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豌豆

樱桃豌豆分儿女,草草春风又一年
个人资料
正文

09五月中国假期-- 香港和上海,谁是国际大都市

(2009-07-02 15:21:26) 下一个
 自己生长在上海,耳朵里听惯了上海的城市定位--国际大都市。 一直觉得该称号无可非议。 可这次有机会香港一看,才不得不承认香港东方之珠的地位才是真正的名至实归。
 
首先是语言和文化。
走在香港的街头小巷,所有的招牌路名完全中英文标注,完全没有乱七八糟的洋泾浜错误。即便是个不说中文的洋人也能不需翻译摸到方向。我曾在美国看过CNN电视采访陈方安生女士,其思路敏捷,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之强很给中国人长脸。 而香港普通人的英文水平整体流畅。亲见一普通公共汽车司机耐心全英文回答一西人问路,交流无误长达5分钟之久。 我们在一个傍晚去尖沙咀观看灯光秀,“幻彩映香江”,这个节目每晚8点钟开始,用普通话,粤语,英语轮流播出。我们去的那天正好碰上粤语日。香港地铁报站名也是三种语言同时上。  一个城市,首先要对自己的语言有信心,才能对外来语有信心。 如今沪上上海话境界已经很尴尬,连上海人家里的小孩都说普通话。我建议市政府像香港政府一样保护上海话,同时海纳百川推广英语和普通话。 不是用后者取代前者,而是要坚守前者,因为那是城市的根和特色。
 
第二是敬业精神和市民素质。
香港人高效而敬业。 普通的卖面条的,到出租车司机,到政府公务员都各司其职。 无论在多小的小店里买一样东西,和卖者的沟通感到很人性化,不管成不成交都很舒服。我在一家很小的店里吃混沌面,边上一桌六个女孩子,是明显的大陆游客。 她们扯着大嗓门讨论点什么面条,旁若无人的足足讨论10分钟六个人才定下来。整个过程服务生没有不耐烦,一一回答小姐们的提问,一一解释菜单上的东西是什么,和颜悦色,轻声轻语。而其他食客没有一个投过异样目光来,完全当此透明。 而前面提到的那个公车司机耐心解答一个游客的问题,全车乘客没有一个抱怨的,安安静静的等到问路的人搞清楚下车,司机才开车。这要在上海,必定有某一乘客要跳出来指责司机多管闲事赶紧开你的车,你浪费全车人时间侬晓得伐? 上海的地铁造的这么漂亮了,先下后上都成问题。标记明明标着两边上当中下,人流就是不按指示走。地铁一停,潮水般的涌上来。 我有一次看见太多人上车堵了我下车的路了,就停在那里,想说索性等这些人全都上来后我再下,才一秒钟停顿,我后面的人就骂声一片了, “侬下去啊,做啥发呆啊。侬有空啊!” 人和人之间完全缺乏起码的尊重和文明。 至于公共场所的人际沟通完全看你嗓门有多大,脾气有多大,皮有多厚,没有道理讲,也没有微笑。上海,虽然亲朋好友熟人邻里的沟通够温馨热情, 陌生人的交往已经少有诚信,甚至是少有礼貌教养。
 
第三是管理水平和效率
香港人口超过七百万,据报道公务员人数在今年三月为16万4千五百。那么公务员占人口比例2.3%。即每50人养活1.15个公务员。
上海人口目前应该超过两千万,是香港的三倍以上, 人多且杂,管理有难度不假。 上海公务员到底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一项报告显示,按照公务员与GDP的比例,中国公务员数量大大超出发达国家,中国公务员人数“超标”近20倍。在今日中国,官民比例已经高达史无前例的程度:1比26。同一数据,10年前为1比40;改革开放初期为1比67。目前的官民比例是每26个老百姓,就要养活1个官。根据青年报的说法, 通过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来看,我国是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公务员数量相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确实较多。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4169065.html如果这段资料属实, 那么香港的公务员比例较大陆低且运作高效。
 
坐在太平山顶的缆车里到香港公园,车厢里的游人居然非亚洲面孔和亚裔面孔对半开。 在兰桂坊的酒吧去,到处是各国人的面孔,休闲自在就像美国或是欧洲街头某一个酒吧。文化融合程度可想而知。 据说在中央宣布要把上海建设成亚洲金融中心时,香港不安了, 香港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位置被取代。 在我看来,香港在文化,地理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决定了他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他完全有理由辐射南亚和东南亚,连接大陆和世界。而上海的准确定位应该是辐射大陆,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我依然热爱上海, 但仗义执言说句真话,上海离国际大都市的路途还十分遥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