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相 闲聊“嫡孙”毛新宇
(2007-04-07 07:36:51)
下一个
闲聊“嫡孙”毛新宇
不知道大家看了毛新宇的那篇发表在《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4日第八版上的《爷爷激励我成长》的文章没有?(连接在内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6481/1453431.html)在这篇文章中,毛新宇同志缅怀了乃祖的丰功伟绩和他自己成长历程中伴随着这种丰功伟绩给他心灵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些东西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应该说是不一而足,本文属于闲聊,所以,对该文的立论和立意乃至观点不作评论,我想在这里提出的是自己的一个读后产生的困惑。
困惑在哪里呢?就在毛新宇的文章的这一段描写。请看原文:“作为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我无限缅怀爷爷的丰功伟绩。”
毛新宇在这段文字中强调指出他是毛泽东的“嫡孙”,而且也是毛岸青、邵华的儿子,这两者都应该无人否定,也否定不了,但是,为什么毛新宇同志如此的强调这个嫡孙的概念或者说如此强化嫡孙的说法呢?
何谓“嫡”,我们不妨看看词典上是怎么解释的,翻开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二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第230页,关于嫡这个字,词典上标明有两种解释:1.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正支(跟“庶”相对),词典为此举例说,例如嫡出(妻子所生、有别于妾所生,词典原话)、嫡长子(妻子所生的长子)。2.家族中血统近的,词典也举例说例如嫡亲、嫡堂等。
我们都知道1912年满清就已经被推翻,距离今天差不多已经快一个世纪了,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华大地上早已成为过去,而一场彻头彻尾是闹剧和浩劫的充满着封建主义臭味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已被党中央给予否定、被全国人民所唾弃、被无情的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生逢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毛新宇同志在嫡孙这个词的词义选择上一定不会是按照第一种解释去取法的。
那么好,想来毛新宇同志是按照第二种取法来给嫡这个字定义的,也就是血亲中的近支。借以表明他和毛泽东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当然可以,而且说来也是理直气壮,只不过让我倍感困惑的是,毛泽东一生三次结婚,分别和杨开慧、贺子珍、江青都曾育有子女若干,而这些子女的第三代能够称得上毛泽东孙子的恐怕只有毛新宇一个人。因为这点党史上写的分明,毛泽东的儿子查明的只有四个,即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毛岸红,其中岸英牺牲于朝鲜战场,成为烈士,没有子女;岸青至今健在,也就是新宇同志的父亲;岸龙不知所终,一说夭折,一说失踪;岸红于长征之际送人抚养,也是未审下落。那么也就是说毛新宇是毛泽东唯一的健在的第三代中能够称得上孙子的人,这个唯一难道比起嫡不是更能说明问题吗?为什么还非要加上嫡字来说明自己和毛泽东的血亲呢?这样称呼嫡孙是不是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歧义?难道毛泽东他老人家还有其他的什么孙子不成?这也正是我感到些许困惑的地方,就此也就教于网络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