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被恶搞的秦始皇帝
(2007-06-05 11:17:05)
下一个
史上被恶搞的秦始皇帝 悠然翁 从前221年并吞六国,混一天下,到前207年秦王子婴在自己的颈上系上绳子,乘坐着白马素车,捧着皇帝的玺符,来到轵道旁,恭候刘邦的到来,前后不过十五年时间,一个强大的王朝就解体了。明人杨慎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不啻石火之一敲,电光之一瞥,吹剑之一吷,左蝸之一戰,南槐之一夢也”,这是一个短命的皇朝。 而论及原因,汉人普遍认为是由于暴政。如陆贾称“秦朝任用刑法,不作变革,最终使赵氏被灭亡。”贾谊称始皇帝:“怀着贪鄙之心,刚愎自用,不相信功臣,不亲近士民,废除王道,建立私权,禁止文书的传播而推行酷烈的刑法,崇尚诈力轻视仁义,以暴虐之行来治理天下。”二世皇帝“刑法繁复严酷,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的事情头绪甚多,而官吏不能治理,百姓困穷然而主上却不抚恤。”贾谊的观点也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同,因在《史记》篇未引其《过秦论》以为总评。晁错称秦统治者:“任用不肖宠信谗贼,宫室的规模超过了限度,贪婪的欲望没有极限。民力疲弊之极,赋敛却仍不加节制。行事刚愎自用,群臣因担心受到打击而一片阿谀之声。骄溢纵恣,不顾患祸。妄加赏赐以随顺其喜悦之意,妄加诛戮以快慰其愤怒之心。法令纷烦痛害于下,刑罰残暴酷烈,輕于剥夺他人的生命,亲自射杀人,使天下寒心,不能安于其处。”董仲舒批评始皇帝:“好用惨酷之吏,赋敛无度,竭尽百姓的财力,百姓四散逃亡,不得从耕作纺织之业,群盗四起。”班固也说“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至胡亥发展到极致,说得很有道理呀。” 要之在两汉,出于不同的目的,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指斥秦之残暴,痛恨之下,甚至不肯承认它作一个王朝而存在的事实。如扬雄称之为“秦余”,班固在《汉书》中把秦与新莽并举,所谓“以前秦朝烧毁《诗》、《书》以确立其私议,现在王莽又借六经之事文饰其奸邪之言,正所谓殊途同归,都走向灭亡,皆如无德而居于高位的亢龙一样断绝了气息。所得因非正王之命,就如非正色的紫色、非正声的蛙声一样,又如同岁月之余分为闰,不过是做为圣王之驱除对象而存在罢了。”并且对秦朝极尽嘲笑之能事,司马迁所谓“学者为所听到的事情所影响,见秦帝在位日浅,便不考察探究其产生和灭亡的原因,而都嘲笑它。” 更有甚者为了贬低始皇帝,人们又杜撰了一个始皇帝是吕不韦私生子的典故。据《史记》称秦庄襄王子楚早年在赵国为质时,吕不韦为谋取大利,便把自己的一个已经怀有身孕的绝色女子赵姬献给了子楚,该女子到了子楚那里后,隐匿了已有身孕的事实,到“大期”时,生下了儿子赢政,也就是始皇帝。此论一出,此后再提起始皇帝,人们往往径以“吕政”名之。如班固就说:“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吕政残虐。”宋人胡宏的《皇王大纪》称“吕政穷欲极凶”;朱熹的《四书或问》称:“史谓元帝牛姓,犹吕政之绍嬴统也。”王应麟《通鉴答问》称“至吕政而法令益苛,诗书尽废”;元陈栎的《历代通略》称:“人见秦灭于二世子婴耳,岂知嬴氏之秦已灭于吕政之继也哉”;元胡一桂《史纂古今通要》称:“吕政嗣位,犹冐嬴秦之姓”; 明凌迪知《氏族博考》称:“况吕政受命,寄身不常”;明王立道《具茨集》称:“吕政纵并吞之谋”;清秦蕙田《五礼通考》称:司马迁作《封禅书》“意在广陈淫祀以彰武帝之失,而于三代常礼幸存一线于吕政者,反从其畧”。 然而揆诸史实及常理,司马迁的“吕政”之说其实漏洞甚多。如嬴政“大期”而生之说就很成问题。关于“大期”,《史记集解》引徐广的话称“期,十二月也。”则“大期”就是满十二个月的意思。于是嬴政的大期而生就有了两种解释。一可理解为赵姬到子楚那里至少是在第十二个月时方才生下嬴政,问题是赵姬在去子楚那里之前已经有孕在身,则嬴政在母腹中所呆时间实际上超出了十二个月。人大多是十月怀胎而生,因此超过十二个月才出生,未免与常理过于不符。于是有人提出了第二种解释,认为所谓的大期是从赵姬在吕不韦那里怀孕开始算起,到在子楚那里生下嬴政恰是十二个月,这样解释既可以使之不过于违背常理,亦可以消解子楚的怀疑。魏晋时人谯周就持这种观点,他说:“人从怀胎到分娩需要十个月,嬴政却推迟了两个月,因此称‘大期’,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既然称自己隐匿了有身孕的事实,則生嬴政自然应当过了正常的时期。”此意为不如此就要漏馅,不过此说虽有道理却不高明,因为其他的事尚可商量,但生孩子这事却由不得人说三道四,到了该出生时,莫说是两个月,就是一刻也推迟不了。显然,不管怎样解释,十二月生子之说都难以自圆其说。实事上,尽管古籍中颇多逾期生子之说,但今天的胚胎学研究对此并不承认,而认为那是因为月经推算的误差所致。故而若十二月出生之说成立,则嬴政肯定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非赢姓也怕杜撰得太多了!窃国者为诸候。不韦不明白。知识分子真记仇,杀了几个就要骂你几千年。。。惹谁都别惹那些嘴巴和笔厉害的。。。所以说做恶人一定要做到底。大奸大恶者,神鬼亦避之 Q: “大期”还可理解为十月而生之意。如孔颖达对《左传》所作的疏称“十月而产,妇人大期。”若将此大期理解为从赵姬怀孕算起,则其生下的嬴政在子楚眼中当是一不足月的婴儿,这就不能不引起子楚的怀疑,但嬴政一出生,子楚即以赵姬为夫人,则显见所谓的“大期”应是从赵姬到子楚府后算起。却是足月而生,子楚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是自己的儿子,若是如此我辈也没有理由不称嬴政为子楚之子。而比较“大期”的十二月说和十月说,很显然十二月说应更符合《史记》的原意,因为魏晋时人谯周和晋中散大夫徐广都持此说,此二人所生活的年代与《史记》成书年代相去不远,故对一些基本常识的看法应与汉代比较接近.而孔颖达为隋唐之际人,与汉人已相去悬远,看法的可信度上是不能与前两人相提并论的。 嬴政并非吕不韦之子还可从吕不韦、赵姬也就是帝太后、嬴政三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就吕不韦而言,若其果真欲以赵姬来“钓奇”,则他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必然会持续加强与赵姬的联系,竭力增进与嬴政的感情,并伺机将自己与嬴政的关系用比较恰当的方式告知嬴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长保荣华富贵,也才符合“钓奇”之意。从当时的情况看,吕不韦也完全具备这样做的条件,因为庄襄王死时,嬴政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国家大事尽在他和赵姬的手中,照说他们是既有时间、又有机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嬴政的,并且以其行事之老辣,使一小儿乖乖就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从后来他的言行看,他和赵姬并没有这样做,当时随着嬴政年龄渐长,因担心自己与赵姬私通的事败露,招致嬴政的报复,吕不韦竟主动疏远了赵姬,不肯再与其私通,此显然也与“钓奇”之旨相违。对此的解释只能是吕不韦并无“钓奇”之举,嬴政也不是他的儿子。不然后来嬴政也不会质问吕不韦:“你对秦有什么功劳?秦封你于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有什么亲情?号称仲父。”把他朝绝路上逼,而吕不韦竟拿嬴政没一点办法,犹豫良久,只得饮鸩而死。A: 吕不韦的政治能力呢?一个从大国手中窃取权柄的商人,怎会看一个区区十三岁的小儿将自己的权力慢慢侵蚀,然后再把自己赶出去? 我不是吕生说的支持者,但是这个疑问必须有一个解答,或许是天降奇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Q: 秦一统六国,是文化上的大倒退. 先秦的典籍都是写在竹简上的,知识的流传和保存都非常不容易,经过秦的焚书,儒家典籍至少消亡了三分之二.要知道,我们今天看到的儒家经典都是儒生们冒死保存下来的,也是百家之中保存下来最全的残本.而其余诸子经典流失的更加历害,十失其九.焚书最直接的影响是终结了诸子百家时代. 但新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为了反儒的需要把百家争鸣消失的责任稼接在汉武帝独尊儒术身上.有常识的人都能发现,诸子百家的时代是被硬生生扼断的.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就没有百家争鸣就已经消失了. 现在还想找到焚书之前的诸典,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惟一的希望大概就是始皇墓里了... 史学界为秦暴君翻案之风,始于新中国,始于毛泽东.A: 这个话就不对了。秦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之举,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关于天下大一统的政治期盼何其多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统一不可阻挡得,怎么能说是历史的倒退呢? 如果说仅仅是焚书坑儒的话,这种说法也有不当之处。 在战国末期,诸多学说因为不合潮流,已然式微。秦的行为只是加速了而已。 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是并没有禁止百家学说,而汉武帝是完全禁止除了儒家以外的所有学说。独尊儒术之前,百家学说并未消失,皇帝尊崇道家黄老之术,社会上还有墨家,儒家等。 所以真正扼杀百家学说的其实是汉武帝,怪不到秦始皇头上。 另外历史上赞扬秦始皇的其实不少,毛主席写“秦皇汉武“的时候,还是民国呢。你个娃儿搞笑,毛和秦始皇是一路货色,当然喜欢歌颂 Q: 应该从制度上理解.说来说去,吕不韦不过是一个来自东方诸侯的客卿而已,吕不韦再强悍,也是个客人,嬴政再小,也是个主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或者也可以说,嬴政是董事长,吕不韦是总经理,两者在地位上是有着质的区别的这是其一;其二,自战国以来,权力愈来愈集中,到战国晚期,在秦其实已形成相当完善的官僚制度,而君主即居于权力的中心,任务敏感事务都需君主认可,或者说有君主的印信才能实行,故而再强的大臣也很难斗过君主,和始皇帝的假父就是那个大阴人当时要比吕更接近权力,不也没弄成事;其三,此时的重臣虽有封邑,但只有经济方面的权力,而无在封邑上组织私人武装的权力,并且封邑随时都可能被君主剥夺,与春秋时期卿大夫相比,可说是已被摘了神力,所以总此三点,吕不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权力一点点地丧失而没有一点办法啊.不知这样解释太史是否认为合理.A: 这个解释我承认,但不是我想要的,可能是我一开始没有说明白吧。 吕不韦作为客卿不可能获得大秦军方和官僚集团的控制权,他的权力来自于帝王的认可。这个结论应该没有问题吧。 但是在嬴政只有十三岁的时候,吕不韦为什么没有隔绝中外,把皇帝和外臣的交流割断?毕竟赵高就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胡亥不如他的父亲,可是吕不韦也不是赵高之流可比的啊。 Q: 千秋万世为始皇帝陛下守陵A: 近来常听有人想把始皇陵掘开,举双手并双脚反对. Q: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A: 唉,人是社会中的人,当然也就随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周公\王莽虽一反一正,但都是识时务者呀,哈哈. 焚书这事是两个人主持的,一个是始皇帝,他下令烧了民间的诗书;另一个项羽,他的属下把留在咸阳的书给烧了.所以不能把责任算在始皇帝一人头上. 另外在专制集权统治正式形成之前的战国时期,诸子其实已经开始排斥异端,谋求独尊了.于是我们看到法家在秦朝以残暴的方式烧了书,而儒家在汉朝则以文雅的方式罢黜了百家. 秦的君主集权统治应该说是在政治领域内将诸子百家的理想付诸实施,还是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的,只是方式过于极端.但这就是历史呀. 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是并没有禁止百家学说,而汉武帝是完全禁止除了儒家以外的所有学说。独尊儒术之前,百家学说并未消失,皇帝尊崇道家黄老之术,社会上还有墨家,儒家等。 所以真正扼杀百家学说的其实是汉武帝,怪不到秦始皇头上。 另外历史上赞扬秦始皇的其实不少,毛主席写“秦皇汉武“的时候,还是民国呢。 这是始皇帝过于加强极权统治所致: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严刑峻法\拒谏饰非\行动神秘,结果看似获得了天神般的权威,但实际上却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一旦身边出现心怀叵测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于人,只是始皇帝时由于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权威,因此在他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时,很容易就被身边人的胁制住了.亡国也就不可避免了.这应该就是皇权初张时交的学费吧.后来到了汉高祖时,皇帝就老实多了.不知这样说是否说得通啊,哈哈. 统一是进步也未必吧! 查理大帝的统一就好象就不是进步来着. 秦始皇的功绩算起来至少90%以上得算在商君和前几代秦君身上,大势已成,换个主也一样可以做到统一. 别老把秦朝的一切功劳都推给秦始皇,秦始皇不过是好运赶上秦国发达的时候,要把他换到赢渠梁的时代,指不定早给人家关东诸侯灭了.有道理.不过这是否也可以说始皇帝既不像有些人说得那么好,也不像有的人说的那么坏?另外想请教一下"赢渠梁"是谁,老翁好像没听说过啊. 查理大帝的统一就好象就不是进步来着 ———————————————— 昏,查理曼的统一不是进步? 知识分子真记仇,杀了几个就要骂你几千年。。。惹谁都别惹那些嘴巴和笔厉害的。。。 ------------- 这是本国知识界,或者说是御用文人界沿袭数千年的自保方式,劝君莫学秦始皇。 这是始皇帝过于加强极权统治所致: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严刑峻法\拒谏饰非\行动神秘,结果看似获得了天神般的权威,但实际上却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一旦身边出现心怀叵测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于人,只是始皇帝时由于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权威,因此在他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时,很容易就被身边人的胁制住了.亡国也就不可避免了.这应该就是皇权初张时交的学费吧.后来到了汉高祖时,皇帝就老实多了.不知这样说是否说得通啊,哈哈. --------------------------- 还是不对啊,难道一开始一个十三岁的在国外出生,没有任何背景的小皇子会“甚有权威”? 但是在嬴政只有十三岁的时候,吕不韦为什么没有隔绝中外,把皇帝和外臣的交流割断?毕竟赵高就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胡亥不如他的父亲,可是吕不韦也不是赵高之流可比的啊 -------------------------- 狂晕,小皇帝会长大滴.十三岁就算和外臣有交流也不可能翻天.但是20岁就不一样. 王就是王,哪怕有权臣在位,也不是权臣想怎样就怎样,曹操篡汉用了两代,田氏代齐用了五代.他吕不韦再专权,也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就连光绪在政变前虽然也没实权,但仍能和外臣交流,更别提秦王政了.秦王政9岁被立为太子,母亲是王后,他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当他登基后,随着年纪的增长,能力的增长,身边逐渐聚集起拥护自己的人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胡亥如果聪明,也未必不能跟赵高斗,连还没登基的子婴都有能力杀赵高,别说二世皇帝了.所以这一切都是人的因素,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不是权臣一定能赢少主,也不是少主一定能赢权臣. 简单说,汉献帝碰到曹操,汉献帝没戏.吕不韦碰到秦王政,吕不韦没戏.光绪碰到慈禧,光绪没戏,李隆基碰到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没戏.赵姬碰到秦王政,赵姬没戏. 秦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之举,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关于天下大一统的政治期盼何其多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统一不可阻挡得,怎么能说是历史的倒退呢? 如果说仅仅是焚书坑儒的话,这种说法也有不当之处。 在战国末期,诸多学说因为不合潮流,已然式微。秦的行为只是加速了而已。 ============== 又出了一个新说,在秦始皇焚书之前百家就已经式微了。 只可惜不论式微也罢,兴盛也罢,若没有秦统六国,这些学说能还有典籍流传下来。 经过秦的进步,就只存些残句片语了。果然是好进步。 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是并没有禁止百家学说,而汉武帝是完全禁止除了儒家以外的所有学说。独尊儒术之前,百家学说并未消失,皇帝尊崇道家黄老之术,社会上还有墨家,儒家等。所以真正扼杀百家学说的其实是汉武帝,怪不到秦始皇头上。另外历史上赞扬秦始皇的其实不少,毛主席写“秦皇汉武“的时候,还是民国呢。==============把书都烧光了,还叫没有禁止百家学说?秦之后百家,都是无典无籍的百家了,徒挂其名。汉时偶尔发现一些战国的诸典,但当时的儒、道、墨们,连上面写些什么都搞不清了。 觉得这是始皇帝过于加强极权统治所致: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严刑峻法\拒谏饰非\行动神秘,结果看似获得了天神般的权威,但实际上却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一旦身边出现心怀叵测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于人,只是始皇帝时由于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权威,因此在他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时,很容易就被身边人的胁制住了.亡国也就不可避免了.这应该就是皇权初张时交的学费吧.后来到了汉高祖时,皇帝就老实多了.不知这样说是否说得通啊,哈哈. --------------------------- 还是不对啊,难道一开始一个十三岁的在国外出生,没有任何背景的小皇子会“甚有权威”? ------------------------------------------ 我在这里讲的是赵高和二世的事,你说的是嬴政的事呀.如果你关注战国史,就会发现有许多公子都有在异国为人质的经历,回国之后大都能坐稳位子,却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在各国都已基本形成,因此谁坐到这个位子上,权力自然便集中到谁的手中,故而一般人是很难撼得动的,不象春秋时期由于卿大夫权势甚大,国君稍不小心就会被驱逐.嬴政之父子楚在孝文王没继位时就被立为继承人,孝文王死后又被稳稳地做了三年国君,可以说已为其子嬴政继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说是因为辅佐庄襄王的并非吕不韦一人,还有其他很多实力派人物,尤其是手中握有重兵的蒙氏家族与王氏家族实际一直都是王权的有力捍卫着,也可以说谁做国君他们就忠于谁,也正因如此,这两个家族自秦昭王时起,一直被君主依为左膀右臂,故而吕不韦若想动嬴政,那是非常难的.赵高后来阴谋得逞,祸根固然是始皇帝极度加强皇权,以至适得其反,使皇帝自己被自己孤立起来所致,但偶然性因素在其中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想想如果当时以侍卫长身份跟随始皇帝出巡的蒙毅不在节骨眼上被始皇帝派往名山大川为其祈福,给他赵高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干这种事,这就是历史啊.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我会在我的另一个贴子里说清楚的. 据说,诸子典籍并没有被完全被秦始皇焚烧掉,一部分被保存在秦国的国家图书馆,即博士收藏。后来因项羽火烧阿房宫,毁之一炬。 但也可能有一部分收录诸子思想的竹简做了始皇墓陪葬品,所以我比较迫切地希望能早些开挖始皇墓,想看一看里面倒底能不能找到那些未能传世的经典。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焚书” 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孝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由此看来,商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焚书的人,但商鞅的“燔《诗》、《书》”主张,在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因而对古代文化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 秦始皇“焚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除《秦纪》、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如百家语、诗书等限30天交官府烧毁,逾期不交,“黥为城旦”(脸上刺字,罚服筑城劳役4年);还规定,有敢擅自谈论诗书者处死,有敢以古非今者灭族;严禁私学,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这些命令付之实行后,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焚书,结果无数文化典籍化为乌有。 梁元帝“焚书”:梁元帝(508-554年)即萧绎,字世诚,南朝梁皇帝。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率兵5万南下攻梁。同年11月,魏军攻破江陵。这时,梁元帝认为,自己读书破万卷,仍免不了亡国,读书还有何用?于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宝把所有14万册图书聚集在一起烧掉;随后,便到西魏军营投降。梁元帝受尽百般凌辱后,于公元554年12月被西魏所杀,终年46岁。 乾隆帝“焚书”:乾隆帝即位后,从1773年到1782年,他组织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学者,历时10年,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问世,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乾隆帝编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开始编书时,他曾两次提出:对古籍该“毁弃”的应予毁弃,该“删改”的应予删改。因此,有些书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据统计,在编书的10年中,仅浙江省就毁书24次,被毁书籍多达538种、13862部之多;江西巡抚海成,仅在乾隆41年(公元1776年)就搜缴焚书8000多部。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各种书籍达71万卷之多。可见,乾隆“焚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规模的一次“焚书”。 还有国民党的出版法, 还有伟大的党的图书审查制度,“重大选题”送审制度,备案制度,新闻法......这么关心文化,就联系现实吧,老盯着二千年前的古人拘于时代的史料不全怎么说都行的东东,能说出什么微言大义啊. 据说,诸子典籍并没有被完全被秦始皇焚烧掉,一部分被保存在秦国的国家图书馆,即博士收藏。后来因项羽火烧阿房宫,毁之一炬。但也可能有一部分收录诸子思想的竹简做了始皇墓陪葬品,所以我比较迫切地希望能早些开挖始皇墓,想看一看里面倒底能不能找到那些未能传世的经典。 ----------------------------------------- 你这样一说,老翁也有些心动,不过想想始皇帝向来不喜欢那些无用之物,所以纵是有书十有八九也是<韩非子>,所以老翁心态又平稳了下来.哈哈.谢谢有毒元素、心寂、李云了、进城先翻山等朋友参与讨论。 以史为鉴,当今不比强多少!就是不知能坚持几年 始皇帝暴病而亡 胡亥蓄谋沙丘之变 秦始皇先焚书,再坑儒,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对他的不利因素。按理说,此时的秦始皇,应该可以集中精力安心治国了。可是,已经中年的秦始皇,这个时候考虑得更多的依然是如何能够长生不老的问题。为此,在坑儒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巡游,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那么,这次巡游会发生什么不可预知的事情?终其一生寻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此时会有怎样的心境?而李斯在这次巡游中又将扮演什么角色呢?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他刚毅而武勇,有思想,有谋略,是一个可担大任的治国之才。可是因为屡次顶撞父亲秦始皇,被派往北方与大将蒙恬镇守边境,并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而秦始皇在病中能够立扶苏,符合传统宗法制中“以长立嗣”的思想,也能使军队稳定,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那么,秦始皇的这个想法会实现吗?秦始皇的病情会怎样发展?扶苏能否顺利继承皇位?李斯又在这千变万化的时局中有着怎样的表现?按照李斯的设想,只要秦始皇的尸体运回京城咸阳,公子扶苏又能及时赶回咸阳,最终由扶苏继承皇位,一切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是,他没有料到会在接下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完全打乱了自己的算盘。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秦始皇沙丘之死而引出的这个关键人物又会是谁呢?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从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能够带上胡亥这一点可以判断,他比较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不过,按照宗法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皇位候选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胡亥。而深受这一思想影响的胡亥此时会如何面对利欲熏心的赵高呢?这一对各怀心思的师生之间将会有怎样的一番交谈?在赵高阴谋设计的这次政变计划之中,前两件事情已经顺利实现了。接下来,他将面对的是最难对付的一个人物——丞相李斯。此时,李斯大权在握,是秦朝朝廷之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赵高虽然能够接近皇帝和皇室成员,但他不过是一个中车府令,品级较低,又是一个宦官,他怎么能说动李斯参与沙丘政变呢?而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斯又将如何面对赵高这个蓄谋已久的想法呢? 此外记载战国至楚汉之间史事的《战国策》一书也不支持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一说,因为该书有偷窥僻,极爱采摭他人隐私,逞为快论,然在叙述吕不韦崛起这一段史事时,却绝口不提有献姬之事,并且认为吕不韦游秦不是如《史记》所说是在秦昭王时,而是在孝文王时,则此时嬴政已经数岁,故吕政之说当不攻自破。学者已经指出,《史记》所记战国时事,多本之于《战国策》,唯有此处,别据他说,然也最不可信。 考吕政之说大概产生于与吕不韦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他的才华出众的食客们,这些人或因为吕不韦而受到牵连,或为吕不韦的不幸遭遇而抱不平,因以是来骂始皇帝。而之所以以此骂始皇帝,很有可能受了战国晚期赵人李圆兄妹的启发.这兄妹就和春申君一道在楚国上演了一出偷梁换柱的活剧.却是当年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到楚国,想把妹妹献给楚考烈王,后来兄妹俩听说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担心跟了考烈王后,会由于不能生孩子而失宠,兄妹俩于是设计先将妹妹送给了春申君,待到怀孕后,李园的妹妹又劝春申君说“你要是把我送给楚王,如果我侥幸生了个儿子,那就是你的儿子做了楚王,楚国就都是你的了。”春申君听了觉得很划算,就把这女子献给了考烈王,这女子进宫后便得到了考烈王的宠幸,过了一阵儿就给考烈王生了一个男孩,于是那男孩便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子,而该女子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楚国的王后。后李园兄妹又设计于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趁考烈王去世之日剌杀了春申君,而立太子为王,这就是楚幽王。李园兄妹遂霸有楚国。只是生当未世,不免好景不长,此后过了十多年楚国就灭亡了。想来这兄妹俩有点火山口上搞杂耍的味道。吕政之说很可能就导源于此。而六国的亡国之人,则借此宣扬秦先六国而亡;饱受始皇帝暴政摧残的人,亦可通过骂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而获得一种阿Q式的快乐。于是流言不免流传开来。后来人们由秦入汉后,由于汉人论秦,唯恐其恶事不彰,不免肆意传布,遂成舆论,司马迁受此影响,因取之以入于《史记》,遂使吕政之说千载传颂。不过细绎《史记》关于此段史事的记载,可发现太史公本人对此事也是疑信参半.却是虽然众口一辞称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但他所见到的秦代的史册却明确记载了始皇帝是“大期”而生,也就是十二个月而生,于是本着“疑以传疑,信以传信”的严谨治学态度,而两言之,然而后人因对始皇帝有成见,务必要把他为私生子这事坐实了,于是不免强作解人,结果常把简单的问题搞得极其复杂。 又在这说焚书坑儒,始皇帝到底坑了几个儒?又焚了几本书?真正将文化典籍烧光的是霸王项羽!不要什么屎盆子都往始皇帝头上扣! 经过秦的进步,就只存些残句片语了。果然是好进步。 ==================== 我不是说焚书坑儒是进步,我是说统一是进步,这是大趋势。 Q:又出了一个新说,在秦始皇焚书之前百家就已经式微了。只可惜不论式微也罢,兴盛也罢,若没有秦统六国,这些学说能还有典籍流传下来。A: 据说,诸子典籍并没有被完全被秦始皇焚烧掉,一部分被保存在秦国的国家图书馆,即博士收藏。后来因项羽火烧阿房宫,毁之一炬。但也可能有一部分收录诸子思想的竹简做了始皇墓陪葬品,所以我比较迫切地希望能早些开挖始皇墓,想看一看里面倒底能不能找到那些未能传世的经典。Q: 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找这些个典籍有什么用处。 不符合潮流的典籍有用么?如果只是研究思想演变或者在里面找些旁证的话,也许是值得一观的。 但是现在从始皇墓里挖出的竹简有什么别的用处么?吸取古代智慧?难度忒大了吧。 悠然翁说得“很有可能受了战国晚期赵人李圆兄妹的启发.”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在战国时代诸典籍中这种情形还是有见的。至于大期,应该还是指十二个月。悠然翁说是可能是经期推算的问题,这个我也赞同。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是:赵姬怀了两次,第一次流产了。现代医学给出的合理流产期是6-8周。第二次又怀的秦始皇。 这个解释自己都觉得没法验证,先郁闷一下 Q: 这是始皇帝过于加强极权统治所致: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严刑峻法\拒谏饰非\行动神秘,结果看似获得了天神般的权威,但实际上却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一旦身边出现心怀叵测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于人,只是始皇帝时由于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权威,因此在他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时,很容易就被身边人的胁制住了.亡国也就不可避免了.这应该就是皇权初张时交的学费吧.后来到了汉高祖时,皇帝就老实多了.不知这样说是否说得通啊,哈哈.A: 还是不对啊,难道一开始一个十三岁的在国外出生,没有任何背景的小皇子会“甚有权威”?Q: 我在这里讲的是赵高和二世的事,你说的是嬴政的事呀.如果你关注战国史,就会发现有许多公子都有在异国为人质的经历,回国之后大都能坐稳位子,却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在各国都已基本形成,因此谁坐到这个位子上,权力自然便集中到谁的手中,故而一般人是很难撼得动的,不象春秋时期由于卿大夫权势甚大,国君稍不小心就会被驱逐.嬴政之父子楚在孝文王没继位时就被立为继承人,孝文王死后又被稳稳地做了三年国君,可以说已为其子嬴政继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说是因为辅佐庄襄王的并非吕不韦一人,还有其他很多实力派人物,尤其是手中握有重兵的蒙氏家族与王氏家族实际一直都是王权的有力捍卫着,也可以说谁做国君他们就忠于谁,也正因如此,这两个家族自秦昭王时起,一直被君主依为左膀右臂,故而吕不韦若想动嬴政,那是非常难的.赵高后来阴谋得逞,祸根固然是始皇帝极度加强皇权,以至适得其反,使皇帝自己被自己孤立起来所致,但偶然性因素在其中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想想如果当时以侍卫长身份跟随始皇帝出巡的蒙毅不在节骨眼上被始皇帝派往名山大川为其祈福,给他赵高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干这种事,这就是历史啊.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我会在我的另一个贴子里说清楚的.A: 你说服我了。 秦始皇就是一滩狗屎,还需要扣什么屎盆子.不要问秦始皇焚了几本书,要看就看今天所能找到先秦的典籍,加起来总共有多少本。据我看,今天的诸子典籍加起来总共也就二十本罢了,而且这共中约1/4的典籍还是后世挖出来的. 秦始皇烧了全天下的书,自己收藏的不过是极少的一部分.项羽烧的书根秦始皇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 许多人都被党史观教成傻子了,还有要为这一滩狗屎守陵的. Q: 我不是说焚书坑儒是进步,我是说统一是进步,这是大趋势。A: 统一不叫进步,科技发展、文化推新、经济繁荣才叫进步。秦统六国从那方面来说都是一大倒退。Q: 想想秦为什么统一六国再说进步或者倒退A: 当时,没有人希望秦军去解放他们。你不要把古人也代表了。 司马迁说秦始皇实际上是吕布韦的儿子,只因为老秦是“伟人”,和普通人不一样,大家都是“十月怀胎”,而最伟大的“伟人”是“十二月怀胎”,所以才能把天字第一号通奸案给遮掩过去了。 Q: 不要问秦始皇焚了几本书,要看就看今天所能找到先秦的典籍,加起来总共有多少本。 据我看,今天的诸子典籍加起来总共也就二十本罢了,而且这共中约1/4的典籍还是后世挖出来的.A: 简直太可笑了,先秦诸子保留下的典籍历朝来说算最多的。《汉书*艺文志》记录了汉朝时有的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书,你数一下目录,传到今天的有多少?也就二十本吧。 那么古老的书,再怎么传到今天也不会有多少本。不看史实在那边纯主观的骂骂咧咧想干么? 古书流传过程中大多数无用之书都是被时代所淘汰的,别说古代,就是今天,又有多少胡编乱造抄袭成风的书,能流传下去才是文化的大不幸。 Q: 统一不叫进步,科技发展、文化推新、经济繁荣才叫进步。 秦统六国从那方面来说都是一大倒退A: 有啥证据证明秦统一后经济退步?科技退步?秦陵的众多科技今天来看也令人吃惊。秦朝以精良的工艺和工程著称,组织管理效率和理工科的层次可以说在历朝都是极高的。 至于文化,除了JJWW的故纸堆,其他的都称不上文化了?文化的含义是广泛的,不是只有坐而论道的哲学书算得上文化,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字,美术,统统都是文化。秦朝的版图维持两千年,秦朝的政治制度维持两千年,秦朝的文字也维持两千年。秦朝的法治精神今天都望尘莫及。 Q: 悠然翁说得“很有可能受了战国晚期赵人李圆兄妹的启发.”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在战国时代诸典籍中这种情形还是有见的。 至于大期,应该还是指十二个月。悠然翁说是可能是经期推算的问题,这个我也赞同。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是:赵姬怀了两次,第一次流产了。现代医学给出的合理流产期是6-8周。第二次又怀的秦始皇。 这个解释自己都觉得没法验证,先郁闷一下A: 太史,你这可是个新说呀.哈哈. Q: 想想秦为什么统一六国再说进步或者倒退A: 当时,没有人希望秦军去解放他们。你不要把古人也代表了。Q: 解放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词。虽然马克思主义在很多地方不如人意,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结论是在百年尺度上没有错的。因此大统一是建立在战国交往密切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大趋势。问题是秦而不是别的东方的国家完成了这一任务,仅仅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来解释是不合适的,在这上面有历史的偶然性。(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在很多地方不如人意的缘故)当然,秦在统一之后统治是很残暴的又加之焚书坑儒,这让汉朝有了攻击的对象,也让后世对它鄙夷不已。可是假使这个统一是由别的国家来完成的,那有会怎样呢?这个假设没有谁会给出让人满意的解答。但是就我而言,他们不会比秦朝要好多少! PS:燕国就不必考虑,从春秋以后,只有燕昭王值得一观,但却是接了一个乱摊子。国力贫瘠地处北塞,没有可能统一的。 Q: 司马迁说秦始皇实际上是吕布韦的儿子,只因为老秦是“伟人”,和普通人不一样,大家都是“十月怀胎”,而最伟大的“伟人”是“十二月怀胎”,所以才能把天字第一号通奸案给遮掩过去了。A: 补充一下:尚寐无觉的看法颇有道理,但老翁还是觉得这是体现了司马迁的矛盾心理.司马迁的大期之说,老翁认为很可能是得自秦的官方史书<秦记>,而之所以<秦记>特记"大期"是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体现着圣人的异秉.以爱奇闻名的太史公既对民间流传甚广的传说爱不释手,又对秦史的记载无法抹去,于是两存之. Q: 悠然翁说得“很有可能受了战国晚期赵人李圆兄妹的启发.”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在战国时代诸典籍中这种情形还是有见的。 至于大期,应该还是指十二个月。悠然翁说是可能是经期推算的问题,这个我也赞同。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是:赵姬怀了两次,第一次流产了。现代医学给出的合理流产期是6-8周。第二次又怀的秦始皇。 这个解释自己都觉得没法验证,先郁闷一下A: 太史,你这可是个新说呀.哈哈.Q: 我这是瞎说,不过异人刚把赵姬搞到手,说不定很兴奋的~~ 赢政杀了一些儒生、烧了书,可一直到汉武时还有儒生存在,可见,赢政杀人烧书是出于当时一种政治上的需要。诸公想想,自汉武后,可有除了儒家外的其他家存在? 这种需要是什么,到现在还是个谜,史书上简单说是儒生们乱议朝政,我认为这种构不成杀人烧书的条件。 刘汉对楚霸王的评述比较厚道,对前朝秦的评价就不那么后到了。第一个真正的统一的君主专政国家就是秦。历朝历代的史学家都是一些推崇以德治国的儒生,他们往推崇依法治国的秦始皇头上扣屎盆子是必然的。 赢政杀的应该是一些方士 Q: 想想秦为什么统一六国再说进步或者倒退A: 当时,没有人希望秦军去解放他们。你不要把古人也代表了。Q: 我想就统一谈谈自己的看法.应该说实现真正的统一,自五帝以来一直都是我们民族的主流梦想,因为只有实现了统一,才能避免战乱,协调生产,使人们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普遍主张由当世的强国出面实现统一。因此秦的统一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的。所以汉人严安曾说秦朝建立之初,“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秦统一六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呀。 总之由于两汉对秦已下恶评,遂使随着时代的发展,秦的骂名也滚滚而来。发展至唐宋,就有了孟姜女对始皇帝暴政的血泪控诉。这个故事说始皇帝时,有一个叫范杞梁(或写作范喜良)的人,结婚刚三天就被征发到北方去修长城。他的妻子孟姜女因对他思念不已,遂跋山涉水,前往修长城的地方寻找他,然而当她历尽艰辛终于来到长城时,却得知范杞梁早已去世。悲痛之下,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感天动地,以至于长城为之崩塌。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然而尽管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但却更经不起推敲。检讨史籍,可发现这个故事的人物原型实际上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杞梁和他的妻子。据称齐人杞梁在一次战役中阵亡,战后齐庄公在郊吊唁杞梁,由于礼制:妇人无外事。因而他的妻子说:“杞梁要是有罪,就不应该劳烦国君吊问。如果无罪,我们还有先人留下的破敝的房子,贱妾我不应该在郊外接受吊唁。”齐庄公于是吊唁杞梁于其家中。这件事发展到汉人刘向的《列女传》与《说苑》这两部著作中,就有了崩城之说。据《列女传》称杞梁的妻子由于没有孩子,因而无所归依,接受齐庄公吊唁后,在城下枕着她丈夫的尸体痛哭,感动得路过的人都为之流泪,这样哭了十天,结果城墙为崩塌。《说苑》内容与此大同小异。到了唐代,民间盛传杞梁妻事,久之遂与秦朝修长城事产生了联系。如晚唐五代的贯休和尚有《杞梁妻》诗云: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 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里, 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 下無子兮孤復孤。 一號城崩塞色苦, 再號杞梁骨出土。 疲魂饑魄相逐歸, 陌上少年莫相非。 此后孟姜女哭长城之说遂广为流布,而几成定论。有的虽明知其假,但禁不住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教化思想的诱惑,而甘愿上当受骗,并自愿以讹传讹。 Q: 我想就统一谈谈自己的看法.应该说实现真正的统一,自五帝以来一直都是我们民族的主流梦想,因为只有实现了统一,才能避免战乱,协调生产,使人们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普遍主张由当世的强国出面实现统一。因此秦的统一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的。所以汉人严安曾说秦朝建立之初,“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秦统一六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呀。 A: 扯蛋,秦统之后奴役更甚,秦统之后战乱更狠,死人更多. 战国时期,除了讲权术驭民的法家,还有谁鼓吹秦统.你以为几个法家为秦谋力是为天下黎民谋福利. 法家思想中从来法没有为民的观念,法家讲的是赤裸裸的权术. 毛粉代表别人成瘾了,不仅代表当代人,连古人,连诸子百家也一并代表了,原来诸子百家都是普遍拥护统一的,都是党方针的拥护者. 老毛把到党宣传上的一套用到历史上,为秦屎涂脂抹粉,倒是臭气相投.Q: 这么大片平原,这么大个农耕民族,没人出来主持全局,那就只有战乱不休,历史上的纷争反复说明了统一的重要性,所以统一是必须的,只是统一的方式却并不一定必须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来实现,但在当时,人们试来试去,却发现在东方这面土地只有这个方式才是最佳的方式.所以虽然这种制度非常招人嫌,却代代沿袭.及至近代,国门洞开,西风东渐,人们发觉世间原来有比君主专制更好的制度,于是马上便弃皇权如弊履,满清亡后,袁世凯图谋称帝却招致举国反对,张勋复辟止增笑耳.却是百姓吃够了皇权的苦,是再也不肯支持它了. 说句题外话,咱们只谈学论道,不搞意气之争,行不?哈哈. Q: 秦统之后,除了农、医、卜之外的书籍全部焚烧,诸子百家争鸣的精华成果被一扫而空。其后从汉代存留的诸子典籍都是焚书之漏。 战国时期各国不论大小都有史官记载历史,秦统之后各国史书全部焚烧,而今人对战国的印像,大多也是瞎子抹象,所凭籍不过是一本汉代《史记》和后世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记年》。 汉代的文化是重建的文化,已经不可能再复原先争鸣的原貌了, 先秦诸典之中儒家存留最多,后代文化以儒为主是自然的了。某些人,把百家争鸣的消失归于汉武帝独尊儒术,简直是颠倒黑白,书都被秦屎烧完了,后代人还怎么争鸣。 如果论历史上对中国文化、文明的危害,秦始皇认第一倒少有人能占第一的。A: 关于焚书,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此事的建议者李斯是这样说的:“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秦焚各国史书是肯定的.但是百家之学之是禁绝民间收藏,而在朝廷的博士官及跟随博士官求学的儒生还是充许拥有的.只是项羽进咸阳,一把大火肯定烧了不少.但从汉代的情况看,许多书籍还是保存下来了的.汉书艺文志上就记载了很多先秦的古籍.再如战国策一书,乃是战国时纵横家学习的教材,存在着相当多的版本,武帝时鼓励献书,人们杂七杂八地献上了许多种,有叫<国策>、有叫《国事》、有叫《短长》、有叫《事语》、有叫《修书》、有叫《长书》,刘向在汉成帝时于中秘也就是皇家图书馆校书,将其进行删削整理为三十三篇,定名《战国策》。所以说秦朝对书籍而言确实是一大浩劫,但其损失也不能高估。考先秦典籍之所以能在险恶的环境下流传后世,一者在于人们冒险保存,一者在于当时人们对修习的典籍,大多能烂熟于胸,所以虽然烧了书,只要文化人还有一部分活着,就肯定能流传下来。 Q: 一、先秦典籍由竹简所书,大量复制和收藏都十分不便。焚书对绝大多数典籍都是致命性的。 二、先秦诸典中提了许多圣人名字,但也是只留其名不知其事。 三、战国时期各国都箸有史书,但无一留存,由此可见焚书的强度。 四、一些有幸保存下来的典籍在汉代无人能解,可见活下来的文化人不多。A: 有道理.不过应该看到尽管中华文明遭受了一次文化浩劫,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主流思想却还是被传承了下来,从而成为后人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 你对文化受到迫害而产生的那种痛切心情,老翁是真切地感觉到了.但若想想这个时候皇朝政治刚刚确立,尤如一个刚刚呀呀学语的孩子,无论学说话还是学走路还是做其他的事情,对他而言都是第一次,因此尽管他总想把事情做好,但限于各方面的限制,不免常常适得其反.而后来刘邦不过是一个无赖出身的人,却做得比始皇帝好,原因即在于有了前车之鉴,秦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样版,好的他拿去使用,害的他以为鉴戒的缘故啊. Q: 历朝历代的史学家都是一些推崇以德治国的儒生,他们往推崇依法治国的秦始皇头上扣屎盆子是必然的。A: 传统史家往往怀着一种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心理著史的,故而秉笔直书尽管也受到史家的高度推崇,但并非史家的第一要务啊. Q: 赢政杀了一些儒生、烧了书,可一直到汉武时还有儒生存在,可见,赢政杀人烧书是出于当时一种政治上的需要。诸公想想,自汉武后,可有除了儒家外的其他家存在? 这种需要是什么,到现在还是个谜,史书上简单说是儒生们乱议朝政,我认为这种构不成杀人烧书的条件。A: 专制政权往往要求民众极度顺从,常把不同观点视为异端,必欲除之而后快,迫于淫威,人们只好缄默不言,于是许多矛盾便得不到及时解决,积累下来,就成了大祸害.这应该就是古代皇朝不断更迭的一个重要原因啊. Q: 统一不叫进步,科技发展、文化推新、经济繁荣才叫进步。 秦统六国从那方面来说都是一大倒退A: 有啥证据证明秦统一后经济退步?科技退步?秦陵的众多科技今天来看也令人吃惊。秦朝以精良的工艺和工程著称,组织管理效率和理工科的层次可以说在历朝都是极高的。 至于文化,除了JJWW的故纸堆,其他的都称不上文化了?文化的含义是广泛的,不是只有坐而论道的哲学书算得上文化,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字,美术,统统都是文化。秦朝的版图维持两千年,秦朝的政治制度维持两千年,秦朝的文字也维持两千年。秦朝的法治精神今天都望尘莫及。Q: 所以司马迁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又说“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李白说:“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劒決浮雲,諸侯盡西来。明斷自天啟,大畧駕羣才。” 李贽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Q: 始皇帝要不是传位时出了差错,哪会有这么多骂名啊.A: 是啊,在皇朝之初,往往都会在权力交接上出现问题,如汉初、隋朝、唐初、宋初、明初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啊。 Q: 实际从正史的角度 秦始皇并没有任何角度说他是吕的儿子 但是现在的历史剧扯的未免太厉害 结果演变成一演皇帝剧 就有人给皇帝带绿帽子~A: 唉,没办法呀,搞史学的写的历史没人愿意看,写得有人愿意看的又不懂历史,一般人不操这心,只要是电视就看,只要别人说是历史他就认为是历史,于是人人以为自己懂历史,却人人不懂历史,于是史学家气得哇哇大叫,而编剧则捂着嘴偷笑说:气死历史学家!哈哈。 因此自宋以后,学者以之考史,如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在提到秦长城时说,秦长城是始皇帝让蒙恬輔佐他的儿子扶蘇所築,東西長萬里,杞梁妻哭城崩得夫骨,指的就是这个长城。 诗人以之命篇,如元杨维祯的《杞梁妻》云: 極苦復極苦, 放聲一長哀。 青天為之雨, 長城為之摧。 為招淄水魂, 共上青陵臺。 伶人以之入戏,如宋元时有《范杞良一命亡沙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之戏文,而元明杂剧亦有《孟姜女死哭长城》之剧目。 民间以之建祠,如据清人称在山海关、山西潞空、直隶古北口都立有姜女祠。显然关于孟姜女哭长城一事,自宋代以来近乎众口一辞,于是始皇帝不免便更加臭名昭著了 Q: 不要问秦始皇焚了几本书,要看就看今天所能找到先秦的典籍,加起来总共有多少本。据我看,今天的诸子典籍加起来总共也就二十本罢了,而且这共中约1/4的典籍还是后世挖出来的.A: 简直太可笑了,先秦诸子保留下的典籍历朝来说算最多的。《汉书*艺文志》记录了汉朝时有的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书,你数一下目录,传到今天的有多少?也就二十本吧。 那么古老的书,再怎么传到今天也不会有多少本。不看史实在那边纯主观的骂骂咧咧想干么? 古书流传过程中大多数无用之书都是被时代所淘汰的,别说古代,就是今天,又有多少胡编乱造抄袭成风的书,能流传下去才是文化的大不幸。A: 俺数了一下,汉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传到今天的有一半左右。 如果你说传到今天的汉书也就二十本,那就搞笑了。~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705001585&z=90726580&pn=0&rn=50&lm=0&word=%F4%D5%CD%F5%B8%AE#705001585 摘其中一段。 《春秋古经》十二篇(1)。 《经》十一卷。公羊、毅梁二家(2)。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3)。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4)。 《毅梁传》十一卷。榖梁子,鲁人(5)。 《邹氏传》十一卷(6)。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7)。 《左氏微》二篇(8)。 《铎氏微》三篇。楚太傅铎椒也(9)。 《张氏微》十篇(10)。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11)。 《公羊外传》五十篇(12)。 《榖梁外传》二十篇(13)。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14)。 《榖梁章句》三十三篇(15)。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16)。 《公羊颜氏记》十一篇(17)。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18)。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19)。 《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20)。 《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21)。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22)。 《战国策》三十二篇。记春秋后(23)。 《奏事》二十篇。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24)。 《楚汉春秋》九篇。陆贾所记(25)。 《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26)。 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27)。 《太古以来年纪》二篇(28)。 《汉著记》百九十卷(29)。 《汉大年纪》五篇(30)。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31)。省《太史公》四篇(32)。 (1)《春秋古经》:今存。《春秋古经》:指孔子整理的《春秋》,即《古文本春秋经》,《左氏传》所据之本。(2)《经》,公羊、榖梁二家:今存。《左传》十二篇,十二公各一篇。《公羊》、《榖梁》二家合闵公于庄公,故十一卷。陈直曰:“清代学者说三传,皆言在晋以前,经与传分。以余考之,有分有连。经与传分者,熹平石经、正始石经是也。经与传连者,元和公羊隶砖是也。此砖1925年,西安西南乡出土,第一行云:‘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第一句是春秋经,以下皆公羊传文(见拙著《关中秦汉陶录续录》),可见分连并无定式。”(3)《左氏传》:今存。《左传》与《春秋古经》之配合,始于晋杜预。《左传》的作者为谁,历来颇有争议。(4)《公羊传》:今存。《公羊传》的作者为谁,古来也有争议。(5)《榖梁传》:今存。榖梁子:其名有喜、嘉、赤、寘、俶诸名,各说不一。(6)《邹氏传》:书已亡。钱大昭《汉书辨疑》:“王吉能力《驺氏春秋》,即此也。邹、驺古字通。”(7)书早亡。有录无书:有录,《七略》著其名;无书,班固作志时已亡。(8)《左氏微》:书已亡。微:谓《春秋》之支别(沈钦韩说)。(9)《铎氏微》:书已亡。《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铎椒为楚威王太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10)《张氏微》:书已亡。作者疑是张苍(沈钦韩说)。(11)《虞氏微传》:书已亡。周寿昌引刘向《别录》云:虞卿作《抄樶》九卷以授荀卿,是虞氏亦专为左氏学。(12)《公羊外传》:书已亡。(13)《榖梁外传》:书已亡。(14)《公羊章句》:书已亡。(15)《榖梁章句》:书已亡。(16)《公羊杂记》:书已亡。(17)《公羊颜氏记》:书已亡。汉颜安乐(字公孙)所说(沈钦韩说)。《摹平石经·公羊碑》有《颜氏说》。(18)《公羊董仲舒治狱》:书已亡。《后汉书·应劭传》云:故胶西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19)《议奏》:书已亡。(20)《国语》:今存。作者为谁,说者不一。(21)《新国语》:书已亡。(22)《世本》:书已亡。清代以来有多种辑本。近有《世本八种》出版。(23)《战国策》:今存。有高诱、姚宏注本。《四库简目》云:“旧本题汉高诱注。今考其书实宋姚宏因诱注残本而补之。其中二卷至四卷、六卷至十卷,为高诱原注,余皆宏所补注也。”(24)《奏事》:书已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秦始皇、二世巡行天下于名山刻石之文,多为李斯手笔。(25)《楚汉春秋》:书亡于南宋。(26)《太史公》:今存。《太史公》,又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书》。东汉以来称《史记》。司马迁著。一百三十篇,缺十篇,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27)冯商所续《太史公》:书已亡。冯商:字子高,阳陵人。(28)《太史公以来年纪》:书已亡。(29)《汉著记》:书已亡。其书或谓如《起居注》(颜师古说),或曰未必属于《起居注》(金毓黻《中国史学史》)。(30)《汉大年纪》:书已亡。(31)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顾实《汉志讲疏》云:《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篇,本为一行。合计二十九家。其公、谷二家经各十一卷,合得九百一篇,凡多六家,少四十七篇。(32)省:谓刘氏本有而班氏省去。 俺数了一下,汉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传到今天的有一半左右。 如果你说传到今天的汉书也就二十本,那就搞笑了。~ 百度下搜的~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705001585&z=90726580&pn=0&rn=50&lm=0&word=%F4%D5%CD%F5%B8%AE#705001585 摘其中一段。 《春秋古经》十二篇(1)。 《经》十一卷。公羊、毅梁二家(2)。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3)。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4)。 《毅梁传》十一卷。榖梁子,鲁人(5)。 《邹氏传》十一卷(6)。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7)。 《左氏微》二篇(8)。 《铎氏微》三篇。楚太傅铎椒也(9)。 《张氏微》十篇(10)。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11)。 《公羊外传》五十篇(12)。 《榖梁外传》二十篇(13)。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14)。 《榖梁章句》三十三篇(15)。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16)。 《公羊颜氏记》十一篇(17)。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18)。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19)。 《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20)。 《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21)。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22)。 《战国策》三十二篇。记春秋后(23)。 《奏事》二十篇。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24)。 《楚汉春秋》九篇。陆贾所记(25)。 《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26)。 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27)。 《太古以来年纪》二篇(28)。 《汉著记》百九十卷(29)。 《汉大年纪》五篇(30)。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31)。省《太史公》四篇(32)。 Q: 我认为秦始皇焚书的数量并不多!A: 但他确实烧掉了其他各国的史籍.却是这些东西都属国家档案,在社会上流传不广或者说就没有流传,所以他说烧拿出来就烧了,遥想当初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堆在一起烧掉时,那场面应该非常壮观吧. 待到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始皇帝又从史学家郭沫若那里得到了一个强奸犯的名声。在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的历史剧《高渐离》中,始皇帝二十八年,那个靠开发蜀地的丹穴而致富的寡妇清去琅邪行宫朝拜始皇帝,结果被赵高设计让觊觎她的美色的始皇帝给奸污了。我们不妨通过《高渐离》中的台词看一看在郭沫若的笔下始皇帝的阴谋是怎样得逞的: 第二幕 …… 秦始皇 (沉默有间之后)赵高,我有一件事情要同你商量一下。 赵 高 陛下有什么驱使? 秦始皇 (又踌躇了一下)今天来的,那位巴蜀的寡妇怀情夫人,我没有想也,她不仅有钱,而且还那样的美貌。……不过这位怀情夫人,我今天见了她一面之后,我觉得……(停顿,不肯立即说出。) 赵 高 陛下觉得她怎样? 秦始皇 唉,我没有想出巴蜀竟有那样的美人啊! 赵 高 (会意)陛下的意思是要她的那个——“丹穴”吗? 秦始皇 (呈出带矜持的傻笑)赵高,你真是聪明人!可你要知道,我是要得很快! 赵 高 (有点疑难)太快了,恐怕…… 秦始皇 不!你不能拖延!我今晚就要。假使今晚不到手,明朝就要你的头! 赵 高 那么,小臣的头就抵上怀清夫人的“丹穴”了。 秦始皇 (严肃)不同你胡扯!你今晚上非想出办法不可! 赵 高 (略作筹思)办法是有了! 秦始皇 怎么办?你赶快告诉我! 赵 高 我打算去请她到我这儿来,就说明天皇上请她一同登琅邪山看东海日出。请她到我这儿过夜,明天好作准备。到时候,由陛下亲自向她请求,我看是万无一失的。 秦始皇 她肯来吗? 赵 高 她一定会来。她晓得小臣是一位宦官啦! 秦始皇 好,你就赶快照办。(起立)我回头再来。 (本人按:接下来在赵高的布置下,当晚怀清夫人住进了赵高的书斋) …… 赵 高 是,明天清早天不见亮就要动身,夫人,我看你也请早点休息的好。(告退)我们明天见吧。 怀清夫人 好,我们明天见。 赵高由左侧门下,顺手将门由外部掩上,并已键好,未为怀清夫人所觉察。怀清夫人送赵高至门次,复转身立室中四望,颇表示满意。 秦始皇由窗口出现。 怀清夫人 (大惊)呵,你是谁? 秦始皇 我,我,我是皇帝。(越窗而入) 怀清夫人 (诧异)你这样进来,你要做什么? 秦始皇 我吗?我要替你熄灯。(将室内灯亮逐渐熄灭,室中仅余月光,向怀清夫人走去。) 怀清夫人 (乘机退至左侧门,拟逃出,但门已外键,捶门,发出哀怨的声音,倒于门次)啊,我中了你们的圈套! 随着时代的发展,始皇帝真是愈来愈不是东西了。大史家可以休矣,影射史学可以休矣. Q: 既然是聊聊,能否聊下始皇的艳史。A: 虽说始皇帝宫中女子万余,艳事一定不少,但除了大史家郭沫若外,一般人还真不敢碰这题目.却是资料奇缺,无从下手呀. 郭沫若之所以恶搞始皇帝,据他自己说有影射当时的独裁者蒋介石的意思。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民国时期写下了大量的文章,诸如《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侈靡篇”的研究》、《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读“随园诗话”札记—论秦始皇》、《我国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对始皇帝进行猛烈的批判,就这还显不够,又兴致勃勃地写了小说《秦始皇将死》和历史剧《高渐离》、《虎符》等,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来演绎始皇帝的丑恶,其中《高渐离》就是他恶搞始皇帝系列中的巅峰之作。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如果由着他的性子发展,建国后他很可能还会写出超越《高渐离》的更为不朽的糟蹋始皇帝的篇章.然而令他扫兴的是,人民领袖毛泽东居然对始皇帝却甚有好感,1958年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始皇帝倍受后世诟詈的“焚书坑儒”时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196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会上,毛泽东还点名批评郭沫若,说:“郭老的《十批判书》崇儒反法,我也不赞成”。1973年毛泽东的一首《读<封建论>呈郭老》更是明确指责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在毛泽东的强大压力下,郭沫若不得不收回以前说过的话,1972年发表的《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明确称颂“秦始皇的杰出处就是在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跟着时代的进步而一同进步了。”这等于是自扇耳光。 一般来说,人们并不喜欢自己掌握的常识性的东西被颠覆.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认为自己先前掌握的东西是正确的,正确的东西是不容许挑战,然而我们是否自问过,我们凭什么认为我们首先掌握的知识就正确?难道就因为教科书上这么说?难道就因为这些知识先进入我们的头脑么?这显然是谎谬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包容的心、开放的心来对待我们已学的正在学的以及即将学习的知识,只有这些才会不让我们的思想不僵化,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始皇帝被恶搞的暴政问题.即: 一、 暴政辩 从开篇可以看出,汉人普遍认为秦所推行的是暴政。然而假若始皇帝 和他的臣子们地下有知,他们是不会认同汉人看法的,因为他们自认 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如始皇帝自称:“寡人以渺小之身,兴兵诛除暴 乱,依靠祖宗的保佑,使六国君主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获得了 安定。”而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说:“五帝可谓是 历史上著名的古圣先王,然而他们真正能够控制的土地纵横其实不过 千余里,对于千里之外的诸侯方国,他们并不能行使有效的统治。现 在陛下您兴正义之师,诛讨残贼,平定天下,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置郡 县,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自上古以来不曾有的盛举,五帝也比不 上。”仆射周青臣赞颂始皇帝说:“以前秦的土地不过才方圆千里, 靠着陛下您的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从而使得日月所照的 地方,无不臣服于大秦帝国。在诸侯国的旧地上设置郡县,使每一个 都感到安定快乐,没有战争的祸患,这样一种局面将会传承到万世而 不变,所以自上古以来的所有的贤明的帝王都赶不上陛下您的威望与 仁德。” 而始皇帝28年的《邹峄山刻石》、《琅邪刻石》、29年《之罘刻 石》、《东观刻石》;32年《碣石刻石》;37年《会稽刻石》等刻石 又集中从始皇帝统一天下、勤于政事、创制立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反 复地歌颂。 在勤政方面,《邹峄山刻石》称“皇帝圣明,尽管已经平定天下,仍 毫不懈怠于政事,每日早起晚睡,建设长远利益。” 《琅邪刻石》 称始皇帝“亲临东方巡抚东土,慰劳视察驻扎在那里的兵士。”又说 他“怜惜百姓,日夜不肯歇息。”《之罘刻石》“皇帝东来游览,巡 视登上之罘,观赏大海美景。” 《东观刻石》“皇帝春日出游,巡 行视察远方”《会稽刻石》“皇帝统一天下,兼理万机。” 在统一天下方面,《邹峄山刻石》称“始皇帝二十六年的时候,平定 了天下,四方无不归顺。” 《琅邪刻石》称“现在皇帝统一海内, 以为郡县,天下安定太平。” 《之罘刻石》称始皇帝“由于哀怜民 众,因而发兵前去征讨六国,振奋高扬武德。仗义诛伐推行诚信,声 威光烈传布四方,天下因而无不宾服。彻底灭除强暴,拯救黎民于水 火之中,使天下得到安定。”《东观刻石》称:“圣法刚开始推行, 对内清理整顿,对外诛伐暴强。武威远扬,振动四方,终于擒灭了六 国的君主。通过一统天下,使战乱终被灭绝,兵器得以永远收 藏。” 《碣石刻石》称始皇帝“武力消灭暴逆,文法平反无罪的百 姓,民心因而全都归服。论功行赏,惠泽施及牛马,恩德遍布天下。 皇帝振奋武威,以德兼并诸侯,天下刚刚统一太平。” 《会稽刻 石》称“在皇帝的领导下,秦兵仗义扬威发兵诛伐,消灭凶暴悖乱, 从而最终把六国的乱贼消灭。皇帝的圣德广博细密,天地之内,德泽 覆盖无疆。” 在创制立法方面,《邹峄山刻石》称始皇帝“创设制度、昭明法令,臣下行事都端正谨慎”,“治国之道得到运行,诸种产业皆得其宜,皆有法式可以遵循。大义美好昭明,传于后世,一直继承不变。”“以常道训导百姓,远近都得到治理,人们都遵奉圣人的旨意。贵贱分明,男女依礼而行,谨慎地遵奉本职的事务。光明照彻内外,无不清净太平,德政施于后世。教化及于无穷,遵奉遗诏,永远遵奉重大的训戒。” 《琅邪刻石》称“端正法度,整治万物的纲纪。彰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提倡父慈子孝。皇帝圣智仁义,显明各种道理。”“皇帝的伟大功绩,体现在操劳根本大事方面。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使百姓富裕。普天之下,同心同德。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日月所照之地,车船所到之处,都遵奉皇帝的命令,无不志得意满。顺应四时行事的,是伟大的皇帝。”“皇帝圣明,亲自巡视四方。在皇帝的统治下,尊卑贵贱,不越等级规章等级行事。奸邪难以存身,因此都务求行事忠贞贤良。事情不分大小都竭尽全力地从事,没有人敢懈怠。无论远处近处,都只求严肃端庄。只有正直敦厚忠诚,事业才能久长。皇帝贤德,四方都得安抚。诛除祸害,谋利造福。劳役有节制,使诸种产业繁荣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兴师动众。亲人们终得相互保全,盗寇从此尽被除去。百姓们欢欣接受教化,法规都能牢记住。” 《之罘刻石》称“群臣诵功,普遍施行圣明的法令,用以治理天下,永为做为国家的法则。多么伟大啊!四海之内,圣意皆遵循皇帝的圣意。” 《东观刻石》称始皇帝“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创制树立大义,设置各种器物,都有等级标志。大臣安分守职,都知道自己该怎样行使自己的职责,事无嫌疑。百姓移风易俗改从了皇帝的教化,远近同一法度,终身守法不变。常行的职务已定,后代要遵循先业,永远顺承圣治。” 《碣石刻石》称“拆除关东地区的城郭,挖通河流的堤防,夷平险阻的工事。地势既已平整,百姓便不用再服徭役,天下因而都得到安抚。男子乐于耕作,女子从事女红,诸事井然有序。皇恩覆盖诸种产业,人们合力勤勉地耕种田地,无不安居乐业。” 《会稽刻石》称始皇帝“执掌管理万物,考察验证事实,分别记录其名。使贵贱都能相通,好坏都当面陈述,因而无人隐瞒实情。整治错误过失宣扬道义,……大力治理荡涤恶俗,天下承受教化,百姓沐浴新风。人人都遵守法度规矩,和好安定互相勉励,无不顺从命令。百姓善良整洁,都乐于遵守法令,保持天下太平。后世要敬奉圣法,大治无有极限,车船不会倾覆。” 正所谓凡事不惟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很显然,单从双方的言论看,是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的。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时人对此是怎样看的,也就是让事实出来说话。 而一揆诸事实,始皇帝君臣的谎言马上便露了陷。他们实行的确实是暴政。 如陈胜在筹划起义时认为“天下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长时间了。” 起事之后,陈地的豪杰都说陈胜是“讨伐无道的统治,诛灭残暴的秦朝。” 武臣、张耳、陈余等到赵国故游说当地豪杰时说:“秦朝以乱政酷刑残害天下,已经有数十年了。北边有修筑长城之役,南边有戍守五岭之苦,以至于内外骚动不安,百姓为此疲惫不堪,国家按人头用簸箕收敛百姓的谷物,用来供给军费开支。以至于财匮力竭,民不聊生,再加上严酷的苛法峻刑,致使天下的父子百姓不得安宁。”赵国故地的的豪杰们都认为这话说得很对。 后来蒯通对秦朝的范阳令也说:“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足下做了十年的范阳县令,其间已做父亲的人,使其孩子成为孤儿,把人的脚截断,对人的脸施以黥刑的事情,不可胜数。”范阳令对此指责也予以默认。 刘邦在响应陈胜在沛地起事时也说:“天下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长时间了呀。” 当时不独百姓认为秦的统治是暴政,就是统治者也承认农民起义的原因在于暴政. 如朝廷重臣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都认为是“戍边、水陆运输、劳作等力役过于辛苦,赋税过于沉重。” 显然秦所谓的德政是假的,暴政才是真的。 然而本人同时也认为,纵使暴政,恐怕也不如汉人说的那么严重吧。 如汉武帝时人主父偃所谓的“三十钟至一石”之说,显然就经不起推敲。 主父偃在他的奏疏中说秦朝让百姓从“使天下蜚芻輓粟,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 所谓的刍是指禾杆,粟指粮食;黄、腄、琅邪都是山东半岛上临着大海的地名,黄为今山东旧黄县,腄在旧福县,琅邪在今诸城县;北河即今内蒙古地区的黄河大拐弯处,当时属秦的朔方郡。 一钟等于六石四斗,则三十钟为一百九十二石。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统治者令百姓从东海之滨的黄、腄、琅邪等地朝遥远的北河运送粮草,以供军用,大致上要耗费掉一百九十二石粮食才能运到一石。 这成本未免也太高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一千克每月30千克也就是两量石的粮食基本上就可以维持生命了,因此我们不妨保守地假设秦卒每月食用二石粮食. 这个数字的确是保守的,因为据秦简《仓律》显示,秦的国家成年男性奴隶的生活标准就是农闲时每月二石,农忙时则每月二石半。 士兵的地位至少应不差于国家奴隶。 以此标准推算,则一年每卒需二十四石粮食。 由于当时能养活六口之家的中等田地,每顷年产178~206石粟,按三十钟致一石即为192石致一石算,此即意味着需要秦人24户144口人不吃不喝,将自己土地上产的粮食几乎全部上缴给国家,才能让一个士兵马马虎虎地过上一年。 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始皇帝让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到了三十七年(前210)的时候,蒙恬又曾说自己当时“将兵三十余万”,则此数年间北河戍卒一直维持在三十万左右。 如此则维持这三十万士兵一年的消费,就需要720万户4320万人将自己的口粮几乎完全上缴才行,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为秦朝的人数,保守的估计,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秦剑鸣的《秦汉史》、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等都认为是在2000万左右,大胆的估计如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则认为不少于4000万。 本人经过推断认为在3200万左右,不过我们即以4000万为准,这也等于秦人将全国的粮食全部投放在了北方的军事活动上,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主父偃的话过于夸张了。 当时运输的代价确实极高,但也不至于高到这个程度,若真如此蒙恬的三十万大军怎么能在五谷不生的北河一待就是多年,并且还能斥逐匈奴并率众修筑补缉万里长城! 相比较而言,汉初贾谊的数十倍的运费比较可信,所谓“輸將起上海而來,一錢之賤賦,數十錢之費。”贾谊为秦史专家,所说当较为符合实际。 并且在战国时也是如此,如《孙子兵法》就认为军赋运费在二十倍,所谓“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Q: 始皇帝要不是传位时出了差错,哪会有这么多骂名啊.A: 始皇帝诏书明明白白写着长子扶苏继承大统,问题是赢政驾崩的时候身边并没有扶苏集团的人,李斯和赵高考虑到扶苏继位会对自己不利,所以篡改遗诏、赐死扶苏。所以关键的关键在于选择留在自己身边的人啊!Q: 始皇帝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得那么快,其实一直侍卫在他左右的蒙毅是一个实力超强的人物,可惜当时蒙毅被派出去到名山大川为始皇帝祈福,结果就出这种事.这件事接下来老翁会详细讲一讲的.谢谢朋友支持. 当时不仅主父偃的话经不起推敲,其他汉人的言论如《淮南子》之“道路死人以沟量”、董仲舒之“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伍被之“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等也都颇有夸张之嫌,而之所以如此,本人认为一者是为了树立新王朝除暴安良的正义形象,为其统治的合法性寻求根据。 对于新兴的王朝来说,把前朝形容得愈不堪,其自身就愈发显得伟大。 结果不免对前朝就愈描描黑,又由于新朝掌握着话语权,故而他们的话语就成了主流话语而广泛流布,久而久之,就被坐实了。 此不仅是汉代,历朝历代当其创立之初皆如此。 如果大家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就是秦朝,也在其短暂的历史中不遗余力地贬损被其吞灭的山东六国。 还是在刚刚吞并六国之初,始皇帝就数落起六国君主来,他说灭韩是因为韩“倍约”,灭赵是因为赵“倍盟”,灭魏是因为魏“与韩、赵谋袭秦”,灭楚是因为楚“畔约”,灭燕是因为燕王“昏乱”,灭齐是因为齐“欲为乱”。 始皇帝甚至说,在灭掉韩国后,他当时觉得很好,因为这将对其他各国起到威慑作用,使他们不再为非作歹,这样或许就可以停止战争了。 照他的意思,他的并吞行为皆属被逼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Q: 秦始皇好不好? 当然不好! 秦制好不好? 当然不好! 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时秦朝很多中下层官吏造反. 项羽造反就是因为吴县县令造反引起的. 刘邦造反就是因为沛县县令造反引起的. 你说秦好不好? 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 天下苦秦久矣,所以造反的人当时都称义军. 有个人自称是秦始皇,你看他的后人现在在中国混得怎样? 妻子和侄子都蹲进去了.A: 唐人柳宗元在其著名的《封建论》中与朋友有不同的看法,柳说秦亡是由于“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老翁对此比较赞同。朋友所举的两个例子老翁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即首先是天下大乱,接下来是官员不反就要被处死,因此不得不造反。谢谢朋友支持。Q: 还是秦始皇死的不是时候啊,动乱太早了。秦在吞并六国时犯下的过错还没有被大家遗忘,所以当有人振臂一呼时,从者无数。 诸多的利益丧失者和野心家,前者如项燕后者如刘邦,乘机而起,很多的人是被迫卷入到这股时代大潮中的。 后世的王朝在其衰败之时,所作所为不见得比秦要好到那里去。秦之所以其兴也勃而其亡也速,在于当时特殊的背景。 在经济和大的背景上是要求统一的、但在当时山东六国的旧贵族中,又有太多的不平,因此秦末纷争显得格外的特殊。加之汉朝建立以后的政治需要,秦才被丑化到现在这个样子。 要说秦 一直残暴,那么在其立国的数百年间,史载的动乱并不比山东六国多。 嗣后在《之罘刻石》称“六国的君主行为邪僻,贪婪暴戾永无满足,大肆虐待诛杀百姓。” 《碣石刻石》称始皇帝“兴师用兵,诛戮无道”。 《会稽刻石》称六国的君主“专横背理,贪婪暴戾傲慢凶狠,率众而逞强。暴虐横行无所顾忌,倚仗着武力骄横不已,多次寻衅滋事动用甲兵。暗中派遣使臣来往于六国之间,进行对对抗秦国这目的的合纵活动,行为极其卑鄙猖狂。对内以狡诈的谋略来迷惑视听,向外侵犯秦的边境,于是祸殃迭起。” 从秦统治者的评论看,六国君主真是有点坏透了,然而既然是坏透了,为什么范增后来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为什么赵王被流放到蜀地的房陵,因思念故乡,作《山木》之呕,而“听到的人没有不落泪的”? 显然一个政权一旦丧失了话语权,那就只有等着被人糟蹋了。 Q: 个政权一旦丧失了话语权,那就只有等着被人糟蹋了A: 六国 汉糟蹋秦~~~~ 此谓之轮回,又可曰现世报~二者是为了使自己的政论具有震撼力,而故作惊人之语。 却是贾谊、董仲舒、主父偃之流的言论本是指向当下的,然而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因而便求之于古,借古喻今,又为了耸动视听,不免就夸大事实。 主父偃就是这些人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却是此人乃汉武帝时期一个学长短纵横之术起家的落魄辩士,由于在东方齐、燕、赵、中山的诸侯间游学数十年仍一事无成,于是西入关中去见武帝的宠臣大将军卫青,请他在武帝面前说自己的好话,而卫青也确曾多次向武帝推荐他,但不知什么原因,武帝就是不肯召见他。 而由于在长安滞留时间过久,后来主父偃不仅带的钱财快要花光,并且也很受诸侯大臣的宾客们所排挤,眼看着在长安就要呆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主父偃只好就当时的热点问题写了一篇奏疏,然后诣阙上书,来了个孤注一掷,以求一逞. 主父的奏疏中共说了九件事,其中之一是要谏止武帝征伐匈奴,为了达到目的,引起武帝的重视,奏疏中不免极尽夸张之能事。 所谓的纵横家流,于我看来,就是一群大忽悠。但是他们的忽悠还是很有水平的 所以总此二点,秦纵然是不暴虐,汉人也要给他制造一二的。 实际上后世过度贬损前朝现象早在春秋时就已引起了学者的注意。 孔门弟子子贡就针对周人恶搞纣王的现象,深有感触地说:“纣王的恶行,并不像现在人们所说的那样厉害。因此君子不愿立身在道德水平卑下的境地,因为那样会使天下的罪恶都加在他的身上。” 而据说成书于魏晋时期的《列子》一书也愤愤不平地说:“天下之美,都被归之于虞舜、夏禹、周公、孔子;天下之恶,都被归之于夏桀和商纣。” 这就是历史! Q:虽然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忒恶俗了些,但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按老马的说法, 胜利者都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所以由他们书写的都正确, 所以历史是先进的, 所以……………… A: 当年新中国建立时,翦伯赞、吕振羽等人向太祖爷上书,要求开放在历史研究方面的限制。这个还是很有道理的说。 Q:历来说秦始皇残暴的一般都是儒生,因为秦始皇做了一件历史上让儒生最痛恨的事:焚书坑儒. 但其实历史实际和这四个字并不一样.史记上记载,秦始皇统一后要实行比较先进的君主集权的郡县制,但一些儒生士大夫仍要求恢复分封制,还说了一句逻辑很混乱的话:"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话后来经常被儒生们拿来说教). 这明显是搞历史倒退和分裂!如果真按照以上儒生的话,那么秦朝将会又恢复到周一样的分裂动荡中去,无任何进步可言. 但,李斯看出了这个危机,向秦始皇阐明了利害:"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又一语点破了儒生的本质:"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异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去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此言入木三分). 然后李斯又向秦始皇提出了"焚书坑儒"的建议.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先说焚书:'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看明白没?人家没说烧全部的书哦. 后来烧全部书的是儒生所推崇的项羽. "坑儒"?谁说的?史记不过记载如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当然"语诗书者","以古非今者"多为儒生.但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新中国成立后不也严厉打击反革命分子吗?新生的统一政权秦当然也应该打击分裂分子! 所以看来,后世儒生对秦始皇的评价多出毁谤.始皇真乃中华统一文明的缔造者!A: 很为秦可惜。真的。不认为刘邦项羽的起义有什么进步性,而且认为是一种倒退!Q: 秦亡确实可惜.不过老翁认为也不能因此就说刘邦们的起义是一种倒退.因为首先是秦的统治出了问题,然后才有了百姓的起义呀. 秦的成就 二、其实他们搞得并不差 由于秦在历史上臭名昭著,则后人轻视秦朝也就很自然了。 如宋胡寅就称“吕政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条可以为后世所效法的。自汉朝兴起开始,议论国事的大臣在关于祸败之戒之方面,不说则已,一说就一定借秦朝来发论。” 顾炎武也说“世间习儒之人,只要谈到秦朝,就认为秦的典制乃亡国之法”。 而实际上,秦祚虽短,然而在历史上却绝对是个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时代。 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他们做了很多前无古人的事情。 最让他们引以为豪也最为后世有识之士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推倒了那破敝不堪的王朝大厦,然后建立起了一座崭新的皇朝大厦。 之所以另起炉灶,是因为在始皇帝看来,自己的大厦的四根支柱要比旧的大厦的四根支柱更为结实和稳定。 王朝大厦的第一根支柱是井田制,在此制度下,农民所缴纳的是劳役地租,也就是说农民在耕种自己的百亩私田的同时,再为国家耕种十亩的公田,私田上的收获物归农民自己支配,公田上的收获物上交贵族或国家。 此制的优点是可使国家获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以润滑国家机器. 缺点是由于公田对农民而言无利可图,因此在种公田时难免会有消极怠工之虞。 第二根支柱是宗法制,此是以与天子血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来整合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以起到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此制的优点是,通过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从而整合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 缺点是随着时间推移,诸侯与天子间的血缘关系将日渐淡漠,地方与中央的政治关系也会随之日趋松驰。 Q: 白起坑赵军降卒,天下人骂之不义.项羽坑秦军降卒,斥骂却少了很多. 何因,这是秦军之道还施秦军.A: 但这也是项羽失去关中百姓支持的重要原因啊. 第三根支柱为分封制,此是天子将土地、人口和财物等分封给贵族,以期换取他们的支持。 此制的优点是通过分封,调整了贵族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天子成为贵族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贵族。 天子不仅拥有面积最大,最为富庶的王畿之地,同时也在事实上获得了共主的地位,诸侯要服从天子的领导、向他纳贡、朝见述职、并发兵跟随天子一起征伐敌国等. 缺点是贵族们通过分封制获得了极大的权力,如他们可以如天子一样在自己的封地采邑中支配自己的土地,设官分职,并且还可建立效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自主地开展各种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活动。 天子所能有效支配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王畿而已。 因此天子要想使自己的意志付诸实施,只能通过协商办法来实现。 同时由于贵族拥有极大的独立性,因而也就极易出现离心倾向。 第四根支柱礼乐文化,也就是推行柔道,以礼乐教化来劝导贵族服从国家的统治。 此制的优点是通过修习礼,或者说修习行为规则,不仅可以起到提醒贵族认清自己在等级秩序中所处的位置的作用,而且还可将等级观念灌输到贵族的思想中去,使以礼行事成为贵族的一种自觉,从而起到维护统治秩序的作用。 而缺点哪……要说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一者贵族之间都有着或亲或疏的血缘关系,再者所有的贵族上至天子下至卿大夫,都拥有自己的势力,因此以刑罚治理贵族难度极大。 这王朝大厦住着确实舒服不哪去呀. 用这种柱子建成的王朝大厦住着确实舒服不哪去呀. 却是由于材质的制约,以此四根支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王朝大厦显得相当质朴和内敛,居于其中的君主行事也相当低调. 一遇到大事就召集各方人等讨论,与卿士们商议过后,还要与庶民进行探讨,就这还不算,还要占卜一番,问问鬼神,通过这一系列的折腾,方才能形成一个决议. 就这君主还怕臣下不满,还主动鼓励臣下积极进谏. 为此尧专设欲谏之鼓,有想劝谏的可以击鼓以闻. 舜设诽谤之木,也就是在交通要道处立一根木柱,人民可以在此柱下发表对朝政的褒贬意见.汤有主管议论君主过失的士. 而周武王则有戒慎之鞀,有欲行劝戒之事者,即摇其鞀。 当时君主如果想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必须使用一些隐晦的办法,如商王武丁为选拔傅说进入自己的统治机构,而三年不言,然后声称以梦得神人从而才选择了傅说。在处置贵族的犯罪行为时,有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说,对贵族可谓是极尽呵护之能事。 这就是居住在王朝大厦下的天子的作派,这个天子被称作“王”。 当他入主王朝大厦之初,日子还算能过. 但时间一久,四根支柱的弊端便全都暴露了出来:公田因农民怠工,而收获大减;共主地位因血缘关系淡薄而失去了所期待的影响力;地方局势因诸侯势力日渐强大,而争端不断;礼乐制度因王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衰落而崩坏。 王朝大厦于是西周晚期起便开始不断出现坍塌,发展到春秋时期更是衰败得千疮百孔。 正是由于对构建王朝大厦的材质的缺点了解得非常透彻,因此始皇帝君臣在并吞六国之后,从长治久安考虑,就不肯在原来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是另选优良材质,意欲重构自己心目中的坚实大厦。 他们选中的第一根支柱是土地私有制。 国家允许百姓把土地据为己有,通过征收赋税的方式获得物质财富。 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土地私有可以激发百姓持续发展生产的热情,国家也可由此得到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 他们选中的第二根支柱是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 此制主要是指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 具体而言,君主在中央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军政方面的全局性事务以及统率、监察百官的任务。 三公下设有九卿,所谓九卿亦即多卿的意思,即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中尉等,分管司法、警卫、赋税、宗庙等各方面事务。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以郡统县。 郡设郡守为行政长官,下设郡尉掌武事,郡监掌监察。 县大小不等,万户以上设县令,以下设县长,又皆有县丞县尉等。 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收租派差,里设里典。 实行此制,优点有四: 其一,中央和地方的主要长吏皆由君主直接任免,从而避免了贵族阶层对官职的垄断,而有利于君主选拔贤人治国; 其二,官员的俸禄由国家以实物的形式支付,而不是赐封土地给予世禄,这使官员失去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独立性,而强化了其对君主的依附性; 其三,郡县长吏以君主代理人的身份治理地方,不再与治下人民形成臣属关系,于是在宗法制下那种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彻底改变,官员因而丧失了与中央对抗的人力支持。 其四,通过官僚体制的运作,国家权力可以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手中。 第三条支柱他们选中的是郡县征兵制,此制以郡县为单位,根据户籍在全国范围内对符合应征条件的百姓征派兵役。 此制的优点在于使君主的实力变得空前强大,在相当大程度上杜绝了贵族犯上作乱事件的发生。 第四条支柱他们选中的是法家文化。 这是一种专门探讨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君主怎样使用手中所握有的生杀予夺之大权,方才能达到最佳的一门学问。 据该文化的集大成者韩非讲,利用这种文化优点有三:即利用它倡导的以法治国理论,可以使天下太平、国家安宁;利用它所倡导的以术来驾驭臣下的理论,能够使臣下尽心为国而不敢为非作歹;利用它倡导的以势来贯彻法、术推行的理论,可以使君主变得威严而神圣不可侵犯。 Q: 郡县制是学楚国的,最早的县出现在楚国估计是李斯带过去的A: 确实是楚国。据《左传》称楚武王(前740—690年在位)克权后,“使斗緍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尹为楚治县之官,故权当为楚县。其后,楚文王攻灭申息邓诸国,又有“实县申息”之说。秦之有县在武公时期,据《史记》秦武公十年(前688)及十一年先后“伐邽、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而大规模推行郡县制则是在秦孝公时。 总之,由于他们选中的这四根支柱材质优良,因而他们所建立的大厦远远望去不仅高大崔巍而且阴森可怖。而居于其中的君主因为有这四根坚实的柱石为依靠,便不肯如王一般行事缩手缩脚地放不开,而是如同天神一般为所欲为。 当然有时他也向臣下征求意见,但他这样做是确确实实需要集思广益,而不是如王一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贵族的理解与支持。 他也提倡进谏,但如果他认定要做的事,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也敢一意孤行。 在他的帝国内,所有人的生死荣辱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只要他喜欢,他能使一个走卒骤登高位,如果他愤怒,他可以让位极人臣的属下倾刻命丧黄泉! 这就是居住在皇朝大厦下的君主的作派,这个颐指气使的君主被称作“皇帝”。 想当年,始皇帝在建成这座崭新的皇朝大厦后,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就忍不住就乐了起来。 他认为只要做得好,他建筑的这座固、安如磐石的大厦能让他的后代住到千世万世以至于无穷,而不是如周代一样传了数百年就不行了。 因为天命已经注定他会长久拥有这珍宝, 却是据说还是在公元前八世纪中晚期秦文公在位时,文公出猎就捕获了黑龙,由于五德中水德尚黑,因此这是上天在昭示秦必将获得水德之运。 而到了始皇帝并吞六国那年,人们又看见在临洮出现了十二个身材高大的狄人,据目击者称这些人个个有五丈多高,穿的履有六尺长,这是万国一统、天下太平的征兆。 因此秦得天下,那是上应天心的。并且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也已经把所有威胁大厦安全的隐患都给清理得一干二净了,他的大厦怎么会让别人来住哪? 却是在皇朝大厦一建成,始皇帝便开始不遗余力地竭力消除一切乱源。 具体而言,其一,对那些可能成为乱源的特殊群体进行打击。 如以六国王族为核心的六国贵族,由于秦灭了他们的国家,毁了他们的宗庙,此仇可谓不共戴天,又由于他们在地方上极有号召力,因而他们极有可能为了复国而伺机叛乱,故必须重点盯防,于是便把他们从故土分别迁往甘肃、四川等边远地区控制起来。 那批在战国时期非常活跃的游士们,由于文士惯于鼓唇弄舌、搬弄是非,侠士勇于使气弄性、触犯王犯,若让这批人继续在社会上游荡,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禁止游士出游,严禁文士以《诗》、《书》设私学、议时政,并搜捕豪侠之士。 地方富豪由于富甲一方,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有类于春秋时期的卿大夫阶层,对集权政治相当抵触,为此特将地方上有号召力的天下富豪12万户迁于咸阳,就近进行管理。 其二,着力加强对国内的军事控制。 如为避免六国的兵器流落到百姓手中而给社会带来动荡不安,特地收天下之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12个重达千石的金人放在那里; 因担心会有叛乱者依六国时各国所建的城防负隅顽抗, 又毁坏城郭,决通堤防,铲除各地防御工程; 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又在一些重要的关口派驻精锐部队; 为了加强对辽阔的疆域的管理,在原有基础上,修筑以咸阳为起点,向东南伸展,遍布六国各地的驰道,这样一旦哪里发生祸乱,国家即可发兵沿驰道火速平叛。 其三,亲自巡行天下。始皇帝先后五次巡游天下,除西南外,几乎走遍了全国。 其四,发展经济。 在清楚乱源的同时,又注意发展经济,这很简单,因为一个国家若没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是无法维持下去的。 在这方面,始皇帝君臣也没少下功夫,如使黔首自实田。让老百姓向政府据实申报自己拥有的耕地面积,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统一的田税。 六国时期各自为政,度量衡、货币、车轨等的标准大不相同,这给人们的经济交往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因此秦统一后,即将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全国. 货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轨指车舆两轮之间车轴的长度,统一规定为六尺,使一车可以畅通全国。 进一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将其定为国策,所谓“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提高治粟内史的地位为九卿之一,规定地方官必须过问农事。 并对商人进行打击,屡次将商人(包括父母祖父母曾为商人者)与罪犯赘婿一起徙谪实边,形成谪戍制度。 以上是针对内部的各种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而对于外部问题始皇帝也是一点也不含糊。 当时秦的四邻,东为大海,西边早在战国时期已被秦人清理干净。 故所谓的外部问题实际就是指的南边的百越问题和北边的匈奴问题,尤其是匈奴,对秦确实存在着现实的威胁。 却是战国末年,由于南方战乱不休,顾不上北部边防,结果匈奴人遂乘机向南发展,占领河套地区,从而对秦朝构成重大威胁。 为解决南北问题,始皇帝几乎同时在南北两方用兵,在南方派尉睢统军50万发动对越人的进攻。 历时三年才平定,在其地设桂林、南海、象郡。 大量移民南方。 在北方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置郡县,移民屯垦。 就这仍对远遁的匈奴人不放心,又特地在北部绕着皇朝大厦自西向东修筑一条绵延万余里的围墙! 现在想来,这真是空前绝后的大手笔! 因为自古及今,除了始皇帝,老翁一时还真想不出谁敢在自己国土的极南和极北两地同时打上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并且都取得了胜利。 可以说,为了实现对这个庞大帝国的有效统治,始皇帝君臣采取了一系列对帝国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政策,可谓煞费苦心,可惜由于施行暴政,结果不旋踵而亡。 不过由于这座大厦是以“尊君抑臣”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非常适合后世君主的统治需要,因而秦亡之后,不仅汉的统治者对破敝的地方稍作修缮,便搬了进去,就是汉以后的皇朝也照样予以继承。 对此,后世的有识之士看得很清楚。 如北宋人孙奭就说:“今天的官名、诏令、郡县,都是一仍秦旧。” 南宋时人黄仁卿也指出“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 吕伯恭也说:“自秦变法之后,后世屡变屡易,终不出于秦的范围。” 明人丘濬认为自秦以来,历代制度皆因袭秦朝,虽然有所损益,却是“大抵安于苟简而已。” 张居正称秦以法治,乃“反始之会”,“是再次开辟浑沌的创举,它所创设的制度、法令,由于对治国甚有好处,至今还被人们所遵守。” 清人顾炎武也说:“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于今日的有很多。” 近代史家夏曾佑更是认为“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二君营其室,后之王者,不过随事补苴,以求适一时之用耳,不能动其深根宁极之理也。” 此外其开拓的疆域为后世继承和发扬,修筑的驰道奠定了后世大一统王朝国道的基础,长城作为皇朝大厦的围墙被后人修修补补地一直用了一千八百余年,灵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所以秦朝虽因暴政而亡,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轻视它,以为它无可称道。 不过后世王朝贬低秦朝也情有可原,就像我们都不愿与不名誉的人有染一样,哪个王朝愿意和名声狼籍的秦朝套近乎呢? 秦产生暴政的原因.首先是: 三、危机探析之一:不拓边行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秦统治者不仅想把国家治理好,而且还雄心勃勃地要传之万世,既然这样,他们就不应该实行暴政,因为就是普通人也知道暴政是不得人心,要亡国的。 更何况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雄才大略的李斯! 其实秦时有很多事情,时人和后人都是看似明白实际上是都不甚明白。 因此接下来几章,我们不妨一起探析一下与暴政相关的一些问题。 所谓的暴政,分解开来实际上主要是指赋役沉重和法治严苛。 就赋役沉重而论又集中体现在修郦山陵墓、建阿旁宫、求仙药、修驰道、南伐百越、北攻匈奴等数件大事上。 在这数件大事中,由于南北用兵消耗的人力物力过于浩大,因而影响也最大。 汉代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导致秦败亡的主要原因。 如《淮南子》称由于南北用兵,“当时,男子不得耕种田地,妇人不得纺织布匹,老弱的人在路上服役,官员们在街衢以箕苛敛民财,生病的得不到休养,死去的不能被埋葬。于是陈胜起于大泽之中,奋臂大呼”。 主父偃称南北用兵使“男子努力耕作也不足于提供粮食供给;女子努力纺绩也不足于提供帷幕用布。百姓凋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死者相望于道路。于是天下开始背叛秦朝。” 严安称:“那时,秦在北边与胡人为敌,南边为越人所牵制,陈兵于无用之地,而无法脱身。这样持续了十多年,使得丁男被甲上阵,丁女转输粮饷,以至于苦不聊生,许多人因此吊死在路边的树上。于是等到始皇帝一死,天下便出现了大乱。” 伍被称北伐匈奴,修筑长城,使得“百姓力竭,以至于十家中有五家都想作乱。” 严助说秦南方用兵失利,不得不发谪戍以备之,“当时,内外骚动,百姓穷困不堪,出行的人不见回来,都觉得没法生存,结果很多人结伴逃亡,聚在一起做起了盗贼,山东于是出现大乱。” 班固说始皇帝在位期间内平六国,外攘四夷,“没有一天不用兵,结果导致山东出现大乱。” 对于秦南北用兵的原因,有人将之归于统治者的贪婪。 如《淮南子》认为秦伐南越是始皇帝“想得到越地的犀角、象牙、翡翠、珠玑等珍宝。” 晁错称秦南北用兵,“不是为了保卫边地和救民于水火,而是贪婪暴戾想扩大疆土而已。” 有归于统治者的好大喜功。 严安认为此举是始皇帝“想将他的淫威推行到海外”。 主父偃认为这是始皇帝“务胜不休”的结果。 有人将之归为始皇帝迷信谶言所至。 如司马迁称方士卢生入海寻神仙不遇回来骗始皇帝而“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于是始皇帝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 于是这不免让人叹息,要是始皇帝不贪婪,要是始皇帝不好大喜功,更让人忍不住胡思乱想的是要是始皇帝不迷信不相信方士的谶言,那就不会有南征北伐,那么秦说不定也就不会亡了。 然而叹息终归是叹息,剖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有五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秦必然会向南北两方用兵,而所谓的“亡秦者胡也”之谶言不与焉。 其一、北方民族的现实威胁与南方民族的潜在威胁。当秦并吞天下之后,环顾四周,生活在北部大漠的胡人和居住在东南部百越让他们忧心忡忡。 因为匈奴对他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而百越则蕴含着潜在的危机。 当时沿北部边郡从东到西依次有东胡、匈奴、月氏等三大部族,这些人被统称为胡人,他们的存在对秦的统治构成了事实上的威胁. 这些部落由北方古老的山戎、獫狁、葷粥等部落发展而来,起初由于夏、商、周政权的打击,这些部族一直发展比较缓慢. 然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之间长期争战不休,而无暇顾及他们,从而使他们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先是在春秋中后期,在秦、晋、燕三国的边地的出现了众多的互不统属的部落,诸如綿諸、緄戎、翟、獂、義渠、大荔、烏氏、朐衍、林胡、樓煩、東胡、山戎等,《史记》所谓“各自分散居住于河谷之中,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领导者,这样的部族在概有一百多个,然而却不能统一到一起。” 然后是到战国中期各部族实现了区域融合,当时在秦的边地以义渠为强,在赵的边地以林胡、楼烦为盛,在燕的边地则是东胡为大。 这时候南方的诸侯对他们又有了一个总的称呼即“胡”。 Q: 别老把秦朝的一切功劳都推给秦始皇,秦始皇不过是好运赶上秦国发达的时候,要把他换到赢渠梁的时代,指不定早给人家关东诸侯灭了.A: 有一定的道理,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也得归功于前面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秦始皇的功绩,如果把秦始皇换成胡亥,你觉得他能担负起统一六国的重任吗?赞同此观点,正如贾谊所言,始皇帝这是“奋六世之余烈”,方才得以“振长策而御宇内”呀!即我们既不能把功劳皆归于始皇帝一身,也不能抹杀始皇帝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的贡献。固然是时势造英雄,但英雄被造出来之后,时势又会因英雄而改变。谢谢朋友支持。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始皇帝功过分明:功,在统一;过,在统一之后没有改变国策,与民生息后人对秦始皇过于苛刻了,前两天在图书馆借到本关于秦朝发展历史的书,看到作者在一章里张口闭口的叫着秦始皇暴君,就再不想看这本书了,带着这样的主观情绪,你能指望作者写出什么? 由于实力大增,因而对秦赵燕三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不免就引起了沿边各国的重视。 于是秦发兵攻灭义渠,置三郡,并修筑长城来防御胡人。 赵则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接下来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因此向北退却千余里,燕国也修筑长城,并且又在从造阳至襄平之间,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以防御胡人。 总之在三国的强力打击下,胡人的发展势头暂时被压了下去。 然而到了战国未期,由于燕、赵在秦的打击下,都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因而再也无力维护边地的安全,边地的胡人随之再度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于是当秦终于并吞六国后,抬头北望,竟发现北边东有东胡,西有月氏,中有匈奴,竟然又是强敌环伺,其中尤其匈奴最为强大。 究其原因,再次获得其梦寐以求的阴山南面的土地以及河南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套地区应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史家翦伯赞曾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Q: 信书不如无书 看了书,还是要有自己的观点 但也不能抱着成见去读书A: 道理真是不辨不明啊.别人抱着成见去写书,我辈抱着成见去读书,这历史还怎样去理解呀.谢谢朋友支持. Q: 任何人都有功过,不存在完美的人 ,包括伟人. 起码就中华民族来说,秦始皇无论如何是具有巨大功绩的,即使他的罪行再大,也不应该抹杀其功绩.一码归一码,功绩和错误不冲突. 唉,汉族的伟大历史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被批倒批臭,不允许其有任何错误.同样是杀人如麻的开国帝王,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被被描绘成英勇果断的明君,秦始皇和明太祖被刻画成暴君昏君.什么世道啊,虽然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应该民族团结,民族和谐,但就非要以丑化汉族历史人物来体现吗?? 既然是看历史,就应该客观地去讨论,带着成见去论证,只能证出成见来.A: 确实如此. Q: 光是修自己的陵墓就用70万人建了38年 还翻个屁案A: 怎么能将人一棍子打死哪?哈哈,谢谢朋友支持. 翦先生在建国后去内蒙古曾做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他在《内蒙访古》一文中谈了自己对这部分土地的看法。 翦先生说:“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据《汉书•匈奴传》载,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今天,我们使用着的文字来自于秦人,我们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续,我们统一的中华民族在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个大帝国,仍然和我们血脉相连!--摘自《复活的军团》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04584&PostID=8874838&idWriter=0&Key=0 秦始皇崛起 翦先生接着说,“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据《汉书•匈奴传》载,这里在汉代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 翦先生进而指出“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住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翦先生又进而指出,“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这就是为什么赵武灵王时要渡过黄河,与匈奴争夺大青山南麓这一狭长地带并将长城修在阴山一带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后来随着赵国的土崩瓦解,不仅大青山南麓重回匈奴怀抱,而且他们又越过黄河进入了河南地。 这对于秦王朝来说,就等于大门洞开,实是凶险之极,正如汉初刘敬对刘邦所言,河南地“距离長安近的地方不过七百里地,輕騎一日一夜就能到达关中地区”,因此秦一并吞天下,马上就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北上敌御匈奴。 当时月氏和东胡也相当强大,所谓“东胡强而月氏盛”,其中月氏“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所以也是秦王朝的强劲对手。 可以说他们的存在,不仅不能使秦的声威远被异域,反而还有压缩其统治区域的事实。 为着皇朝安危考虑,秦统治者有解决此一问题之必要。 当时在秦的周边除了匈奴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民族,那就是分布在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至于越南北部等广大区域的百越,也就是越人。 这是一个与中原的华夏族同样古老的部族,由于它分布广泛、支庶众多,因而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便有了“百越”的称呼。 由于古扬州地区为淮河以南、东海之滨,囊括中国东南地区,因此又称“杨越”。 这个部族中的于越在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立的越国曾长期雄踞东南,在春秋晚期不仅灭掉了强大的吴国,并且还北上中原,图谋霸权。 战国中期越王无强自恃实力雄厚,一度兴师北伐齐,西伐楚。 结果召致楚人不满,而兴兵伐之,杀掉无强,灭掉了越国。 于越贵族不得不率领大批越人,向南方各地迁徙,有的甚至移居海上。 由于失去了权力中心,于是百越各部族纷纷自立君主,各自为政,而在名义上臣服于楚。 显然此时的百越正处于一个新的融合时期,一旦它再次形成新的权力中心,势必会对北方的这个政权构成威胁。 这从秦亡后,赵佗在南越称王就可以看出来。考赵佗之所以能在南越站稳脚跟,即与他得到了来自中土的移民的支持有关,也与他受到当地土著的拥戴关系甚大,由于他得到了南越、闽越、西瓯和骆越的支持,从而使他获得了与北方王朝对抗的本钱,竟然乘坐黄屋左纛之车,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成为汉王朝的大患。 后来文帝时陆贾出使南越,赵佗还自称“蛮夷大长老夫”。 所以就秦朝而言,为了避免以后在战略上处于背动,就有必要防患于末然,先把这片广大的区域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而其后来兴兵五十万讨伐,既可见其对百越之重视,亦可见百越实力之雄厚,已到不得不用兵的地步。 其二、把王化推向四极乃帝王之盛举。 在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的心目中,天下对于王者而言,无论远近都是他统辖之内,是无所谓内外之别的。此亦即《春秋公羊传》所谓的“王者无外”。 同时由于相对于夷狄而言,华夏人有着高度的礼乐文明,因而华夏人在拥有文化优越感的同时,也有着相当强烈的教化异族的文化使命感,孟子所谓的“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显然是赞同将先进的华夏文化推向夷狄。故而征服周边地区,对于统治者而言,不仅没有道义上的罪恶感,反而有一种向四方推行王化的正义感。 因此秦朝建立后,尽管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时秦的疆域不过是七国故地而已,然始皇帝君臣已在琅邪刻石上发出了“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的豪言壮语。 因为所谓“流沙”,《史记集解》引郑玄语称“《地理志》‘流沙’,在居延的西北方,名叫‘居延澤’。” 《史记索隠》称“《广志》;流沙在玉門关外,有居延澤,居延城。又《山海經》称‘流沙出鍾山,西南行昆侖墟入海’”,所以流沙“是地兼有水”。 而居延在汉之张掖郡,则是又远在临洮之外。 而当时秦的西部疆域不过是达到了陇西郡的临洮、羌中而已。 西部疆域是在秦昭王时确定的。 当时在秦的西北地区,也就是今天陕、甘、青、宁一带,战国中期以来原有大荔、绵诸、月氏、乌孙、豲、羌及义渠等少数族部族。 然自秦孝公起秦逐渐确立起在这片地区的统治,至前272即周赧王43年,秦最终灭掉了最为强大的义渠,开始设置陇西、北地、上郡等三郡。 临洮在秦极西之陇西郡,因为地临洮水而得名,而羌中在临洮的西南方。 所谓“北户”, 裴駰《史记集解》称 “《呉都賦》有‘開北户以向日’的句子。 劉逵解释为‘日南的北户就如同日北的南户一样’”。 故北户也就是说建在日之南的房子,为了朝阳采光,而门户开在了北面的意思,此显然说的是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情况。 而其具体方位则应在秦的象郡,因为此郡地里位置基本在北回归线以南。 且《汉书》地理志也明确地说,汉代的日南郡就是秦的象郡,而日南郡则在今越南的中部。故可说北户在秦的极南之地。 而象郡乃始皇帝三十三年所建,那一年,始皇帝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人、赘婿以及贾人攻取了南越地区,以其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所谓“东海”既指东边大海。 所谓“大夏”,《淮南子》称:“九州之外乃有八夤,也都同九州一样方圆千里”,其中“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 《逸周书》中伊尹称正北方有空同、大夏等戎狄之国。 《别雅》称“《漢書•武帝紀》有‘遂踰隴登空同’之语,《莊子•在宥篇》也作‘空同’,司馬彪註称:‘空同之地,当在北北斗之下’。 《爾雅•釋地》称北戴斗極為‘空桐’”,则空同当为极北之地,而大夏与空同并列,则地之遥远可知。 显然除了东边之外,其他三面都是虚语,故琅琊刻石显见是极尽夸张之能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只能是我们今天的看法,在当时,恐怕许多人们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在当时五帝的实际统治范围方圆不过千里,然而在《禹贡》中所重构的历史中,由于禹的努力,其影响居然“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了。 而到了周朝,其王畿不过是邦畿千里,然而诗经已咏叹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以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的秦代,声称自己的领土已尽地域之四极,实并不为过。 并且无论怎样表述影响之远,落到实处说的还是人,如果一个地方荒无人烟,那也就无所谓影响。 故而,琅邪刻石中叙过四极后,接着又说了“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八个字,其意即为人迹所至的极远之处即为地域之极至,而何为人迹所至的极远之处,则要据时人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而定了。 就西方而言,秦自立国起就一直与西垂的少数部族争斗不休,然到了秦昭王消灭义渠置三郡,将统治的触角延伸到临洮、羌中之后,就丧失了再向西发展的兴趣,这显然与临洮以西,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既不能以对其统治构成威胁,又不足以引发其占有的贪欲有关。 就东部而论,随着燕、齐、楚的相继被兼并,其势力也随之到达了东海,也就是说达到了其发展的极限,因为再往东居说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了。 由此可见,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时,秦的统治确实已达到了东西二极。其名实不符的问题是出南北方向上。 当时已如前所言,在南方有百越,当时秦尚未能居而有之。 而北方还在匈奴手中,因此秦统治者若想超迈上古,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其三、秦皇朝是以一个强势政权的面目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它拥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秦的士卒自秦孝公以来一直以能征善战闻名于世。说起来,秦自其祖宗时期就颇崇尚武力。 秦之祖先据传说为帝颛顼之后代柏翳,此人曾佐舜调驯鸟兽,而被赐姓嬴氏,其人又佐禹治水土,故与伯益实即一人。 其子孙后或在中原,或在夷狄。 而秦即为“或在夷狄”者,因而渐染夷风。 如在西戎,保有西垂的中潏之父胥轩被称作“戎胥轩”,而其母则是“骊山女”。 后来封地在今天陕北的申国的申侯曾说过往昔他的祖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的话,而申国为戎族所建,故其“郦山女”亦为戎族,则中潏夷化甚重可知。 中潏生飞廉,其后有非子,居于犬丘,喜欢养马和牲畜,并且在这方很有经验,时为周孝王时,孝王使其汧、渭之间主管养马的事务,结果使马的数量大增。 孝王因此分封非子土地于秦邑而为附庸,使其复续嬴氏之祭祀,号“秦嬴”。 其后秦仲在周宣王时为大夫伐西戎而被杀,宣王又派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攻打西戎,破之,宣王因封秦仲子庄公为西垂大夫。 庄公死后,襄公继位,其时一方面襄公之兄世父与戎人争斗不止,另一方面,襄公又把妹妹缪嬴嫁与戎族丰王为妻。 后来,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 襄公救周甚力,平王东迁时又率兵护送平王,平王遂因功封他为诸侯,赐之岐山以西之地,说“戎人无道,侵夺我的岐、丰之地,秦如果能把戎族驱逐走,就可拥有其地。” 此后秦遂与戎狄展开了长期的争夺,其间历文公、宪公、出子、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直到穆公时,方才取得重大突破,所谓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其后内部斗争不断,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从以上叙述可见,秦人自西来起,即深染夷风,所治之民又多属夷狄,因而其民风极为彪悍,战国时人朱己曾对魏王说:“秦与戎狄风俗相同,有虎狼之心,贪婪、暴戾,好利而无信,不知道礼仪德行。” 《淮南子》所谓“貪婪凶狠、刚强有力,热衷于利欲而缺少仁义道德。” 可见秦人本就有尚武的传统。 而战国中期商鞅变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传统。 并且无论怎样表述影响之远,落到实处说的还是人,如果一个地方荒无人烟,那也就无所谓影响。 故而,琅邪刻石中叙过四极后,接着又说了“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八个字,其意即为人迹所至的极远之处即为地域之极至,而何为人迹所至的极远之处,则要据时人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而定了。 就西方而言,秦自立国起就一直与西垂的少数部族争斗不休,然到了秦昭王消灭义渠置三郡,将统治的触角延伸到临洮、羌中之后,就丧失了再向西发展的兴趣,这显然与临洮以西,生存条件恶劣,人烟稀少,既不能以对其统治构成威胁,又不足以引发其占有的贪欲有关。 就东部而论,随着燕、齐、楚的相继被兼并,其势力也随之到达了东海,也就是说达到了其发展的极限,因为再往东居说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了。 由此可见,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时,秦的统治确实已达到了东西二极。其名实不符的问题是出南北方向上。 当时已如前所言,在南方有百越,当时秦尚未能居而有之。 而北方还在匈奴手中,因此秦统治者若想超迈上古,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其三、秦皇朝是以一个强势政权的面目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它拥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秦的士卒自秦孝公以来一直以能征善战闻名于世。说起来,秦自其祖宗时期就颇崇尚武力。 秦之祖先据传说为帝颛顼之后代柏翳,此人曾佐舜调驯鸟兽,而被赐姓嬴氏,其人又佐禹治水土,故与伯益实即一人。 其子孙后或在中原,或在夷狄。 而秦即为“或在夷狄”者,因而渐染夷风。 如在西戎,保有西垂的中潏之父胥轩被称作“戎胥轩”,而其母则是“骊山女”。 后来封地在今天陕北的申国的申侯曾说过往昔他的祖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的话,而申国为戎族所建,故其“郦山女”亦为戎族,则中潏夷化甚重可知。 中潏生飞廉,其后有非子,居于犬丘,喜欢养马和牲畜,并且在这方很有经验,时为周孝王时,孝王使其汧、渭之间主管养马的事务,结果使马的数量大增。 孝王因此分封非子土地于秦邑而为附庸,使其复续嬴氏之祭祀,号“秦嬴”。 其后秦仲在周宣王时为大夫伐西戎而被杀,宣王又派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攻打西戎,破之,宣王因封秦仲子庄公为西垂大夫。 庄公死后,襄公继位,其时一方面襄公之兄世父与戎人争斗不止,另一方面,襄公又把妹妹缪嬴嫁与戎族丰王为妻。 后来,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 襄公救周甚力,平王东迁时又率兵护送平王,平王遂因功封他为诸侯,赐之岐山以西之地,说“戎人无道,侵夺我的岐、丰之地,秦如果能把戎族驱逐走,就可拥有其地。” 此后秦遂与戎狄展开了长期的争夺,其间历文公、宪公、出子、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直到穆公时,方才取得重大突破,所谓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其后内部斗争不断,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从以上叙述可见,秦人自西来起,即深染夷风,所治之民又多属夷狄,因而其民风极为彪悍,战国时人朱己曾对魏王说:“秦与戎狄风俗相同,有虎狼之心,贪婪、暴戾,好利而无信,不知道礼仪德行。” 《淮南子》所谓“貪婪凶狠、刚强有力,热衷于利欲而缺少仁义道德。” 可见秦人本就有尚武的传统。 而战国中期商鞅变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传统。 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一个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在秦旧的爵制的基础上,制定了二十等军功爵制。 所谓二十等爵位也就是二十级爵位,每级都有不同的名称,其顺序从下到上依次是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爵位可以通过军功来获得。 如士兵能得敌首一枚,即赏爵一级。 军吏所率军队若能完成规定任务,则军吏将被赐爵一级,如一个百将所统领的一百名士卒若能在一次战斗中获得敌人三十三颗首级,那么百将和他下属的两个各领五十名士卒的屯长就都赐爵一级。 此外如果军队攻城,能斩获敌首八千以上;野战能得到敌首二千以上,就都算满足了朝廷规定的数目,所有各级将吏都可赐爵一级。 从理论上说,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他就可以由第一级的公士起,积功直至第二十级的彻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