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荧屏最热闹的事恐怕莫过于“四大名著”重拍了。由于“三国”、“红楼”、“水浒”、“西游”的国际知名度,以及二十年来,第一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成功播出,都使得翻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争论的热点。而焦点则在于时过境迁,“重拍还会创造另一个经典吗?”
其实,经典还有另一种读法。
著名科普作家隋国庆经多年研究,搜集整理资料,这四大名著也是具有一定科学含量的作品。我们就先举《水浒传》为例,从中选出了6个经典情节,剖析其中的科学内容,以飨读者。
谜团一:《水浒传》为何刚好108位好汉?
宋江降服了张清、皇甫端之后,计点大小将领,共有108员,心中大喜。时天降石碣,上刻天书,将108位好汉分别与36颗天罡星、72颗地煞星相对应,并排定了座次。从此,梁山好汉齐聚一堂,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水浒传》中将108位好汉分为“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与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36颗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合称“三十六天罡”;北斗丛星中还有72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合称“七十二地煞”。
“36”与“72”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数字,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孙子兵法》中有36计;传统武术套路中常有36招式;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有36景;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72个;据说汉高祖刘邦的左腿上有72颗黑痣;蚩尤有72兄弟;俗语:“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还有尽人皆知的孙悟空72变……另外,人们还喜欢用36、72来描绘美景,像武夷山有36峰之说,黄山、衡山、嵩山有72峰之说。看来,“36”和“72”两个数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那么,这两个神秘的数字有什么来历呢?
“36”是六六相乘之和,“六”是我国古人崇尚的吉利数字。《周易》每卦有六爻,音声有六律,古代士大夫有六卿,家庭关系有六亲。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数以六为纪”,帽子六寸,车六尺,用六匹马驾车等等。《水浒传》中最初也是36将,所以宋江说:“六六雁行连八九。”
“72”作为神秘数字起源于五行思想。在五行观中,一年被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一年360天被分为72候,每候5天。闻一多先生就此问题特意撰写《七十二》一文进行考证,他指出:“‘七十二’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五等分数,而这个书乃是由五行思想演化出来的一种术语……它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表征。”可见,72是古代历法中的基本计算数,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人们的数量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从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到语言风格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和民间色彩,被打上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书中称水泊梁山有108位英雄好汉,正是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数字观念。
谜团二:武松武大郎两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
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它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王平先生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已出版《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传播》、《〈水浒传〉明清诠释之比较》、《论水浒传的叙事逻辑》等著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史哲》、《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之一,清代曾被视为“诲盗”之作而屡遭禁毁;“文革”中被说成是宣扬投降而遭到批判。然而这部奇书不仅流传了下来,而且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水浒传》的魅力何在?宋江是英雄还是“欺世盗名”之徒?“大众讲坛”请来王平教授,与读者朋友一起读“水浒”,说宋江——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而不成熟。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这就叫内分泌失调。分泌过多,就会长成巨人;分泌过少,就会成为侏儒。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生长激素是怎么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1995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了50对一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胎的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双胎的平均只差1.7厘米。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谜团三:武松为什么能打死大老虎?
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老虎,伤害了二三十条人命,过往客商村人等都只能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而行。武松在酒店吃的酒足饭饱,不听店小二的劝告,提着哨棒自顾自地往景阳冈赶路。当时已是申牌时分,武松酒力发作,燥热起来,见路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正想躺下休息。突然,一只斑斓老虎向他扑来,武松一惊,酒也吓醒了,忙翻身躲过。武松瞅个机会,等那老虎再扑过来时,两只手就势把老虎的头揪住、按将下来。老虎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按住,并尽生平之力,朝它面门上、眼睛里一顿乱打,老虎竟被活活地打死了。
武松身长八尺,力大过人,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这么大的气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看到,举重运动员在举起几百斤的杠铃的时候浑身的肌肉一块块尽往外鼓,这说明,肌肉的猛烈收缩产生了巨大的力量。那轮廓鲜明的块块肌肉不仅给人以美感,更给人以力的感受。人的力量就是来自肌肉。
人身上的肌肉,大大小小,算下来共有600多块,大约要占体重的40%。这些长长短短的肌肉,能伸能缩,能弯能转,步调一致,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各自执行一定的功能。没有这些肌肉的努力工作,人体什么也干不成,甚至连生命都无法维持。肌肉有无数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而长,就像棉花的纤维,因此叫做肌纤维。根据肌肉组织的分布和技能的差异,肌肉大体上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因大多附着在躯干和四肢骨上而得名。它通过肌腱固定在骨骼上,带动骨和关节,使人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姿势和动作。骨骼肌的纤维像个长圆柱子,听由人的意志支配。一个人力气有多大,主要就是看附着在骨头上的这些肌肉伸缩的能耐有多大。虽然骨骼肌的收缩迅速而有力量,但不持久、耐力差、易疲劳。
肌肉的收缩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据计算,如果6平方厘米的肌肉同时收缩,能举起20千克~60千克的东西。有人估计,如果人体中3亿根肌纤维同时朝一个方向收缩的话,力量可达25吨,相当于一部起重机。经常锻炼的人的肌肉健壮发达,肌纤维变粗,力气也大。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年轻人通过半年的力量训练,肌力能增大50%。武松从小爱弄枪使棒、练习武艺,他的肌肉发达,力大过人,就是长期锻炼的结果。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在救人、抢险或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体会产生应急机制,此时精神高度紧张,神经细胞兴奋到极点,肌肉中储存的能量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能发挥出超常的水平来。
谜团四:李逵发怒时,为什么会毛须倒竖?
李逵、唐斌等人在昭德一战中,被乔道清用法术活捉了过去,鲁智深、武松、刘唐等前来营救,也被活捉了。乔道清见活捉了这么多梁山英雄,十分高兴,一面设宴庆贺,一面将所捉的俘虏都押到帐前,逐一问其姓名以取乐。李逵感觉受到了侮辱,心中愤怒,睁圆双眼破口大骂,脸上的毛须也因愤怒而倒竖了起来。
李逵发怒的情形用如今的话来形容就是“怒发冲冠”,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
在我们坚固的脑袋外,长着一层密密的头发,它有保护、保暖、散热、美容等许多功用。人的头发有颜色、形状、长短甚至生长速度的不同。有些研究者认为,大凡头发细软的人,个性多半温顺;头发粗硬者多刚直;头发色泽光亮的感情较丰富;红头发的人敏感好动,爱发脾气等。
有趣的是,人的头发在某种情况下还真会竖立起来,因为在真皮浅层有平滑肌构成的竖毛肌,它一端固定在皮肤内,另一端固定在毛发的毛囊上,竖毛肌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当人过分紧张、惊恐愤怒、气恨时,就会通过神经使竖毛肌收缩而使毛发竖立。但由于人的竖毛肌一般都不发达,所以头发胡须能竖立起来的人很少,要“冲冠”就更难了。
李逵的性情刚烈鲁莽、凶狠残暴,一身肌肉油黑发亮,脸上赤黄毛须又粗又硬,发起怒来毛须倒竖,可能他是属于竖毛肌比较发达的那种人。
谜团五:吴用智取生辰纲,蒙汗药从何而来?
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准备了十万贯金银珠宝,差遣杨志等十几名官兵欲送往京城,作为庆贺蔡太师的生辰礼物。杨志等人押送着礼物来到黄泥冈,因天气炎热,都在树阴下休息。吴用、晁盖等人扮作贩枣子的货商,施计用“蒙汗药”把官兵都迷倒了,轻而易举地劫走了金银珠宝。
“蒙汗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麻醉性药物。
早在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就曾用麻醉药来治病了。有一次,鲁公扈、赵齐婴二人生病,扁鹊用麻醉药酒将二人麻醉,然后给他们做手术,使他们的病得以治好。
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走遍深山老林,采集草药,发明了“麻沸散”。他将麻沸散用酒给病人吞服,将其麻醉过去,然后进行刮骨、剖腹手术。手术完后再消毒缝好,很多病人由此得救并且避免了许多痛苦。华佗的麻醉法先后传到了朝鲜、日本、摩洛哥等地,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沿用下来的10多种麻醉药配方精简为曼陀罗花和火麻子地味,使麻醉药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中医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蒙汗药”、“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正是曼陀罗花,它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微量的阿托品。江苏徐州医学院曾经以曼陀罗花为主药,配成麻醉汤剂,用于临床,效果很好。
关于蒙汗药的解法,《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张青将两个麻倒的公人扶起后,孙二娘调了一碗解药来,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大梦初醒一般爬将起来,对刚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还以为是喝醉了酒。”可惜这种解药没有留传下来。
现在,中药麻醉医生用毒扁豆碱作静脉注射,能使麻醉者在10分钟后完全清醒,这可以说是当代“蒙汗药”的解药。
谜团六:害死武大郎的砒霜,是毒,也是药
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之后,假意给武大郎治病,将砒霜下在药汤里。武大郎服药后,顿感腹内疼痛、喉干舌苦。潘金莲怕他叫出声来,又用被子将其全身盖住,可怜的武大郎只叹息了几声,就七窍流血,一命呜呼了。
我们都知道砒霜是一种毒药,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是怎样使人中毒的呢?
砒霜是一种砷的氧化物——三氧化二砷,白色晶体或粉末,也叫“白砒”、“白砷”或“信石”。砒霜是一种烈性毒药,内服0.1克就会使人中毒死亡,人们常用它来制作杀虫剂、灭鼠药等。武大郎就是因服用了含砒霜的“药”而中毒死亡的。
砷对人体是有害的。但大多数人认为单质砷是无害的,据记载,瑞士山区的许多居民就经常服用单质砷作为滋补剂。
砷的化合物虽然有毒,但小量内服能刺激造血过程,产生更多的红血球与血红蛋白。同时还能增加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和消化能力,是补血剂和强壮剂,使用得当还可以治病。中药回疔丹就含有砒霜,可用于消肿、止痛、解毒、拔脓。亚砷酸钾可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昏睡和梅毒病的“606”是一种砷的有机化合物。此外,砷的化合物———雄黄和雌黄都是有效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驱虫药。(隋国庆)
作者简介
隋国庆,加拿大每周金融研究院研修生,高级讲师,特级教师,中国化学会会员,湖南省科学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家。多年从事科普创作,共出版科普著作260多本,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普作品6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
我们今天换个角度来读“水浒”。所谓换一个角度,就是把《水浒传》的文本构成与成书过程相互参照。因为《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比较复杂,在文本写定之前,已经有史书、杂史、笔记、话本、戏曲及传闻对其故事作了种种不同的描述,所以说《水浒传》是由民间创作与文人加工共同完成的。如果将《水浒传》与此前正史、杂史、笔记、话本、戏曲中的有关记载进行比较,辨明《水浒传》对原有故事作了怎样的取舍和加工改造,以及小说家为何要作这种加工改造等等,对于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必然具有重要作用。
宋江故事的众多版本及《水浒传》中的宋江
《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是宋江,历史上也确有宋江其人。将小说中的宋江与各种正史、杂史、笔记、话本等资料中的宋江作一比较,可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从这些变化最能看出小说写定者的意图。南宋王偁的《东都事略》是较早记述有关宋江事迹的一部杂史,这些记载都非常简略,大概说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36人在江东、河朔一带揭竿而起,“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声势颇为浩大。关于宋江等人的结局记述又很不一致,或说宋江就擒,或说宋江投降,或说宋江被招降后又去征讨方腊。
宋江的故事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南宋有一位叫龚开的文人,写了《宋江三十六赞》,宋江排在第一位,称之为“呼保义”。宋元时期说书艺人也讲述宋江的故事,元代无名氏辑录的《大宋宣和遗事》,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比较系统地讲述梁山好汉故事的一部书,其中说到晁盖因劫取生辰纲被官府捉拿,宋江星夜报知晁盖。为答谢宋江,晁盖让刘唐拿一对金钗酬谢宋江。宋江把金钗交给阎婆惜收藏,但不慎被阎婆惜知道了金钗的来历。后来宋江见阎婆惜和情人吴伟勾搭在一起,怒不可遏,操起一把刀,将两人杀死,投奔了梁山。这时晁盖已死,众人推举宋江做了首领。后来接受朝廷招安,平方腊有功,封为节度使。
《水浒传》成书之前有关宋江的故事大致如此,但在《水浒传》中却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首先,宋江上梁山的道路比其他任何好汉上梁山都更为艰难。当他听到晁盖劫取了生辰纲时,便认为是“犯了弥天大罪”,对晁盖等人落草为寇,他既吃惊又害怕。其次,他杀死阎婆惜,不是情杀,而是因为阎婆惜口口声声要到公厅上相见,他害怕犯下背叛朝廷的罪名。第三,宋江宁肯担惊受怕,也拒绝落草为寇。“大闹清风寨”后,宋江已无路可走了,这才与众好汉一起投奔梁山。但接到父亲病故的消息后,他撇下众弟兄,要回家奔丧。被官府捕获,刺配江州牢城,路经梁山泊,晁盖等人劝他留下,他认为这不是抬举自己,反而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是不忠不孝。最后,因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被判了死刑,梁山好汉劫法场将他救出,这才被逼上了梁山。这一番改动,显然是要突出宋江的忠孝。
关于宋江的结局,小说没有选择宋江被擒或投降等记载,而是选择了宋江接受招安、平方腊,并在此基础上作了重要改动。一,宋江不是被动接受招安,也不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受招安;而是在节节胜利、大败官军的情况下主动争取朝廷招安。二,接受招安后,成为朝廷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是征辽、平方腊的主力军。三,屡建奇功,结果反被朝廷奸佞毒害而死。这些改动尤其是最终的悲剧结局,寄予着深刻用意。被朝廷视为盗贼的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打出了“替天行道,护国安民”的旗帜,一心要归顺朝廷,为国效力。在征辽、平方腊的大小战役中,实现了“护国安民”的心愿。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反而惨遭毒害,这不仅从客观上否定了接受招安,也不仅表现了忠奸之争,而且从本质上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这种揭示体现了《水浒传》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水浒传》写强盗故事表“忠义”主张
《水浒传》一百回书的构成可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从第一回至第四十一回写众好汉上梁山的过程,从第四十二回至第七十一回写梁山好汉在与地方恶势力和官军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第七十二回至第一百回写梁山好汉受招安、征辽、平方腊,最终遭到毁灭的结局。这三个部分虽然叙述的重心、表现的旨意、蕴涵的思想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内在联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为什么小说要这样安排全书的结构?我认为,只有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才能正确把握小说所要传达的意义。
有人曾经指出,最早的《水浒传》本子,应当只有晁盖、宋江等人的故事,就像《大宋宣和遗事》那样,开头就写杨志卖刀,接下来便是智取生辰纲,晁盖、宋江两位主人公早早就已登场。《水浒传》却在此前加上了王进、史进、鲁智深、林冲等人的故事,从而使文本显得十分独特。这样一种文本结构,对小说的意义有着重要影响,值得认真推敲。说来也怪,《水浒传》最先登场亮相的人物不是一百单八将的成员,而是王进。这位王进在许多方面和林冲相一致,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也同样受到了高俅的迫害。但他没有投奔梁山,既没反也没乱,而是“私走延安府”。为什么要去延安府?小说交代得很明白:一,“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二,“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王进三番五次强调去延安府的理由,就是要镇守边庭,这与后来梁山好汉受招安、破大辽用意完全一致。可见小说一开头就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好汉如果受到迫害,最明智的选择是避开当权的奸佞,去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为国家效力。但是,王进最后是否如愿以偿,小说却没有交代,因此有人说王进的故事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王进故事结束后,接下来是史进的故事。史进是王进的徒弟,他开始时专与盗贼为敌,把少华山上的强人头领陈达活捉了,准备“解官请赏”。但当朱武、杨春为解救陈达,双双来到史进庄前,表示愿与陈达一起“就英雄手内请死”时,史进被他们的义气所感动,反而与他们三人结为了朋友。官府闻讯前来捉拿陈达等三人,史进却与三人一起杀死了前来拘捕的都头。来到少华山寨,史进又谢绝了三人的挽留,表示要去延安府寻找师父王进,也要在边庭上“讨个出身”。史进既讲求义气,又不愿落草为寇,也要去边庭立功,“求半世快乐”,这是小说传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
高俅逼走王进后,又将林冲逼上了梁山,这是为了表明“乱自上作”。但有趣的是,在高俅设计迫害林冲之前,小说讲述的是鲁智深的故事。鲁智深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便是急人所难、无拘无束。为救助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又大闹了五台山。为救助林冲而不惜得罪高俅,最后无处安身,只好去二龙山落草。因此鲁智深的落草为寇与林冲有所不同,他的落草有些“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味道,小说肯定赞美的是他那“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的英雄豪气。一部大书,以王进、史进和鲁智深三人的故事开篇,强调的是到边庭立功和对义气的推崇,显然忠义观念成为小说要表现的重要内容。
至于林冲被逼上梁山,给人们印象更深刻的是奸佞的歹毒,为了达到害人的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应当说相当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林冲这位身怀绝技的好汉却处处被人欺侮,甚至做强盗都受排挤,这又是对嫉贤妒能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评。武松的故事在《水浒传》中有着重要地位,从第二十三回到第三十二回,用了十回的篇幅,所以称为“武十回”。民间传说中的武松是一个僧人,却“酒色财气”样样俱全,杀人更是等闲之事。到了小说中,保留发展了武松能饮酒、有豪气、痛杀仇人的一面,但“财色”两字却与其毫不相干。可见小说突出了武松的英雄胆量和大丈夫的义气。另一位好汉李逵,在民间传说和元杂剧中性格很不一致,小说中的李逵却是一位既粗蛮又重义气的好汉。可以说,前四十一回中的众好汉故事集中体现了“义”的观念。
第二部分写梁山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的开头是宋江在还道村梦遇九天玄女,接受了三卷天书。九天玄女嘱咐他要“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写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殄灭奸凶。第三部分写梁山好汉受招安、征辽、平方腊,则是“辅国安民”,目的显然是要突出梁山好汉的“忠”。
历史上的“水浒”与时代的《水浒传》
解读一部古典名著,应持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水浒故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南宋时期“外敌凭陵,国政弛废,转思草泽,盖亦人情,故或造野语以自慰”。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是针对《水浒传》中破辽故事而发,体现了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民间为什么喜爱这些绿林好汉?为什么要赞美宋江等人的忠义?这就是因为他们在梁山好汉身上寄托着民族意识和对南宋朝廷政治腐朽的不满。明代的社会现实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明代的许多评论者眼中,《水浒传》是一部忠义之作,他们称之为《忠义水浒传》,甚至径直称为《忠义传》。认为宋江“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即使最后被毒死,也是视死如归、大忠大义的壮烈之举。这些评论者看到了明代宦官如何专权、党争如何尖锐、忠良如何遭受迫害,自然会把目光转向梁山上的英雄。正如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所说:“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心腹,乌乎在?在水浒。”
然而到了清初,许多评论者突然众口一词地否定《水浒传》为忠义之作,其代表人物是著名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金圣叹看来,如果肯定了水浒中有忠义之士,就等于否定了国家的忠义之士。国家对他们应当斩尽杀绝,决不能让他们受招安,免遭刑罚,否则后世就会有效法者。出于这种考虑,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只保留前七十一回,以“惊噩梦”作为全书的结束,然后宣称这才是施耐庵的原作。百回本也好,百二十回本也好,都是罗贯中改编而成,是“恶札”。
金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他的见解应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胡适曾指出,金圣叹生活在流贼遍天下的时代,眼见张献忠、李自成一班强盗流毒全国,因此他觉得强盗是不能提倡的,是应该口诛笔伐的,这就是七十回本的由来。与此相联系,宋江也从明人心目中的忠义之士,变成了清人心目中的罪魁祸首,而且这一观点一直影响到现在。实际上,历代评论者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对《水浒传》的理解也必然带有各自时代的特征。但是,《水浒传》毕竟有其历史的客观规定性。只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了解作品产生的各种社会因素,而不是像金圣叹那样对原作大动手脚,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那么,就可以找到更接近实际的、更为准确的答案。□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鲁迅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事实上,在我看来,《水浒》反贪官污吏的热情甚至还没有反奸夫淫妇那么高昂。在《水浒传》(本文所说水浒传,指71回本)中 ,英雄们杀死了几个贪官污吏?好像没有几个,即使有,也没有什么精彩细致的描写,没有给人痛快淋漓的感受。相反,《水浒传》的英雄们杀死了好几对奸夫淫妇,而杀戮的场面,描写细致逼真,浓墨重彩,营造了一种痛快淋漓的氛围。
《水浒传》中有一些著名的贪官污吏,如高俅童贯蔡京梁中书 ,这是大贪官;而武松所在的阳谷县的县长,也是一个贪官,在该县当县长两年多,赚得好些金银,要到京城买官,就将让打虎英雄武松保护,而武松此行,给西门庆潘金莲机会,害死了武大;宋江所在的郓城县的县长,也是一个贪官,他甚至还以卖唱的白秀英作情妇。至于林冲和武松坐过牢的监狱等,其中也都是贪官污吏当道。甚至最后上了梁山的这干人马,其中也有不少虽然算不上贪官,但至少也是劣迹斑斑的污吏,比如宋江,雷横,朱仝之流。
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这个人不是贪官污吏,仅仅是市井恶霸 ;林冲被高太尉及其衙内陷害欺辱,但他也根本没有机会杀死这两个杂毛,他痛快淋漓地杀死的,是差拨,陆虞候和富安,充其量是污吏,至于火并王伦 ,那王伦也不过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阶级兄弟;杨志杀掉的牛二,不过是泼皮无赖;武松血染鸳鸯楼,杀死的大多是无辜的妇女儿童和下苦人;李逵杀起人来 ,板斧一路砍过去,从来不问砍倒的到底是什么人,但是,他的大斧头砍死的 ,好像没有几个贪官污吏,更多的是无辜的百姓;三打祝家庄,杀死祝家兄弟,这些人不过地主老财而已;杀死史文恭,那也因为他是杀死了晁盖,并不是史文恭就是一个贪官污吏;在《水浒》中被杀死的董超薛霸确乎是污吏,而高俅蔡京童贯梁中书以及郓城阳谷县的那些吃拿卡要无所不为的地方县长之类,连他们的毫毛也没有动。至于战场上杀死的职业军人,那也不算作贪官污吏。
水浒中最著名而血腥的杀戮,是杀死奸夫淫妇,尤其杀死淫妇。
宋江杀阎婆惜:“那一肚皮气正没出处,婆惜却叫第二声时,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颡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武松杀嫂:“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胳察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
杨雄杀潘巧云:“杨雄向前,把刀先挖出舌头,一刀便割了,且教那妇人叫不得。杨雄却指着骂道:你这贼贱人!我一时误听不明,险些被你瞒过了!一者坏了我兄弟情分,二乃久后必然被你害了性命!我想你这婆娘,心肝五脏怎地生着!我且看一看!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杨雄又将这妇人七件大块分开了,却将钗钏首饰都拴在包里里了”;
卢俊义杀奸夫淫妇:卢俊义起身道:“淫妇奸夫,擒捉在此,听候发落。”宋江道:“我正忘了,叫他两个过来!”众军把陷车打开,拖在堂前,李固绑在左边将军柱上,贾氏绑在右边将军上。宋江道:“休问问这厮罪恶,请员外自行发落。”卢员外拿短刀,自下堂来,大骂泼妇贼奴,就将二人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尸首,上堂来拜谢众人。
在水浒传中,这些堂堂的英雄好汉,从来没有这么残忍地杀死过贪官污吏甚至自己真正的仇敌。他们如此杀死的,仅仅是他们的妻子,婊子和嫂子。她们有的犯有死罪,比如潘金莲;但其他的没有。阎婆惜仅仅知道宋江通匪的证据;潘巧云仅仅是偷情;陷卢俊义于万劫不复深渊的 ,恰恰是道貌岸然的梁山兄弟,他老婆仅仅做了个证人,有什么罪恶?即使犯有死罪的潘金莲,也完全用不着用这种酷毒的方式。
这算什么英雄呢?在现在看来, 一点都不英雄,倒像流氓!《水浒传》虽然有高超的艺术水准,但是没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是一本实足的匪书。 (梁发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