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念之转》幸福生活的开始

(2008-04-25 03:35:52) 下一个

《一念之转》新书简介

摘要: 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

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

拜伦凯蒂所著的《一念之转》,实属当今书坊的一股清流。凯蒂曾受十余年的忧郁症所苦,从沮丧、愤怒、绝望,最后陷入自杀倾向。一天早上,她突然明澈地清醒过来,了知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结束的。自此,她一直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如今,你也能跟随书中的「转念作业」(The Work)找回这一自由。

「转念作业」仅有四句问话,它教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所有烦恼的问题。凯蒂常说:「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我们一直想要放下让自己痛苦的念头,却从未奏效过。「转念作业」反其道而行,它让痛苦之念自动放下我们。

《一念之转》透过各种清晰、生动的个案,一步步地教你将这套方法用在自己身上,彻底扭转你的现实生活。此书所录下的个案,几乎囊括了人们所关切的主题,从一位招架不了先生性需求的妻子,到九一一浩劫幸存者的恐惧,一直到失去亲人……。「转念作业」不仅帮他们走出问题的阴霾,还帮他们化解焦虑,重燃生命活力,勇敢地开创新生。

若你持续做「转念作业」,可能会像很多人一样,发现「反躬自问」进入了你生活的每一层面,毫不费力地化解你的焦虑,进而经验到内心的平安。在这不可思议的过程中,《一念之转》提供你所必须学习的一切,并找到凯蒂所说「作真相的情人」那份喜乐与自由。

作者简介:

拜伦凯蒂(BYRON KATIE),1986年「觉醒于真相」之后,周游欧美世界各地,传授「转念作业」。除公开演讲之外,经常在企业界、学校、教堂、监狱和医院里现场示范。她的网站:www.thework.org.

史蒂芬.米切尔 (STEPHEN MITCHELL),著作颇丰,广受好评,如:Tao Te Ching, Bhagavad Gita,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Meetings with the Archangel, and The Frog Prince. 他的网站:
www.stephenmitchellbooks.com


一念之转“六个问题”背后的秘密


1. 关于「第一问」:不喜欢谁或什么?谁或什么激怒了你?谁或什么使你伤心或失望?

     我们所不喜欢的人事物,通常是自己的阴影投射所致。所以需要疗伤及收回投射。(人类讨厌会伤害自己肉体的东西,乃是一种本能,如讨厌五毒之虫类。)

    人会被激怒,多半是自己的弱点被人刺激到了。那个「按钮」被压到了。或是小我的防护罩遭到攻击。

    伤心或失望,是因为期望落空,需要得不到满足。也就是旧伤被勾出来之故。因此不再做受害者,主动负责,如实观照,全然体验,疗愈旧伤,才是要务。

    最深的(心理)需要,通常就是最深的旧伤。要别人来补自己的「坑洞」,是早晚要失望的。而真相是----本来无「洞」。

2.关于「第二问」:你要他们如何改变?你要他们怎么做?

     要别人改变不是重点,何况别人不一定愿意改变。就算他/她愿意改变,他也不一定改得了。故要别人怎么做,还不如自己为自己如此如此做了即是。

    其实,要别人改变,或要自己改变,都是危险的事。因为可能让自己变成是活在未来。活在未来的人,就变成是「行尸走肉」。

    心灵成长的第一课是----「不改变自己、别人及世界。因为改变就是爱的敌人」。全然接纳当下、体验当下,比改变当下重要地多多。

3.关于「第三问」:什么是他们应该或不应该做、是、想、或感觉?

     应该或不应该,由谁来「定义」或「决定」?事实上,没人能够来「定义」或「决定」。

「应该」或「不应该」通常是一个陷阱。因为源自信念或观念。而信念的本质是「监牢」或「滤网」。信念不是真理。故不宜强迫或说服别人住进监牢。

    凡人如何「想」、「感觉」或「做」,经常不是自己可以主控的。因为九成以上的人类,本质上只是高度精密的生化机械人而已。也因为人类之「身心组合体」是开放系统,故与外境间,一直有不同的成份在对流着。故,人如何感觉,如何想,如何做,常常不是自己可以完全做主的。

    所以,请老天爷将我「字典」中的所有「应该」及「不应该」除去吧!

4.关于「第四问」:对他们你有任何需求吗?为了你能快乐他们需要给你或为你做什么?

     以凡人的立场,可以去沟通及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对方愿意或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不一定的。就算对方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亦可能超出对方能力所能够做到的范围。

故宽恕自己、宽恕他人很重要。何况人类的所有情感及心灵需求,皆是幻象。真理是「上天之子,对于世间一无所求」。

    自性本具<无量光明、无量真爱、无量喜乐、无量幸福>。不需要从外界的人事物得到。但是需要行者「内观、深观、全观、妙观」。

5.关于「第五问」:将你对他们的看法?列个表。

     人对自己及别人的所有看法,经常就是人际冲突及烦恼的根源。所以人最需要学习的一件事情----就是对万事万物没有任何的看法。将对自己及他人的所有看法,丢得光光的。正如奇迹课程所言:「今天,我不再判断任何事情」。

    凡人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人,本来就看不清楚,故,对于自己之所见,不当真很重要。人,需要更多的正观、实观、客观。

6.关于「第六问」:什么是你不想再跟这个人、这件事、这种情况体验的事?

     「人生如苦海」的根因之一,就是「我不要」。偏偏世上很多的情况,就是会有「怨憎会」及「爱别离」的情况。所以,将「我不要」转为「我要」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当下一切的「酸、甜、苦、辣」,我都要好好地品尝它。

    以凡夫的立场而言,是可以去选择要体验甚么,或不要体验甚么。但是以事实的情况而言----是存在要您体验什么,您也只得体验什么。是没得让人选择的。譬如很多天灾人祸即是。故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行者,为了体悟大道,是「不拣择、无憎爱」的,是敞开心胸的,是对于将体验到甚么,将「自限自保」降到最低的。故此练习,将「我不想….」,转为「我愿…..,我期待…..」。当「一切」都可以,「一切」都没关系时,就是大自在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