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去世了。他是一个有名的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一生没有子女。一边赚钱一边花钱。最后老了,把所有资产全部变卖掉。然后住在豪华酒店里,雇了一大堆仆人。把钱全部用光。他的名言就是"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这么简单"。这话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败家子的生活态度。
今天我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不远的一个小镇。叫做CK小镇。来看另外一个著名败家子的一生。他的名字叫做彼得·沃科·罗森伯格(Petr Vok z Ro?mberka)。
CK小镇是我们老中常用的叫法。小镇的全名是Cesky Krumlov(切斯基·克鲁姆洛夫)。Cesky是捷克的意思,Krumlov意为“蜿蜒的草地”。指的是河流在这里蜿蜒流经。 类似中文的月牙湾。
从布拉格坐火车到CK小镇,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可以到。捷克的火车很破很慢,感觉是很多年没有做过的绿皮火车。
CK小镇很小,但是却有壮丽恢宏的克罗姆洛夫城堡。整个小镇保存的也像中世纪一样。在这里漫步,可以感受500年前的生活。
小镇如它的名字的意思一样,的确被河湾环绕。城市选址在这里易守难攻。号称是欧洲最美的童话小镇。最美的可能有些言过其词。东欧最美之一的确当之无愧。
克罗姆洛夫城堡是不断加建而成的。整体外观不是很整齐。感觉就是很大的一坨。城堡在小镇绕城河的外面。感觉像是在外部城墙上改造成的。
远远地走进小镇。就可以看见这些高高的廊桥。这些廊桥是去往古堡的廊桥。
小镇的河水清澈。很多人在这里玩漂流。
小镇里面生活很舒适。家家户户到处都有清水环绕。
城堡里面需要购买特殊的tour, 所以去的人不多。小红书上都找不到古堡内景。不过我来主要是想看看这个败家子是怎么败家的。所以专门进去看了一下。
CK小镇的克鲁姆洛夫古堡在规模上仅次于布拉格城堡,并且在13世纪上半叶就已建成,有700年的历史。这个城堡是罗森伯格家族兴建的。城堡的规模和小镇的规模非常不一致。感觉小镇应该完全支撑不起这么大规模的城堡。
我研究了一下罗森伯格家族的发家历史。他们致富的道路其实也不复杂。就是靠联姻。嫁了或者娶了有钱的富人。和西门庆与华盛顿发家致富的路数差不多。要致富就去娶有钱人的遗孀。实现财富大转移。
当然富了几代之后人们就会渐渐淡忘这些黑历史。觉得祖上富裕全靠聪明加上勤劳。300年后,到了16世纪的时候,控了捷克(当时叫做波西米亚)的盐贸易、银矿、水利工程,经济实力强大。也在政府和教廷里面担任职务,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家族。
城堡塔楼外观
左侧是整个城堡,右侧是小镇。城堡居高临下,俯瞰整个CK小镇。
城堡内庭。
这个时候,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大败家子Peter Vok闪亮登场。此人挥霍无度,特别钟爱艺术,养了很多艺术家。把自己家的房子和田产做抵押,贷款获得金钱之后,再装修和扩建房子。
最终资不抵债,在临死前,Peter Vok在1602年将该庄园出售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后不久,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贵族接管了该庄园,直到1947年,二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捷克来了,该庄园才被国有化。
我们看看这个败家子都在古堡家里搞了什么名堂。
洛可可风格的祈祷间
装饰奢靡的会客室
巨大的卧室
这幅是在舞厅墙上的立体的壁画。的确立体感很强,以假乱真。据说此厅的壁画总体花了一年时间完成。
Peter Vok (彼得·沃科·罗森伯格) 追求奢靡生活,热爱艺术,把祖宗300年的基业全部败光。Peter Vok 50岁结婚,70岁死亡。并没有后人。罗森伯格家族在此彻底灭绝,结束了将近400年的辉煌历史。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一生酷爱藏书和艺术品,收藏了大量罕见的书籍、地图和宗教改革文献,建立了捷克最重要的私人图书馆之一。民间对他好评如潮,称他为“克鲁姆洛夫的最后一支玫瑰“。
如果从这个角度想,他到底是败家呢?还是为社会做了件大好事。
我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正好网络曝出哇哈哈宗庆后的遗产纠纷案。我们很多人到中年之后还在努力赚钱。有时会想着留给后代一些钱。其实后代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根本不需要你的钱去妨碍他们的生活。
宗庆后留下那些钱可以给孩子们带去幸福么?我看不会。反而是把孩子们从一生下来个人奋斗的乐趣全部剥夺了。如果官司打赢了,那些孩子根本驾驭不了这么多钱。如果官司打输了,那些孩子会永远生活在失去钱财的痛苦中。在那些天文数字的巨额金钱面前,他们根本提不起精神去把眼前手边的工作做好。
也许我们每个人在适当的时候,都要学习一下Peter Vok。当一个死去的时候散尽家财的败家子。不要去想孩子们千秋万代的事情。罗森伯格家族的城堡归了他人。可是秦始皇的万里江山去哪里了?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孩子因为万里江山这些遗产直接被屠杀殆尽。不劳而获的遗产对亲情是灾难,宗庆后没有这些遗产,反正孩子们也许能和睦相处。
巴菲特这点智慧远远要超过中土大佬们。死后不留财。可能是因为他和芒格都爱看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