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

家庭和睦,子女成长。
正文

长周末(二)---会朋友

(2007-08-07 19:46:43) 下一个

长周末里会了2 对朋友夫妇。A 夫妇刚生了小女儿,另一对 B 夫妇年底将迎来一个小女儿。都是40 多了,且夫妇双方全职工作的。
这过去的几年里,我有4 个女性朋友都前后生了老二。
6 年前就认识了 A 夫妇。他们的大女儿和我女儿差不多大。他们也是几年来一个上早班,一个上晚班地带大了女儿。 A 妈妈说的最多的是一年产假以后小孩怎么办?他们的父母年事已高,月子里都无法来加拿大帮忙,在国内带孩子也早力不从心。
B 夫妇是 3 年前搬来我家所在的小区的。他们的儿子和我儿子同年级。第一次见面, B 夫妇就喜欢上我女儿,而且是特别喜欢。每次碰见,总说,“还是闺女好”,还常说,“我们也生个闺女”。他们曾买了只小宠物当老二,毕竟不一样。从有个计划到终于怀上老二,化了挺长的时间。 B 妈妈说的也是同一个话题。一年产假以后小孩怎么办?
那个才一丁点大,A 夫妇 的小丫头真是招人喜欢。我们谁说话,她朝说话的人看。才 2 个月,已经咿咿呀呀,还不时做个笑脸。看得我家老公也喜爱至极,不断地要求 A 夫妇 让他抱着。
当然 A 夫妇 白天晚上的辛苦全写在了脸上。我们到达时,小丫头刚好拉完大便,洗完澡,吃饱,睡足,兴致很好,连哭声也没有。 A 爸爸上班得开高速道路,他说着笑话,说开车时真是困得眼睛睁不开,只好开进 parking area ,停下车,从车里出来,吹吹冷风醒醒脑子。 A 妈妈则说完全理解得了产后忧郁症的新妈妈抱着婴儿轻生的一念之差。
我家就小宝宝的话题又老调新谈了。我很想有个老三。我觉得有第三个才是最不容易的事。
有个加拿大邻居生了一男一女,又生了第三个,每 3 年一个。现在是 8 岁, 5 岁, 2 岁。是个认识很久,关系很好的朋友。我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还会想生老三?你家花色齐全啦。”她说“我姐妹三个, xxx ( 她老公 ) 兄弟三个,所以我们想要三个孩子。”我想我要老三只能也是这个理由了。以前老公总说他的工资只能养活 2 个孩子。后来,他开始说,“你自己想想好了。。。”
得确,我还没有想好。
10 多年前生老大时是难产。躺在产床上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小时,还被罩上氧气面罩。脑子很清醒,想到自己是否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儿子的。当然有了个宝贝儿子以后,幸福感很充实。只是接下来的几年,再看到孕妇时,不停地联想到自己生产时的痛苦。儿子10 个月后,我重新上班。本来我爸妈带大了我姐的孩子,一心想帮我带孩子。不料,我妈突患疾病,危及生命。她自己住院出院地过了好几年。
我不想放弃工作。当年 20 多人和我一起被公派出国,后来自己能找到工作留下来的才 3 个。于是面临的是家庭,工作上的冲突。儿子一进 daycare ,不停地生病。一听到 daycare 来的电话,就知道不得不去接感冒,发热的儿子了。老公能做到的只是接出生病的孩子,送到我单位门口,他再回去上班。用那么一点点时间让我能把手头的事安排一下。一直上班请假,上司的脸色不好看。最终换到一个认识的朋友的单位。工资少点不在乎,只有一个先决条件:我有孩子,可能会经常请假。
因为在国外,一直计划要有 2 个孩子。儿子也非常羡慕他的朋友们有兄弟姐妹。犹豫再三,5 年以后,有了老二。这次自己知道又要重复上班请假的老惯例了。因为随老公移居到其他城市,已经不在朋友的公司了。怀着老二上下班,每天得换乘长距离长时间超满员的地铁。能有个舒服一点的空间已经是很不错了。做到临产前两个月,自己先辞了工作。女儿 3 个月时另外找了个老板。仍然是只有一个先决条件:我有孩子,可能会经常请假。5 年一个轮回,带大一儿一女的辛苦,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
最后上班的公司,是一个由年轻的老板和他 2 个同学自己创办的 IT 公司,一共才 20 来个年轻人。以前我被派遣去工作时,曾邀我加盟。所以,生完女儿,我去问,“我准备过来,要吗?”马上得到了首肯。大概因为知道我是个勤勤恳恳地干活的人。除了有个头头和我一样有孩子,其他不是单身男女,就是有家庭无孩子的年轻人。那里是我觉得干得最有感情的一家公司。和年轻的同事们在一起,没有前辈后辈那样在日本很多公司里明显存在的上下级关系,自己心理上也变得年轻很多。以前中午一起外出吃饭也较多。活不忙时,上班时间玩过游戏。他们一起跟着某个软件产品,学过上海话。移民加拿大后,得知他们在上海开了分公司。对我说,“去你老家玩过啦。”
我自己的体会是,在国外有份工作不容易,很想维持下去。看到在国内的朋友,做了几年专职妈妈,想回归时才觉得很难了。
朋友的宝贝小丫头有版权所有问题。只能贴一张自己闺女 6 个月时的照片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静谧海湾 回复 悄悄话 She is so lovely!

I am a bit jealous...
夏日余晖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毛毛-妈,
毛毛-妈一定有同感。孩子真是可爱,特别是小时候。
夏日余晖 回复 悄悄话 To SINEAD4273,
Thanks. Maybe you have goog news first.
To Ruby@Cuisine,
同感。只能稍微放弃掉点。
毛毛-妈 回复 悄悄话 不容易,家庭事业两全。你女儿好可爱~~
Ruby@Cuisine 回复 悄悄话 的确蛮难的。搞得我们犹豫了那么多年,可还是没想明白到底怎样对付。现在决定顺其自然,暂时稍微放弃掉点事业,以后再穿上鞋子赶吧。
SINEAD4273 回复 悄悄话
I am waiting ...... to hear your good news.........

lanchan 回复 悄悄话 俺被鼓舞了!
决定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呵呵。
夏日余晖 ,玄米 咱们就一起努力把,慧慧你先在一边学学哈。
夏日余晖 回复 悄悄话 To lanahan,
I know one of my friend, she was born in 1961. Most of them are over 40. It's never too later.
夏日余晖 回复 悄悄话 To 玄米,
thanks your message.
To 慧慧,
Enjoy now. I stayed with my daughter 3 years after I moved Canada.
lanchan 回复 悄悄话 夏日余晖,你再鼓动,俺就陪你一起生了哈!
知道吗?俺就是犹犹豫豫的慌着。
俺就一个闺女,早年怕养不起,后来怕没精力,现在精力经济凑全了,又没了体力了。41岁,我老到生不动老二啦?!

快告诉我,你知道的女人们都生到几岁呢???

最近俺虫子老是抱怨她没有姐妹兄弟是俺的自私,,,你看看这指责多苛刻。

绝对关注此话题!





慧慧 回复 悄悄话 你还真不容易,
我想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归职场。
原本计划在家呆半年,后来延至1年,又后来。。。
到现在,我还没有回去的念头。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向你致敬!
我是既不劳动也不生产,成了废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