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11)汉魏六朝是怎样饮茶的?

(2009-07-11 11:35:07) 下一个
汉魏六朝是怎样饮茶的呢?古籍虽有零星记录也是语焉不详。《僮约》称“烹茶尽具”,《桐君录》记:“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晋郭璞《尔雅》注说:“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煎茶,当如煎药,入水煮熬。煮茶,或入冷水煮熬,或入冷水煮至沸腾,或入开水煮至百沸。烹茶则是煮茶、煎茶的统称,三者义近往拄混用。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说:“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陆季疵就是陆羽,在他之前也就是汉魏六朝的饮茶法,是像皮日休所讲的,“浑而烹之”,煮成浓厚的羹汤而饮,和蔬菜羹汤吃法没有两样。那时还没有专门的煮茶、饮茶器具,往往是在鼎、釜中煮茶,用食碗饮茶。

三国时代百科词典《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芼之”是拌和的意思)《广雅》的作者是张揖,张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人,在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年)任博士。他是一个博学多闻,精通文字训诂的学者。因为《尔雅》以解释五经的训诂名物为主,所收集的训诂还不够完备,而由西汉初到三国,已经400多年,由于生产和文化的进步,语言和文字都有了新的发展,不见于《尔雅》的新词、新义、新字日益增多。《广雅》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书,书取名为《广雅》,就是增广《尔雅》的意思。《广雅》在隋代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饼茶就是当时新出现的一种物品,而且已经在一定范围流传,所以才会收入这样一本古代的百科词典中。

《广雅》中收入“饼茶”这个物品,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第一,唐代盛行的饼茶,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出现;第二,“荆巴间”而不是“巴荆间”说明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第三,有了饼茶这种形式,茶叶更容易保存、流通和使用,促进了茶叶贸易,使茶文化可以在更广泛传播;第四,饼茶是用老叶加工,并且用较稠的米汤拌和而成饼状。第五,饮茶的时候先用火炙香茶饼到焦黄色,再碾碎成末,浸泡在水中,放入葱、姜、橘子煎煮,可见当时饮茶方法和现在的泡而饮之大不一样。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权的孙子、吴国第四位君主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虽然不完全喝进嘴里,也都要斟上并亮盏说干。有位叫韦曜的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这是现在已知的“以茶代酒”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

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比如,使洛阳纸贵的著名辞赋作家,《三都赋》的作者左思,流传至今有一首《娇女诗》,诗中有句:“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是金字旁,右边为历的一个字,镬的意思)。”这描写家庭生活的两句诗,是说他的两个爱女一心一意为了煮好茶,对着鼎镬努力吹火。出身名门的杜育,字方叔,襄城邓陵人,生年不详。幼便号称神童。长大后是个才华横溢的帅哥,当时人叫他杜圣。官一直做到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晋怀帝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洛阳将陷,为敌兵所杀。他的《荈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作品,赋中所涉及到的范围已包括茶叶的自生长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稍后将详细介绍这篇文章。

三国、西晋阶段,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茶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这一地区,是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了,可从南朝齐刘澄之《荆州风土记》得到佐证。其书记载道:“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当时武陵郡在以今天的常德市为郡治的沅水流域七个县)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朝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托名上古人物桐君所著,实际完成于南朝刘宋时期的古代药物学著作《桐君录》所载:“西阳(治位今湖北黄冈县东)、武昌、晋陵(今江苏常州)皆出好茗。”从《桐君录》所刊的三种名茶看,基本上就都属江淮的范围,最东一直到太湖西岸的宜兴一带。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水巷人家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你这个系列。
太谢谢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