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医学衷中参西录》食疗探析

(2008-11-22 12:18:24) 下一个

【摘要】  探讨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食疗法,他主张单味重用总以取效为宗旨;多味组方配伍使用,互相取长补短;以药食制粥,老幼咸宜;配制药膳,利于患者服用。为发挥药食特色疗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锡纯 食疗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所著,书中精论中医,兼采西医,中西和参,在学术上有许多独到见解,对后世影响很大。张氏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对食疗很有研究,他喜用山药、龙眼肉、石榴、山楂、萝卜、核桃、大枣、鸡子黄、柿霜饼、鲜梨、荸荠、大葱、米醋等食品,或单味或组方,应用广泛,方法灵活,告诫“甚勿以为寻常服食之物,而忽之”,“虽为寻常食品,用之得当能建奇功”,经自身反复体验,创制了许多食疗方法,临床应用既简便又廉验,颇受患者喜爱,兹就其食疗的四个方面分述如下。

    1单味重用

    张氏认为治病以取效为宗旨,反对医者遣方用药庞杂、量轻,即使将病治愈亦不知是何药所力。故他临证时倡导“捡对证之药,但此一味投之,以观其效力”,“重用一味煎汤数盅,徐徐服之,恒能挽回极重之病”。《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重用单味食物救治重证、危证比比皆是:如用山楂一两煎汤内服通经闭;半月服用海带2斤治愈瘰疬证;用酸石榴连皮捣烂,煮服治泄泻;生熟萝卜子各一两煎汤顿服治寒湿结胸证;用斤余龙眼肉蒸熟治心脾两虚之顽固性失眠获效;用悬挂于茂盛树上百日的萝卜治劳喘,认为茂树之叶多吐氧气,萝卜借氧气酝酿,补益之力必增;用胡椒宣开寒饮;用生鸡子黄定喘;用单味鸭肝炖服治肝胆虚夹热之痢疾诚有效验。更以一味山萸肉挽救性命于顷刻之间,谓“救脱之药,当以山萸肉为第一”。张氏单味重用治病最为突出的是喜用山药,他经过反复体验否定了陈修园所谓“山药为寻常服食之物,不能治大病”的观点,认为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天上之品,“特征甚和平,以多服常服耳”。张氏临证时往往单用大剂生山药煮汁当茶饮或煮粥治疗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泄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皆获良效。

    2多味组方

    张氏精于药理,善于配伍用药,因人、因时、因证相伍了许多有名的药对,其配伍组方的原则是“取其药性化合,借彼药之长以济此药之短”。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食疗的组方也遵循此大则,认为以两味或多味食物配合成方,用治病人确可增强疗效。如创制了治脾肺阴虚劳嗽的珠玉二宝粥,即将山药、生薏苡仁等分并用以清补肺脾,并强调若单用山药,久则失于黏腻,单用薏苡仁,久则失于淡渗,不能久服常饮。又如治肺肾两虚的咳喘证,用核桃仁、柿霜饼蒸熟,令患者随意服之取效,认为核桃仁善补肾,柿霜饼善益肺,二者相伍,肺肾同补,金水相生,虚者必致壮实,且此方食之又很适口,饥时可随便服食,故对小儿、老年人尤为实用。治身体羸弱之人大便燥结、日久不通的硝菔通结汤,即用朴硝、鲜萝卜片同煮服食亦获良效,张氏认为朴硝擅长软坚通结,然其味咸性寒,单服易损肺伤肾,唯与萝卜同煎数次,则其咸味尽被萝卜提出,其攻破之性被萝卜补益之性减缓,其性寒之弊亦被萝卜之温性所抵。另外,对一些不便于内服者,或内服困难者,还制定了一些外用方。如治疗肢体疼痛的姜胶膏以鲜姜汁与明亮胶同熬稀膏,摊于布上贴敷;因寒致大便不通者用葱白丝和米醋炒至极热,乘热熨脐上,便可自通。均体现了其独特的配伍方法。

    3熬粥增效

    张氏制方,膏、丹、丸、散一应俱全,方法灵活,随机善变,深受老年久病、长期服药者欢迎。而食疗中尤以“粥”为剂者,别开生面,颇有创意。他以药食制粥,剂型简便,老幼咸宜,既能治病,又无弊病产生,且能获得显著效果,堪称一大特色。如治初得温病之身体壮热不退者,以生石膏二两、生粳米二两半共煎至米烂熟,乘热尽量饮清汁,使周身微微汗出,则病无不愈者。张氏认为石膏性凉清热,如单味煎汤,毫无浆汁,与清水无异,且服后药力敷布甚速,由胃下趋,起不到发汗祛邪之功。不仅如此,张氏认为清水煎开后,变凉甚速,“以其中无汁浆,不能留热也”。如与粳米同煎粥,粳米稠润之汁,不仅能留蓄热力,以为作汗之助,又能逗留石膏于胃中,使之由胃输脾,由脾达肺,药力四布,经络贯通,则汗之而愈。故张氏主张“人之欲发汗者,饮热茶不如啜热粥也”。张氏除了喜用单味山药熬粥治一切羸弱虚损之证及病后调养外,还常与他药配伍熬成粥治愈许多病证。如胃气上逆、冲气上冲所致呕吐不止,患者闻药气则呕吐愈甚,诸药皆不能下咽者,投以薯菔半夏粥救治,方以半夏煎取之清汤调入山药细末熬成粥,服之则呕吐立止。张氏认为,凡呕吐之人,饮汤则易吐,服粥则借其稠黏留滞之力,自能使药力留恋于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故推广于呕吐甚剧、不能服药者必以山药做粥服之。张氏治泄泻也往往变饮为粥,有立竿见影之效,如生山药与车前子同煎作稠粥服用治疗小便不利、大便滑泄,原因为山药汁本黏稠收涩,若更以之作粥,则稠黏之力愈强,大有留恋肠胃之功。再如治泄泻日久,而肠滑不固者,常用薯菔鸡子黄粥,方以山药扎细过萝煮粥,熟鸡子黄捏碎调入粥中食之,张氏认为鸡子黄有固涩大肠之功,山药脾肾双补,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笔者遵其宗旨,验之临床用薯菔鸡子黄粥治小儿脾虚久泻和慢性结直肠炎患者,确有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扶正祛病之效。特别是在推崇自然绿色疗法的今天,张氏粥方也为食疗增添了耀人的光彩,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需长期进补者,则更易被患者接受。

    4配制药膳

    张氏独具匠心,常采用药物与食物混合,制成糕点、饼、菜汤等食用,使药物变成佳肴,有利于患者随时服用,尤适宜闻药即吐、食欲不振或服药困难的患儿使用。并认为药膳具有“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的优点。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载的期颐饼是用芡实、鸡内金和白面、砂糖烙成的焦黄薄饼,用于治疗老年人气虚痰盛、胸满胁痛,尤其作饼随意服食,缓缓补脾,正与病机合拍;益脾饼是用白术、干姜、鸡内金和熟枣肉同捣如泥,制成小饼,木炭火上炙干,饥时当点心细嚼咽之,用治脾胃寒湿导致的饮食减少、长期泄泻、完谷不化等病症。此类独特的药膳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http://journal.shouxi.net/html/qikan/dxxb/gszyxyxb/20088254/syyj/20080831015514636_397895.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