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年之痒 (24)

(2007-12-04 20:37:45) 下一个
第二十四章 人生的际遇

    林桐是魏海东的同班同学,当年在学校时是属于那种课外特别活跃,课内基本睡觉的学生。专业课学的一塌胡涂,几乎每个学期都要补考,有几次实在考不过,只好求魏海东以假乱真混进考场帮他考,几次心惊胆战的替考,好歹蒙混过关拿到毕业证。林桐常说魏海东是他雪中送炭的异姓兄弟,两个人毕业后一直交情不错。

    有时候人的机遇是不尽相同的,毕业后魏海东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大型国企,林桐因为成绩不够理想,只好去了私营企业,倒是真正应了那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箴言。但是毕业时间不长,林桐就炒了那个私营企业,凭着家底殷实,自己组装电脑,拉几个人成立了软件公司。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电脑在各种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逐渐彰显它的先进和便利,软件行业在国内开始繁荣昌盛起来,大大小小的软件公司都赚了个盆满钵溢。林桐的软件公司也不例外,才几年时间,公司的资金就翻了几翻,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

    相比之下,魏海东当初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后来事业的发展,成了和林桐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魏海东木讷的性格在他工作中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国营企业的管理一直处在一张无形的关系网中,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魏海东人不爱说话,但性格相当执拗,他认准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经常在技术讨论中让领导下不了台,所以尽管他的技术底子雄厚,领导也决不重用。在单位一直不上不下,属于出力不讨好的角色,尖端项目一般不会让他参加。软件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接触不到新的概念、新的技术就预示着被潮流抛弃,魏海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年,一直像一只被关在笼子的困兽。

    晓荷不止一次提醒魏海东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一个人在社会上,真正做到我行我素是不现实的,但是这常常会招来魏海东的反讥,说她市侩、圆滑。晓荷听到这些虽然生气,但是她一直知道魏海东的实力,他就像是中东石油基地般蕴含着巨大的宝藏,他对软件技术的钻研精神和领悟能力是相当出色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林桐找到魏海东,邀请他到自己的公司一起合作开发医院计费系统的软件,他只要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就可以得到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

    二十世纪初,经过了九十年代人们对软件的认可和广泛的普及,各行各业对软件的需求更加精确化和专业化,也可以说是软件行业的第二个需求高峰到来了。林桐说得眉飞色舞、踌躇滿志,魏海东听得热血沸腾,听了林桐的设想,他那颗在单位混吃等死的心活泛起来,他觉得他已经三十多岁了,软件行业的黄金年龄已经过去大半,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的话,他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没等林桐做出具体的行动魏海东就忙不迭的应承下来,并以最快的速度办理了辞职手续。晓荷为此十分生气,她知道林桐所说项目的可行性,但是她觉得魏海东不应该如此仓促的答应下来,并办理辞职手续。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正因为他这个年龄经不起折腾了,才更要万无一失。

    这个年代,情谊在金钱的驱使下,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白纸黑字的合同都不一定可靠,何况是嘴上夸夸其谈的承诺。魏海东坚持认为那样斤斤计较的话会伤了感情,再就是这样踌躇不前也成不了什么大事,所以直到去林桐公司上班的时候,晓荷刚说和林桐签个合同什么的,魏海东立刻脸红脖子粗,搬出了他的市侩论和小农意识论,晓荷只好住口,暗自在心里祈祷他能时来运转,遇难呈祥。

    天天在屋里既没有看到变形金刚也没有看到遥控汽车,此时撅起嘴巴大声说:“爸爸骗人,你说给我带好东西回来,好东西在哪里啊?”

    魏海东把天天抱到膝盖上,说:“爸爸给你带来的好东西就是它啊,它可比变形金刚和遥控汽车好玩多了,你可以从上面玩游戏,也可以从上面看动画片。”

    天天听到这些睁大了眼睛电脑屏幕,魏海东拿过他的手教给他怎样用鼠标,那个小小的箭头就听话的指哪儿打哪儿,让人很是愉悦。魏海东边教天天边对晓荷说:“我早就说了,林桐绝对够哥们,他为咱们想的够周到了。”

    晓荷看着蓝莹莹的光线里一对极相像的父子脸,她摇摇头不再想不开心的事,用极轻松的口气说:“太好了,以后有了电脑,我就不用一直在单位加班了,天天也可以提前接触电脑,以后好做爸爸的接班人。你们玩,我去做饭啦。”

    晚饭做的全是魏海东爱吃的菜,搭配合理,色香味俱全,看着老公儿子吃的狼吞虎咽,晓荷打心眼里高兴。

    尽管很疲惫,晓荷吃过饭还是坚持把魏海东早晨换下来的衣服洗了,她一直坚持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原则,她在卫生间里听着魏海东和儿子在房间里传出嬉闹的声音,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还有什么比这样温馨的生活更重要呢?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