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42军军长吴瑞林回忆的真实性

(2007-12-13 14:58:39) 下一个
<<抗美援朝中的42军>>作者:吴瑞林

看看吴瑞林的回忆,前言不搭后语,满嘴跑火车。当然能忽悠也就能混,连43军都被撤了,不然42军这支二流部队早就被撤销了。
〉〉四十二军伤亡很多,但也不到一万人。

以124师为例,该师并不是地道主力部队,训练素质也不高,加上战场是不毛的山地,补给极端困难,经常断粮,而且遭到难以想象的轰炸和炮击,受到毁灭性打击,以致不能在下次攻势中使用。因此,逃兵和俘虏都远远多于其他战线。从中国最北打到最南,又去抗美, 原来是吹出来地。在中共大吹大擂的黄草岭之战,124师被陆战一师一个团打残。 在历时7天的水洞-真兴里地区的战斗中,第7陆战团受到的损失是:战死46人,负伤262人,失踪6人。而中国第124师所受的损失,据计算为7000人。后来抓到的俘虏供认:“8日,第124师的现有人员已不超过3000人。”因此,第124师没有参加下一次攻势。

《抗美援朝中的42军》使用回忆录方式,材料有所趋避、为尊者讳,缺少人事时地物的要素(特别是在炸山这段),谈不上能做为断路战术的依据。该书第42页谈到此段时并未提到时日地点,仅仅说:

“由于我占领有利地形,部署好兵力,展开了防御阻击,顽强地抗击敌人,扼守住每个山头和高地。对每个山头和高地都进行反覆的争夺,战斗非常激烈
,有时某个山头上午丢掉了,下午夺回来,下午丢掉了,晚上夺回来。在黄草岭
以南的阵地,坚守了1 3个昼夜,敌人全无进展。我始终扼守住了黄草岭、烟台峰
、草芳岭、赴战岭一线的所有山头。敌人曾以坦克冲击我124师指挥部住地三巨里
,被我370团3营长邢嘉盛率部队冲出将敌打退。

敌采用集团坦克群向我冲击。每组有五六十辆坦克。我即令工兵在山坡劈挖石洞
装炸药,劈山炸敌人的坦克群。第一次炸起山石数十万吨,毁伤敌坦克十多辆,
石头几乎将所有敌坦克覆盖起来。第二次又炸,炸起山石几十万吨,炸毁、炸伤
敌坦克20多辆,砸死砸伤敌人不计其数。把敌人打惨了,打怕了,他们莫明其妙
,不知道中国军队使用的是什么战术和新式武器。从此以后,敌人不敢在公路上
用坦克向我进攻了。”
数十万吨???????????????????????????????????????????????????

这段话如果仔细推敲起来,充满了许多疑点。

首先,这个地区山势起伏,从麻田洞以北都是狭窄山谷,中间仅容一相当于三级
道路的单线公路通过,两侧没有多少空地,如何能让五六十辆坦克行集团冲锋?
它们只能排成一字长蛇阵前进。那么,问题就来了,炸了两次,各掩埋损伤十几
、二十几辆坦克,这十几、二十几辆坦克的车队是多长的距离?少说也各是200、
300公尺。那么这两次炸山,各有十几万吨的土石,掩盖了近500公尺和多辆坦克
的路段,总有上万吨的土石留在路上,陆战7团竟然能够在4日内清除通过,难道
美军工兵有魔法不成?

此外,这些坦克属于哪个单位也很成问题。五六十辆坦克相当于两个坦克连以上
的兵力,不知道要从哪里调来?韩3师26团在此段期间没有坦克支援,而陆战7团
也没有这么多坦克。此时陆战一师师属第一坦克营的A、C连各配属于陆战5团和1团
,分别在元山及文川、永兴一带。第一坦克营其余单位则在咸兴附近地境里以南
及周边公路巡逻,应付朝鲜游击队的骚扰。陆战7团往山区调动,没有配属任何坦
克连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史》第2卷第42页引美国陆战队战史资料说明了陆战7团
此时的兵力组成:“向黄草岭地区进攻的美陆战第1师第7团,除本身的部队外,
尚配属1个炮兵营、1个勤务营、1个运输营、1个医疗连、1个工兵连、1个侦察连
、1个宪兵连、1个信号特遗队。”虽然翻译有少许出入,但是很清楚地表明:陆
战7团没有配属坦克连。陆战7团的建制坦克部队是团属反坦克连下的一个坦克排
,有五辆坦克。但从陆战队战史看来,从11月2日至4日的战斗中,这个单位完全
没有被提及,可能不在这个地区。而前面也提到了,第一个进入长津湖区的坦克
单位,是11月17-18日从第一坦克营派出来的一支分遣队共6辆M4A3坦克。

SPK兄推测这个炸山是在11月4日至6日间,应该是根据吴瑞林所述,陆战一师曾以
坦克冲击我124师指挥部驻地三巨里一说。可是这个所谓编成快速纵队之说也太匪
宜所思;陆战7团才在11月2、3日经历一番苦战,知道附近志愿军有相当兵力,此
时却不以小部队前导哨戒刺探,先行占领两侧山头,还会贸然以大批部队公路行
军自投罗网,这陆战7团的战术素养也未免太低了。

如果更进一步细究,紧接着吴瑞林这段有关美军坦克冲击124师师部的话下面一章
,是有关370团3营事迹的说明,这更让人摸不着头绪。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史》
第2卷第43页,370团3营参加了124师4个营在11月2日晚间对水洞与麻田洞之间陆
战7团的反击,直插防御纵深,“...志愿军该营在四面被围、与上级失去联系的
严重情况下,与数倍于己的美军激战一天一夜,歼敌330余人,击毁汽车40余辆,
于3日22时突出重围。随后,第3营在粮弹俱绝的情况下,靠野果充饥,以坚韧不
拔的精神,转战两夜一天,胜利归建。”把这段话与吴瑞林的说法此较,可以发
现出入甚大。如果吴说指的是11月2日夜间的反击,那当日何有美军坦克冲击124师
师部之事?两天三夜的奋战与七天七夜的搏斗也相去甚远。如果3营真的出动击退
了11月4至6日对124师师部的冲击,那也就是说,第3营在11月5日归建后,未曾休
息,随即投入战斗击退陆战队,并且再度深入美军纵深,“与敌人搏斗七天七夜
....绕过赴战岭以东,胜利返回”。

《抗美援朝中的42军》对黄草岭战斗的参考价值如何,请自行判断。

陆战一师在撤退途中仅采炸桥而非炸山断路,除了炸山对步兵影响不大外,更可
能的原因是炸山需要时间勘查地点并且准备,通常还得钻洞。当时陆战一师是在
且战且走的撤退行军途中,一个地形要点从夺下到队伍通过不过数十小时,时间
上可能不允许。这跟志愿军阻击包围,控制山地可达一周以上的情形截然不同。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进一步来说,“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不是SLA 马歇尔
的个人意见,而是对各级官兵访谈后综合意见的汇总。所以,对于志愿军没有炸
山的疑惑,可以看成是陆战一师各级指挥官及参谋的普遍看法。不管42军炸山的
实情如何,单就九兵团而言,如果会因为没有足够炸药而未采行这个阻绝机械化
部队的最佳手段,责任谁属,自然该辨明;当然,如果SPK兄要说九兵团这么大个
10多万人的部队里搜罗不出几百公斤的炸药,而42军却可以,那我也无话可说。

架桥的问题,陆战队战史中很明确地说明下碣隅里的师资材堆积场没有预制的桥
段可供使用,仅能架木桥,但是时间上并不允许。美军对空投桥段的准备从4日就
开始,6日就曾进行空投试验失败,6日的要求仅是把经过精密计算后的要求数量
上报。这些都是枝微末节,但是SPK兄说的“当时已经发现志愿军部队控制了1081高
地在内的可以瞰制水门桥的地域,当然不可能立即去架桥,难道等着被志愿军再
次破坏吗?”却正好验证了我前面的论点,不管是撤退还是进攻,面对阻击的志
愿军部队,美军难道会不先控制被破坏的道路设施附近的地域,直接立即去施工
,等着被志愿军再次破坏吗?争夺崇山峻岭的战斗要消耗多少部队和时间?这是
利用地形迫使美军进行较不擅长的步兵作战,以己之长对敌之短,而且是处处仰
攻的山丘争夺战,美军的机动力完全无法发挥。

我想我已经论证很多了,东西线间的道路要以较小的兵力阻绝达一段相当久的时
间是很容易可以办到的。在此期间,西线已经获得决定性的结果,东线发展如何
已无足轻重。如果美军还留在东线,即使集中,从朝鲜战争全局来看,那不过是
重复兵力分散容易遭各个击破的错误,西线在蒙受损失败退之际,可无法变出部
队来挡住志愿军潮水式的进攻。SPK兄却还是一直认为东西线间的道路很容易打通
,美国军队工程能力可以有超乎现实的表现,志愿军担任阻击部队无法使用炸山
断路战术有效阻绝迟滞美军进攻,而东西线同时打歼灭战是唯一可以使用的手段
。对此,我是无法苟同的。

战争爆发时,只有四十二军一个军在东北??
四十二军缴获多,包括一二○榴弹炮??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