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14 (1)
2015 (1)
2020 (26)
2022 (52)
2023 (44)
雖然烏軍對庫爾斯克的入侵取得了巨大成功,攻佔了一千平方公里的俄國領土,但我認為,這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如果你能看穿水面上的令人眼花撩亂的浪花漣漪,你會看到,烏戰的宏觀脈絡是,烏克蘭的兵員和武器彈藥的供給規模遠遠趕不上俄國。俄國的武器生產規模還在快速擴容中,一年後的產量可能是現在的二倍,為此歐洲憂心忡忡,正在全力擴軍以應對俄國對歐洲的全面入侵。而烏克蘭武器彈藥大部分依靠美國提供,半年後如果川普上台,美國切斷供應,鳥軍立馬就抓嗐。烏軍士兵作戰的勇猛度也遠遠不及俄軍(俄軍士兵並不是主觀求戰,而是不衝鋒就得死),據報導五分之一的鳥軍士兵開了小差。烏軍的優勢是希爾斯基這樣的高級領導能力強,盡心盡責,有北約的情報優勢,北約武器更準確,射程更遠。
在這種情况下,吸引俄軍來進攻堅固陣地,利用北約長程精準武器大量殺傷俄軍有生力量,大量摧毀俄軍裝備,直到有一天俄國陣亡了二百萬人,感到毫無希望而放棄,才是烏克蘭目前比較合理的戰略。
此次烏軍占領的俄國領土衹有俄占鳥領土不到百分之一。如果就此打住,那麼俄國的損失只是象徵性的,即使俄國不急於奪回都沒關係。如果烏軍投入更多的資源,將占領的俄領土再擴大十倍,也只是俄占烏領土的百分之七而已,但必然消耗大量兵員裝備(因為進攻時部隊不在堅固的掩體里,最容易遭受損失),導致烏境內兵力空虛。如果俄軍在烏東發力猛攻,有可能突破烏軍防線長驅直入。一旦川普上台,切斷武器供應,俄境內的烏軍很可能崩潰,被俄軍包圍殲滅。
所以,烏軍的庫爾斯克戰役和長期占領沒有戰略價值。
所以,我認為,老謀深算的烏軍統帥希爾斯基此次閃電戰和他上次策劃的哈爾科夫閃電戰不同。上次閃電戰的目的是閃電戰本身,是解放大片被占領土,而這次的目的不是占領這些俄國領土。他還有更大的企圖。
以往幾個月,烏軍一直在摧毀俄軍在克里米亞的防空能力,現在忽然進攻庫爾斯克,互聯網上的博主們紛紛歡呼:烏軍在克里米亞佯攻,吸引俄軍注意力,好突襲庫爾斯克。但我認為,如果普京也這麼想,那麼他就和博主們一樣上當了。烏軍攻入庫爾斯克才是佯攻,希爾斯基的野心不在庫爾斯克,而在扎波羅熱。他攻庫爾斯克,兵鋒直指莫斯科,是攻其必救,逼著普京從烏東、烏南抽掉兵力回援。一旦普京中計,烏軍烏南方向秘密集結的重兵就會發起突襲,一直打到海邊,切斷克里米亞與俄國的陸路聯繫,然後摧毀克里米亞大橋。彈盡糧絕的克里米亞必然投降,烏戰就結束了。
昨天看报道乌军之所以有机会攻击库尔斯克是因为在战争开始后俄国与西方和乌克兰有一个默契,就是不希望库尔斯克成为战场,因为两个因素。
第一是苏塞这个边境城市是俄国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理中心,如果因为战争而不能正常工作,欧盟将失去俄国能源,俄国和乌克兰都挣不到钱。
战争开始后欧盟仍然一直还在获得俄国能源,俄国从来没有禁止能源出口欧洲,北溪一号从来没有停止过。反倒是是北约的制裁不允许欧洲接受俄国能源,但实际上欧洲国家并没有完全服从,只是降低了60%。
而乌克兰一直获得输气过路费,因此也不愿意阻止俄国能源的输送。在乌东俄国占领区内的天然气管道始终是乌克兰公司管理,俄国没有接管。
第二是库尔斯克核电站是俄国四大核电站之一,是不希望战争破坏的,类似的,俄军占领了乌克兰的扎波罗热核电站之后也没有干涉核电站运作,始终还是乌克兰管理操作,继续给乌克兰供电,俄军仅仅是控制安全。
谁也不希望核电站出现切尔诺贝利那种情况。
因此俄军在库尔斯克并没有部署军队,仅仅是边防军,是无法阻止装甲部队攻击的。这个区域人口很少,整个库尔斯克地区只有30万人,最大城市有7千人,乌军目前控制的几十个村庄都是几十人到一两百人的规模,总共两千人。
这次乌军使用的部队大比例是西方雇佣军,一般认为是北约成建制军队,否则也不可能操作那些相对尖端的坦克和防空武器,因此俄军在库尔斯克客观上是与北约军队直接作战,波兰法国德国的军队,名义上是雇佣军。俄国目前在库尔斯克战场枪毙雇佣军俘虏(这是不违反日内瓦战俘公约的),本质上是吓唬北约国家士兵,上次德国士兵操作坦克被俘后立即声明是德国国防军而不是雇佣军的事件成为新闻,就是因为这种原因,客观上让西方在政治上处于宣传和法律劣势。
这批一万出头的乌军如今三面被包围,客观上也是在敌后,一旦携带的弹药(大致至多坚持一个月)用完就处于被全歼的处境。而且已经占领了一千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30x30公里的范围,一万人怎么部署防卫?
昨天有军事报道解释了乌军占领的地区是丘陵地带,属于装甲部队易攻难守的,这是俄国边防军无法阻挡乌军进攻的一个原因,但如今这一万乌军也是面临同样问题,防守上处于劣势。成为没能力继续攻击,只能占领已经被俄国撤光的的村庄,但不可能抵挡俄军装甲部队的攻击的处境。
只等这些俄军部队到达而已。
这是一次自杀式的进攻,但成功地让国际舆论从加沙战争和可能的中东战争回到乌克兰战争,使得西方国家继续军援乌克兰的阻力降低,也是振奋了乌克兰士气和北约国家,被总结出有七大政治意义。军事上这一万人根本不可能对俄国形成威胁。
有可能迫使俄国同意土地互换,从而达到政治目的,但既然这批军队不可能长期占领库尔斯克地区,这种事一旦三天后不能形成政治谈判就失去意义。普京已经明确说绝不谈判,一定要消灭这批乌军。
俄国已经撤离了库尔斯克地区的七万多平民,这意味将会采取重武器攻击的模式解决这一万多乌军。
一旦这批乌军被歼灭,乌克兰战争大概也就结束了,因为乌克兰整体大概也就剩下10万军队,奥地利前总参谋长昨天发表观点认为军事上乌克兰会加速战败。
有一种说法是俄国没有预料到这个攻击,但目前似乎更愿意乌军继续填入部队,形成阿芙蒂耶夫卡的局面,那次战役乌克兰自认经营了这个要塞十年,因此难以攻打,声称要弄成斯大林格勒,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役,用添油战术逐渐填入了六万军队,包括亚速营美军雇佣军营这种精锐,结果发现上当,落入俄军陷阱。俄军一直只用一万瓦格纳攻击这个要塞,攻击兵力远小于防守兵力,让乌克兰觉得可以坚守,战役持续了六个月。其实乌克兰军方已经意识到上当,要求撤离阿芙蒂耶夫卡,但泽伦斯基坚持死守,毕竟政治意义巨大。
最终俄军总攻,六万乌军几乎全部丧失,尤其是美军雇佣军营团灭。
目前乌军也是面临类似的局面,对这一万人是否增援?尤其是其中有大量的北约军队雇佣军,不享受日内瓦战俘公约保护(目前俄军战场枪毙的主要是波兰和格鲁吉亚战俘,因为是枪杀俄军战俘最积极的一部分,对西方国家战俘相对宽容。雇佣军是为钱杀人,不属于为国家参战,因此不受日内瓦战俘公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