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

拾一片红叶珍藏,留一抹岁月回味.
正文

转载: 女人眼中的“羽西情怀”

(2007-06-26 14:44:34) 下一个

女人眼中的“羽西情怀”

                                 ——羽西和她的《中国淑女》

周宏鸿

 

“羽西”的名字,极不陌生,但对于我,感觉上太近了,于是变得更远。曾经我试图把她与化妆品后面的那个成功女商人平放在一处想,因为我做过八年个人品牌的时装设计师兼老板,在追梦与自我蚕食中,会格外关注、怜爱那些坚守着不言放弃的同性;后来在屏幕里不时见到她,那时的我,正好也参与着电视台的事,又恰是在与羽西所做的节目上相似、话题上染指。更记得新世纪伊始,我赴美采访、写作外加旅游,临行前夜,受命出版社的殷切委托:交给我一个羽西在纽约办事处的电话,希望我以女作家的独特视角,带回一本解读羽西的专著。但那一年里,我游山逛水作品频频,却独独遍寻不见羽西的踪迹。电话、传真、托人、等信儿……均无果。放弃时,我认定:人与人的咫尺天涯,只能是“无缘”的注解。那一刻,羽西在我脑海中再度回归为“符号”。她定格的影像,仍是那个老版本:夸张醒目的妆容,先声夺人的套装,中国娃娃式的“童花头”,饶舌的、令听觉崎岖迂回的西式汉语发音……当然还有,她的雅致,她的特别,她的博识与从容。


还记得不久前在我形象顾问专业课程上,我公然却不无善意地“抨击”过羽西的新发型,但她的书名却让我在瞬间心动!这《中国淑女》四个大字,足够具象,沉重、有份量。这个偌大的命题、曾也同样一次次敲打和拷问着我的良知和使命感;那正是我一直在想、在做、在写的事!


我走进羽西和她的作品。透过文字,羽西终于变得清晰,变得灿然,变得通透。书中几乎涉及到女人衣食住行的全部:着装、化妆、理财、购物、饮食、护肤、旅行、运动。大到场合礼仪、职场着装、西餐吃法、家居美学;广到约会形式、跨国婚姻、两性关系、家庭派对;细到一条眼线的不同色调、不同画法、不同表现—— 即使是一缕发丝,她也会教你在那一刻放在耳前或夹在耳后……其实,当今社会,关注女性的人和书目不暇给,但好书寥寥。被钱或名利洗了脑而喷溅出来的文字,锈迹斑斑。无品更亦无相。空洞、浅薄、乏味,已不得不列入忍受范围了,似曾相识、捉刀代笔、疑似转载、复印的,更是大有人在。羽西给了我些惊喜和意外。那些口语化的、温润的句式,太像她了。像她的喃喃自语、像她在沙龙里面对面的恳谈,又像她精心筛选、过滤、发酵、沉淀和贮存得足够久远的一樽葡萄酒。她饮而不醉,不舍喝尽;她七情上面,乐在分享。她想让天下的女人都如美酒般上品。她因真诚而不取悦、所以让人看到了真诚;她因诙谐而不扭捏、所以让人读到了诙谐;她的华丽让人联想到富有、也会联想到心灵的富足。当富足从满到溢的时候,你往往就会发现一个人骨子里的、阳光的气息和味道。她不把付出当作施舍、当作铺陈、当作秀场,她用心地给予,并且是全部。


教授中国女性从头学起、做一个真正的淑女,这么大的一桩事,原本就不大可能一蹴而就。两千年前,中国就有老祖宗留下来的礼仪大典《周礼》、《仪礼》、《礼记》,但早已是烟消云散地断了香火。还有上一代人对《女儿经》、《道德经》、《三字经》…….依稀可辨的记忆残片,也早已在一次次的运动、革命中、被一路撕撕扯扯着遗失。我们或许仅仅缺少美国那一本厚厚的《少女大典》吧?!——因为那不仅是女孩子成人礼上的馈赠,更会是根植在一个女性一生成长中的养份。没有道德品质、行为教养的底线和明示,一个女孩子只会在日后肆意地疯长。她可以出落得惊为天人、可以有钱到一掷千金,但她举手投足间、却处处是失礼、粗俗、冒犯……这种尴尬、早已不是一个女人的尴尬,而是中国女性群体的现状和布满视线的窘态。


要不要做淑女?——此话一经出口,就如同提问:“要不要学会害羞和脸红?”一样让发问者发毛。羽西是洞察者、也是勇敢的发问者。她在书中一再提到“三代才出一个贵族”的至理名言,但她就是想力挽狂澜,她要看到这一代女性的警醒与自省,在修身养性、日积月累中脱胎换骨。当她倾注了这么浓烈而醇厚的一腔热血时,我的心,没有选择地和她跳出了同一种节奏……


羽西的书好看。不少细节,会令你哑然失笑。她写职场礼仪中的握手,以最幽默的方式让你瞬间明白你的不对。她先说标准样式,再说:“没有人喜欢握着一块软绵绵的抹布”,但太过极端更可怕,“握得太紧好像别人把手伸到了胡桃夹子里”!……


她以东方人的委婉讲述自己在递名片时的“事故”;以西方人的坦率告诉你怎样去享受床第之上的男欢女爱。羽西在书中,有时是个大女人,有时又充满童真,因为在羽西的世界里,你似乎可以随时洞察到她的敏锐、率真和包容,也可以随处窥见她的精致、细腻或单纯。羽西的书不会是本万能的女性精神法典,但她会给予女性内心的所求、所愿、所想,她会给予女性自爱、自尊的权利,她给予的、是改变生命质地的能量和方法。羽西失去的是丈夫,但并未失去有爱的灵魂。它转化为另一种“大爱”,当读懂了羽西时,你就读出了一种特殊的感动。


尽管,书中关于中国女性在形象修饰的正确方法问题上,我认为有些细节还需要探讨和商榷;当然,面对羽西的新发型,我仍坚持着“不喜欢”的态度。但羽西书中有话在先:“ 应该允许自己改变!”——这话说得令人立即便没了话。掩卷之时我突然释怀:“童花头”其实更可取悦镜头、男人和爱情,将头发高耸、矗立于头顶上端的那个直面人生的羽西,正在取悦的是生命和自己。羽西自有收放自如的达观与自我,梳什么发型不可以!

===============================================================
很想读一读这本书,找到了在线阅读的链接,好像只有部分章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睹为快。
http://book.sina.com.cn/nzt/live/liv/zhongguoshunv/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