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最佩服海外华人之一:陈普

(2015-09-11 14:42:05) 下一个
 

陳普 對聯.書法.文章

     

陳普小傳

陳普,筆名阿普,號長安山人。福建福州人。福建師大七七級,英語學士、碩士。畢業後留校,任英語講師。 1989年求學於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獲語言學碩士,教育領導學博士學位。先後任職於大中小學、州教育廳及學區教育局。曾任亞利桑那州教育廳Arizona Principals Academy部門主管,亞利桑那《APA通訊》主編,Creighton 學區Research & Evaluation Department主管,Roosevelt學區顧問,希望中文學校校長,綠洲文教董事長,以及FNU-NAU教育交流項目督導師等職。學術研究方向為領導學、教育改革、文化和語言教學。中國書法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中華詩詞研究會會員。福建師大和福州大學客座教授。現居美國,教書為生。
喜文史哲藝、詩詞書畫;好遊山玩水、體育活動。詩歌創作側重於中國古典詩詞、對聯、散文和英文詩。詩歌作品散見於報刊書集,如:《世界和平詩詞集》,《百年絕句大典》,《中國詞人辭典》,THE COLORS OF LIFE – 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oetry,The 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POETRY,等。書法作品曾在省市,全國及國際書法競賽或展覽中獲獎或被收藏。書法作品散見於國際、國內的書畫展和出版物。

 

 

1-9-2015

 
七绝
 
大漠岁阑丝管繁,和声脉脉调新翻。
最怜一曲梨花颂,直引春情度乡关。
-- 甲午腊月十一晚钱德乐交响乐团与图桑华声合唱团等联袂演出,精采纷呈,实为视听盛宴。梨花颂尤为出色,其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一顾一盼皆恰如其分,恰到妙处。归来后成七绝一首,以誌其趣。
 
七绝

凤城夜雨迎嘉宾,盛会群贤意气欣。
谈教论文细切磋,如花妙语满堂春!
甲午岁阑,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于凤凰城举办年会。各州代表云集,共商汉语教育大计。次日晚宴颁奖,宾主尽欢。即席口占一绝。闲来书之以应 文若君雅属,并希正腕。

凤凰城东远足杂咏并记

阿 普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凤凰城周边群山环绕,可登之小道众矣,可赏之山景多矣。本地名胜迷信山(Superstition Mountain)地处城东“迷失荷兰人” 州属公园(Lost Dutchman State Park)内,当为登山友之最爱。优色来区属公园(Useray Regional Park)之风光路况亦佳。若以难度论,则首推四峰(Four Peaks)顶,次推平铁(Flat Iron)头。而最易者则为山边短道平路,泊车路边,即可登之。然若以休闲健身,赏山玩水论,黄金谷(Gold Canyon)则不失为好去处。

与沿六十号公路东出凤凰城约三十哩,过黄金谷,顺77号土路再驱车七哩,便有登山小道数条通迷信山(Superstition Mountain) 深处。其中佩拉尔逹小道(Peralta Trail #102)颇受登山者青睐。从路口入,拾山路行二哩余,可达豁口高处。立于谷顶巨石之上,放眼四顾,旖旎风光尽收眼底。织女梭(Weavers Needle)一峰独耸,坐北朝南,犹如大酋长肃立施号。东西两侧秀岩林立,错落参差,恰似众武士听令整装。南眺大沙漠,峰峦点缀,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山谷中有小溪蜿蜒迭宕,或现或隐,满谷石岩草木因之生机勃勃。信步小径,偶尔闻幽禽于杂树,赏异草于道边,不觉神怡心旷,陶然忘机。

另外,岩画小道(Hieroglyphic Trail)亦值得一游。从黄金谷小镇之大王农场路(King Ranch)北上,驱车约三哩至望云路(Cloud View)向东百余米即到路口。入山谷行一小时余,山势陡变。曲径幽幽处,一小溪突现,折折叠叠綴于棕褐色之岩石间。岩间或有小潭,形状各异,然皆清光粼粼。近观,则有天云草木映影;远望,却如珍珠连串,熠熠生辉。溪边高岩上有岩画,禽兽虫草云纹等数十,乃土著人遗留,其岁月不可考也。粗粗观之,拙也;细细浏览,趣也。是所谓藏巧于拙,古趣横生;再三玩味,愈发留连忘返。

这年头,世事纷纷,你争我夺,何时得以清平?古有陶潜林逋之流隐于山林之间,以为超凡而脱俗者也。而今我辈虽劳于生计不能亦步亦趋,但也可效法一二。闲暇之余,呼朋唤友一同前往,寄情山水,亦其乐融融也。

今把笔作记,兴犹未尽,补小诗一首以凑其趣。诗云:

闲来觅野趣,健步履崎岖。

行到山低处,坐拥夕照余。

天宽云澹澹,草润风徐徐。

心静世尘远,长吟对太虚。

---五律 远足杂咏

 
 

 
 
 

2015年1月

 

卜算子 梦回家乡

 

梦绕神州路,心漾二泉曲。故国枫林又染秋,更有月倚楼。萍迹

重洋外,辛辣不知愁。苦水一怀融热血,浊酒对冰壶。

2014 年 9月

 

聚会杂感:吃喝玩乐

自从年前的中秋节、感恩节开始,参加大小聚会二十来次。上周末过元宵节和情人节,再加上总统节,承蒙老友相约,接连又是三个晚宴聚会,好不热闹!晚上回家,因为多喝了些茶,思绪一直没有停下来。于是乎,坐到电脑前,顺手敲下些杂七杂八的感想,与诸友分享。

民以食为天。先说吃的。咱中国人的餐桌绝对称得上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到过节时分,更是饕餮大餐。主人精心备下的丰盛菜肴显示了本家的美食品味和烹饪水平,来宾带来的热炒凉拌五花八门各展绝招。再谈喝的。茅台、五粮液、葡萄酒、豆浆、热茶、果汁,林林总总花样繁多。更有玩的。卡拉OK,扑克,麻将,海聊山侃,往往到午夜尚余兴未了。远离故乡的旧雨新知,平时忙于工作,节日里相邀聚会,济济一堂,其乐融融。

咱中华民族的煌煌文明史逾四千年。单就“吃喝玩乐”而言的文化含量,就不简单。

鲁粤川湘闽浙苏徽八大菜系各领风骚,更有数不胜数的各地特色菜。大家若能在晚宴聚会时在每道菜肴上插个小小的标示牌,写出菜名,大厨名号,乃至特色等,那真是让人别开眼福。近来宴会上常见高手所制的蛋糕,色香味形俱全,美轮美奂。若配个标示牌,配上几句原创名言,岂不妙哉?近年来,华人在屋前屋后,种瓜点豆的不在少数。自家后院的原生态产品,标出诸如“某大寨式实验田”及贫下中富农地主名号之类,岂不有趣?还有一些行家,自制川味腊肉香肠,口感味觉远胜过从店里买来的那些品牌产品。记得有次春节聚会,品尝一道川味蒜苗炒腊肉,其名曰:“腊尽春回”。那真是色香味形“名”俱全,回味无穷呀。自种蒜苗和自制的腊肉,加上妙手烹调,真所谓,此菜只应本处有,世间哪得几回尝。美食还得美食家来欣赏,吃就得吃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

“酒文化”的提法历来已久。有的晚宴似乎是名酒展览。除了国之名酒外,还有外国之名酒,更稀罕的是家酿的青红酒。然而,见喝酒,劝酒,醉酒的多,国内国外都一样,司空见惯。倒很想见识体验一番咱泱泱大国地道的“酒文化”,也许算是某种梦想吧。李白斗酒诗百篇,今人醉酒可有诗?王羲之在“微醺”之际挥毫写就千古名作《兰亭序》。举杯邀月,曲水流觞。张颠怀素醉狂草,醉拳醉笔醉八仙。醉卧沙场君莫笑,貂裘换酒也堪豪。青梅煮酒论英雄,醉听清吟胜管弦。 把酒临风作赋,醉里挑灯看剑;等等,等等。从古至今,美酒轰轰烈烈地与无数文人雅士、英雄豪杰相随,又无声无息地放倒无数闻香则喜的各色人等。私下里觉得有了文化的氛围,吃酒才更有味道。

“喝”,除了酒,还有许多令人称道的饮料。晚宴上,饮料显现“健商”。近几年来,市场上畅销的高糖高卡饮料已基本淡出了华人的家宴。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健康饮料,如豆浆,花生浆,奶茶,果浆,菜汁,等等。各家自制的软饮料不断推陈出新,如柑橘,西瓜,草莓,酸枣,桑葚,等制成的新鲜果汁。茶饮在中国文化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寒夜客来茶当酒,草木英华信有神。大餐后来点茶,除了消食助兴,还平添几分雅趣。酒阑更喜团茶苦,将如醉前岂堪夸。茶道与诗词、音乐、文史哲同行,相得益彰。品茗不同于牛饮,加点雅致的风味,多好!

晚宴除了吃喝,总得玩点什么。六点开始,大家一股脑装上满满的一盘菜肴,风卷残云一般,半小时过去,便直打饱嗝。虽说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那残羹剩菜,杯盘狼藉又岂是办聚会晚宴的初衷?若是一到了八点钟,就起身打道回府,岂不没趣?大家平时忙这忙那,好不容易凑到一块,来一轮两轮八十点或几圈麻将,聊聊天,放松放松,挺好的。再有些朋友在一起谈天说地,海阔天空。从政治时局,股票房情,社会百态,人情世故,乃至柴米油盐,无拘无束侃大山,也算一乐。最忌的就是一桌子十来人,听众仅一二,其他全是清一色的高音喇叭。到头来,谁都不知谁在说啥,弄得说兴汹汹,听兴索然。若能给自己留点听和学的机会,给在行的朋友留点说的空间,那多好!

朋友聚会,有点品位的玩法多得很。比如,有的人家即兴演奏乐器,独奏合奏皆宜,或对着卡拉OK吼几嗓子年轻时唱得上口的歌曲。大人孩子都来露一手,俨然就是个小型音乐会。也有拿与会朋友的名字编成谜语,当场猜谜。还有对对联,对诗,多少带点魏晋唐宋的遗风。还有人选了些比较有偏好的话题,例如,制作美食,栽花种菜,孩子教育,消闲旅游,运动养身,鉴赏玉石,摄影观鸟,书法绘画,等等。谈历史风云,论风流人物,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更有朋友拿出旅游摄影,艺术摄影,或新出的文艺作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喜悦。陶陶然,静静然,大家交流知识经验,恰似一小沙龙。玩就玩出品位来。

谈到聚会的吃喝玩乐,还不得不谈一谈咱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尊老爱幼。每次聚会,总能遇到有人偕老携幼阖家来聚,看了觉得特亲切。借这样的机会跟老人家聊聊,跟孩子们聊聊,是一种福缘。我总在想,如果每次聚会都能让老人谈谈自己的经历,谈谈有关文化的话题,哪怕是谈谈种菜、做菜、带孩子,那有多好。如果每次聚会都能让孩子们别玩电子游戏,积极参与主题活动,也让他们有机会向大家谈谈自己最切身的话题,甚至让他们来组织一部分活动,那有多好。家长、长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一时半时或许看不出来。栽什么树苗开什么花,撒什么种子结什么瓜。如果能借聚会的机会和孩子们一起猜谜,读诗,对对联,不正是为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最直接的环境吗?有文化、有品位的聚会散发的正能量是影响深远的。这正是入芝兰之室,潜移默化,陶冶性情。这才是文化传承的“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独乐乐,何如众乐乐?乐有高低雅俗之别;乐能分享则更乐。乐在美食,当知食材的选择,营养的搭配,荤素的平衡,食量的调控,进食的方式与时间,自身的需求,等等。乐在玩娱,当知方式的选择,玩友的搭配,度与量的平衡,时空的把握,自身的修养,等等。总之,大体摆正质与量以及时间的关系,就容易达到美学意义上的愉悦。与朋友同享乐趣,与长辈同享乐趣, 与孩子同享乐趣,达到大家同乐的境界。广而推之,使之成为一种风尚,引领整个社区的健康发展。

敬请大家今后在准备食物的同时,也把精神食粮准备好吧。马年来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享受更多的高雅之乐!也祝我们的华人社区增添更多的亲情友情,更多的和谐美好!

2-22-2014

陈普对联.书法

 

气燥时醇茗无味;心宽处白水生香。

10-10-2012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阿 普

记得小时候,离家不远有个理发馆,横幅招牌,大字楷书:“发人人理”。从左往右念:“发人人理”;从右往左念:“理人人发”。真是好字好招牌。这其中也道出个真理:理发的中心点在于“人人”。不仅自己图个清凉爽快,还得得到大家认可。于是乎,其中的文章大着去了。

初来美国便立马发现美国人讲自由,连发型也自由自在,千奇百怪,无不摩登。庞克族(Punk)的哥儿们偏爱公鸡式,两边剃得铮亮,寸草不留,中间半尺鸡冠冲天。做起路来,嘎嘎作响,两肋生风,作鸟人状。嬉皮派(Hippie)的哥儿们则长发披肩,遥看瀑布挂后川,飞流直下数英尺,属豪放流。更有不少男士脑后扎一小辫儿,或以猴皮筋扎之,毅然决然,一小撮气焰万丈;或百廻千转,雅然有致,如万古青藤。闲暇之际,观赏各式发型于大街小巷,真犹如步入卢浮宫专展,赏心悦目,受益匪浅。

在下同班有理查君,别出心裁:两侧一溜干净,中间宝盖头,呈蘑菇状,背后乃尼亚加拉大瀑布。阳光照耀之下,金发飘飘,璀璨夺目,再配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颇受女士们的青睐。 NAU的黑人弟兄们不乏能人,每每有新奇招数问世。细卷儿的黑发本整整齐齐,偏用剃刀犁上几道经纬线,作地球仪状。或是随意交叉纵横,或是刻意留白蓄黑,分明勾勒出林海雪原夹皮沟,亚利桑那大峡谷。

理发上美发馆动辄十数美元。虽每有优惠Coupon,降价百分之若干,但初拉乍到的俺留学穷哥儿们囊中羞涩仍不敢问津。这儿的中国大陆弟兄们个个相应他老人家的伟大号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剃头场面着实壮观。只见那操刀者口中念念有词,吐出些令人半懂不懂的美发业专用术 -- 一方面为自己壮胆,一方面让受惠者少安毋躁。那被美发者紧紧抓住围脖的旧报纸,不敢越雷池半步,任人宰割,心中但求上帝保佑。围观者则坐山观虎斗,品头论发,各种型号的喇叭一起广播。一两个小时下来,只见忙地发屑乱飞,个个吹胡子瞪眼睛。一副穷酸相,居然变得青春冒烟。哪个不是自我感觉十二万分地好?!难怪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要给剃头店题联曰:“磨砺以鬚,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日前蒙新来李君垂爱,剃了个光辉无比的头,在NAU风光一时,大出风头。李君本操刀有道,怎奈来美前奔波打理,数月辍手,一时间受弟兄重托,不免心虚手软。再加围观者鼓励过度,飘飘然,浑浑然中居然大意失荆州,不觉地在额角处多剪了两刀。顿时头顶形势骤变,颇有中原突围,铁流千里之态。于是败走麦城,叫苦不迭。好在在下我原非光辉形象之辈,当下发表紧急备忘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不须加勉!只见李君前胸冒热气,背脊出冷汗,精心修改,亡羊补牢。无奈积重难返,矫枉须过正。百般权衡之后,一切从短计较。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悲极生乐,绝处逢生。五分钟吱吱咔咔过去,天上复归太平。往镜中一照,年轻何止十五岁!真是“不教乱发催人恼,但喜春风满面生”。围观者莫不拍手叫绝:这下子可以出家修行啦!

几日下来,往返于教室宿舍之途,行人侧目;执教于班级Lab之中,学生拍案。先生交口,同学啧啧。自己顿觉得身价百倍,俨然大熊猫莅临NAU。褒贬由人去,好坏自心知。这高地冬末之风,稍带几分冰雪之气,呼呼地从头顶拂过,一时间竟悟出无上清凉之道来。

孔老夫子有训在先:肤发受之父母。自古以来,人们对头发从不掉以轻心。发愤攻书者,以发悬梁;忧慲悲苦者,挽断白发三千丈;精忠报国者,怒发冲冠。当今世界,人们对头发倍加重视。秃顶戴假发,长发剃光头;曲者拉直,直者熨曲。留辨的,扎花的,染色的,锔油的,不一而足。一会儿披肩流行,一会儿运动式时髦。转眼间风云突变,又是花菜式,又是刺猬型。六盘山,青龙岭;一枝独秀,杂交优势;狮子滚绣球,三毛流浪记。仪态万端,令人眼花缭乱,真不知何年何月有个标准说法。

发型就象历史,反映社会百态。历史社会又如何不象发型,任人扭曲装扮?既然有幸成为人类一员,要么,妆扮历史社会;要么,被妆扮,没啥好说的。除非去当猩猩狒狒,清一色的板寸型,俨然古晋煤老板风度。虽不算清水出芙蓉,但毕竟是去雕饰、纯天然的。纵观当今社会,所谓各界“精英”又有几个当得起“天然纯真”这几个字?

呜呼,三分人样七分妆,七分发型不用装!这时节,头顶清凉,灵感冒出,剥得陆放翁名诗,凑成打油诗一首。大不敬处,唯祈今天天气哈哈哈:

理发本来图放松,

但悲不见大家同。

千回百遍折腾过,

笑煞镜中秃顶翁!

* 这是二十多年前刚来美国时写的随笔,手稿的时间是‘1990年3月8日于NAU,Flagstaff,Arizona.’ 翻故之纸堆时偶尔发现,现拿出来晒晒太阳。

陳普書法

 
 
 

五虎横江海,旗鼓标青,莲花环抱;

三山蕴福地,文风霞蔚,剑气摩空

 

福州古称闽侯,人杰地灵。五虎山又有内五虎、外五虎。

内五虎横列闽江之西侧,外五虎则雄踞闽江出海口。鼓山

和旗山耸峙于福州城的东西两侧,北峰北岭由东北向西北

环抱福州,其中的莲花峰有闽王王审知的陵寝。三山乃城

内的乌山、于山、和屏山。福州城内河汊交纵,从高山上

俯视,地貌如一硕大的“福”字。福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以

冶炼出名,至今仍有“古冶池”遗迹和化剑成龙的动人传

说。自古以来,福州英才辈出。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画

卷中,李纲,朱熹,蔡襄,林则徐,严复,林纾,林觉

民,林祥谦,冰心等许许多多风云人物都在福州留下了浓

墨重彩的印记。

 
 

也談文化評于丹

茶餘飯後聊“文化”
--兼复文若君

阿 普

文若君,
來郵收悉,謝謝分享。
讀了你有關于丹講座的報導,不由得也寫幾行隨想,希望能拋磚引玉。
近年來,不知怎麼來著,“文化”這個詞在各媒體的出現率似乎有暴漲的趨勢。什麼“文化產業”,“文化品牌”,“飲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文化旅遊”,“文化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校園文化”,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令人嘆為觀止。讀了幾天晚報,就說是懂文學了;能哼幾句流行歌曲,自然就算是會音樂了。就連那些五音不全的巨星天后和俗不可耐的貪官污吏只要跟“文化事業”沾一星半點的光便像打了雞血吞了大力丸似的成了“文化(名)人”或是“大師”,到處留下“墨寶”,到處給人指點迷津。更不用說那些“常凱申”、“門鳩斯”之流、名真貨不實的專家教授是如何頂著“文化”的招牌粉墨登場、招搖撞騙了。
我們談的“文化”,特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特別是科教文方??面的財富。這裡不是談“讀書認字學文化”的掃盲,也不談小團體的氛圍常規,如“公司文化”。通常,人們對文化本身的認識存在相當大的誤區。人們總以為頂著“教授”、“專家”、“博士”、“碩士”、“某某長/官”光環的人就是有文化。實際上,有地位權勢、學位、頭銜、金錢、有專業的知識技等等能雖然可能與俠義的文化範疇有一定的關聯,但並不代表有文化。要不然的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豈不都得讓那些個博士、教授和官員來擔當了?所以,不能把懂幾國文字,有什麼學位作為是否有文化的標記,更不能把廣大人民看做沒文化的中小學生或是單單尋求娛樂的電視觀眾。這種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只能說明自己的無知、偏見甚至愚蠢。
一些由學者主講的講座總體來講還是很不錯的,如易中天的品《三國》和康震《王安石》。捫心自問,大家整天又是忙工作,又是忙炒股,又是倒弄房地產,有誰真能定下心來讀幾本書,更遑論做學問想問題了。于丹的《論語》講座是不錯的普及型文化講座,據說很受歡迎。要建一座房子不容易,但要挑些毛病或是推到它雖然要有一定的氣力,但畢竟要容易許多。寫書做講座與看書聽講座的關係也是如此。
北京晚報前不久刊登了作者苗連貴的批評文章。苗先生指出:于丹將《客中行》一詩中的“琥珀(pò)”,讀成hǔ bò;將《從軍行》詩中的“吐谷(yù)渾”,讀成tǔ gǔ hún… …這兩首詩都未超出中學教材範疇。 《於丹趣品人生》讀來賞心悅目,但讀到《琴之趣》中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發現作者有一點小小的疏漏:誤以伯牙為俞伯牙了。譬如,第151頁,“俞伯牙為什麼會有如此高超的琴藝呢?”第152頁,“俞伯牙身處荒島,不知如何度日”。第153頁,“俞伯牙向'空'中學'移情'”等多處。伯牙非俞伯牙也,歷史上並無俞伯牙其人。伯牙姓伯名牙,與周武王時誓不食週粟的伯夷姓伯名夷、秦穆公時期相馬的伯樂姓伯名樂一樣。在中國上古時期,“伯”是一個很普通的姓。 《呂氏春秋•本味》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東漢高誘對之註解時明確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 《荀子•勸學篇》說:“昔日觚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伯牙是當時的古琴名師,技藝高妙,馬為聽琴忘了吃草料。 《琴操》、《樂府題解》則記有伯牙向連成先生學琴的故事。以上文獻所述,皆直指伯牙。現代的《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同樣是講故事,人們對著名文化學者和普通人的期待與渴求是完全不同的。學者講得精妙,理所應當,如果講得像溫吞水,甚至出現一點點疏漏,都會受到眾人指摘。
我認為于丹的講座畢竟是言而有物,講了故事,也講了自己的觀點。同時,她的講座面向老百姓,基本上能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作為一個學者,難免有一定的偏見,有時甚至是以偏概全,失之公允。比如把“三八就是二十三”的命題說成是中華文化的精深道理就很難令人信服。如果犧牲真理而對一個街頭混混的實行“綏靖”,那麼,青面獸楊志為捍衛尊嚴而當街宰了無賴牛二難道就不體現中華文化的精神嗎?如果真理可以隨便犧牲,尊嚴可以隨便丟棄,那麼,“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竭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攘外必先安內”,“絕對不抵抗” ,“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等等都可以脫掉賣國主義的帽子,堂而皇之地戴上中華文化精髓的桂冠? !胯下忍辱韜光養晦是為了來日橫掃天下大展宏圖,關鍵時刻敢於亮劍以捍衛真理、捍衛尊嚴才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
于丹在演講中用實例來說明東西方宗教觀念,倫理秩序的不同。她舉例說,西方的教堂是垂直式的單體建築,例如哥特式的教堂高聳向上,向天空伸延,意味著向天頂的膜拜。可她怎麼就對中國高聳入雲的塔視而不見呢? !她還說中國人的建築是向水平延伸,是群體的建築,呈現出俯拜於大地的秩序。難道她就不知道所謂的高樓大廈群僅是工業革命之後的產物?巍峨的阿房宮、大雁塔、長城、祈年殿都是“俯拜於大地的秩序”?再說了,“西方的教堂是垂直式的單體建築”,難道中國的廟宇,道觀就只是“向水平延伸”而已的小玩意?拿西方的精神堡壘教堂來與中國同時期的鄉下民居進行對比,或者拿泰姬陵和蘇格蘭的羊圈進行對比,才會得出這麼無聊的結論。試問,文化研究的學術尊嚴何在?
于丹教授在講到“向藝術借鑒風格”時說,中國文學的特質是“寫意”的。于丹以莎士比亞同時期的戲劇大師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為藍本,用湯顯祖劇本里朦朧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太守的千金小姐杜麗娘在夢中遇到俊逸書生柳夢梅的情景,醒來後要去“尋夢”,並因夢而亡又因夢而生。 “朦朧詩一般的語言”在西方的文學家的作品中也很多。比如,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都以“夢”來做引子。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the question!" 難道西方文學的特質只是“寫實”的?
搞文化學術研究,不能拿張家的棗子跟李家的BBQ相比,拿王家的斗笠跟劉家的領帶相比,然後信口開河地談結論談觀點。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本身既不是很好的學術態度,也不是對讀者聽眾應有的尊重。其謬大矣。
這種思維上的邏輯紊亂在于丹的演講中隨處可見。比如:西方人的舞蹈是托體的、高高向上的;中國人的舞蹈和戲劇演出是跑圓場、臥魚式的,是圓潤的。西方人不僅國旗上有蒼鷹,西方的詩歌也是歌唱單體的??、雄健的蒼鷹的;而中國的詩歌是謳歌群鳥,李白杜甫的詩歌裡寫的是小鳥、群鳥,山花和群花;現在中國人唱的歌也是“我是一隻小小鳥”,而不是唱“我是一隻大大的鷹”,等等,等等。
“高高向上”的芭蕾舞是西方舞蹈的一方面,而與大地親密接觸的踏踏舞和街舞是另一方面。在中國,同樣有“高高向上”的舞龍和高蹺。但我始終不明白什麼藝術才叫“跑圓場”和“臥魚式”的!至於“單體”、“群體”之說更不知是根據什麼統計數字或研究結果。西方的圖騰可以是鷹,怎不拿來和中國的鳳來比? 。誰說西方詩人不寫小鳥?西方詩人中寫小花,小草,小動物的千千萬萬。讀讀雪萊【英】筆下的雲雀吧:

Hail to thee, blithe spirit!
Bird thou never wert,
That from heaven, or near it,
Pourest thy full heart
In profuse strains of unpremeditated art.

Higher still and higher
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
Like a cloud of fire;
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
And singing still dost soar, and soaring ever singest.

In the golden lightning
Of the setting sun,
O'er which clouds are brightening,
Thou dost float and run
Like an unbodied joy whose race is just begun.
. . . . . .

多美的詩篇啊!浪漫主義詩人真是出手不凡!沒讀過這《雲雀頌》不要緊,讀過高爾基的《海燕》吧?那是編入中國小學課本的。依照於丹教授的說法,高爾基寫的海燕到底是“單體”,還是“群體”?如果沒法欣賞那些優美的詩篇,聽聽舒伯特的《聽、聽、雲雀! 》也可以讓人心曠神怡呀。再不行,看看俄羅斯的《天鵝湖》和中國傣族的《孔雀舞》總可能吧。
中國詩人只會寫小鳥小花?笑話!看看中國古代詩人們的作品吧。李白心中的鷹清高飄逸: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

杜甫筆下的鷹殺氣森森:“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白居易描寫的鷹是威風八面的:“。。。。。下鞲隨指顧。百擲無一遺。 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柳宗元筆下的鷹則是橫空出世的大俠了:

淒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清代詩人陳維崧有一闕詠鷹詞,也相當精彩: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無今古,
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
老來猛氣還軒舉。
人間多少閒狐兔,
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中國人的詩歌既有婉約細膩的,又有豪邁雄渾的。這些詠鷹的詩詞至今讀起來,照樣讓有骨氣、有良知、有正常思辨能力的人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中國詩人歌頌蒼鷹,猛虎,駿馬,乃至騰雲駕霧的龍的作品無數,那些瑰麗的篇章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
就“談文化”而言,如果只是由於無知而信口開河,其實無傷大雅,也許還有助於大眾對文化的關注和討論;如果是由於偏見,那就離真理更遠了,因為謬誤的積澱不能構成正確;如果是固執己見、不肯學習,那就是謬種流傳,害己誤人;如果是別有用心,故意給祖國文化抹黑,那就是欺世盜名,罪不容誅了。

我覺得你的報導挺有意思,看了之後就轉給我的幾個學生看。他們都是在美國受教育的年輕人。沒兩天便收到了堯兒的回郵。她的看法令人思考:
“。。。。。。我覺得這些學者最大的問題就是盲人摸象,或者喜歡非黑即白,每個人都固執己見不肯接受異端。什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那個是能用一個故事一個演講甚至一篇論文說得清楚,或者說得全面的東西嗎?於丹的話雖然我有些不以為然,但是的確反映了中華文化的一面。至於這是好是壞,以及是不是“精髓”的,那是一個主觀的問題,可以等到中國實行全民民主了,大家都來投票決定,那麼或許才能算是有個定論。於丹說話可以少代表一些別人(例強調這是她個人認為中國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些批判她的人可以少極端一些(即不要全盤否定,而是指出她的看法不夠全面)。
當然,我覺得要是要求這些文學家們理性地談文化有些不太實際,畢竟那樣會讓爭執少很多,大家各自發的paper就都少了。
至於于丹講話本身。 。 。 。 。 。私以為有點華而不實。例如:于丹教授說,西方人強調嚴謹的結構,把情感的產生歸納於頭腦思維的結果。中國人是用心靈生活的,用五臟六腑來表達感情,用“肺腑之言” 、“肝腸寸斷””、“滿腹經綸” 、“腸子都悔青了”等詞語來描述情感,是解構的。於丹教授認為,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是模糊和解構的,雖有缺陷,但有其長處。單看這一段就很有取樣偏見,用來唬一下英文不好的中國人是可以的,但是英文裡不光是用brain思考,各種heartbreaking, gut feeling, got guts, bilious... 將感情和性情跟五臟六腑聯繫起來的也是有的。
。 。 。 。 。 。關於“鳥”的命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很能說明中國人的看法。不但推崇“鴻鵠”還貶低了“燕雀”,跟於丹說的截然相反啊。尤其是人們對文化的誤區,迷信所謂的專家的光環這一點上,我覺得這是關鍵。有于丹的講座不是一個問題,畢竟如你所說,她普及了一些知識和她個人的看法,讓大家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但是如果因為于丹現在的地位而導致聽眾只聽她的講座,甚至把她說得所有話都當成真理,這就成了真正的問題。所以說癥結不在“專家”——總是會有一部分專家的意見被另外一部分反對,孰對孰錯未必總能理清,而是在於大眾能否做到兼聽則明,而不是一味盲從偶像。 ”

縱觀當今世上,瓦釜雷鳴而金鐘毀棄。把書教好、把自己專業的學問做好的教授也許一生“躬耕於隴畝之間,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某些“文人學者”、“教授專家”偏不甘寂寞,剽竊作假,走穴作秀,賄官買爵,或以奇談怪論譁眾取寵,或數典忘祖賣身求榮。數黃道黑,頭頭是道;坐談立論,無人可及。若論治學教化,一無所長;安邦定國,百無一策。幾年下來,發蹟的發跡,發財的發財;雖學問本事未見長,名利地位卻豐收。相比之下,於丹教授的講座還是很不錯的。

無論是聽稚童講故事還是聽老農閒話茶桑,我都獲益匪淺,更何況是聽CCTV的《百家講壇》節目中于丹等大腕教授令人回味的講座了。對于丹教授為普及文化所做的種種努力我始終是心懷感謝的,因為她的講座總能引起我很多有關文化方面的思考,從而鞭策自己、警醒自己。在浩如煙海的人類精神財富面前,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面前,我只是一個在海邊拾貝的小學生而已。

再次謝謝你與我分享你的聽于丹教授講座的經歷。

順頌
春祺!

阿 普
2012年2月19日

从“孝”谈起

长安山人

中国人数千年的教育传统实际上是华夏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多少年来,子女教育问题在华人社区的社交场合总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俗话说:万事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崇尚的传统美德。 “孝”字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除了对自己父母的尊重、孝敬、顺从、赡养等道德行为的要求之外,还延伸为对社会上其他长辈的尊重和善待。《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的学生曾子更将“孝”的范围扩延了:“居住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莅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阵无勇,非孝。”这种孝和敬,不仅表现在礼貌上、行为上,更重要是要发自内心。可以说,“孝”是中国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的最重要的道德基础之一。

最近,先后参加了四位本地侨界名人的葬礼。先是前凤城侨联主席邓炳杖先生的葬礼,接着是《亚美报》社长王淑英君的葬礼,再接着是《亚省时报》前主编甑余霭蓉的葬礼,后是原《中国周》主席、资深老侨领陈卓眉先生的葬礼。这四位名人之所以成“名”,首先由于他(她)们许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对侨界以及亚利桑那州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人一样,对于培养子女呕心沥血。他们的子女都是学有专精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其成才之路也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是成功人士,他们的子女也是成功人士,他们的家庭教育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成功的。

然而,从中国人传统的“孝”道来看,怎样才能评判一个家庭的成功教育呢?咱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伦理准则子女对父母行“孝”是天经地义的事。《二十四孝》的故事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虽然有些故事的情节内容似乎荒诞近乎愚昧,但这些故事的精神本质却正是我们需要代代相传的传统。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将“孝悌”作为做人行为的规范,这是将孝敬父母而延及到兄弟。《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朱熹解释“孝悌”:“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不孝与不悌相因,事亲与事长并重。假如一个人在家庭中不孝敬父母,不善事兄弟,那他在单位里、社会上恐怕也难做到尊重同事、上下级、朋友和其他人了。“孝”还有双向的效应。只要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的周围,看看中文学校,父母长辈对子女晚辈的呵护关怀是如何的无微不至啊。“孝”的本质是家庭中的“爱”以及由“爱”而来的“和谐”,更有由家的和谐带来的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安定。正所谓“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生死见真情。“厚死”何如“厚生”?有多少在葬礼上痛哭流涕的子女在其父母在世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尽了应行之孝、在父母去世之后继续为父母、为家庭争荣光?行孝,可以体现在平时生活得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小到于无声处的一杯茶,一盘可能煮得半焦的饭菜,一张自制的看似粗糙的贺卡或几句简单的问候。行孝,当然可以体现在人生的大事中。大到继承发扬遗愿,为家族争荣光,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民族争尊严。在我们亚利桑那,家庭“孝”教育的例子随处可见。看看《亚省时报》,社长老甑家教有方。女儿甑凯婴在ASU新闻专业毕业后,虽海归常住北京,但总能帮父母办报,多年来编文撰稿。再看看《亚美报》,王淑英社长突然因车祸去世,不少人都为该报的前途担心。但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儿傅斯婕却能无反顾地、义无反顾地用她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母亲留下的重担,继续前行。她在那次车祸中也是受了伤的。从一份份如期出版的带着油墨香的报纸上,我们看到了勇气胆识,更看到了拳拳的孝心。甑太和淑英君有女如此,当含笑九泉。世界上有阴便有阳,有正自有反。报纸上、电视里往往看到一些有关不孝子孙的恶行报道,虽然一时挺愤怒,但总觉得那是挺遥远的事。看来只有自己亲自见识到了,领教到了,才能真正引起那种触动灵魂的反思。天下还有这样的子女:父母在世时,从未为父母端过一杯茶,从未陪父母看过一回病,更没在父母为社区做贡献时帮上一手,尽管住在不远,甚至在母亲临危之际也不来看一眼的,居然可以在葬礼上像审问罪犯一样大骂与母亲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十数年如一日照顾自己母亲的人!更有甚者,明明知道母亲信奉佛教,却偏偏在母亲的胸前挂上个十字架。众目睽睽,天理昭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许多传统观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对自己、对他人、包括对各种宗教信仰的起码尊重仍然是、也应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底线。须知,做好人总是有自己的道德底线的,而做坏人却没有什么底线的。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华人家长聚会的场合,常常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闹别扭,成年后对父母长辈不理不睬,甚至蔑视、仇视自己出生的家庭。不少人将这一切都一股脑地怪罪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其实,正统的美国家庭也是注重尊老爱幼的。一些人心里想不通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失败的家庭教育与中国传统的美满家庭的模式反差太大而已。

“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特征,有别于其它古文明,如古希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版第165页。)传承了数千年的这种精神文明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和宏扬。为人父母就要教孩子做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给孩子做表率。想要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自己先要端起书来,学而不倦;想要孩子健康奋进,不妨抽空带孩子做些户外或室内的体育活动;想要孩子胸怀宽广,就带孩子在旅游中增长见识、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想要孩子学好中文,自己就要坚持在家讲普通话,看中文电视节目和书报;想要孩子今后能很好地待人处事,自己便得庄重自强,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想要自己的孩子孝敬自己,自己就得做表率,比如给自己的父母长辈经常写写信,说说话,泡杯茶,捶捶背。为人父母,其实就是为人表率。先“育”而后“教”,己正方能正人。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岂是旬月之功?

世界上当然时有像天上掉馅饼那样的奇迹发生,尤其是在电影、连续剧,小说,或三姑六婆的传闻之中。然而,作为农耕民族的后人,我宁可笃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宁可笃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尽心尽力地进行教育,放任自流,到老了,恐怕只能自求多福。“教育”并不是“读书”而已。“读书”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总有时候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时间不够,没空管孩子,可就不明白怎么就是这些家长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炒股,炒房,打牌,派对,煲电话粥。总有时候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肯学,或者学不好中文,可就是不明白怎么就是这些家长不肯屈尊多跟孩子讲讲普通话,拿起毛笔学学写中国字,或者和孩子一起看中文的电视电影。我们现代人虽不见得都能做到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但总该担当起为人父母的教育职责。不少人对教育的目的不明确,以为考好试便是达标。其实,一个人的考试成绩只是整体素质的一小部分。而学会如何强生健体、如何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培养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如何待人做事等等却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在一般的情况下,父母即是家庭中的老人、长者。如果父母不能为子女树立良好的表率,岂不枉为父母?反过来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孝敬,那很难保证他会善待社会上其他老人、长者。家庭的事务都难搞定,在社会上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岂不难上加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为至理名言,尤其是顺序上不能搞错。

“孝”还体现在健康的家庭氛围和传统。真正的“尊老”可以包括许多方面,如戒掉坏习惯,弃恶而扬善,给老人家以体贴温暖,等等。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孝敬父母,决不是封建社会所宣扬的“愚孝”。父母也是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父母有错,子女要能直言劝谏。有的子女对父母的赌博、吸毒等恶习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进行规谏、劝导,用真心感动父母,使他们得以改正。这是“大孝”。真正的“爱幼”同样可以包括许多方面,如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有计划地训练培养,等等。父母之“爱”不该是“溺爱”或迁就纵容。子女有错,父母要能善于引导和训诫。各个家庭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方法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虎妈战歌”还是“兔妈战歌”都不该被当着家庭教育的唯一战歌。代沟再大,也大不过亲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孝”的本质是理“顺”家庭的内部关系,以达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从《孝经》到当今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都体现了 “尊老爱幼”的中国传统美德。“龙的传人”常听许多人挂在嘴边,但要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却非易事,特别是落实到对自己子女的言教身“传”上。看看我们周围的华人社区,对子女进行应有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现状实在是差强人意。相当一部分家长送孩子到中文学校,到点了便接孩子回家,无非就是例行公事的每周俩小时。不帮学校做点事也就罢了,回到家马上就是英语或家乡方言,更不检查家庭作业。一问之下,还说比那些放任自由、不去中文学校的好一些。怎不把自己以及孩子往好里比、往高处推呢?玉不琢不成器。为父母者不“传”美德于子女,即是不孝于家族,最后吃亏还不是自己?孩子代表着社会的未来,也是父母最大的财富,显然要比加班费,股票,房地产,生意,权位这些眼前的利益更为重要。

远古时候,孔老二先生历尽艰辛“游”学讲道;到了近代,有陶行知、晏阳初、蔡元培等许许多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呕心沥血办学。可见教育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干好的事,也不是光凭热情或心血来潮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好德行从 “孝”开始,“孝”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还必将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孟子向往的“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社会,到如今仍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希望中文学校的老师们,家长们,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长们,也一起来思考、来讨论“孝”,来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担子挑起来,传下去。

 

来源:http://www.paaca.us/new_page_A22.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很骄傲是地道的福州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