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新一军公墓修缮网上开战 李气虹

(2007-12-13 13:34:24) 下一个
联合早报 2007-10-28




  中国政府为了围堵“法理台独”,在2005年9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公开肯定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功绩。为了配合该大型纪念活动,广州市政府三年前研究“新一军印(度)缅(甸)阵亡将士公墓”的保护问题。

  中国大陆网民对应否修复“国军”墓园出现不同意见,激烈交锋。但公墓修缮问题,至今没有下文。

广州和香港媒体较早时报道,广州计划修葺“新一军”纪念塔、纪功亭和公墓入口牌坊,拆除濂泉路市场附近的违章建筑,腾出空地用于修建绿化广场。本报记者向广州市文化局、市规划局和市建委等部门查询,他们相互推托,不愿答复是否即将启动修建工程。

  记者实地采访所见,除了纪功亭四周已经围起修建工事,纪念塔和公墓入口牌坊仍然维持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面貌。据了解,沙河一带的土地属于广州军区管辖范围,目前被一个菜肉市场包围的纪功亭,其修建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建菜肉市场,并非要让纪功亭“重见天日”。

  据近年来研究撰写新一军和孙立人将军事迹,并关注新一军老兵要求重建公墓呼声的广东学者卢洁峰介绍,公墓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约为7万5000平方米,是一片北高南低的长方形墓园。

  其核心建筑为一座21米高的纪念塔,东、西、北三面的大理石原本刻有2万7000余名阵亡将士名字。纪念塔正面镶嵌着一块辽宁青石纪念碑,刻有孙立人手书隶体“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阵亡将士纪念塔”16个大字

  纪功亭就在纪念塔正前方70米处,为一座7米高、中国式八角攒尖顶的亭子,1947年下半年专门为安装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的题词“勋留炎徼”,以及孙立人撰写的墓记而增建。

  1945年9月16日,孙立人在广州接受日军投降后,立即指示筹备修建新一军阵亡将士公墓,以招忠魂。为郑重其事,他三次乘坐军机盘旋于广州上空,亲自为公墓选址。

  孙立人当年这样解释自己的选址理由:“广州为革命策源地,国民革命之先烈墓园多在于是(这里)”;从所选位置看,“前带沙河,后依云山,东北为第一师阵亡将士墓园,南为十九路军殉国官兵公墓,其西则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以及国民党先烈朱执信、廖仲恺之墓。“诸烈士得以与革命先烈比冢长眠,忠骨名由,而垂不朽矣。”
日战俘“以流汗报流血”建成

  该年11月5日,公墓奠基并动工兴建,孙立人命令600日本战俘“以流汗报流血”,至1947年9月6日落成。孙立人在1947年4月就被调往台湾训练新兵,但仍以原新一军军长的身份出席落成典礼。他生前曾表示,死后希望有一天能与阵亡部属葬在一起。

  新一军公墓早在1950年代末期就遭受破坏。纪念塔正面一只重达1600余斤、高8英尺、长10英尺的展翅铜鹰,首先被人用大型机械撬走。这只铜鹰是用新一军对日作战的炮弹壳熔化铸成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墓进一步遭受破坏:纪念塔的四方平台、四面阶梯台基被填埋;塔体正面建起了一座6层楼高的“恒富酒店”,墓志铭被彻底铲除。

  纪念塔刻有阵亡官兵姓名的碑刻被全数砸烂。由四根方形擎天巨柱所构成的纪念塔,因无法撼动,一度被改造为五层楼高的厕所。孙立人手书的辽宁青石塔碑一度被丢弃;后来获寻回欲重新镶嵌,因南面被恒富酒店遮挡,只能改镶在纪念塔朝北的背面。纪功亭的“勋留炎徼”匾额和孙立人所撰写的《墓记》,也荡然无存。

新一军曾重挫缅北日军

  新一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创建,1942年由美国对撤入印度的中国缅甸远征军以美式装备进行训练,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有“天下第一军”的称号。首任军长郑洞国,下辖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及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

1943年8月,盟军决定向缅北日军发动反攻,由新一军为主力部队,分别从印度和云南向日军发动进攻,至1945年1月27日完全打通中印缅公路。

在历时一年半的作战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两个师团,日军阵亡3万10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4万余人。

  孙立人1900年出生于安徽庐江,曾参加上海淞沪会战、缅北反攻。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新一军进驻中国东北,与中共林彪部队激战,进占四平、长春,逼近哈尔滨。后因与国民党内其他将领不和,1947年8月被蒋介石调离东北;一年后,他曾指挥的新一军在辽沈战役中被共军歼灭。

 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孙立人曾担任陆军总司令。因他是少数受美国军事教育又没加入国民党的将领,使他受到蒋介石的猜疑,被调任总统府参军长,完全脱离日常军务。

1955年,他受“郭廷亮匪谍案”牵连被诬指策动“兵变”而遭撤职软禁,一直到1988年才重获人身自由。1990年他逝世后,受到台湾总统李登辉颁令褒扬其一生功勋。

  2001年,台湾监察院宣布,没有证据显示孙立人当年曾涉及兵变,郭廷亮也非中共间谍,孙立人“兵变”冤案至此昭雪。

解放军广州没墓园 为何修国军墓地?

  2005年9月,部分健在的新一军老兵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发出公开信,请求修复公墓。信中指出,新一军在印度和缅甸抗击日军,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国外御敌并取得辉煌胜利。

  “我们牺牲了那么多将士,都成了异域孤魂。在国内为他们所建的唯一的一座公墓,被破坏、毁灭。”相比日本人准备在云南松山为阵亡日军亡灵修建纪念碑,“我们痛心疾首!”,强烈呼吁修复广州新一军公墓。10月27日,中国国家信访局回函老兵,在信末写道:“向抗日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是中共第一次把新一军老兵定位为抗日英雄,台湾、加拿大和美国等地的老兵奔走相告,并组成一个致敬团在去年4月2日抵达广州,与大陆老战友会合,给阵亡袍泽和孙立人将军敬礼,同时希望与广州市政府共商恢复公墓大计。

  网上作者刘亚对此提出异议,指出新一军在印缅对日作战虽有战功,“但可笑的是,该军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歼灭,军长廖跃湘成了战俘。”多少解放军指战员为新中国牺牲了生命,广州还没有解放军烈士的墓园,却要重修“国军”墓地?“我们的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

  刘亚的言论引起了许多回应者的批评:“这观点很片面,该墓园纪念的是抗日战争,不是解放战争”,“楼主的观点是错误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对抗日烈士不能用党派之争的角度来看”,“他们那时各为其主,他们也是中国人”,”应该正视历史,还历史本来面目,不要因为国共两党争夺政权而否定国民党的历史地位。广州有必要重修新一军墓园,中华民族应该团结!”

  卢洁峰说,中国批评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呼吁日本正视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但中国人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抗战历史?如果连自己的抗战英雄都得不到尊重,凭什么去反对人家参拜靖国神社?”

  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袁伟时认为,应从维护正义、反对侵略的角度来看待新一军公墓的修建问题。中国大陆对国民党历史的研究,有越来越宽容的趋势。

  “历史文物不应随便被破坏,让学术回归学术,意识形态的东西应该早日退出。认识这个道理的人越来越多,报刊上这类讨论也越来越多。虽然官方没有公开说放宽对国民党历史的研究,但已经静悄悄发生变化。”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