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昌:析美国军事长期强大之源
(2007-04-05 21:13:22)
下一个
《兵器知识》
记:美国似乎生而为霸。霸主不是个坏词,其实谁都想当,但何以200年过去,再放眼可见的将来,仍然只有美国打别人,未见别人打美国?历史上的霸主都有其兴衰周期,而美国看来要使人类发展”没有历史,只有现在;没有规律,只有现实”了。美国人到处张扬,到处作恶,到处败家,但这一与儒家文化根本对立的国风,却使其国力始终数倍于列强之和。挨打者排队哭诉,打人者百年孤独。人们与其一日三餐般地打听挨打者又为何事挨打,不如反省打人者何以总能打人,其强大如斯到底缘于机遇还是努力。
◆地缘优势
宋宜昌(以下简称宋):美国的地缘优势超过了以前任何霸主。历史上的强国往往有地缘优势,或被海洋,或被群山、草原、沙漠等包围或半包围。这样他进攻别人就可以在自己设定的时间并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想打就打,想撤就撒,而别人进攻它则非常困难。像中原通往蒙古有400多公里的无水戈壁,蒙古骑兵可以越过这一带而进攻南方,而南方部队都为步兵,辎重庞大,戈壁就是巨大的行军障碍。所以有地缘优势的国家只要政策、组织、战术得当,很容易形成强国。俄罗斯南方也有一片草原,西部就是白俄罗斯的森林沼泽,它也有这种相对的优势。美国的两洋优势就更不用说了。
记:但是这种地缘优势弄不好也会形成与世隔绝,而被世界淘汰,就像印第安人那样。
宋:他的运气在哪里?一是西班牙的文明程度是当时欧洲较高的。罗马衰败以后欧洲基本处于半野蛮状态,阿拉伯占领西班牙半岛以后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西班牙继承了这一点。西班牙后裔占领美洲后,其文化起点很高,这是其一。
其二是美国幸运在他领工业革命之风,政治起点较高。他的北方新英格兰一带政治制度
较先进。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就比欧洲大陆先进,英国一些清教徒到了美国以后建立制度又受到约翰.洛克等更先进的民主思想的影响,所以美国的政治制度又超过了欧洲。在被隔绝的时候,你选择什么很重要,选对了就是强国。美国从本质上是容易陷入孤立主义的,但他几次起点都比较高,二战后他已获得霸权,为巩固霸权又广泛参与世界事物。正好一些高技术如无线电电子、通信、飞机等已经把地缘的封闭性大大克服了,可是他的军事上这种类似堡垒的地缘封闭性仍大大存在。通信使他能得别人的优势,而海洋堡垒又使他在军事上处于主动地位。这种优势不是谁都有的。像德国一崛起就受到围攻,不得不发展陆军对付苏联、法国,又发展海军对付英国,资源很吃紧。而美国要充裕很多。西半球的面积资源和东半球相差不大,但人口少得多,人均资源量很大。美国所以能200万农民养活3亿人是靠了他这种庄园主模式。中国的农村由于上千年的封建发展,一个村子可能有几十代人了,所以土地的分割可能已经没什么余地了。而西班牙人到了美洲后是根据战功把这些广袤的土地分给它的土兵军官,每人得到地后实际上都成了庄园主,都有绝对的权力,我种地我就是主人,然后用机械化耕作,并进行商业运作。
记:农业是一国之基础,当时他的这种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宋:一是美国的土地非常充裕,很便宜。政府为鼓励耕地,甚至是1美元1英亩等于白送的价格,地多了就造成劳动力的极其紧缺。而且你雇的劳动力只要干一段时间他就能离开,因为他赚的这点钱已经可以买很多地了,从而自己成为庄园主。这种情况下机械化需求就极为迫切,同时正好赶上工业革命。美国是1776年建国,100年后钢铁等产业在西方已很普遍了,机械化有条件实现。它和中国的人多地少从一开始就是相反的。
另外一点是人的素质。印第安人一方面遭到杀戮,一方面由于流行病而几乎死光,移民就占了上风。移民的特点是年轻、奋斗精神强。当时的移民要忍受3个月的海上航渡,只靠一点面包干,忍不了就被淘汰。到了美洲后必须立刻劳动,否则也会饿死。
美国的资源优势还体现在:除了本土的,还有加拿大的和加勒比海的。加勒比海的土地看着不大,但由于热带气候使其每个小岛上的农业都很发达,再加上他可以购买南美、澳洲的资源(别人要想购买则面临地理交通、文化金融上的困难),实际上他的资源超过了旧大陆任何一个帝国,包括苏联。
◆巧妙、冷酷地运用金融手段
宋:金融手段是美国的根本优势,这是从一战就开始的。当时美国对欧洲是贸易逆差,因为工业还没起来。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保护技术通过了一个法律,就是任何机器设备不能出口,美国想机械化也不行。一八五几年时移民的英国纺织工人干脆把纺织机械的图纸背下来,到美国后再凭记忆复制出来。后来英国的法律允许出口了,蒸汽机车等才到了美国。到了一战中,战时需要的大宗物资欧洲来不及生产,这样美国开始大量生产,从而变成顺差。而当时欧洲没有能力进行现金交易,美国就签字借贷,且通过法案必须连本带息偿还,否则欧洲的船只一到美国便被扣押抵债。欧洲战后本来就很虚弱,有一点利润还得偿还美国,就这么渐渐被拖垮了。从这以后美国才富起来,所以像1929年经济危机,糟蹋的都是剥削欧洲的钱。希特勒上台就是因为凡尔赛和约盘剥太厉害。形势的逆转就是这样。
记:为何英国没利用英语而发起来?
宋:还是没钱。军火也好,高技术也好,没钱你能在短期内靠士气、信仰,长时间不行。俄罗斯也是仗着资源丰富,黄金产量世界第二,石油、天然气、木材能养活他的制造业。但他还是不能印钱。
记:美俄这种世界帝国对待资源的态度令人费解,按理应宁肯花钱外购也要保住自己的资源,可他们的做法相反。
宋:19世纪时,美国还没想到这么多,直到俄克拉荷马的油井干了,才知道有用完这说。所以发现墨西哥湾有油的时候,他已保护得较好了。另外原来美国的资源如各种矿藏确实丰富,导致他浪费。比如制造硫酸的硫铁矿,美国占世界70%以上,且富集度极高,他有20多个硫铁矿大帽子。结果这些帽子有十八九个已被糟蹋差不多了。造军火用硝酸的时候要用到浓硫酸,硫酸是化工之母。现在美国有些资源已被败得差不多了。
现在美国对付强敌时主要用金融手段,军事手段对付的都是弱敌,都是拣软柿子捏,然后吓唬别人。对中国逼人民币升值,对日本逼日元升值。日元一升值后,显得日本很有钱,但别忘了,日本的小命捏在美国手里。有的日本人自己说”日本是美国的小老婆,替他管钱袋的”。但日本政府的对策有把美国掏光之意。这正好是买洛克菲勒中心的那个时期。日本通产省有一个详细的单子,计划购买的高技术他都买了,但英语优势他没法买。所以美国很快翻身,一个盖茨就顶了以前的产业巨头。这些英语富翁是个奇怪的现象,包括思科、google等,其实就是几个大学生,但眼看着他点石成金。
记:但这些财富只是一个市值概念。
宋:但这个市值可以买现实的东西,而且它有一个好处,不会引起通胀。当年中国修三峡时,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投票,就是因为较高的通胀率,怕修一半修不起来了。美国是用金融把日本打败了。他的金融操作优势特别体现在民间上。一般的强国,中央银行是属于政府的,美国相反,是私人银行。美国的银行只占他金融财务的25%左右,还有75%是证券、房地产、各种基金,所以这样一张网非常有弹性。在中国,如果个人想锻炼自己的金融能力,只能进入国家的银行系统。在美国全是民间的。像花旗这种银行是不能介入州银行业务的,美国的金融人才优势是世界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一般人看不到这点,只会看到GDP值。日本的地价最高时是美国的数倍,仅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整个美国,但最后还是被打怕了。表面上是日本狂买,但日本很清楚他狂买的是什么。美国的金融一直保持稳定,而日本的金融被拖垮了。他为什么被拖垮,日本政府一直用财政支持他的那些大制造商,除了卫星、军火等美国控制的领域不能制造外,能造的方面已经尽善尽美了。但他在软的方面没想到,另外暴富后不会投资。当制造业市场下滑以后他才意识到,因此整个90年代一蹶不振。对美国来讲,克林顿已经还清了债务,现在布什又开始欠债。
记:现在布雷顿森林协议的效益已经用完了。
宋:用完了,他现在还在印钞。但欧元已经统一起来了,在欧洲已经不能发行美元了,只有亚洲还在吸纳美元。
记:打伊拉克就是中国买的单。中国还在吸入巨额美元外汇,实际上打伊拉克的军费就从美元外汇的无形贬值中被抽走了。
宋:美国是想让中国走日本的老路。欧洲、日韩撒手后,现在中国、印度又在托着他。中国提供日用品,印度提供服务。中国所有的东西都不涨,哪怕进口石油的价格涨了,出口的东西也不涨,或价格微涨,把利润摊薄,但还未导致通胀。而美国只要看你不通胀,他就印钱。印多少,美联储就看通胀率。德国人计算过,美国人每印1美元,别人就得生产4美元的东西在那流通。其实人民币升值是没问题的,这里不多讲。美国人的开销无非就是吃和用。他的农产品便宜,吃不存在问题。中国又把日用品给他报的价极低,所以他的军人现有工资完全能满足生活需要,没必要再提高,因此只要他的军费一增加都能用于科研,成果就很突出。这是中国给他托的底。
刚才说了,美国的金融民间化是别国无可比拟的,实际上他的金融民间化和军事民间化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私人造不了飞机,造了也没适航证,也没那么多机场,美国有2万多个民用机场。金融、军事民间化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承受力特别坚强。金融民间化的结果就是出金融天才,这和科学家、军事名将是同等宝贵的。他的银行体系不崩溃,他就敢印钱。反观中国看着挺富,实际上银行的呆帐、坏帐比例达20%多,稍不留神还会上涨。这就是金融能力的差异。金融人才没舞台锻炼,始终比不过美国华尔街那帮人。像日本的制造业全靠政府支持,一旦日元升值,股价、地价全涨,一旦跌下来,全部崩溃,就好比一个人躯体己很庞大,但脑子还是小孩一样,一犯错误就无法控制。而美国像是一个已经瘦干了的人,但脑子(金融)异常强大,所以仍能控制局面。18、19世纪时,美国每个银行都能印钞,每个银行都能抵押。他没什么国家的概念,国家就是美联储,只负责利率、贴现率等。中国的银行都是官办的,就像国企一样,禁不住大风浪。人民币升值空间很大,但问题是升上去后能不能控制出现的复杂情况。你看美国的股市下跌,他两下就控制住。当大企业出现丑闻,股市下跌时,布什逼着所有的大中企业第一把手宣誓,不许舞弊,一下就没事。9.11损失巨大,股市关了几天以后就又正常运转。当时美国筹备了大量的钱,谁抛就马上填上。他这种民间打出来的金融应变能力实在了得。他的制造业已拼不过别人了,但金融是他的根本优势。
◆扁平网状的军、工、教、科、媒、法律一体化结构
宋:美国的另一优势是他的扁平网状的军、工、教、科、媒、法律一体化结构。军事经济结构合理,优质,远胜于苏俄。举个例子,比如科洛纳计划,就是搞光学侦察卫星。如在中国,肯定是分给哪个研究院,哪个研究所,哪个个人,而这个个人就和中央集权距离遥远,是一种纵向结构。而在美国,两三个人就把事给办了。政府有一个军官是搞这个项目的,他就找到一个光学公司,而研究当中发现技术关键就是一个光学镜头的问题。但美国现有光学系统无法满足空间观察的需要,然而他不是拨一笔钱从头研制。这个小组成员就开始搜索,最后在哈佛大学天文台找到相关的专家贝克,谈定研制从天上观测地面的镜头,然后签定合同,三个月完成。美国人的项目效率非常高,像X-43A冲压变循环发动机,U-2飞机等都如此,都是中间层次全省略直奔核心。都是找到一个核心人物,直接给你一个帐号,这个钱只有你自己用,把这个事干了就得了,不可能有中国这种层层审批。F-16就是拿一堆废件攒起来的,一试效果挺好就成了。在中国,像侦察卫星的镜头包给你天文学家个人的事,根本甭想。反倒是美国这种灵活的”军、工、教”体制充满了创新精神。
记:欧洲为何没形成这种体制?
宋:欧洲还是没钱,想干一个事先筹钱,钱不够就合作。欧洲的一个项目只能在5000万以下,再高就不行了。美国是钱多,而且用得还好。很多都是民间的形式来实现。欧洲民间资本的雄厚度和运用能力差很多。麦克纳马拉逼迫形成的两家承包商竞争体制非常重要。
另外就是预研,特别是国防预研局(DARPA),这是美国独特的优势。任何国家没有国家直接掌管的预研机构。在中国,军人是军人,科学家是科学家,互不搭界,更奇怪的是还有一个中间的国防科委,即科学家穿上军装,弄得两头够不着。冯.卡门成立的美国空军的科学委员会,是军方适应科学委员会而非相反。预研消耗的费用很高,资金怎么花,风险谁承担,成果谁来享受,利益如何均摊,非常复杂。别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对此也没好办法。美国是用切块的方法。比如NASA干一部分,大学干一部分(很奇怪美国是一定要用大学),公司干一部分。公司再转包一部分。这样把所有的风险切块分开,所有的研究个人进行。等于有很多中心运转,这里进展不大,那里有突破了。中国是一家到死,没有平行运作,成就成,不成就完。美国这些分散的研究机构都有自己的研制体系,比如大学。甚至分包商为了拿到切块的合同,不得不拿出利润中相当大一部分去请人或搞预研。美国的人才利用率非常高,从军火企业退出后发几篇有用的论文就会受到大学的邀请。在美国,只要你有本事,渠道是通的。这个机制太重要。极短的人才寻找时间,总共只有六七个人介入卫星研制项目,在中国甭想。像中国的核潜艇,如果没有刘华清的努力,可能局面又是一个样子。而美国这个机制不会随人员变化而消失,只要有一个负责的找那么几个人,东西就出来了。
◆美国装备发展概念
宋:美国发展装备靠的是四项理念。首先是先进概念。美国自从冯.卡门以后始终是打新概念,且不惜代价。新概念很多是失败,但只要成一个就是独领风骚。比如F-15已很完美,但偏要再搞一个高技术型号F-22,很多在别国看来是浪费的情形他敢硬干。他现在是以概念立国。
还有比如X-43A冲压变循环发动机,8倍音速看来没什么用处,隐身军舰的成本达几个亿,在他已掌握绝对的海空优势的前提下仍在搞。另外他的大学和新概念新技术挂钩,包括加州理工和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大和劳伦斯.里夫莫实验室,麻省理工和雷达通信实验室。哈佛和光学侦察实验室等。
记: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进度远低于中国,但大学一下就与产业挂钩。
宋:中国的大学教育都是学而优则仕,另外教授大多是传统教育的产物,都不爱动手,只爱舞文弄墨。话又说回来,就算你愿意动手,你有钱么?
美国的装备发展概念,第二个就是针对战场型,比如陆军的胡德堡、本宁堡、布莱德堡研究中心改进战术、战略和武器,很多武器如钻地炸弹等针对战场改得飞快。各军种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记:各军种的这些经费是如何来的?
宋:每年他都要申请,额度打得很宽,这样长期下来就积累得很肥,但他就怕通货膨胀。
美国第三个装备发展概念是军制灵活型,包括把承包商送上军舰,把偷渡者送上战场(给绿卡、国籍),用保安代替军人,国民警卫队代替一线部队,用钱、机会、教育、技术征兵,大量使用女兵等。
他的军队为维持维修高技术设备就需要技术军士。保住一个技术军士,什么生老病死,家属等负担非常重。当他用承包商来维护维修,就不要技术军士了。用你的炮,炮厂来维护,用你的雷达,雷达厂来维护。因为厂商间是平等竞争的,报价里含了这些售后费用,就省了很多钱。
宋:一样,中国是近来才实行的。此外还有保安代替军人,这个很重要。他在伊拉克雇了大量保安,用于看管军营等。保安死了,给几个钱就打发了,可军人负伤了非常难办。前不久得诺贝尔奖的一位学者给他算了伊拉克战争的帐,远不止几千亿美元。打伤一个美军士兵,医疗费、保险费都算下来达好几十万甚至更多,所以美国尽量用移民,模糊军人身份,雇南非保镖、保安,以减轻负担。
现在除一线军人,其它事物包括后勤运输等都包给公司了。按说军队的后勤应由军人来进行。美国只是打进伊拉克以后,随军前进的是本师的后勤,两周以后弹药基数用完,开始正规补充时就已经是公司了,战前双方都签了合同。
记:都包给公司以后会否出现效率不如军队自己干的情况?
宋:恰恰相反。因为公司是竞争关系,所以压的工资很低,效率又高。雇保安看军营又按时又卖力气,又把军队省了。他的保安素质不低,跟北京居民小区里的保安不是一码事。美国有很多大的保安公司,都进行过正规培训、考核,完全是模拟战场。
他的国民警卫队相当于中国的预备役,平时有各自的工作,定期集训,也有自己的飞机大炮,但国家不养。这些武器平时就在仓库里,包给公司维修。海岸警卫队算是军队系统,相当于边防军。
还有就是女兵的运用。女兵其实特别忠于职守,而且要求不高。美国用女兵就像中国用文员一样。苏联二战时也大量动用女兵,发现很管用。
美国实际上已经衰落,人们都已贪生怕死,但帝国还得维持,只能靠钱、技术来征兵。他的军费2004年为45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47%,超过其后32个国家之和,而且是靠别人来兜底,才维持着军队的现状。
美国第四个装备发展概念是鼓励创新,针对对手快速应变。从几个项目可看出美国的快速应变能力。F-4原来只有导弹,后来在越战中一看不行赶紧加装了机炮。针对战斗机剩余能量理念研制出F—15。针对朝战和越战中亚洲军队普遍使用夜战,干脆投老本,花了十七八个亿搞了CCD”蓝丁”夜视系统,实际是数码转化的,这是用钱换技术。针对伊拉克路边炸弹引出电子干扰系统。针对北越高炮导弹火力密集炸桥困难引出激光制导炸弹。另外美国作战用综合国力,不像英国是用职业军人作战,他一弄就是整体。军队只是冰山一尖,实际上专家学者都已参战。比如阿富汗地形多山,情况也不相同,他的炸弹的延时引信到底定多少他也不清楚,然后他把全国的地理学家调来研究,最后取平均数来定引信。二战时他炸德国轴承厂就请过专家。任何军队没有美军请民间专家这么多,所以美军已有相当多的民间力量介入。在中国,发烧友倒很多,但介入军队的很少。
◆朝战、越战教训改造美军
宋:还应提及的是越战失败后,获得大量教训来改革美军的军事理论。成果之一是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这是任何国家没有的。他总结越战发现,军人作战受上层、媒体等外界因素干涉太多。二战丘吉尔拉美军进行安其奥登陆就是典型的政治干预军事。朝战时,志愿军先占领了汉城,然后撤离,后又想攻占汉城,结果损失很大,要依着军人就不这么打了。这个法案规定军人不受政治家等干扰,它授予参联会极大的权力,参联会又授予战区司令极大的权力。法案通过后,美军作战力明显上升。人们认为这是比无数个师团都重要的。现在美国总统只有战事打完后才能说话。
另外美军重视结盟。当年S-300要运进南斯拉夫,都分解了装到油车里,还是被匈牙利拦截了。这是结盟的力量。中国历来强调政治,却不注重结盟。
美军现在的作战都是以大欺小,每战必胜。他越来越尝出杀鸡吓猴的好处。而且放弃添油战术,总是一次性狮子搏兔,给人感觉总是必胜。
◆民族选择性进化论
宋:最后谈谈美国的民族性问题,从民族选择性进化论看,这个民族年轻,都是移民后裔,无历史包袱,以盎格鲁白人新教文化为核心,吸收了阿拉伯等文化的优点,比如教士随军等。另外美国民风尚武,手枪到人,步枪入户,私人可造飞机,世界无二。像私人金融一样,起点非常高。中国军事迷都是嘴上说,美国的爱好者都是真刀真枪。很多家里有武器库,旧导弹拆下关键部件就敢卖。像B-52放到飞机坟场,游客随便玩。这种民风导致军事拨款没障碍。老百姓就觉得打仗值。
记:放在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就觉得拿这个钱修学校或修路或修什么别的民用设施更值。而美国老百姓对”科曼奇”这种数百亿的打水漂不觉得浪费。
宋:他的民风尚武是在全世界争霸保霸,目标是得到全世界,因此损失的这点代价又算得了什么?就像”无产者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一样,他失去的是一个项目,得到的是全世界。从移民环境进化论看,移民们必须年轻力壮,体力智力占优,使当代和后代占有优势。特别是移民中男多女少,男性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出人头地,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因此形成崇尚强者的男性文化和强者为王的竞争机制,好勇斗狠。美国为什么老喜欢霸权?如果别人得了霸权,别国货币成了世界货币,一切优势就被别人夺去了!是一荣俱荣,一损全损,不是简单地失去一个市场或失去声望,他争的不是一国,而是这个世界。美国移民娶妻时要出人头地,生了一堆孩子要养家时,还得出人头地,所以美国人都力争在本行争先。同时他没有祖宗亲戚的依靠,要面临各种血缘、种族、民族的竞争。在美国,一个厨师要面临中国和外国厨师的多重竞争,移民一到美国立刻感到压力大。
记:美国为何没像欧洲那样,经过原始积累形成大量贵族?贵族是一个国家的腐蚀剂。
宋:他本土有贵族,美国有一个”镀金时代”,直到一战之前,富人已很多了。这个富人原来也是穷人,一旦他腐败了,别人马上取而代之。所以他的富人消声遁迹,几个大的财团,如梅隆、洛克菲勒等子女越来越少,形不成气候。
记:所以他的这种贵族只是腐朽自己,而不会像八旗子弟一样腐朽国家。
宋:是这样。在中国,一个官员腐朽了,底下人根本上不来。这涉及到美国的选拔机制,美国个人的出人头地速度比谁都快。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经济上有一定自由,政治上还得仰仗官员。美国是能者为王,像麦克纳马拉,科洛纳计划和贝克,巴顿和布莱德雷,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鲍威尔,冯.布劳恩与阿波罗登月,阿比扎伊德和伊拉克战争,兰德公司与基辛格等,都说明一个草民可凭能耐在美国越过最短的台阶,一越为王。
记:在中国,经济建设被认为是和军队建设相违背的,修高速路多了,军费就减少了。在美国从未有这种矛盾。
宋:还是美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太优越了,基础设施建设由各州自己搞。民间投资是按利润来搞,比如拉斯维加斯赌城。联邦政府不用拨款只负责军事,只有在罗斯福新政的时候为了拉动经济,才用国家财政来修高速路。
记:美国的产业早就开始向国外转移,中国倒成了世界车间,美国只拥有品牌和核心技术,这会否导致产业被架空?
宋:他有几项产业没转移。比如造纸业,这是利润很高的行业,因为别的国家没法和他竞争森林资源。化工业也没转移,这都是关键的。制造业出去他也不怕,都是他控股的,利润都回流了。而且高技术设计行业都在国内,生产在国外,产品竞争力更强。软件也是包给印度、巴基斯坦。有些产业外移是不得不进行的,比如芯片,比如汽车,别国竞争力已很强了,美国企业再不外移就是等死。
记:他不担心战时军用物资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空缺的问题?生产线闲了或关了,光有钱未必能立刻恢复。
宋:这个他也在思考。比如他生产被服等的价格可能就10倍于中国产品,把这些常规军需品厂家养下来困难很大。现在他把子弹等包出去了,比如台湾,剩下的干脆国际采购。因为战时来不及,等国内厂商生产线扩大,生产出来仗已打完了。现在外购数量很大。他的生产线空置不是风险,因为地理优势使得主动权总在他手上,永远有周转的时间和空间。
记:总之,美国现在的优势主要是民间金融、核心技术、品牌、语言这些。
宋:还有文化传媒宗教的力量等,不再细谈。
宋宜昌与《V的贬值》
■ 叶永烈
2003年3月25日,全世界关注的伊拉克战争进入第六天,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出现了一位中年人,正对那场正在进行着的如火如荼的战争进行评点。他的头衔是“军事专家”,他名叫宋宜昌。
2005年7月2日,山东人民出版社在济南举行《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一个原日本关东军军医的战争回忆录》出版座谈会,出席会议的除了原书作者松本文六先生及译者之外,这本书中文版的序言作者做了长篇发言。此人也是宋宜昌,这一回的头衔是“中国著名军事史专家”。
作为军事史专家,他还对《西洋世界军事史》进行解读,写了《辉煌帝国的军事视角——解读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一书。
宋宜昌的涉猎范围甚广:在中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时候,他在电视台讲解这一成功背后的军事意义;当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他又就失事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当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他把此事与“俄罗斯军事帝国”联系在一起进行评析;他就中国与印度两国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他还就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进行回顾与反思……
他的许多观点独树一帜,很有见地。比如说,他以为“伊拉克战场也是课堂”,这句话在当时被中国军事院校许多人所引用;又如,他以为,前苏联依宠武力,穷兵黩武,是继承了它的征服者——蒙古铁骑的基因的,但在经商上,始终是二三流水准。前苏联之轰然崩塌,被军备竞赛所拖垮只是表象,败于商战则是基本原因……他的苏联“败于商战论”,也令许多人折服。
英语特棒的人,在今日中国已经不足为奇。然而,宋宜昌居然对学习英语的方法进行钻研,写出《风暴谜式英语单词记忆法》一书。
他跟法国作家凡尔纳一样,对于地图有着特殊的收藏爱好。1997年他居然主编了《国家地理:从地理版图到文化版图的历史考察》一书。
在对宋宜昌的“肖像”进行了一番“大范围”的扫描之后,应该言归正传,写一写作为中国科幻小说作家的他了。
我和宋宜昌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他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跟宋宜昌聊天,我发现他的思维速度极快、语速也很快,甚至可以说是跳跃式的。他常常刚刚跟你谈这个问题,马上又飞快地跳到另一个问题。有一回他到上海我家,跟我讨论的问题是写长篇小说时是否用“框图”。当他见到我的长篇小说草稿上画着一个个长方形的框子和许许多多箭头时,大笑道,你我都用“框图”!
当我有幸读到他1980年在香港出版的科幻小说《V的贬值》后,完全被他横溢的才华和独特的构思所折服!V,是指美神维纳斯。当人人都具有美貌之后,V也就贬值了。他巧妙地描绘了这一贬值。这部作品不仅构思新颖,而且富有文采,非常流畅,如行云流水。在当时我读到的中国科幻小说之中,《V的贬值》属于另类,这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为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写剧本的时候创作的。由于这部科幻小说过于超越了时代,以致当时无法在中国内地出版。
1982年,我在主编《中国科幻小说选》的时候,理所当然地收选了《V的贬值》。然而,在出书前夕,责任编辑告诉我,《中国科幻小说选》中有两篇作品在领导审稿时被删去,一篇是老舍的《猫城记》,一篇是宋宜昌的《V的贬值》。老舍的《猫城记》曾经受到过“批判”,当时连《老舍文集》都没有收入(后来终于收进第七卷),所以未能通过图书审查关;至于《V的贬值》,我当时用的是宋宜昌提供的香港版复印件。出版社领导一看是用繁体字排印的,马上“警惕”起来,说道:“《V的贬值》只在香港出版,从未在内地出版,表明这部作品不适宜收入《中国科幻小说选》。”尽管我据理力争,也无济于事,只得忍痛割爱。直到1999年我主编六卷本《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时,终于如愿以偿把《V的贬值》全文收入。
宋宜昌的科幻小说不多,但是都很精致,主要是中长篇。在《V的贬值》之后,他的代表作是长篇科幻小说《祸匣打开之后》。这部长篇写的是在23世纪的时候,一场强烈的地震触发了南极大陆冰盖下的外星人飞船。这艘飞船是在几十万年前由一对外星人驾驶来到地球的。当时,这对外星人已经去世,但是死前留下十几个冷冻胚胎。地震使冷冻胚胎迅速发育,仿佛打开了祸匣。新一代外星人操纵先进武器,发动毁灭人类文明的战争。面对凶暴的外星人,地球人奋起反抗。这场恶战还惊动了一批友善的外星人,与地球人结成同盟,终于击败从南极大陆冰盖下钻出的祸种。
一位名叫杜青的科幻迷,在回顾自己读过的科幻小说时说:“我个人认为《祸匣打开之后》是新中国最好的一部科幻小说,这部小说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篇章行文与西方科幻小说风格几乎完全接轨,考虑到当时中国刚刚走向开放,不能说不是件非常令人惊叹的事情。可惜该作者后来再也没有写长篇科幻小说了。”这一读者的评论是恰如其分的。
在完成优秀的长篇科幻小说《祸匣打开之后》之后,宋宜昌的写作兴趣集中在世界海战史,长篇《北极光下的幽灵》是反间谍小说,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德国在格陵兰岛建立间谍气象站,给盟军北大西洋运输线造成的严重威胁;长篇《燃烧的岛群》描述了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战争;长篇《北方的孤独女王》,记述纳粹王牌战舰“提尔皮茨”号的战斗历程;此外还有长篇《火与剑的海洋》、《沙漠之狐隆美尔》、《大洋角逐》……
宋宜昌以这样的话,道出自己研究世界海战史的缘由:世界有三种文明,即蒙古游牧民族之类的“绿色文明”,中国农业耕作守望之类的“黄色文明”,以及现在霸道的美英海洋贸易和探险之类的“蓝色文明”。我们必须走向蓝色世界才有希望,因此要了解海权和海战,这也是我做这件事的驱动力……
我注意到两个小小的细节,宋宜昌最初的两部长篇《祸匣打开之后》和《北极光下的幽灵》,都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另外,在《祸匣打开之后》的末尾,有这么一行字:“1980年6月14日,初稿于兰州;1981年6月4日,二稿于北京。”这表明,作者曾与甘肃有过密切的关系。
我解开这个细节背后的谜,以及深入了解他的身世,是1996年5月25日我在北京对他所进行的采访。
当时,我正在写作50万字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纪实长篇《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内中写及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论战。我查阅了当时的报刊,得知在全国务省市(除北京之外)第一个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是甘肃。甘肃地处大西北,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政治上也只是一般性的省份,然而,在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在各省市中,却一马当先。其中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明确表示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两个凡是”。由于宋平在“真理标准”论战中态度鲜明,加上他的工作业绩,后来被调往北京,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然而,关于宋平的经历鲜见于报刊。我从朋友那里得知宋宜昌乃宋平之子,便对他进行了采访——这次采访,不再是科幻作家之间的谈话。我从宋宜昌的谈话中,详细了解了宋平的鲜为人知的经历,写入书中。
身为高干子弟的宋宜昌,向来为人低调,从不在人前谈及父亲和家底。这一回,由于我所采访的是宋平的经历,在谈话中,宋宜昌不得不谈及自己的一些经历。宋平原名宋延平,山东莒县人,因此宋宜昌祖籍山东莒县。宋宜昌告诉我,一个非常奇特的机遇,使宋平有机会从山东农村到北平上大学。那是宋平的哥哥参加万国邮政抽奖,得了奖——三百大洋!于是,哥哥把这笔钱给了宋平去北平上学。这样,宋平进入北平农业大学。念了一年,宋平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宋平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红色之路……
1949年后,宋平担任过政务院劳动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全家在北京生活。1960年,宋平调任中共西北局委员兼西北局计委主任,开始在西北工作。宋宜昌也随父亲来到西北。“文化大革命”中,宋平曾受到非难。在“牛棚”里关了一年多。那时宋平全家5口人,拥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过了两三年。
宋宜昌在中学毕业之后,作为知识青年,到西北农村劳动。每天在高强度的劳动之余,别人在宿舍里高声打扑克,他却坚持自学外语。他非常珍惜时间,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诗:“暮色已经重了,村子还没到。快一点走,再快一点走。”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居然自学了英语、俄语和日语。掌握外语之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宋宜昌大量阅读了西方军事史著作。“著名军事史专家”的头衔就是这么来的。
在中国科幻界,宋宜昌是人品、作品“两优”的作家,可谓德艺双馨。宋宜昌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不依仗父亲的地位在宦途上争升迁,而是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打下扎实的学术功底,“进击、进击、再进击!”他兴趣广泛,涉猎甚广,也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包括科幻小说)视野广阔,知识丰富。他的文笔流畅,而且仿照“框图”创作出来的作品,故事性强,层次清楚,有头有尾,令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