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国将帅之上将贺炳炎[图文]

(2007-02-22 16:52:05) 下一个

贺炳炎(1913-1960)


贺炳炎(1913-1960)


  贺炳炎(1913-1960) 原籍湖北宜都,生于松滋。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1932年春到湘鄂西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任红三军军部手枪大队区队长、大队长。


  同年8月,红八师在攻占荆门后受到敌人伏兵的包围,他主动率手枪大队前去援救,将红八师解救出围,受到总指挥部的嘉奖。


  不久任独立团团长。


  10月任红八师二十二团团长。


  1933年先后任红九师二十五团团长和红七师十九团团长。


  同年7月,改任新兵大队长,并将这支原为会道门组织的所谓“神兵”,改造成为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武装。


  1934年6月,任黔东沿河城独立团团长。


  9月任黔东独立师师长。


  10月红三军和红六军团会师后,恢复二军团番号,他任二军团六师十八团团长。


  不久,调总指挥部任管理科科长兼作战参谋。


  1935年6月再度任红十八团团长,参加了粉碎敌人对湘鄂川黔“围剿”的战斗。


  11月任红二军团新编第五师师长,率部参加长征。


  二、六军团在贵州瓦屋塘遭到敌人两个师的阻击,他亲自率部向敌人冲击,被炸断右臂,仍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他任红六师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与政委廖汉生指挥了雁门关伏击战,歼敌500余人,毁敌汽车数十辆,受到国民政府的传令嘉奖。


  1939年1月任一二O师第三支队支队长,4月任独立第三支队司令员,在冀中平原坚持游击战争。


  1940年6月率部返回晋西北,参加了百团大战和秋季反扫荡战斗。


  随后任一二O师三五八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1941年春赴延安军事学校学习,1942年5月转入中央党校学习。


  1944年11月,奉命率领100多名干部赴洪湖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5年1月任襄甫军分区司令员。


  随后建立了拥有三个军分区和七个团武装的江汉军区,被任命为军区司令员。


  1946年6月返回晋绥,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11月调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


  1947年5月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不久,任司令员,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大西北的多次战斗。


  随后又接连参加了陇龙、荔北等战役。


  1949年春,一纵队改称为第一军,任军长。


  同年9月率部解放西宁后,兼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


  1952年9月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3月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同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先后11次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于1960年7月1日在成都逝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