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多伦多

西 风: 多伦多华人作家。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看连续剧《水浒传》林冲火迸王伦的一段处理

(2007-05-21 11:42:29) 下一个

看连续剧《水浒传》林冲火迸王伦的一段处理

-------兼评造反与革

《水浒》一书是明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起来脍炙人口,108将各个性格迥异,栩栩如声,在梁山造反的事业中,殊途同归。原著文字精练,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中国文化界早已将原著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近日朋友借我一看,感觉甚好,从电视连续剧中林冲,宋江,武松,晁盖等人上梁山的选择,已经看出:梁山造反已经是一条不归路,每个人都走到了人生退路的底线,聚集水泼800里梁山,开始是被动抗击朝廷的军队,后来是主动出击,发展军马,广集英雄豪杰已经到了动摇皇权的危险边缘。

事情从林冲的落难轨迹看,的确是一段饶有意境的戏曲故事,80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武艺高强,但性格懦弱,几番遭害,都隐忍不发,林冲落难梁山,不是刻意的人生追求,实在是走投无路,期望当时的梁山寨主王伦收留,王伦度量太小,担心林冲武艺高强,难于操控,有些 “武大朗开店,高个子不用”的小鸡肚肠,几次不肯收留林冲入伙,在几个副头领的劝戒下,给林冲出了一道难题,就是要求林冲杀一个人头上山,才能收留。林冲是个侠义官宦豪客出身,80万禁军头领,在武艺和人格上都属于正规教育下的高素质统领,虽然山神庙前连杀诸多高俅的走卒,那是充满仇恨的宣泄,也是正当的自卫。但毫无理由的乱杀一个无辜人头,实在是违背良心,所以三天下山,毫无作为。以后尽管王伦收留了林冲,但林冲对自己走上落草的流寇生涯,不很满意,也就是说:林冲有才,不为所用,反遭迫害,为了保命,杀歹人却犯重罪,官做不成,民也当不成,连落草当寇都不合格。空有一身报国的武艺。梁山寨中一个小小王伦怎么能成就大事。林冲遭高俅陷害,家破人亡。原来的好友陆谦更是卑鄙无耻。高俅之流所作所为使林冲对那些依仗权势,坑害忠良的朝廷奸贼狗官充满了刻骨的仇恨。王伦乃一个落魄的秀才,其野心和度量都不可能形成大气候。

此时再看(火迸王伦)一集就比较精彩。

晁盖几人连夜逃离官府追捕,来到梁山,王伦开始见面后,知道晁盖等人来意,一番款待,就推脱晁盖等人的入伙要求,晁盖和林冲以前的情况是一样的,并无退路可寻,王伦几番推辞说,:“弟兄们在此暂住时日没有问题,但是梁山庙小,不能屈就了各位英雄,王幕愿意多给诸位路上盘缠,几位下山一定另有高就。”

吴用说:“我们不缺路费,我们劫持的生辰刚三年也吃不完,官府正在捉拿我们,现在没有去处,王首领若肯收留,我们甘受驱使。”王首领主意已定,坚决不能同意,但又讲不出理由。事情就僵持了下来。

林冲事后劝慰晁盖等人说:“不要着急,忍一忍,我刚来时,王头领也是这么说的,现在不也留下了么。”

于是晁盖等人看出了山寨头领意见不和,吴用借机会几番与林冲交谈,打动林冲的心结。

王伦毕竟是山寨头领,林冲劝王伦不下,郁闷不快,每日练习刀棍武艺,静观事态发展,晁盖一伙七人,天常日久,终与山寨喽喽发生磨檫,两方更难沟通,于是王伦造访林冲,许以第二把交椅的好处。拉拢林冲,以便双方火并时,林冲好出力。林冲性格内向,不肯表达太多,王伦也没法理解林冲的心中千千结,王伦以为一切都已摆平,最后给晁盖等下了软中带硬的最后通牒,王伦手捧银盘,一再要晁盖拿上路费,赶紧下山。晁盖等人料到:如果火并,难敌林冲,正在为难之间,只见林冲一脚踢翻了王伦的银盘,手抓王伦,一刀砍死,并对众山寨喽喽喊到:“谁赶乱动,王伦就是榜样。”众头领和喽喽一起拜倒:“愿意拥戴林教头,做山寨第一把交椅。”

林冲拉晁盖坐上统领交椅说:“这个由晁大哥来坐。”

晁盖坚决推辞:“我们不能抢林教头的位置,愿意归在林教头募下。”

林冲说:“我今杀王伦,决非为争交椅,王伦容不下众位豪杰,不能共图大业。因此我把这个山寨交给晁大哥,今后大家齐心协力,抗击官府众贼人。”

电视剧精巧之处在于没有太多林冲与王伦力争言谈,仅仅将林冲使刀弄棒,演习武艺的苦闷心境有所着色。而后林冲一直谈吐不爽,王伦以为林冲屈从了己意。其实王伦哪里知晓林冲对走投无路的晁盖一行,充满了同病相连的同情感,当晁盖被迫要下山时,林冲大喊一声:“且慢!”剧情急转之下,顷刻之间王伦身首异处,王伦的脑袋作了林冲一股无名之火的发泄口。林冲终于痛快的出了一口恶气。“断金厅”由此将改为“聚义厅”。梁山的性质也由‘盗’变成了 ‘义’发生了变化。以后宋江上山,梁山的性质再次发生了根本 变化。又由 ‘义’变成了 ‘忠’。

我以前看水浒,不太懂梁山的事业为什么到了宋江手里却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宋江武艺不曾有一枪一棒的高明,官位也才是个郓城小吏。职称评为押司,而且念念不忘效忠朝廷,杀人也就杀了个把阎婆息和王矮虎抢来的刁婆娘而已,各路豪杰,英雄侠气,习性相远,怎能甘服于宋江的统领,原来宋江是个和事佬,替天行道的牌子打得响,自从上了梁山,几乎每次征讨,全都对被擒敌将不杀不辱,礼闲下士。于是大部分将领都归顺于宋江茅下。虽然宋江终于因效忠朝廷而身受暗算。但108将,除了宋江,实在也不可能有第二个人能跳出:归顺与反叛的圈子。归顺易为,反叛则需要有争夺皇权的雄才大略。仅仅除暴安良显然不能杀到东京。一举将黄袍加身,看来宋江还缺少应有的气派。或许是宋朝的气数未尽,以至于轰轰烈烈的的一场革命,终于以投降告终。毛主席精读史书:对于水浒的评价最为中肯:“水浒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投降,它可以作一个革命不彻底的反面教材。”(大意如此,不是原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