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美国“国父”之一,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他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很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饮酒而误事。
2.偕默:不利于别人的话不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不说,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谈。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要做的是排出时间表来,办公桌上永远都不凌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的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事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事,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平和: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整洁:不能忍受衣服、身体和住宅不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
12.贞洁:决不做任何干扰别人或自己安静生活的事,也不要做有损自己或是别人名誉的事。
13.谦逊:要向圣贤们学习,要抵得住享受的诱惑,要抵得住金钱的诱惑,不要有非分之想,不为别人的行为而动,不为别人的言论而动,也就不可能有任何诱惑和利益,使你去做明明知道是邪恶的事。这样,你就会永远的快乐。良心,是永恒的节日。
本杰明·富兰克林 小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科学问题。这些电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炉、避雷针、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
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1790年,富兰克林与世长辞。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数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父亲为幼子择定行业的,是儿子读书的嗜好。小富克林自幼喜欢读书,辍学后,他仍抓紧工余时间自学。他把父亲的大部分藏书都读了一遍,并把自己的一点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他买的第一部书是分做数册的《约翰·班扬集》①,其中的《天路历程》是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①约翰·班扬1628-1688,英国散文家,《天路历程》是他的杰作,在英美流传很广。我国有译本。)他还读了洛克的《人类的悟性》和波尔洛亚尔派的作者们写的《思维的艺术》。《苏格拉底回忆录》,加以研读。书中记载的苏格拉底运用对话法进行论辩的实例,吸引了他。
从此,富兰克林放弃了自己生硬反驳和武断立论的辩论方式,而效法苏格拉底,用一个谦逊的、对事物抱有怀疑的人的口吻发问。他发现,这种方法常常使自己的对手,即令是“很有学识的人”,也不得不让步,直到陷入窘境,而使自己和自己的论点获得往往是不应得的胜利。
后来,每当提出什么可能引起争论的意见时,富兰克林从不用“无疑”等表示肯定语气的字眼,而宁愿用“我猜想”、“我料想”、为了什么理由,“在我看来这件事好像是”等等。
后来,在富兰克林漫长的一生中,有许多场合,他需要说服他人接受他的意见,而大多都如愿以偿,这恐怕是大大得益于他的论辩技巧上的研究改进。
从事印刷业的富兰克林,认识了几个书店的学徒和藏书爱好者,他常在晚间向人借书,彻夜阅读,第二天一早便送还,并且留心保持书的清洁,从不污损。因此,有书的人都乐于借书给他。他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
对富兰克林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散文写作,也始于这时期,恰恰又大大得益于父亲的指点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