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日本为什么要先杀张作霖

(2007-05-17 15:13:43) 下一个

日本人为什么要先杀张作霖

日本人为什么要先杀张作霖,说得乐观一点是日本人自知打不过(注意,是日本打不过)说得谦虚点是没有把握打败东北军(还不是全中国军)最起码是两败俱伤。当时日本根本没有灭亡中国的实力,日本在东北经营了六年,攫取了大量的(包括铁、煤等战略)资源,也从蒋的退让、懦弱中孳生了野心,才敢、才能问鼎中原。如果不是为了东北的资源,依军力(强者速战速决)更应该以海军(陆战队)从京津中央突破,毕其功于一役。炮击北大营(关东军600人)完全是试探性进攻。正是蒋的姑息养奸,养虎贻患,才酿成中华惨祸。蒋在政治上错误估计,军事上指挥失当(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最起码的战略,你看看人家——就是打败你的毛指挥——兵发朝鲜,军力悬殊,战和——从政治上是战胜——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留下千古绝唱。挡不住了你还可以节节抵抗,困兽犹斗,最后——玉碎)道义方面更是失尽民心。

日本在得到东北后都干了什么:
   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19.5万余支步枪,5500挺机关枪,1650余门大炮,5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上百辆新式坦克以及大批的弹药、器械、医药、物资等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38亿元之多。可以说大烟鬼子逃跑将军张学良是现代中国第一大汉奸。
   日本对东北工业资源的掠夺是多方面的,但其重点是掠夺战略物资,特别是钢铁、煤炭和液体燃料等等。
   1931 年以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的生铁数量大幅度增加。据伪满统计,1931年为54.2 万吨,占日本进口总数的71%;1932 年为82.2 万吨,占进口的83%;1933 年为95.3 万吨,占进口的81%;1934 年为114.9 万吨,占进口的77%。日本对东北生铁和钢的掠夺,主要集中在属于满铁的鞍山制铁所和属于财阀大仓系统的本溪钢铁厂。他们所掠夺的生铁,除了在东北就地制造军火外,很大一部分被运到日本国内八幡等地制造杀人武器。
   日本对东北煤炭的掠夺在“九•一八”以前就处于垄断地位。“九•一八”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煤炭逐年增加:1932 年为1703 万多吨,1933 年为1885 万余吨,1934 年为 2055万多吨,1935 年为 3127 万余吨,1936 年为 4214 万多吨,1937 年达5266万余吨。在日本进口煤中,东北煤占70~85%。特别是抚顺煤,日本称它为“工业煤绝好典型”,完全用于重点地区和部门,但其价格却低于日本煤的十几倍!
   日本对中国东北石油资源的掠夺是全面性的,其中包括天然石油、页岩油和人造石油。在这些资源中掠夺最为突出的是抚顺的页岩油。“九•一八”后,通过不断扩建页岩油厂逐步提高了生产能力。1931 年生产粗油16.3 万吨,1935 年增至74 万多吨,1936 年计划达到87万吨左右。
   日本对东北农业的掠夺,除了移民霸占土地外,还大量掠夺农产品,特别是大豆和玉米等。“九•一八”事变前5 年,东北平均每年向日本输出大豆三品(大豆、豆饼、豆油)1163 万吨,占大豆三品总输出的60%。“九•一八”以后,日本垄断资本“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等,以压低价格等手段掠夺东北粮食,运到日本和世界各地牟取暴利。1934 年东北运往日本的玉米价值1290 多万元,占总输出的68%。1936 年至1937 年,东北每年平均向日本输出大豆三品1182 万吨,占总输出的64%。

就说东北实力不足以抗战,那你张学良为什么把银库,兵工厂,飞机.....都留给日本人了? 恐怕没有张少帅的慷慨馈赠.日本也不至于就能那么早发动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了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