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34)
2021 (2)
2024 (1)
西风
去年,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参展了戛纳电影节。因为这部电影,采用纪实方式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对此影视界颇有些争议。业内认为贾樟柯的电影,不很“入套”。笔者却觉得纪实性也是影像语言实现的手段,业内人士未必都是“懂套子的性情中人”。吴宇森调戏式消解“三国”,采用“搔首弄姿”的对白制造热点,而《二十四城记》采用纪实性手法有何不可。在“真实转身就会变成虚拟”的世界里,影视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再现历史,也算是一种功德。
《二十四城记》的主题很怀旧,讲述了 50 年前普通城市人的生活。这是一部书写昨天记忆的“城市记录片”。现今“市场主义”的大刀所向披靡。为了让观众掏钱,影视趋于不谈主义,只论挣钱,而肯掏腰包消费者,自然不属于那些被主流抛弃的群体。这也就导致了八卦赤壁有票房,而严肃题材的影视剧却难获得票房。《二十四城记》采用唤醒记忆方式处理历史也算视角独特,但能否让大众接受,主要还看影片是否有高深的立意、是否真实和感人。
笔者以为《二十四城记》对历史的解读也有不尽深刻的成分。比如,曾经试映的时候,有一个观众说:“我就是你片子里工厂的子弟,我的父母也是工人, 90 年代下岗了,但我们每一天生活是很快乐的,不像电影里面讲述得有很大人生困难。”这样看来,《二十四城记》想把意义附着在几十年前的巨大悲鸣上,其解读未必正确和深刻。《二十四城记》也许是佳作,但远远未臻杰出。时代变化太迅速,写一些历史的痕迹,如果有思索,有才华,仍然会被大众承认,笔者祝愿贾樟柯不断迈向更高层次。
现代日报 200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