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2007-08-24 18:27:37)
下一个
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人口11.03亿(2005年),仅次于中国。印度民族和种族众多,号称“民族博物馆”,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被定为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特别是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上几乎所有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众,但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近年来,印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按西方国家的观点,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官方宣称面积为3,287,263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为3,166,414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与印度实际接壤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隔海相望。印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有领土争端,印度宣称藏南地区是印度领土,并实际控制该地区,即阿鲁纳恰尔邦;按印度官方的观点,阿富汗也是它的一个邻国,因为现在被巴基斯坦控制的、与阿富汗相连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也被印度政府认为是印度的领土;另外,印度宣称中国控制的阿克塞钦地区为其领土。印度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依然相对较为落后,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印度是世界第12大经济体,尚落后于人口远少于自己的韩国,不过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印度经济依然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印度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但是,近代印度陷于长期分裂和经济落后状态,被西方列强入侵,1856年,除少部分领土外,全境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获得独立,但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译为“身毒”(汉语拼音:yuāndǔ,粤语:gyn1 duk7),东汉称它为“天竺”。唐代玄奘则仔细探讨了天竺的名称,放弃了天竺、身毒、贤豆这些名称,而根据当地发音,称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译名皆源于印度河的梵文名सिंधु(Sindhu),其波斯语变音为هندو(Hindu)、希腊语变为Ίνδό(Indu),龟兹语Indaka。
印度人自称婆罗多(भारत / Bhārata)。 印度曾有过很多国名,对同一名称的来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耆那教传说,教祖里施波德沃的长子叫“波勒德”,他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国王,因此他的国家便以波勒德的变音“婆罗多”命名。又据《往世书》记载,包勒沃王朝著名国王杜施因德的儿子叫“波勒德”,擅长武功,在继任国王期间,打败了许多雅利安人小王国。《梵书》中曾记载其武功。由于波勒德的原因,其后裔一直被认为是“婆罗多”,国祚甚长。因此这个国家便以婆罗多命名。在《往世书》中尚有另外的记载,如“在大海以北和喜马拉雅山以南,有个国家,名叫‘婆罗多·沃勒施’,其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波勒德的后裔居住的原因。”由此表明,印度居民的一个古称也叫“帕勒迪”(意即婆罗多人)。又有些学者认为,帕勒迪是指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的当地土著人而言,其文明遗迹在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早有发现。不过这种说法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帕勒德人是指婆罗多国王的子孙后代。
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至迟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文明,由于最早发现该文明遗址的地方位于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所以这个文明也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不过该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候突然衰落,衰落的原因在考古界则莫衷一是。
公元前1500年左右,自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族群入侵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并与当地人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而这一文明相对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而言晚了几个世纪,故与之相对地,一般称之为恒河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后,为了区别本地土著和雅利安人,种姓制度慢慢开始在印度盛行。
公元前325年,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统一的整个印度半岛,但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立刻分崩离析。此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代,其中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曾短暂统一过北印,各种宗教在这段时期开始兴起,包括佛教和印度教。一直到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引进了伊斯兰文化。11世纪开始,突厥人开始入侵北印,并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不过德里苏丹国的势力逐渐衰微,无力控制庞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15世纪末,渡海而来的欧洲商人逐渐开始认识到印度的重要性,并积极在此开辟殖民地。德里苏丹国瓦解后,同样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在16世纪初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并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半岛,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但是,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同样因地方的反抗和统治者的残暴而迅速衰落,与此同时,强大的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殖民者却蜂拥踏上印度这块大陆,并为争夺印度而发生激烈的冲突。1757年,莫卧儿帝国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之间爆发了普拉西战役,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只余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1857年,印度全境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残暴的英国殖民者,但很快被镇压。不过印度也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转为由英国直接统治,成立印度政府,并结束了名义上还存在的莫卧儿帝国。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总之,印度虽然是一个由英国统治的庞大殖民地帝国,可是,印度其实是分为英属印度和土邦印度两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国中之国的现象。1877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帝国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国的首都也由加尔各答迁往德里。
英属印度的政治地图(1939年以后)随着印度现代化的缓慢深入,一部分印度上层知识分子意识到由英国统治带来的巨大耻辱,民族主义逐渐开始流行,一些印度知识分子于1885年成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भारतीय राष्ट्रीय कांग्रेस,简称国大党)。该党于1920年重组,由主张独立的莫罕达斯·甘地(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获得领导权,并开展了一系列谋求印度独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然而,老辣的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矛盾制造分裂,使得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日益难以调和。之后,代表穆斯林利益的全印穆斯林联盟(مسلم لیگ,简称穆盟)成立,穆罕默德·阿里·真纳(محمد علی جناح)成为该党领袖,印度的两大教派逐渐失去了团结的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实力迅速衰落,无力掌控比本国大得多的印度,遂准许印度独立。但此时印度的穆斯林已经开始谋划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英国和甘地都无力改变印度社会已经分裂的现实,只得同意独立后的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但仍然留在英联邦内,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这块次大陆最终被分成以印度教为主的“世俗”印度以及较小的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
独立后的印度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1950年代初,贾瓦哈拉尔·尼赫鲁(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执政,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1962年中印因领土问题暴发边境战争。印巴分别在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爆发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大获全胜,“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宣布成立孟加拉国。1974年印度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此后印度政治经济缓慢发展,不过国内教派冲突频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1990年代,印度领导人逐渐意识到印度经济的落后,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印度经济慢慢步入快车道。
目前印度的经济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面临了多项挑战,例如与巴基斯坦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冲突、人口膨胀、环境破坏、贫穷以及印度国内的种族以及宗教冲突。但是印度社会与官方的冲突却远比一般的开发中国家来得小,因此面对印度国力的扩张,各国是乐见其成的,但是也反对印度在核武技术上有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印度是一个联邦共和国,印度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印度副总统在总统无法行使权力时,并不能自动接任总统。
行政权力主要控制在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的国会两院制包括了上院联邦院(राज्य सभा,Rajya Sabha)和下院人民院(लोक सभा,Lok Sabha)。部长会议对人民院负责。联邦院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员由地方选举产生,其余12人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选产生,其余2人由总统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