓的酬劳,只准喝杯热水,违令者就地枪决。战斗打响后,如有临阵脱逃者,可以由督战队就地枪决。”
“我们为了保卫常德,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战死,死了比生还有价值,每个人在历史上都会留下名字,你们的父母、妻子同样会感到光荣。军人属于国家,国家的利益就是我们军人的利益,何况我们虎贲部队,从来就没有打过败仗。”吴荣凯说,余师长的文告是战前动员令,更是57师全体官兵的集体遗书。“谁也不能否认文告的存在。”
“先锋”跑了――188团团长邓先锋悄悄出逃
一个副营长朝天鸣枪拦住逃散的士兵,“我们就是要在这里战死的。我愿意守德山,愿意留下的不要走。”200多人跟他留下,在德山打了4天3夜,全部战死
战斗是在11月18日清晨打响的。169团团部接到第9连的电话,两百余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利用汽艇从石公庙向涂家湖进犯。“防守的只有第9连的一个排,排长姓苗,很勇敢,战斗打到18日的下午,他们击沉了日军一艘汽艇,打死30多敌人,日军退了回去。”
“打了两天,9连已经拼了一半,而敌人却是越来越多。”吴荣凯说,在20日早上,师部决定将第7连增援第9连,“在牛鼻滩,一部在沅江南岸,一部在沅江北岸,两连向鬼子冲锋了一阵子,将敌人打退了。”
也就是在169团的阵地打得最惨烈的时候,57师师长余程万接到了第100军军长施中诚转达的蒋介石电令:“第74军、第44军、第100军应尽全力在常德西北地区与敌决战,保卫常德而与之共存亡。”
也是在这天,第74军军长王耀武见余程万守城任务艰巨而力量单薄,将第63师188团调拨给余程万指挥,接替德山和沅江南岸的防务。“德山是常德的南大门,其孤峰岭是沅江南岸唯一的制高点,是常德的军事屏障,如果德山失守,我们守城部队将彻底无路可退。188团的团长叫邓先锋,正是这个先锋出了问题。”吴荣凯认为,德山守备的换防,使得常德战局为之大变。
就在牛鼻滩战斗打得激烈,需要188团打响战斗进行牵制的时候,邓先锋竟然不经余程万批准,悄悄向黄土店方向逃跑了,部队也化整为零四处逃散,常德的天然屏障轻易落入敌手。“这个团有一个副营长,见邓先锋率先逃跑,朝天鸣枪拦住逃散的士兵说,‘我们当兵的犯了天大的法啊,军法不可犯,我们就是要在这里战死的。我愿意守德山,愿意留下跟我的都不要走。’”
因为不在一个师,吴荣凯跟这位副营长见面并不多,只是有过一面之缘,“200多人跟他留下了,在德山打了4天3夜,全部战死。”在上级逃跑的时候,一个下属的壮举可以让后人永久缅怀,“但他把名字都没留全,我只记得他姓张。”
“我留下是拼命了,你快走”――少将团长誓死守城
死守一周后,57师只剩两三百人。12月3日凌晨,少将团长柴意新带着29个人留在了城里,余程万带领104人突围求援,常德失守
德山是在11月23日失守的。188团逃跑之后,剩下的169团8连就守不住了,围攻而来的日军已增至数千人,而守军只有100多人了。此时,169团7连、9连在和日军多次的交火后,两连合在一起也不到100人了。“不能这么打,我们的任务是守城。”团长柴意新让吴荣凯传达命令,撤退到东门外的矮堡。“这也是个两得两失的阵地,柴团长带着一个预备连夺回,又丢失,又夺回。”就在来回争夺东门前的制高点时,24日,5000多日军已经拥到了169团的阵地上。
“东门外街道两边的房子都做了掩体,每一个房屋都是鬼子的葬身之地,大街上到处都是鬼子的尸体,大约打死了四五百人。”吴荣凯说,鬼子见民房成了前进的障碍,就纵火烧了房子,“我们退到城里后,房子没了,日军也没了掩体,他们无处可躲,被打死的还是不少。”
11月25日晚上,常德城已经被15万日军团团包围。失去了东门外的掩体之后,169团撤退到了城内,利用城墙做掩体,继续阻击步步进逼的日军。
“城外有两个我们的碉堡,还有一些日军飞机炸出的大坑,我们的一些战士一部分仍然守在城外,利用碉堡和大坑做掩体抵抗。日军进攻了至少20次,也没有攻到城里来。”吴荣凯这时和团长柴意新已经放弃了团指挥部,所有的后勤非战斗人员也都推到了前线阵地上。“日军见难以进攻,就调来了几十门大炮,把碉堡炸毁了,城外的战士全部战死。日军又对着城东北角的马村桥炮轰,城墙都被打成了灰。”
26日,敌人从北门、东门进来了。“守东门的营长被炸死了,柴团长让高副团长留守东门,自己带着一部撤退到了西围墙。”吴荣凯说,鬼子虽然进来了,但每一条街道都让他们前进得那么艰难。“连续打了一个星期,子弹几乎打完了,战士们削尖竹竿当武器,有的战士被敌人围住后,就拉响了手榴弹。”老人的眼泪掉了下来,那是他不想回首的场景。
常德城破之后,57师官兵让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每前进一步都非常不易,他们利用各种掩体向敌人进攻。余程万苦等援军到来,但每次发出的电报都是让他再坚持死守,在这样的情况下,余程万又奉命抵抗了一个星期。12月2日,57师所能控制、挪动的空间只剩下了百多米的地方,战士只剩两三百人了。这时,余程万师长向第六战区上将司令孙连仲发出最后一电:“弹尽人亡,城已破,友军观望不前。大街小巷混战成一团。职率副师长参谋长死守中央银行。职余程万谨叩。”
余师长口述电文完毕,即举佩枪自裁,左右卫士见状立即夺下枪支,声泪俱下,苦苦劝阻。此时孙连仲在恩施电令解围各军不惜一切牺牲,务必冲进常德,但为时已晚。
“12月3日凌晨,师长余程万来到我们团部,师部和几个团部所剩下的指挥官已经没有几个了,军事会议就在我们团召开。”吴荣凯说,由谁突围求援在中将师长余程万和少将团长柴意新之间展开了一次争执。“余师长让柴团长带一些人从德山突围寻找援军,自己留守在中央银行一带坚持,但柴团长说,援军来的肯定都是师长以上的将军,让我一个团长怎么指挥,还是师长突围吧。”
就这样,柴意新带着29个人留在了城里,此时,已经不再需要书记官传达军情了,他把吴荣凯推到第171团杜鼎全团长面前,让杜团长一定要把吴荣凯带出去。“我哭着求柴团长把我留下,他就生气地说,我留下是拼命了啊,你还年轻不能留下,走吧!”这是吴荣凯最后一次听到柴团长的指令。余程万带领104人突围,常德失守。
12月9日,吴荣凯随赶到的援军光复常德城,在打扫战场清理战友的遗体时发现了身中4弹的柴意新,他的全身军服已经被鲜血渗透。“他说我年轻,他那时也才30出头,刚刚结婚7个多月。”留在城内的29名战士也全部战死了。柴意新后被追授为中将。
泣迎师长进城――4名幸存的57师官兵归队
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拦住了余师长,哭着对师长说:“处罚我吧,我们没有守住城。”余师长马上也哭了,说,“兄弟,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吴荣凯跟随杜团长突围之后,在余程万的带领下,169团、171团残部总共108名57师官
兵在德山一带打起了游击,不断袭扰日军。跟随余程万突围的有3名团长,两位美国记者,而57师的3位副师长全部战死在城内。
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3日,常德保卫战历时半月,57师血战16昼夜,全师8000官兵几近殆尽。日军在半个月内先后投入攻城的兵力达2万人以上,番号达3个师团之多,火炮300多门,而牵制在外围的日军已达15万人。攻城的日军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伤亡达5000人以上。战后,日军用“凄绝”来形容常德的攻城战斗。
12月8日,苦待援军的余程万等人终于等来了第58军,军长卢道源对余程万说:“新11师可以归你指挥,你去收复常德。”余师长没有接收新11师,只是要了一个38团。在与友军会合后,余程万曾向军长王耀武汇报了战况,王耀武不能谅解他把城丢了之后,自己却跑了出来,命令57师协同新11师进攻常德。57师此时可以供调遣的士兵只剩下80余人,余程万将80余人交给171团团长杜鼎全带领,跟随新11师向常德开进。
余程万自己带领一个团在前面打起了先锋。“当晚,我们便克复了德山。”吴荣凯在突围之后就一直跟随在余程万身边,参加了收复常德的前沿战斗,“12月9日中午,我们便开进了常德城。”
其实,吴荣凯他们收复的常德此时已经是一座空城。12月3日上午,日军攻占双忠巷柴意新最后的阵地,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宣布占领常德的捷报。但马上得知解围部队纷纷转向直扑常德以北的澧水,抄日军的后路。日军第11军一反惯例,完全不作清扫战场与巩固占领区的动作,马上退出常德,投入德山夺路突围作战。
“12月9日下午,我和师长步行进入常德,一些留在城内的民众列队欢迎我们又打回来了。”吴荣凯说,“此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拦住了余师长。”这个人姓高,是一位副团长,他哭着对师长说:“处罚我吧,我们没有守住城。”
“余师长马上也哭了,他拍了拍高副团长的肩膀说,兄弟,活着就好活着就好。说完,他马上让高副团长归队了。”吴荣凯说,“高副团长是在一口枯井里躲藏,才活了下来。”除了高副团长,还有3个57师的士兵跟着高副团长归队了,他们是在死人堆里活下来的。
“求免余程万一死”――数万常德民众集体签名
余程万面临军法处置的消息传到常德后,常德民众群情激昂,“一些乡绅出面组织民众签名,有6万多人签了名”
常德保卫战之后,74军57师169团战士剩下9人,加上家属、勤务兵还不到20人。
常德保卫战之惨烈足以让任何一个久经沙场的指挥官动容。收复常德后不久,一名第10军的联络参谋经过常德,他看到在德山到常德的路段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的尸体,都是在近距离的肉搏中丧命的,有些官兵在临死之际,仍以最后力量将刺刀捅入敌人的腹部。日军一向重视遗体,为了遗骨一定要抢回火化,但这次却未能顾上,二战结束后,经常有日本老兵来到常德德山,在空旷的田野和马路上凭吊。
吴荣凯随后跟随余程万将57师所剩残部集中在一起,调遣到桃源县桃花坪一带补充、驻防。“我们侥幸存活了下来,但是师长却面临着军法处置。”吴荣凯一直想不通,作为一个指挥官为什么竭尽全力守城了,还要被处罚?
57师驻防桃花坪之后不久,余程万便被秘密解往重庆关押。“后来,有的人说审讯余程万是因为他违抗命令,渡江求援是假,临阵脱逃是真,这是天大的冤枉。”吴荣凯说,“我可以作证,但那时我们的申诉不可能到达最高长官那里,没有人听我们为余师长的申辩。”
当消息传到常德后,常德民众群情激昂,“一些乡绅出面组织民众签名,有6万多人签了名的,求免余程万一死。”吴荣凯说,“集团军司令长官孙连仲也向重庆求情,如果杀了余程万,那淞沪会战时逃跑的人不都要全部枪毙吗?”1944年12月,桂林会战结束后,军法执行总监张治中力陈余程万守城有功,遂判决为服刑两年。1945年初,已升任第24集团军长官的王耀武以湘西战事吃紧,须余程万出面方能解困为由,求军法处释放,后余被以不给任何名义为由派往第24集团军服役。
“我个人认为,战前蒋介石曾向美国夸下了海口,57师一定能守住常德,但最后却丢失了几天,这让他在美国面前颜面尽失。”吴荣凯为师长抱不平了60多年,他给各个部门写材料,为余程万正名而不停地奔走,直到2004年初,他还投书给常德市侨办、常德日报社,希望能对余程万和57师有一个全面的评价,“要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士,这个城市到处都有他们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