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人

描述中关村的人和事.
个人资料
正文

百年南社(二十六)柳亚子和南社 - 白坚

(2009-09-01 18:00:47) 下一个

柳亚子(18861958)是著名的民主主义战士,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是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也是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

柳亚子诞生在江南水乡吴江县北厍镇大胜村(后迁居黎里镇虎筋桥畔)的一个书香人家。原名慰高,号安如。读卢梭《民约论》后,更名人权,号亚卢,一作亚庐。慕辛弃疾的为人,兼与陈去病之名相应,再更名弃疾,又号亚子。后以亚子为统一名号。

苏州一带原是晚明东林、复社、几社的活动之所,又是著名爱国诗人、抗清志士吴易、孙兆奎、杨廷枢、顾咸正、刘曙、钱旃、陈子龙、夏完淳等诗人、志士、爱国者的战斗之地。这时候,封建末世的清王朝,正面临着风雨飘摇,豆剖瓜分的危局。西方民主学说和革命思潮正传入中国。时代的风雨波澜。江南的思想风气,前贤的英风伟迹,使柳亚子从少年时代就萌发了爱国思想,树立了革命志向。

1903年初,17岁的柳亚子经陈去病(字佩忍,号巢南,18741933)等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教育学会。不久,到上海进该会所主办的爱国学读书,受教于章炳麟,与邹容等为友,他的反清革命志向更加坚定了。他在《放歌》长诗中表达了反帝反封建、爱国救亡的激情:“卢梭第一人,铜像巍天闾”,“胚胎革命军,一扫粃与糠”。这年夏间,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的革命刊物《江苏》第四期刊载他的《郑成功传》(署名“亚卢”),编者特加按语云:

“此稿由国中寄来,作者年才十六岁。内地人士民族思想之发达,于此可见一斑。”

此为柳亚子著作之最早发表者。

     1904年,柳亚子在吴江同里自治学社读书,并在《江苏》、《女子世界》等刊物先后发表《中国革命家第一人陈涉传》、《花木兰传》、《哀女界》、〈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等文,竭力鼓吹革命。在《题〈夏内史集〉》五首的最后一首中,他以青年抗清英雄、爱国诗人夏完淳自期自许:

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

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1905年初,邓实、黄节等发起的国学保存会在上海成立,陈去病、高旭(字天梅,号剑公,18771925)、柳亚子都是早期的会员。春间,柳亚子在同里自治学社发起学生自治会,主编《自治报》,后改称《复报》,自刻,自印,每周一次。

     1906年,柳亚子应高旭之请在上海健行公学任教,参加中国同盟会,又参加光复会。他继续编辑《复报》,自68期起,从周刊改为月刊,从油印改为铅印,从单张改为单行本,由高旭函托在日本的志士田桐(字梓琴,湖北蕲春人,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18791930)在东京印刷,寄回上海发行,后来成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小卫星”。《复报》是辛亥革命前在海外印行的重要革命刊物之一,主编《复报》是柳亚子生平的重要活动之一。

      《复报》,大32开本,60页左右,第1号出版于“中国开国纪元四千六百四十年四月十五日”(190658)。现存第111号(可能即出至11号而止)。署名“弃疾”的《发刊辞(通俗体)》,以“列位请了,恭喜恭喜呀”开头,以通俗的口语特辟地阐明刊物的宗旨:

“自幼读了几种书报,晓得了些道理,可怜我这昂藏七尺,已做了亡国遗黎,从此以后遍觉得春非我春,秋非我秋,大千世界,世界空空洞洞的。……那救国的手段,自然是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这区区报纸,却也好算手段当中的一分子了。……我抱着我的良心,我靠着我的热血,不达到我的目的,便万死也不休,管人家说我疯不疯呢!……我们这复报虽然没有甚么好东西贡献给列位,但自问宗旨是不错的。倘然能够好好办下去,也可以在二十世纪中华报界的舞台上独树一帜,做诸烈士的后劲,怎敢妄自菲薄呢!”

《复报》的宗旨无他,即反清救国,即光复中华。从“社说”、“演坛”、“哲理”、“政法”、“历史”、“传记”、“批评”,到“文宛”(后改“诗薮”)、“小说”、“谭丛”、“歌谣”、“杂著”,所有栏目的内容,无不贯串着反清救国这一总纲,大声疾呼以唤醒睡梦,挥泪泣血以鼓吹革命。

《复报》上先后发表的柳亚子著作,有《立宪问题》、《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吴日生传略》、《夏内史传略》(以上署名“弃疾”)、《中国灭亡小史》(署名“中国少年之少年”)、《云间张女士传》(署名“焉是”)等论著和大量的诗篇。署名“师南”的《神州种族卮论》、《吴烈妇传》、《明季气节列传(赵雪华、宋蕙湘传)》,署名“怀姜”的《立宪驳议》,从观点、语言、题材看,也近似柳作,尚待进一步考究。第3号所附《复报社招股细则》,以红纸印成,文颇典雅,中云:

“神州陆沈,天地昏霾,长夜漫漫,鹖旦不明耗矣。哀哉,中国之现象也。不有晨钟,畴醒睡梦!不有言论。畴张民气!此非吾修之责而谁之责耶!”

4号所附《社告》,以绿色纸印成,中云:

“本社同人痛祖国之已亡,愤异族之无状,爰于去岁孟夏组织斯报,发扬民族主义,传播革命思潮,为国民之霜钟,作魔王之露檄。”作法,文风均与南社时期的柳氏相合无间,因而,此类短篇亦当视为他的佚文。

如果说柳亚子主编的《复报》是《南社丛刻》的前驱,那么也可以说陈去病发起的神交社是南社的前身,

1907729,陈去病在《神州日报》上刊出《神交社雅集小启》,以继承复社、几社相号召;815,在上海愚园举行神州社雅集。高旭和柳亚子虽未获与会,都表示热烈支持。高旭寄诗代简,有“弹筝把剑又今时,几复风流赖总持”之句。柳亚子根据雅集图景撰为《神交社雅集图记》,缅怀“复社隽流”及抗清英烈,号召同辈乘时奋起:

“板荡以来,文武道丧,社学悬禁,士气日熸,百六之运,相寻未已,岁寒松柏,微吾徒其谁与归!”

同年冬,在上海的一次宴会上,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决定建立革命文学团体(以当时地位言,首倡者当为陈,然从陈后来的诗句看,又似高曾倡议者),得到在座的刘师培夫妇、邓实、黄节、朱少屏、沈砺等的赞同。据柳亚子后来回忆,“南社”的名称就开始于此时。

进入1908年,南社的筹备工作在抓紧进行,“南社”一词也先后见诸文字。2月,陈去病、徐自华等会葬秋瑾于杭州西泠桥畔后,陈去病为徐自华《题忏慧诗集》,有“为约同人扫南社,替君传布廿年诗”之句。稍后,柳亚子有《海上题南社雅集写真》二首绝句。5月,陈去病在《有怀刘三、钝剑、安如并苦念西狩、无畏》诗中,述及高旭时又有“报仇志不遂,往往多哀呻;要我结南社,谓可张一军”之句。

1909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高旭所撰《南社启》,作为南社章程的《南社例》,宁调元所撰《南社序》,陈去病所撰《南社诗文词选序》和《南社雅集小启》,先后在《民吁日报》上发表。1113,南社第一次雅集在苏州虎丘张公(国维)祠举行。“这晚清文坛上的怪物”,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就正式成立了。

南社的三个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南社第一次雅集参加者十七人中的十四人,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因此,南社实为受中国同盟会思想影响的革命文学团体,说它是中国同盟会的外围组成,也未为不可。

尽管当时见于报章的南社文献,态度或不免隐晦,语气或有所含蓄,其反对清朝统治,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意旨,还是不难领会的。《南社启》对南社的命名虽故为隐晦,说明“‘南’之云者,以此社提倡于东南之谓”,但以“国魂”为号召,提出:

“夫人莫哀于亡国,若一任国魂之漂荡失所,奚其可哉!”

《南社雅集小启》虽用“逸韵”、“文采”之类词汇冲淡南社的政治色彩,但以“生机”相祝愿,表示:

“芙蓉弄妍,岭梅吐萼,微乎,彼南枝乎,殆生机其来复乎!”

真义所在,明眼自可心领神会。而《南社序》则用春秋楚国爱国志士钟仪事,谓“钟仪操南音,不忘本也”,无所顾忌地点明南社的反清宗旨。1912年,陈去病始在《南社长沙雅集记事》中明确指出“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

南社成立时,柳亚子才二十二岁,意气风发,勇于任事。他以梁山泊上的及时雨宋江喻陈去病,而以小旋风柴进自命,在会前会间,奔走筹划,不遗余力,会后有诗以纪云:

“寂寞湖山歌舞尽,无端豪俊又重来。天边鸿雁联群至,篱角芙蓉晚艳开。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登高能赋寻常事,要挽银河注酒杯。”

这次雅集选出的《南社丛刻》(简称《南社》)的编辑员和职员是:文选编辑员陈去病,诗选编辑员高旭,词选编辑员庞檗子,书记员柳亚子,会计员朱少屏。

陈去病、高旭都富于书生气,不善任事,作风马虎,高所编《南社》第一集,陈所编《南社》第二集,体例都不严谨,引起柳亚子不满。第三次雅集改选出的编辑员都未任事,因而四、五、六、七各集,实际上都由柳亚子主持选政。

民国纪元前《南社》出版了四集,刊载了不少揭露清朝统治、表彰前代英烈、鼓吹革命斗争的诗文。如《南社》第4集出版于1911626日(辛亥六月朔日),85日,《民立报》载文评介云:

“《南社》第四集,南社编。南社创于海上已数年,社员多当代名士,盖仿以文会友之意。四集计辑录社员所撰著,都计文34首,诗371首,词124首。其间感慨淋漓,可诵之篇不鲜也。”

812,《天铎报》载李怀霜《艺文月旦》云:

“所刊第四集,首骈散文,次诗,次诗余,所诣皆雅正遒上。复多折衷新理,有关社会向导之作。……谓之近时名著,夫复何疑!”

翻阅此集中“诗录”,首列山阳周实的《痛哭四章》,显然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而作,其一、四章云:

“腥风血雨误归期,痛哭江头杜拾遗。弩末已无穿缟力,刀头休作赐环思。狰狞猛虎磨牙日,夭矫神龙见首时。虏运将衰炎运在,南阳会睹汉旌旗!”

“直将刍狗视人群,无限苍凉日暮云。壮志未酬填海鸟,痴心枉作负山蚊。荒烟孤岛田横客,夜月悲笳翟义军。猿鹤沙田同一烬,累累七十二荒坟。”

沈痛悼念起义殉难的烈士,热烈企盼和召唤四方志士奋起举行武装起义以推翻清朝统治,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出版物的革命最强音了。

     1912年元旦,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柳亚子应南社社员雷昭性之荐,赴京任总统府秘书,寻因病辞职返沪。对当时南北和议及孙文让位于袁世凯的妥协主张,柳亚子坚决反对,在《天铎报》上,他以“青兕”笔名间日撰社论强烈抨击。《南社》第5集所载柳亚子撰《追悼会祭周阮二烈士文》更表现出痛心疾首的愤慨:

“况又议和误国,荡虏无人,北庭小丑,尚婴僭窃之尊;南都政府,复有迁徙之议。降幡一片,行见重出于石头;铸错六州,终已不逢夫干莫。……呜呼,沧海横流,神州陆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猿鹤沙虫,同归于尽。吾侪方祈死之不暇,又岂徒为烈士悲也!” 

南社从成立到停止活动,历时十五年,参加者一千余人,其中不少人革命意志薄弱,未能与时俱进,转向保守,有些甚至蜕变为民主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堕落为官僚、卫道者、卖身投靠者、汉奸、卖国贼,也不乏骛名而来,随流涌进的官僚、政客和浮薄文人。

在反清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南社在文字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南社革命文学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作为革命文学团体的组织者,柳亚子以苦干实干的精神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大部时期内,南社社务的主持者,南社活动的中心人物,是他;《南社丛刻》二十二集的大部份的编辑、校印者,也是他;南社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坚持者,更应当首先数到他。因此,他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南社的代表人物。

作为爱国主义的诗人,柳亚子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写下了许多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鼓吹抗暴救亡的篇章。在社会主义时期,他为争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他的《磨剑室诗词集》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为广大读者所珍爱。

1987528,在纪念柳亚子诞生100周年的时刻,柳亚子纪念馆在苏州市吴江县黎里镇他的故居举行揭幕仪式。笔者应邀躬逢其盛,口占一绝云:“南社歌吟功自在,分湖遗响至今雄。承先启后吴江柳,文采风流一世宗。”借用柳亚子早年赞颂明末爱国诗人、抗清英雄夏完淳的诗句来概括他的生平,看来是恰当的。倘使他地下有知,该会引以为快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