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击剑所知甚浅,印象无非是电影《佐罗》和《王子复仇记》中那钢剑锋刃飘逸出来的行云流水。在金陵城念大学时,南京姑娘栾菊杰是家喻户晓的世界花剑冠军,可惜我从未亲临赛场观赏击剑。如今当这位绰号“小姚明”的高挑少年站在我面前时,我费劲地想象着真实的击剑场景。 现在我正在读着这位少年的大学申请作文(谢谢“小姚明”让我这个好奇的阿姨读他的文章),联想他的妈妈告诉有关这孩子的故事,思索着击剑运动如何把一个华裔少年引向哈佛校园。 十二岁那年,自幼习弈的男孩突然对黑白对阵的棋盘失去了兴趣,开始渴望驰身于兵刃交锋的真正战场。就在那年夏天,男孩放下棋子棋盘,穿上银光耀眼的剑服,操起了三尺钢剑,踏上了击剑场。 在“小姚明”居住的南方城市,恰巧有那么一位从中国国家击剑队退役的国手,情同父子般悉心调教起这位雄心勃勃的少年。“小姚明”的爸爸妈妈是我的大学同学,当年就是一同效力学校篮球队的金童玉女。孩子从父母亲那里遗传到修长的身材和聪颖的悟性,具有被塑造为优秀剑手的基本素质。 我这对同学夫妇来北美较晚,家境并不宽裕,送孩子投身这项“贵族”运动,可以说有点勉力而为。置备行头,支薪教练,参赛旅行的花销,昂贵的费用让不太殷实的家庭财政吃紧。但这孩子如此着迷击剑,求胜心切,父母亲咬咬牙全力支持儿子的训练。 习剑两年之后,连少年自己都感到这项运动不再像是玩诸如加勒比海盗之类的游戏,击剑运动带给他机敏自信,协调和谐,刚柔兼备,彻底摆脱了原本内向腼腆的小书呆子形象。他开始走出南方,迈入美国顶尖少年剑手的圈子,进入常青盟校击剑队教练们的视野。 “小姚明”在作文写道,当人们问他为什么热爱击剑时,他简直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击剑给他的魔力。击剑使他全神贯注,身剑合一,他紧握着剑柄,感受着力量,剑锋轻灵的像狂舞中金蛇的眼睛,伴随着节奏有致的韵律,在优雅的攻守奔腾中驰心逸性!在击剑比赛中,他微点下颌示意他对敌手的欣赏和嫉妒;交锋后摘下面罩时,泪水和汗水并飞,礼貌地同对手握手话别。 多年的剑场争锋,少年剑手悟到使剑犹如对弈,战场就是活的棋盘,其间千变万化,若不掌握全局,错估对手的下着,便不能把握致胜之机。如果不能力敌,就应设法智取。以巧制胜战略战术,不断帮助这位华裔少年进取求胜,勇往直前。 读罢孩子的作文,脑海里想象着文中描写的优美剑术。难能可贵的是,“小姚明”在密集的击剑训练中保持华裔少年的优秀特质,学业优良,兴趣广泛,举止有礼,开朗好群,招生帷幕初启,他即成为顶尖学校竞相争取的学生。“小姚明”顺利进入哈佛大学实在人们意料之中。
祝愿这位少年百尺竿头思更进,继续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