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正文

传统文化杂谈 禽鸟篇(六)国鸟之争

(2009-01-02 17:41:32) 下一个

上一节专门谈了和鹤有关的一些传统文化内容,通常人们说的鹤主要是指丹顶鹤。小说中常出现的剧毒的鹤顶红,它究竟是什么东东,难道是丹顶鹤头上那点红色的肉冠吗?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比方鹤脑,可增强目力,使人夜能见物。据研究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名字。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记载的物种是濒危物种,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是一种大型涉禽,全长约140cm。雌雄羽色相似,仅雄鹤的眼线发红,而雌鹤则淡而不显。喉、颊和颈的大部分为暗褐色。翅的内侧次级和三级飞羽均为黑色,长而弯曲盖在白色尾羽之上,故常被误认是黑色的尾羽。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绿灰色,尖端略近黄色。腿和脚灰黑色。幼鸟大致为棕黄色,以后变为白色,但头、颈及背呈黄褐色,一年后体形及羽毛和成年鹤相似,仅在背肩部的羽毛仍有少数黄褐色斑。3月上中旬迁到繁殖地。4月初开始繁殖,雌雄配对后即为终生伴侣,常在四周环水的芦苇茬地上营巢,每窝产2枚卵,孵化期31—33天,雏鸟3月龄会飞。在越冬地自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约4个月(在盐城越冬期为131—134天)以家族形式活动,每个家族多为2—4只,常为2成1幼,亚成体10一20只结成小群。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说是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苏联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这大概就是当初动物学界把它的拉丁文学名写成Grusjaponensis的原因。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

鹤是卵生的,古时有人以它为仙禽,就说成是胎生的。南朝的宋朝的文学家鲍照在《舞鹤赋》开头就说:“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但鹤胎生说法的错误早就被人洞晓了。《墨客挥犀录》有一段近似笑话的记载说:“刘渊材迂阔好怪,尝蓄两鹤。客至,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此禽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鹤夜半生一卵。’渊材呵曰:‘敢谤鹤耶!’未几延颈伏地,复诞一卵。渊材叹曰:‘鹤亦败道,吾乃为刘禹锡嘉话所误。’”

丹顶鹤繁殖能力低,由于人类活动,繁殖地和越冬地日趋缩小,虽已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直接的猎杀很少发生,但是投毒用来猎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为丹顶鹤的重要死因。因此脱离濒危状况的前景并不乐观。我国为改善其生存条件作了很大努力,在东北设有扎龙自然保护区,以确保其繁殖地;在江苏盐城海涂设有盐城自然保护区,以确保其越冬地;近年有多了一个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区。
著名歌手朱哲琴演唱的多年前曾十分流行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写的是一件美丽凄婉的真事。有个美丽的女大学生,名叫徐秀娟,她的父亲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亲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有一次徐秀娟还从盗猎者手中拼死救下一只丹顶鹤。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那里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是保护濒临绝迹的丹顶鹤种群的一个重要突破。大学毕业后徐秀娟为了事业,含泪挥别亲人,不远万里前往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在这次远行中,作为礼物,她带了两只丹顶鹤赶往盐城。有一天,平常规律性很强的这两只丹顶鹤在天黑之时没有按时归巢,因为害怕它们发生意外,不敢大意的徐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可谁又能想到,她却在寻找它们的过程中,滑进了沼泽地,再也没上来过。。当这两只贪玩的丹顶鹤飞回时,它们再也见不到徐秀娟了,它们只能在她的身边徘徊,不停地低下带着红冠的头,用长长的喙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也许因为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位朋友而感到难受且自责,从此以后,这两只丹顶鹤再也不夜不归宿了。当徐秀娟的遗体下葬在保护区的滩涂上后,它们至今仍是喜欢站在徐秀娟的坟头上“嗝啊……嗝啊”地叫着,似乎向她倾诉着心中的思念。更令人吃惊的是,从徐秀娟去世的那天起,远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她所救那只丹顶鹤就从此变得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总是一天到晚地朝着南方悲鸣,不久后,也无疾而终。

我国正式以议案形式提出评选国鸟是在2002年。当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36名代表正式提交方案,建议把丹顶鹤确定为中国的国鸟。2003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启动了国鸟评选活动,并成立了专家评选小组,确定了评选标准。当时的评选标准有五:第一,是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的珍稀鸟类;第二,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人民所熟知的鸟类;第三,羽色艳丽或行为活动具有特点,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第四,具有相对较广的分布范围和一定的种群数量,非极度濒危并能够被人们所观赏到的种类;第五,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种类。
2004年5月至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全国20多家新闻网站举办了网上推举国鸟活动。丹顶鹤获得500万网民中64.92%的选票。丹顶鹤体态秀逸,雍容华贵,性情幽娴,经常昂首阔步,显出一副既骄矜又潇洒的神气。古代一品文官为的官服上绣有仙鹤,被称为“鹤袍”。国家林业局在2007年就向国务院上报了相关材料,不过争议很大,至今也没有批下来。争议的焦点是丹顶鹤的英文名是Red-crowned Crane,但拉丁文学名却是Grusjaponensis 直译为“日本鹤”。于是,丹顶鹤在国鸟评选之路遇上了新瓶颈:“日本鹤”作为中国国鸟名字不合适。

国鸟候选者排名较前的还有红腹锦鸡和朱鹮。红腹锦鸡是中型陆禽。雄鸟长约1米,雌鸟长约60厘米。体重约650克。雄鸡上体除上背为浓绿色外,主要是金黄色,下体通红。头上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且披散到后颈。后颈生有橙褐色并镶有黑色细边的扇状羽毛,形如一个美丽的披肩,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尾羽长,超过体躯 2倍为羽色黑而密杂以橘黄色点斑。走路时尾羽随着步伐有节奏地上下颤动,京剧中的翎子就是雄性红腹锦鸡的尾羽。雌鸟上体及尾大都棕褐,而满杂以黑斑;腹纯淡无光。红腹锦鸡是长得很像传说中凤凰的一种鸟,自然分布只限于中国中部和中南部山区,是国家2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物种。杂食性,以食植物为主,该鸟是中国的特产种类,没有亚种分化。繁殖期为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4只雌鸟。每窝产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浅黄褐色,大小为39—51.4×30—37.3毫米,卵重23.5—29克。孵化期22天。雏鸟为早成鸟,一孵化便能自行觅食。

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动物所专家孙悦华认为,丹顶鹤是候鸟,不单属于中国,而红腹锦鸡是中国特有的,且分布广泛,在十多个省市都能找到踪影。如果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红腹锦鸡也不逊色于丹顶鹤,“金鸡报喜”的金鸡就是红腹锦鸡。同时,我国的版图就像一只跃然纸上的大公鸡,而中国是世界上雉鸡类鸟类最丰富的国家,以雉鸡类鸟作为国鸟,与之相应。《聊斋志异》中的女鬼狐精乘黑夜出来作祟,但只要听到雄鸡的啼鸣,则无不色变战栗而逃遁。在民间习俗中,还赋予雄鸡以招魂的本领。许多地区在给久病不愈的孩童“招魂”时,那些神汉或巫婆总是怀抱一只雄鸡,并将其打得呱呱叫,借用雄鸡的声音把孩子“丢失”的灵魂招回来。从前还有的地方,每遇有客死他乡,在搬运灵柩时,总在灵柩上面绑缚一只雄鸡。据说这样死者的灵魂就不会迷道而忘返。

朱鹮是当今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鸟类和中国的四大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之一,被誉为“世界珍禽”和“东方宝石”。 中国古代称为朱鹭,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现在野生个体仅见于我国陕西汉中市洋县,为留鸟,是世界上最为稀少的一个物种,目前野生仅有100只左右。朱缳属缳形目,是一种中型水禽,成鸟似雁,通体白色,翅膀粉红色,头部朱红色,有白色的羽冠,裸露的脸颊呈朱红色,十分美丽,体态秀美典雅,在世界上被列为一类珍贵保护动物。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朱鹮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在地上行走时,步履轻盈、迟缓,显得闲雅而矜持。它们的鸣叫声很象乌鸦,除了起飞时偶尔鸣叫外,平时很少鸣叫。每窝产卵2—4枚,卵的大小约为65×45毫米,卵重70克左右,表面是蓝灰色或浅绿色的,上面带有黑褐色的斑点。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需要28天。出壳后由亲鸟轮流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喂养,雏鸟在亲鸟的精心哺育下生长很快,60天后就能跟随亲鸟自由飞翔了。性成熟的年龄为3岁左右,寿命最长的记录为17年。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独联体东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栖息地环境逐渐恶化,朱鹮数量急剧减少,国外朱鹮相继绝迹。1960年第十二届世界鸟类学会议将其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列入极危动物,级别高于大熊猫、华南虎,被中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1978年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和林业部决定寻找研究朱鹮,委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考察小组,对朱鹮出现过的地区进行考察。一九八一年五月,中国科学家在海拔一千三百五十六米的陕西洋县姚家沟,奇迹般地发现了七只具有繁殖力的朱鹮和两个朱鹮的巢。陕西洋县为此建立了保护观察站,对朱鹮进行精心保护以及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并尝试野化放飞试验。从一九九三年开始,中国政府启动了朱鹮拯救工程。先后在陕西和北京建立了三个繁育中心,在野生朱鹮分布区建立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三十公顷的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朱鹮野生种群濒危状态得到明显缓解,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目前我国朱鹮数量有1600多只,其中野生种群数量为300多只。可以说,失而复得的朱鹮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保护前景最乐观的珍稀动物。

在丹顶鹤备受争议的同时,天涯社区上发起了新的国鸟调查,出乎人意料的是,看起来最不起眼的麻雀竟一直稳居高位,得票率一度高达40.8%。众网民力推麻雀,当然有他们的理由。而在所有的理由中,有三点颇得人心:一是麻雀是不能被豢养的。被人抓到的麻雀,不管是关在笼子里还是拿绳子拴脚上,最后都是不吃不喝而死,这是一种风骨。二是麻雀没有漂亮的羽毛、婉转的叫声,却默默为生活打拼,和中国人的品行很相似。另外,麻雀是和中国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鸟类了,从孩提时代到为人父母,大多数中国人都与麻雀有过接触。不过,在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孙悦华看来,网络上评出麻雀当选国鸟多少有点恶搞的意味。他说:“国鸟在网上引来那么大的争议,甚至选出麻雀来当国鸟,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中国鸟类的不了解。”他指出,在中国,还有很多鸟类可以参与评选,中国的特产鸟100多种,有70种是只在中国才有的,只是人们对它们太不了解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