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多伦多

西 风: 多伦多华人作家。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风专栏: 缺失批评的迎合还能走多远?

(2009-03-29 06:58:13) 下一个


缺失批评的迎合还能走多远?

作者:西风


本周第 3 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礼落下了帷幕。这次评选结果,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几项大奖,都落入日本导演枝裕和手中。

日本成为本届电影大奖的大赢家。中国参与角逐的大片《赤壁》、《非诚勿扰》等虽然票房不菲,但都落选。华语影人冯小刚和吴宇森与最佳导演失之交臂,大牌影星章子怡也没风光再现,令人叹息。

这次评奖活动的另一个现象是缺失了热闹景象。显然这次亚洲电影节遭受了冷落,这也许是目前世界电影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个中原因除经济危机对电影业影响,消减了一些观赏群体的热衷外。

笔者以为,最主要的还是: 电影质量公信力下降,降低了观众对电影娱乐的兴趣。

现如今中国电影界拍摄的大片,实在缺乏精神内涵,调侃和 “无厘头”的娱乐太过廉价。最近著名影评人许石林写了《娱乐和商业导致电影走向卑贱》一文。

文章尖锐指出:电影如果不再担负 “ 载道 ” 的重任,一切都 “ 无厘头 ” 娱乐,那么销售的成功,就等于用票房支持它胡搞和继续胡搞。这样终将把中国电影重新定位到卑贱无底线、娱乐无极限的地位。

客观的说,中国这次送选电影各个是票房大丰者,在亚洲电影大奖获奖席上“痛失街亭”。

显然不能说观众没有层次,现实是,在当前电影娱乐商业化运作过程中 ,票房成功只能代表商业销售手段的成功,如果同时也获得评选大奖,这样就有货真价实的感觉。也能提高广大观众对自己审美的自信心。

反之,票房获得了的巨大成功,但却没有得奖,只能说明,观众遭受了商业销售的陷阱, 如果受骗太多,会产生逆反心里,文艺批评也会痛失公信力。大家以后谁还会相信海报的宣传。

电影界不太愿意接受批评的声音,因为他们想的是,怎样捞票房,赚快钱,而不是细究“载道”和艺术的唯美旋律。缺失批评的环节就犹如穿着 “皇帝的新装”,只能自淫 。

笔者不想把把评奖结果当做衡量电影艺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导演要凭借作品扬名,演员要凭得奖走红。奖杯的失落,是不是应该值得大导们反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