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卖“矛”又卖“盾”,伊拉克得"利", 嫁祸中国百姓

(2008-03-24 16:49:25) 下一个
  近年,美国派出高官特使遍访各债权国,要求他们能减免伊拉克战前的债务。中国政府宣布会考虑较大幅度减免。但究竟伊拉克对中国的总债务是多少,却没有说明。据知,伊拉克光欠中国常规武器的债务就曾达十多亿美元。全部都是在两伊战争的八年内发生的。当时中国是赵紫阳执政时期,开放了常规武器的出口。中国武器与美苏的比较,虽技术上有差距,但优势是价廉实用。两伊均向中国大量购买常规兵器。伊拉克军方为了打击伊朗的坦克部队,在全世界求购价廉又准确的反坦克导弹。经过将苏联、美国、中国和法国的同类产品价格性能比较,又进行了试射。最终选中了十发十中,价廉的最新研制生产的中国反坦克导弹。立即用于对伊朗的战争,几乎百发百中,发挥了极大的效应,伊朗损失惨重。两万美金一发的反坦克导弹可立刻使几十万美金的一辆坦克报废。导弹是消耗性产品,会不断买下去。坦克也要不断补充。对两伊战争,中国在联合国是持中立态度,所有媒体也是不偏不倚,每天各登一篇双方战绩报导。这时伊朗军方找上中国,询问有无克敌之物。当时,中国军火工业萎靡不振,全仗向两伊出口军火赚硬通货振兴,正应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说,全国的兵工行业百万职工乐得合不上嘴。伊朗找上门来寻求新武,正中下怀。因为兵器科学院某电子研究所正成功研制出一种电子对抗装置,装在坦克上,会发出干扰敌方反坦克导弹电子波,迷惑导弹定向系统,故意使导弹感受到真坦克的前方或后方有一个错误的目标,从而诱使导弹向伪目标飞驶而去。听此介绍,伊朗大喜。大批订货后安装在每辆坦克上,效果立现,被毁坦克数直线下降。伊拉克方面被蒙在鼓中,当然不知什么原因。

  中国在两伊战争中,卖“矛”又卖“盾”,发了战争财。战后伊拉克欠中国军火款达十多亿美元。曾决定以原油抵债,但牵涉增建炼油厂,没成。就这样一直欠着。八十年代后期,国家主席李先念出访伊拉克时,竟然为了讨好萨达姆,在没与债主商量下,自行向伊拉克口头宣布免除军火债务,送个人情。事后,可能因无手续而作罢。所以,伊拉克至今欠中国的债务,包括军火,估计有廿亿美元以上。这笔债早就形成了三方债务。因为中国兵工国有企业早就以此债务抵押向国家作了大量贷款来营运生产和发放薪金。若轻易免除,财政上会成死账,最后结果还是会嫁祸于国有企业职工和全国老百姓头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