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吃播》之三

(2020-08-10 17:22:22) 下一个

   出国五年左右,生活总算稳定下来。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大小事务由妻子负责。生意做得不好不坏,日子也过得不紧不慢,也算是适合加拿大的慢生活的节奏了。

   加拿大的江湖里野生鲈鱼特别多。鲈鱼味道鲜美,或清蒸或红烧。

   我通常会用开国第一宴中红烧鲤鱼的方法红烧鲈鱼。鲈鱼刮鳞去鳃划花刀腌好后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另起锅先煸五花肉片再用姜葱炝锅,加入笋片香菇淋花雕酒翻炒再倒入酱油、醋,再加入鸡汤后撒胡椒粉、盐、糖、老抽,再把煎好的鱼放到汤汁里,大火烧开再小火炖一会即可起锅。先捞鱼入盘,再加糖和醋调好汤汁淋在鱼身上。口味咸甜酸鲜,美味爽口。

   记得有个朋友喜欢吃鱼脑,说吃鱼脑聪明。其实鱼的记忆只有几秒,吃鱼脑怎么会聪明?有人喜欢吃鱼背上的两排肉。我的儿子只吃鱼腮帮上的两块肉,因为只有那个部位一定没有刺。

   而我则喜欢吃鱼腩肉,那个部位最先入味。我还能从碎小的鱼刺中咀嚼出江河湖海的味道。有时候把吃剩的鱼和鱼汁放在冰箱里冰成鱼冻,再从鱼头里从鱼骨间从鱼刺里用筷子剔出别有风味的细肉,更是吃得津津有味吃出儿时的味道,看得儿子惊讶不已。

   儿子是这里长大的,不会吃带刺的鱼,教过很多次都没有学会。有一次还是被卡住了嗓子好在并不严重。以后除了腮帮上的肉,他再也不敢乱吃鲈鱼了。所以夏季我有很多喜欢钓鱼的朋友送来鲈鱼,儿子是没有这个口福了。他只能吃无刺的三文鱼或者鱼罐头。

   有次,我们吃鲈鱼,看着他一个人在吃鱼罐头,我便讲起我们孩子时候每天吃鱼经历,再多的鱼刺都不会卡住嗓子。这时我突然想起当时有一种做法使得多刺的野生鲫鱼的鱼刺酥脆可是食用不用担心卡住,可以试试。

   后来按照记忆中家乡的焖烧小鲫鱼的方法,先把鲈鱼刷糖醋再晾干后再入油锅炸透,再入锅中小火长时间焖。尝试了几次以后,果然做出一道鱼刺酥化,不再担心卡到嗓子美味爽口的焖烧鲈鱼了。

   妻子赞叹:神奇!难怪中华料理独步全球呢?

   其实,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烹饪技巧。

   一次去西餐厅参加朋友的孩子婚宴,吃过了以鱼为主菜的大餐。端上来主菜鱼扒的时候,不仅觉得摆盘漂亮,像一幅艺术作品,口味也非常独特,特别好吃。

 

   生活总是伴随着吃吃喝喝在磕磕绊绊中进行的。心情大好的时候我也会精心地炒两个好菜,看见妻子每次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揭锅盖说哇噻香喷喷的时候,心里暖洋洋的。那段时间吃得她脑满肠肥。

   心里有梗的时候,做的饭菜也就不香了。比如说让我做晚饭,我就做一锅白菜粉丝鱼丸虾仁大杂烩,装盘的时候我把虾子挑出来装一碟,鱼圆肉圆子装一碟撒点胡椒面,面筋包装一碟撒点辣椒,猪肉片挑出来装一碟淋点美极鲜,白菜粉丝装一盘点入香油。这样就成了有荤有素的几个菜了。开饭了,家里桌子上像吃火锅一样摆满大大小小的盘儿碟儿

   妻子马上觉察出来抱怨我在应付。

   你的要求太高了。我说:每顿饭都要有荤菜还要有素菜,还要有汤。又不吃剩菜,每天浪费大量食材。说好了勤俭持家的呢?

   勤俭持家?妻子很生气: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然,嫁你干什么?看我穿什么名牌吗?难道我还不够勤俭啊?

   看来,吃得好,生活就和谐,吃得不好就争吵。

   后来,因为发现了一家日本食品超市,妻子居然还无师自通学会了用淘米水加豆腐或者素菜或者三纹鱼做出纯正日式口味的味噌汤。色香味俱全,喝了一小口顿时神清气爽灵魂出窍,令我刮目相看!不仅如此,那段日子我们喝了很多汤,老火汤、罗宋汤、味噌汤轮番上阵、汤汤惊艳妙不可言,一家人走起路来肚子里都是“咕咚、咕咚的”。

   你才是食神!我第一次由衷地赞扬了妻子的烹饪手艺:味噌汤可是日本料理的灵魂啊!因为味噌汤做好和做坏,差别很大。

   味增汤的简易做法:1.把所有食材焯水后放入砂锅中加入水炖开。2.取味噌汤料一匙羹放入另取的小碗中用温水溶解均匀成汤水。3.砂锅开后关火,把小碗中味噌汤料水倒入砂锅中搅拌均匀即可。注意:味噌汤料不能久煮。砂锅中水跟味噌调料的比例大概一比十左右,按各人口味不同调节。是不是像下方便面一样简单?

   越表扬越能干。有一次为了吃烤生蚝。为了精益求精的火候还专门去新买了一个小烤箱。看着妻子在艰难地撬着几只刚买回的大生蚝,第一次感觉到做一名合格的吃货还真不容易。又是粉丝又是蒜蓉,还调了蘸料,折腾了一个下午。

   我抱怨道:吃个海蛎子这么麻烦。原本随便蒸或者煮一下,淋一点酱油即可,现在为了口舌一时之快,花那么多时间准备,最后也就每人两口搞定,值不值?

   刚巧朋友来访,进门就嗅了嗅,说:好香啊,人间没有的美食味道。

   妻子顿时扭头笑着问我:值不值?

   那年夏季,人们相约在盎桂扭公园聚会。我提前准备,买了一大袋野生小鲫鱼。再次用焖烧小鲫鱼的方法烹饪了满满的一盒鲫鱼。。

   来聚会的朋友中有一位多伦多来的五星级大酒店里的大厨,他吃了以后,连连点头,然后他竟然精准地说出我做鱼的流程用和料理的时间。我惊讶地点头。

他说这是正宗的糟鱼做法。他的师父会做这个,曾经在香港红极一时。就是先炸后糟,无骨无刺,有着传统的地域秘方。这个加拿大目前还没有。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笑了:祖传的。

   于是,我便讲起家乡关于驺虞、关于芦苇荡、关于鱼的故事。

   大厨感叹道:那么美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呢?

   我随口就说,命运吧。

   那次聚会之后,我便经常想起国内很多时候跟同事、同学、等朋友去餐馆吃饭喝酒的场景。而生活在这里认识的人少,大多朋友忙于生计,很少能聚在一起开怀畅饮。所以经常是一家人去吃,无论中餐和西餐。但是总体来说吃西餐总觉没有中餐吃得自在。中餐馆虽然人多还须排队等候,但是中餐热闹。当然有时不免要急急忙忙地吃,怕坐久了惹店里的工作人员不高兴。诸多原因还是觉得在国内下馆子乐趣多,每每吃得酣畅淋漓随心所欲,也聊得口若悬河或喝得觥筹交错,即使是烂醉如泥,也觉得醉在国内很巴适啊。

   也许故土、乡情就是嘴里的菜,永远定格在儿时的记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