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孙悟空的师父是太上老君,且为西方之祖

(2007-05-20 16:32:08) 下一个

西游记解密-孙悟空的师父是太上老君,且为西方之祖
 

 作者:睿翔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对一个神秘人物——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有很大的兴趣。因为此人在短短的几年内就造就了孙悟空这样一个高手,而后神秘消失,书中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他究竟是谁,一直是个谜。网上关于菩提祖师身份的讨论众说纷纭,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菩提是准提,接引是如来”学说可信度不高
    
    有个流行的版本“菩提是准提,如来是接引”,我尊重别人的观点,百家争鸣当然是好事。但我以前发贴时,很多回贴者高举“菩提是准提”的他们所谓的“真理”和“标准答案”直接就把我的观点就否定了,连我的贴子看都不看,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各有各的论据,不要用自己认为的“答案”随意否定一个新的学说,这对新学说是不公平的。其实那个观点有几个明显的漏洞,我先来驳论再来立论。先来说说“菩提是准提”学说的不足之处:
    
  1,此观点说后来准提不满接引专政,愤而隐居在方寸山,这显系YY,两书中未有任何伏笔和线索,此应不足为据也!
    
  2,此观点无法解释燃灯,文殊等五人弃道入释的原因,更无法解释燃灯作为接引的晚辈反而成为如来之上的古佛。
    
  3,小说家塑造人物,必然是出于己意,菩提的神秘身份是老吴赋予的,也就是说老吴心里明白菩提的真实身份,菩提的身份只有老吴说了算。只是出于小说的秘密或伏笔,不好明说,这种秘密在红楼里有很多。
    但是大家知道,甲小说的人物如果要考证为乙小说的人物,则必需是乙小说成书于甲小说之前,否则则为无稽之谈。假如封神成书于西游之前,那老吴在塑造菩提这个人物时,有意的将他和准提道人扯上关系无可厚非。但是事实是,西游成书于封神之前!
    大家想想,老吴在写菩提之时,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准提,如何能将此二人拉到一块呢。可见老吴心中的菩提身份绝对不可能是准提,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准提是谁。成书于后的小说可以参考成书在前的小说来塑造人物,反之考证则不可。比如我现在写了一部小说,里面某个人的描写用了西游中菩提的那首诗,假如我的小说红了,你能说“西游中菩提的身份是睿翔小说中的某某,有诗为证。”如果这样,那便乱完了,因为老吴写菩提时根本不可能想到我写的人物吧。所以从成书年代上考虑,菩提不可能是准提,因为菩提是老吴定的,老许不可能改变。
    
  4,封神中的写人诗和写景诗抄袭西游的有几十首。接引抄如来的诗,我仔细看了一下,让我哭笑不得。西游中写如来的诗第一句为“大仙赤脚枣梨香”,当时的情况是如来拿下了悟空,天上搞安天大会,很多神仙向如来献果,赤脚大仙向如来献的是两枚仙枣,然后就是那首诗,明显第一句写的是赤脚大仙,而非如来。可是老许竟然只将诗中的七品莲台,改成十二莲台,就以为可以蒙混过关,竟然连写赤脚大仙这句直接引来,真是太可笑了。
    如此可见封神中的诗明显直接抄袭西游记,无论是景还是人,有的甚至不加改动,造成大笑话。可见老许并不是有意将准提和菩提,接引和如来扯上关系的,纯粹是直接抄诗。更何况,他也没资格去硬给菩提一个身份,毕竟这是别人塑造的人物。
    其它写景诗比如封神中的火云洞,昆仑山,北海等明显抄袭西游中的武当山,方寸山等等。写人诗比如封神中的准提,孔宣抄袭西游中的金顶大仙和唐僧。如果就准提抄菩提,接引抄如来来定身份的话,难道孔宣是唐僧?
    
    综上可知,“菩提是准提,如来是接引”学说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二,菩提祖师应是某高人的化身
    
    有的朋友会问,菩提祖师会不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外高人呢?我个人认为不会,他应是一个高人幻化的,理由如下:
    
  1,菩提如此之强,可天上并无人知晓,神话人物中也无其存在。
    
  2,菩提精通诸子百家,懂儒道佛三教,道门佛门有如斯本事的人怎么会默默无名呢。
    
  3,孙悟空的根器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菩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外高人,他不可能预知到猴子来找他。但他依然在方寸山授徒传道,从他教悟空的本领来看,他的本事应是很高,可他教了那么多学生,全没出息。他们就算达不悟空的境界,但也应有些名声,为何默默无闻? 菩提在忙活什么呀!悟空的出现才体现了他的价值,那如果悟空不出现呢,他是不是这么大本事,就在人间办学校培养垃圾了?可见菩提绝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有人幻化的,他预知到悟空要到的那个地方,于是到那里变身菩提,他的徒弟垃圾也无所谓了,可能都是他变出的,都是暂时的。
    
  4,菩提不让悟空说出师承,正是因为天上地下并无菩提这号人,如果悟空在天上说了他的师父是菩提,天上神仙一查,并无这号人,经过调查,肯定能查到是谁化身菩提教悟空本事的,所以他才会让悟空不要说出师承。
    
  5,菩提所教的都是道字门中的术流等东西,诸如请仙问卜,采阴补阳,等等,皆是道门中的。悟空本就是寻仙访道的,可见菩提及其弟子应是道士。但老吴写菩提的诗却是用佛门手法,这不奇怪吗?如果他是个实际存在的人,是道就是道,是僧就是僧,何必如此呢?可见必是幻化。
    
    综上可知,菩提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高人,应是仙佛幻化,而上面又推翻了“菩提是准提”的说法,那菩提究竟是谁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三,菩提祖师的身份猜想
    
    我上面曾经解释过,要分析菩提祖师的身份,只能在西游记中找答案,在封神中找是不科学的。但两书中同名同姓的原班人马可以借鉴封神和西游两书,这并不矛盾。申明一下,我只是从纯小说神话的角度研究,不牵扯任何历史及道教和佛教经典,以免惹来麻烦,请朋友们注意。
    西游中如来曾说西牛贺洲无上真者,而恰好菩提就在西牛贺洲,如来法力广大,他曾自言能识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瞒过如来的法眼呢?只有两种可能,其一,菩提只是暂住西牛贺洲,只为教导孙悟空而来;其二,菩提的法力与如来相当,甚至超过如来。
    
    再看看菩提祖师出场时的介绍,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诗是老吴写的,明显描写的是一位佛门人物,但悟空是寻仙访道的,且后来悟空多次提到自己弃道从释,可以判断菩提及其弟子当时应是道士装扮,且菩提教授的东西虽然儒释道都有,但以道术为多。诗中“西方之祖”,“与天同寿”的评价也极高。什么人亦道亦佛,与天同寿,且为西方之祖呢?答案就是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各位朋友看到此处定会大吃一惊,且听我慢慢道来。老子是道祖大家都知道,他怎么又是西方之祖呢?
    
    
  四,从老子化胡说起
    
    虽然,网上对此异议否定者甚多,但那都是从历史或佛道经典中反驳的。我就书论书,只谈两部小说。且看原文,封神演义中老子出场时有三首诗,
    
    “玄黄世兮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
    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进群贤。
    清净兮修成金塔,闲游兮曾出关西;
    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无得自然;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
    
    “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
    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倒性还存。”
    
    此处明言“渡进群贤”,可见老子曾经授徒传道甚多。又言“曾出关西”,“函关初度”,可见老子曾去函谷关外。又言“一统华夷”,可见老子确曾西出化胡。大家应该知道“五岳”,“昆仑”是暗指中华,道教,“须弥”指代胡夷,佛门。
    
    再看西游,当老君和观音观看二郎斗悟空时,老君曾对观音介绍金刚琢时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请注意这句话的重要性!老君当时是在对观音菩萨这样的佛门要人说话,既然他说了“化胡为佛”,观音又没有异议,可见此确为事实。太上老君确为西方之祖,他本身又是道祖,如此即合菩提之诗,此为太上老君即为菩提老祖的论据。
    
    
  五,老子和西方教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在封神演义中,诛仙阵和万仙阵时,有西方教两位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出场。此二人究竟什么身份,西方教又是什么教。从后来故事与书中对此教的描写看,此为西游中的佛门无疑。
    
    从上文可知,老子曾经西出函谷化胡为佛。可见在封神之前,老子就已经化胡过。既然西方教即后来的佛门,可见老子所化之人即是接引准提等西方教众。这也解释了为何元始,通天教众众多,老子教众仅玄都大法师一人,而他又说“渡进群贤”,可见西方教其实就是老子点化开创之教。但在封神中,接引准提与老子并不认识,可见点化西方教时,老子也是像教孙悟空一样化身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封神榜里的官职姓名是写好的,此只有老子,元始,通天三大教主知道,二代弟子如燃灯,赵公明等人都不知晓封神榜中姓名,接引,准提曾多次救下截教中人,并说封神榜中无其姓名,作为西方教主如何得知道门中封神榜的秘密?我想这应是太上老君秘密告知的,因为西方教就是他所点化创立的!
    
    
  六,老君和孙悟空的师徒之情
    
    既然我们认为菩提祖师即是太上老君,我们来看看老君和悟空之间的师徒感情。
    
  1,西游原文曾说“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可见只有老君知晓悟空灵石的身份,可以预知他来求仙访道,如此便奠定了与悟空的师徒缘份,其他人比如准提如何而知呢。
    
  2,西游原文悟空在东海求武器时,龙婆对龙王说“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大家知道,法宝是由仙人注入一定的思维和法力而形成的。它的灵气,是由制造者注入和感化。定海神针见到悟空的异常情况应是其制造者发出的,那么定海神针的主人是谁呢?西游原文“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可见定海神珍是老君所炼,所以应具有老君的灵气和思维,换言之,老君可以驾驭和操纵它。从龙婆的话中我们得知,定海神珍开始异变,好像与悟空有缘,这难道不是老君在幕后操纵吗?可见棒子是老君冥冥之中赠于悟空的。
    
  3,悟空大闹天宫时看似无敌,其实从后面的故事我们知道,天上很多如元始天尊,真武大帝等高人当时根本没出手,很多普通天将也是没有尽全力的,比如奎木狼,这是很奇怪的。后来悟空打不过青牛上天庭查人,玉帝要派将帮他,悟空曾说那些人连自己都不打过,如何打得过青牛,当时许旌阳天师说了一句“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可见当时天上的神仙是故意放水的,至于是什么原因,会不会是他们已经会意了悟空师父的身份,还是有点可能的。
    
  4,悟空后来和二郎神杨戬不分胜负,当观音对老君说她的瓶子可能将悟空砸死,欲要出手时,急忙被老君拦住,老君用他的镯子“救”了悟空一命。当时老君的理由也很好笑,是担心观音菩萨的瓶子是瓷器,可能会找摔碎,这可能吗?
    
  5,而后老君主动要求锻烧悟空,猴子被抓后,即被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如此,猴子无法施法自救。而老君炼猴子时,是放了穿琵琶骨之器的。他为什么要去掉呢,连人带勾子一起炼岂不是更安全。老君难道不知道仙人罪犯的琵琶骨如果勾了就任人宰割,如果去了可能会生出事端,让他逃去。那此时老君为何要去呢?唯一的解释是不让他死,让他自救活命。那么就可看出老君并不想杀他炼丹。实际是在秘授他铜头铁背,火眼金睛之术。试想老君如果故意要杀他的话,何须如此费力。这可以由悟空后来的话得知,“当年因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在八封炉中,锻过一番,他幸在那巽位安身,不曾烧坏,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他煼做火眼金睛。”他每每自称被老君锻炼,有感激之意,可见悟空明白老君并无杀他之意,即使悟空并不知道老君是他的恩师菩提祖师,也明白老君是在帮他。试想红孩儿的火都可以让悟空几乎殒命,更何况是老君,大家不会认为道祖比不过一个小毛孩吧。何况要他死的方法很多,他的葫芦一收就行了,然后盖子堵上,悟空则必死。
    
  6,再接着看后文,在收金角银角时,老君现身后,原文描写“悟空慌的进身行礼”。试想一个曾对你痛下杀手的人,你会如此吗?气愤鄙视还来不及,怎会如此谦卑,更何况是一向自大目中无人的悟空,可见悟空明白,老君当年是为他好。孙悟空自被困五百年后,已懂人情,他对唐僧恭敬,一是出于救命之恩,二是由于他是如来选中的人,他当然得尊敬。他对如来尊敬,是由于如来太过强势,悟空有自知之名,已然服气,对着干于己无益,当然依礼。至于观音也是如此,观音比悟空法力大,悟空知之,且观音会念紧箍,悟空也怕这个。再说老君,书中未写他如何如何厉害,亦未明显提到他降伏过悟空,连炉子也被悟空打破了。悟空假如真是不明事理,看老君不过如此,乃自己败将,为何对他恭敬呢?
    
  7,再看后文,至乌鸡国时,悟空为救一凡人向老君求丹。假如老君不是西方之祖,不是悟空的师父,一个和己毫不相干且为佛门办事的人,老君作为道祖干吗给他珍贵的九转还魂丹。悟空已经说了要到别处讨药,老君拉住了他给了他一粒,理由是怕他来偷,不如做个人情送他一粒。试想老君若是真不给,随身带那葫芦,悟空怎能偷去。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磨他几个时辰,老君不急,悟空必急,故老君当是真心赠药。由此可见老君对孙悟空的疼爱之情。
    
    
  七,老子和几个神秘人物的关系
    
    既然前文已论证了老子化胡为佛,且为孙悟空师父的这一事实,下面揭开几个神秘人物的身份。封神中的西方教是老子点化创立之教,即西游中的佛教。根据《无量寿经》记载,所谓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故又名为接引佛,接引有心成佛的众生,参学佛理,获取果位。老许写封神时,写了西方教,教主是接引道人。认为“菩提是准提,如来是接引”学说的人,有没有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如来是接引,为什么老许起名叫接引道人呢?应该起名叫如来道人,或是类似的名字,即使不起类似如来道人这样的名字,也不应该起名叫接引道人,这明显会引起读者和研究者误解的,老许不会如此的。他既然起名叫接引道人,肯定和接引佛有关。
    
    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对应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接引佛(即阿弥陀佛),这样应是工整的,更有说服力。佛门共分三大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尊,即为接引道人。东方净琉璃世界以药师佛为尊,纵观封神,准提甚与东方有缘,加上他在西方教二教主的地位,在东方佛界为尊,亦是合理,但因其名为准提,而佛经中有位地位很高的准提菩萨,准提道人是准提菩萨也是极可能的,暂不深究。中央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为尊,即为西游中的如来佛。如来佛究竟是谁呢?
    
    看过封神都知道,接引准提来参加封神之战是为了收西方有缘之人,书中明言他们收了如孔宣等很多人。但有一人,他们并没有收去,就是多宝道人。在接引准提未来之前,老子已将多宝拿下,送入玄都。接引准提后来才到,他们不知多宝这个人,书中也未写他们将多宝带走。可见,多宝道人并未跟随接引准提去西方。但书中明写多宝后入释成佛,可见是老君安排的。原书广成对战多宝时有诗,“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这个“拜”字作“作为,称作,授官”解释,如官拜大将军等。如此可猜想多宝道人即是后来的释迦牟尼,即如来佛。而本就有多宝如来这个说法,可见多宝是老君选中,安排为中央佛界的治世之尊。但这是高级机密,孔宣并不知晓。他见辈分较低的新人多宝竟和两位老教主并世为尊,心中不爽,欲强替主人出头。于是便上演了西游中如来所说的吞佛事件。如来从孔雀腹中出后,本欲杀之,众佛求情,又考虑到他是准提前辈的人,打雀也要看主人,于是将计就计给个面子,封了孔雀大明王菩萨,于是皆大欢喜。且安定了人心,赚足了民望。所以后来再无人反对了。
    
    既然论证了老君化胡为佛,创立西方教,以及多宝即如来的事实,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封神中的燃灯,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等道门中人会改入佛门。而且此也解释了燃灯为古佛的原因,燃灯晚老子半辈,高文殊等半辈,所以待多宝即位后,燃灯成为上古佛,理所当然。文殊等入释看来也是受老子的影响和安排。
    
    
  八,老君为何让孙悟空取经
    
    老子点化创立西方教后,便功成身退,无为而治,不问世事。后来他发现一块灵石,即为悟空。西游中曾提到,“老君解化女娲,炼石补天”,又因悟空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灵石,故老君知道悟空的来历,乃天地灵气所化。老君心喜,故而到凡间教导悟空一番,并将自己炼就曾送于大禹的金箍棒冥冥之中赠于悟空。悟空本领虽高但未成正果,只是散仙,虽然后来成了齐天大圣,但却大闹天宫闯了祸,从此不便留在天庭了。老君因而让他参与取经,进入佛门。
    
    说到此事,就不得不提一个配合老君安排此事的重要人物,即封神中的燃灯道人,后入释成佛,西游中的燃灯古佛。此人在西游中仅提到两次,一次在书之开头,一次在书之结尾。当悟空误入兜率宫时,书中明言老君在外和燃灯古佛商议要事。我们可以猜到,燃灯告诉老君,如来将要在中土传经,功成后取经之人将成正果,老君即向燃灯推荐自己心爱的小徒弟孙悟空。燃灯第二次提到是在书的结尾,即派人帮助悟空他们发现无字经书。
      
    还有两个明显的证据,其一,佛门众佛菩萨众多,但书中与取经有关的却都是观音,文殊,普贤等人,这很明显,这些都是老君故意安排的,他们都是老君的师侄,是熟人;其二,在取经途中,悟空多次杀伤无辜人命,论年纪修为资历都还尚浅,如何能封为佛,这显然是老君的安排。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佛教与其前身西方教的创立者就是太上老君,也即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孙悟空取经也是太上老君的安排,这应是悟空大闹天宫犯了叛国罪后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此文为最新版,愿与朋友们一起讨论。最后申明,我只是从两部小说中考证,不涉及历史和佛教道教经典,不要以此反驳我。无论大家支持还是反对我的这个考证结果,我都非常乐意与大家和和气气的交流讨论,百家争鸣,共同进步!


 
再读西游,忽然想起了一些从未想过的东西,感觉自己可能错了,错在哪里呢?
        
  无意中看到一篇旧文,是金庸先生自己说过,他说很多读者探究他书中的秘密和伏笔,居然探究出很多的秘密,有的是金先生想到的,有的是金先生根本没有想到的,可让金庸没想到的是,有些读者的探究却甚是合理,甚至让他本人都有点折服和相信了。金庸曾经自己搞了简单的武功和人物排名,是他写书时自己心中定的,可是大批读者不同意,并用大量证据证明了此说的不合理性,但却合情合理。由此我又想到了高中时学的鲁迅的文章,很多的分号都被老师分析半天,这是鲁迅的本意还是笔误呢?
        
  我再想一想自己菩提老君论和别人的菩提准提论等等,我忽然有了一些想法。小说是作者写的,人物和事情是作者定了,它的一切都由作者做主。可是当小说为大众普及时,作者的话未必能让所有读者心服,读者更乐于和普通的其他读者们交流和讨论。
        
  所以,小说既是作者的,也是大众的。小说的探究和讨论也分为两面,一是物质的,表象的,读者的:二是意识的,思维的,作者的。拿西游中菩提身份来说,无论是老君论,准提论,如来论等等可能都是属于表象的读者的讨论,合情合理,充满趣味。但可能却背离了作者的本心,作者可能并没想到这些,但这无所谓,小说本就是更多的属于大众,无论老吴本心中的菩提是什么,都不影响我们快乐的研究我们心中的“菩提”。
        
  至于作者心中的菩提是谁,可能更多的穿插于对小说的态度及其创作的情怀。其实整部西游,老吴都在描写一个“心”字!他称悟空为“心猿”,称白龙马为“意马”。称真假悟空为“二心”。书中有诗“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这首诗的深意值得研究。
          
  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菩提这个名字本就是指本心,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即是本心悟道,老吴以菩提为悟空师名,应有此意。菩提的洞府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斜月”和“三星”都是“心”字,而又有“灵台清明”和“方寸大乱”的成语,故“灵台”和“方寸”也是指心。所以悟空的师父应是其本心,当然在小说中不可能这么说,否则就乱了,那就成了佛经不是小说了,这应是老吴心中的一点情怀寄在书中。菩提祖师既会说道又会说佛,而悟空确实是前半生为道,后半生为佛,亦道亦佛,半道半佛,不合其本心吗?
        
  当然无论老吴是不是想寄托菩提是悟空的“心”,都无所谓,我们还是多以读者的立场快乐的探究连老吴都没想到的东西吧。
 

  
  其实中国的神话是纷繁复杂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它不像西方的有些神话系统很严谨的一个系统,中国的神话无法组织在一起。比如你说的那些上古大神,为什么在后来的神话世界却没有了踪迹,他们的地位和能力和道教的大仙们谁高谁低,这些都是无法解决的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火神这个概念,在上古神话中,最早是炎帝,后来还有祝融,还有介子推,民间还有更多的传说,而在封神中还有火府星,火德星君这个概念,西游中也有火德星君的概念。所以这是无法统一的。再比如,雷电风雨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的认为是雷公电母打雷闪电,雨师降雨,也可以复杂的认为还有雷部,有二十四天君,降雨的还有龙王。太乱了,真的无法统一。
    
  其实讨论神话,分为四个系统:
        
  1,上古神话系统
  一般出自古传说,和一些比如山海经,淮南子中.有很多故事比如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刑天反天,黄帝封禅等,这是一个很凌乱的系统,不像希腊罗马神话那样有条理和体系.不过这也正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浪漫主义的色彩.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伴随我们成长.所以这个系统的神话没有整理和解释的必要.
        
  2,佛教,道教正统的经典系统
  这个最专业,我们没有能力整理和解释,而且解释不好会引来"专家"的嘲骂,而且还有各种有教派,他们各有各的教义和神话体系,实在是无法整理和解释.
        
  3,民间各族信仰系统
  这个最乱,各族信仰都不同,比如台湾人就认为妈祖是最高神,各行各业都认为有保护神.这些民间俗神组在一个凌乱的体系,是更不可能好好的整理和解释的.
        
  4,神魔小说系统
  中国有很多神魔小说,当然以西游和封神影响力最大.这个最值得整理,因为他们有很多共通之处,有些人物跨越两书,佛道两家都有介入,而且整理出来很有意思.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是真正属于大众的,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心中的想法,真正畅所欲言,百花齐放,而且不必付任何的责任.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神话系统的各方面做整理.
    
  所以我写的这个讨论菩提祖师身份的贴子,都是立足于封神西游两书的。
  
 

如何解释唐僧和悟空的成佛,他们成佛后岂不是地位辈份都在观音之上了,观音他们作何感想??
  =====================================  
    佛和菩萨只有境界上的高低,并不存在辈份和能力的差距。
    西游中曾提到观音是七佛之师,佛经也有载文殊师利指点过释迦,可为释迦之师。
    悟空和唐僧成了佛,辈份绝然在观音他们之下的。
      
    偶来打个比方,可能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勉强听下吧。
    罗汉,菩萨,佛,好比是学历中的本科,硕士,博士。
    罗汉是达到了自觉的境界,拿到了本科学历。
    菩萨是达到了自觉和觉他的境界,拿到了硕士文凭。
    佛是达到了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的境界,拿到了博士文凭。
      
    但这并不表示,菩萨比佛能力和辈份要低。佛觉行圆满后就不太问世事了,拿到了博士在研究所里专心教务工作,不太亲身工作搞工程。
    而菩萨没有觉行圆满,并不代表他没能力或者达不到这个层次,只是菩萨更执着,他们不太想再往上考,他们要亲身的工作,以自己的知识投入到佛门建设的浪潮中,他们献身说法,教化世人,和我们更为亲近。就仿佛一个硕士投入到工作中,不想再考博了,并不是他们没能力和资格考博。地藏菩萨是可以做佛的,可他给自己强加一个任务,就是要度尽地狱众生才去成佛,何其伟大呀!
      
    所以像唐僧成佛后,基本上就没事做了,天天听听如来佛祖讲经就成了。悟空也没事做了。可是那些菩萨却还要普济万民,度化四方,当然他们是自愿的,是快乐的。
  
 

神话研究心得--关于神仙妖魔鬼怪概念的讨论并探究天廷政府制度
  
    1,首先谈妖与怪,这个词在西方常称为怪物,一般指容貌恐怖的动物或兽人,而在东方常合称称为妖怪,妖怪是一个笼统的贬义词,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是法术的非神非仙非人非鬼的由动植物修炼的已经幻化出人形(有的未必幻化成人)的物体。
    其中妖以动物修炼而成的居多,例如蛇妖,免妖;而怪以植物修炼而成的居多,比如树怪。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植物们在修炼过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话,是完全有资格修炼成仙的,妖与怪是动植物们修炼方向向邪恶这一面发展的不良结果,在修炼过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这些动植物们常被称为精,比中免精,人参精等,比称妖怪略有善意,但也可一概称为妖怪(注意并非本质意义上的妖怪),妖怪白天晚上皆可活动。
        
    2,其次谈谈魔,魔从狭义上来说和妖基本相同,但有两个区别,其一是魔在法力上是远比妖要强大的多的,一般的神仙都不一定是其对手,是资深的妖怪,且带有一点反政府性质。
    其二是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误入邪道而堕落成的,妖则是动植物土生土长的。魔白天晚上皆可活动。
        
    3,再谈谈鬼,很多人将鬼与妖,魔并谈,认为他们差不多,这是极其错误的!鬼为至阴之物,一般俗称为魂,言下之意就是阳寿尽了,阳间的躯体没了,只剩下了蒙胧的非实体的单元。鬼绝大多数由人死后,魂离体而化成,只能在阴间活动,如果回了阳间也只能在夜晚出来,由于人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变成纯阴之体,自然多了一点超能力,但极其微弱。所以说鬼的力量很弱的。鬼的出路一般有三,其一是投胎转世为人或动植物,其二是在地狱里受苦,这两条最为常见,还有一条是尸解成神,一般来说是人在阳间或多行善事,或修道,或受高人指点,或受敕封,但却没有机缘肉身化仙只能在死后尸解飞升为神的人。其实这些人并没有直正的当过所谓的鬼。鬼只能晚上活动,白天是绝对不可能的。
        
    4. 来谈谈仙,从广义上讲的话,仙有五种,天仙,地仙,人仙,人仙,鬼仙。狭义的仙即指天仙,地仙。这里只说一下狭义的仙,即与神相区别的仙,仙这个概念也是纯粹的宗教性质的,言下之竟,是道家的专有,无论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总是和道教是息息相关的。仙是肉身成圣,功德圆满之人,所有的物体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被动成仙,无论是人,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动成仙。比如受仙人点化,或被仙人仙气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灵药,或生长环境吸天地灵气,都可以使物体成仙或先成人体再修成仙。此中例子有很多,不举例了。
    第二种是主动修仙,“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动物可以修仙,当他们信奉道教,主动修炼道门正宗法术,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缘人就可以修成仙道。但必需是修炼正宗法术,如果修炼了旁门,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
    成仙以后,如果没有受到官方承认,只能算是散仙,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遥长生之体。如果受到官方承认,就入真流,成为真仙。此时可以选择在天庭为官,也可以不去,毕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此时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岛,自在逍遥,终日下棋喝酒访友,没事去听听天尊们讲经,不问世事,真可谓至乐也!
      
    5,再来说神,神这个概念不是宗教性质的,与佛和仙不同,神是个信仰概念,是个制度概念,这点要详细注意。我们这里不谈上古大神,只说后世之神。有些上古时期的诸如女娲,共工,祝融,刑天等为先天自然之神,与后世所谓的神是有严格区别的,一般俗称为大神或称上古大神。 广义五仙是天地神人鬼,上面说的仙指的是天地两仙,这里谈的神指的是神仙和鬼仙。神是人死后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做事的人,请注意是死后,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归天后而成的,没有带走自己阳间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工作,诸如封神榜最后封的皆为神。
  
     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学习修炼相关宗教经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缘份,或是阳间十分优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间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后被天庭封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当官任职。比如后世的包拯,文天祥,关羽等人,他们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没有进行过修炼,只因阳世影响太大,为人优秀,死后就被天庭吸收为神了。所以神这个概念并不是单纯道教的概念,这和仙佛是有区别的,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上面谈了这么多,尤其是神与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与仙哪个级别高的陈年老调问题上了。其实那是将级别官职与修行的圆满层次弄混了。神与仙的级别问题,是其修为的圆满层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径不同,一为肉身成圣,一为死后飞升,仙确实是比神的级别和圆满层次要高。但和所谓的官职是扯不上关系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类的神,这都是大帝级的,官阶非常之高,远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况一般的仙还没有公职呢!
    
     6. 最后说说天庭的制度,天庭实际上是一个由神占绝大多数,并占统治地位,吸收部份道家的仙人,佛家的人,一起组成的以玉帝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具有明显政治分工的国家。玉帝是个道教概念,当仙佛神三界一起组成天庭政府后,玉帝被推为皇帝治理天庭,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道祖还是佛祖名义上都是玉帝的臣下,这在西游中有明显的表现,如来观音在提到玉帝时,都称奉旨。
    在封神榜制定后,天庭由365位神组成政府,由玉帝统治。但在后来漫长的改革中,天庭渐渐的多了很多部门,也多了很多官位,比如像弼马温这样的官衔。如此便需要更多的神,于是阳间很多优秀的人在死后,就被天庭吸收到天上来做官。
    天庭本来只是全由神组成的,他们法力不如仙和佛两家,但当神的队伍壮大,并有了相当的组织规模,甚至是军队后,他们就成了具有实权的政府。此时仙和佛两家虽然不屑天庭政府,但不得不正视他们,因为他们是合法的唯一的政府。
    所以仙表了态,愿以玉帝为尊,并放了大量的精英在天庭任职,像真武大帝,东华帝君等等,连道祖都被天庭聘为首席顾问。但仙界只是拨人与天庭共同管理天上人间,身份尊严万不能失,所以老君虽为道祖,且为三清大师兄,到天庭当顾问后,也自愿降为三清之末,以保仙界尊严。后来佛门也以玉帝为尊,愿共建联合政府,也拨了一批精英到天庭任职,比如四大天王等,然后就形成了神仙佛共掌天庭的局面,玉帝是共推的天庭领袖,是神的头头,道祖和佛祖愿意为臣,如此天庭制度大成。
        

菩提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高人,应是仙佛幻化
  

大禹的金箍棒是老君炼的吗?在哪一回里?
  =========================================================================
关于“金箍棒是老君炼的”见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原文“大圣喝道:"你若问我这条棍,天上地下,都有名声。"老魔道:"怎见名声?"他道:"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孙悟空为何大闹天宫时无敌,后来打不过那些小妖精呢???
请楼主说说,不过按楼主的说法,太上老君是孙悟空的师父,这倒好解决了。
====================================
这个问题有两个方向回答,
其一是你假如不太赞同我关于悟空师父是老君的说法,请看下文,我直接引用别人的有关讨论。
    
  大闹天宫时,天宫很多神仙是不想灭猴子,如果想灭猴子,有一大群有这个能力。二郎神杨戬是略强于猴子吧,可是他只是太上老君的徒孙辈.
  太上老君随便扔个手镯子啊,裤腰带啊,扇子啊,水杯呀,都够孙悟空受的了。太上老君太强就不说他了。比如说奎木狼,变成黄袍怪后能和孙悟空打五十合不分胜负,而奎木狼在天上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星君的位阶,应该不到厅级干部,估计比县处级稍好吧,那么天上象他这种水平的有很多个。只要二个奎木狼级别的就能缠住孙悟空,再来两个就绝对能把猴子拿下。
  天宫中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也许是觉得玉皇压迫他们太狠,他们有意放纵猴子让玉皇头疼一阵子。天宫的神仙反正已经是不生不灭的了,只要不犯错误,能永远享受这个待遇。但万一犯了错误呢,君不见沙和尚不过打破了一个灯,就被贬下界为妖,受飞剑之苦。还得从头修行起,多烦啊。反正最后总有人出来收伏猴子的。
  所以,真正出力的只有玉帝的外甥,虽然他对玉帝诸多不满,毕竟是自家人,因此最卖力了。
  其实在取经路上所体现的是老孙的真实水平。他的真实水平就是略高于Boss级神仙的宠物,但低于个别变态宠物,比如说大鹏,九头狮子。至于那些妖精,本领虽然菜鸟,但法宝不菜鸟啊,有老君的裤腰带,弥勒的人种袋,这些法宝的主人公,都是BT级的人物啊,悟空哪能干得过。
  当然,有时是猴子手下留情,怕伤了神仙的坐骑童子什么的,见面时不好看。
  猴子五百年并没有修行什么,天天在为生存而挣扎。
    
  其二,你假如同意我关于悟空师父是老君的看法,那们就很明显了。悟空闹天宫时,很多大仙都会意不便出头。取经是老君磨难悟空,故而和老君有关的妖怪最多。
 

可能观音很早就知道孙悟空是老君弟子,所以观音在孙悟空战七圣的时候说要用瓶子砸孙,其实是在给老君找一个台阶下,让老君这位前师伯亲手操作,在不伤到孙悟空的情况下把他抓住。
  当时观音老君的对话大致主要是:观音说,这个瓶子砸下去,就算砸不死,也能让孙摔一跤。老君马上说,你那瓶子砸到棍子上会碎的,还是我这镯子管用。现在看,敢情这两位是在演双簧啊。
 

  
  翻天的猴子
  逐父的哪吒
  辟山的沉香
  都变成了泥胎
  被一句佛法无边
  于是
  后人开始唱了
  地还是地来天还是天
  爹还是爹呀娘还是娘
  河还是那条河来山还是那道山
 


封神中哪个法宝最厉害??
  ====================================================================
太极图,老子用它开天辟地,分清理浊,定地水风火。还能有比这更牛的??
不知道太极图碰到金钢镯会不会被收
  


看故事,要看意境,西游记就是贬佛崇道的,这点如果不明了,白看了.南怀谨
===================================
我也一直认为西游表面扬佛抑道,实则扬道抑佛。
不过书中很多地方都是很有矛盾的,说不清。

 

还有说法:悟空是金禅子的化身,唐僧是善良、懦弱的那部分,猴子是暴戾灵性的那部分,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时间刚好跟10世前投胎的唐僧一个时候,

唐僧是金禅子吧  做为高级调研员,这哥们对佛家的本本主义深恶痛绝,通过月光宝盒学了毛太祖的《反对本本主义》后,痛下决心到基层调研。  于是化成了唐僧 那么俺发展一下你的观点:  
  唐是善良、懦弱
  猴子是暴戾灵性
  猪是安逸懒惰
  沙是奴性
  马是执著专人
  五者合一,才能成正果
  也就是说,所谓修道,就是在人的各种本性中本本分分的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