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6)
2012 (1)
2013 (9)
2016 (99)
2017 (84)
2018 (151)
2019 (123)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9/02/短史记-新版语文教科书删掉了课文《陈涉世家》/
文 | 谌旭彬
近日,有网友发现,最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删除了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言文《陈涉世家》,“整个初中课本都没有《陈涉世家》了”(见图1)。
笔者翻查了最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至九年级下,共六册,确实已找不到《陈涉世家》这篇课文。
之前的旧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曾将这篇课文放置在九年级上册(使用至2017年,见图2)。
《陈涉世家》是《史记》名篇,记述了陈胜、吴广等底层民众起事反抗秦朝暴政的历史。就笔者有限所见,其进入初中语文教科书,至晚可以追溯到1960年——该年发行的“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第十六册,也就是八年级下学期用书的第19课,课文标题是《陈涉世家》(见图3);人教社该年出版的初中语文第6册,课文标题是《陈涉起义》。
从1960年算起,这篇课文已陪伴国人近60年,很多人对文中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天下苦秦久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以说是倒背如流。
其实,在这近60年里,《陈涉世家》也曾短暂遭遇过被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的命运。
时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儒法斗争”之说盛行,尊法贬儒的流风,“给《陈涉起义》的教学带来极大混乱,有的地方干脆把它从教材中剔除,被所谓‘法家著作’所取代”。陈胜起义的原因,也被曲解为对“赵高上台后改变了秦朝法家政策”的反抗。(参见:奋起,《略谈<陈涉起义>教学中的几个问题》;陈曙光,《<陈涉起义>教学的疑点、难点及对课文注释的意见》,收录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语文教参资料》第2辑,1978。)
根据教育部《关于1966-1967学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中学历史课暂停开设,政治和语文合并”,之前的旧教材成为批判对象。各地自主编写新语文教材,内容主要由时政文章构成,文言文被极大幅度压缩,一册课本往往只保留1~2篇文言文作为点缀,且须契合现实风向,故《陈涉世家》或被剔除,或遭曲解。
1978年,中、小学生全部拿到了新的语文教科书,中学语文教育恢复正轨,《陈涉世家》也被收入了该年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语文课本》第5册(见图4)。
此后,中学语文教育历经多次改革。教材所选文章也迭经变化,但无论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人教版(包括97版、03版、13版等各种版本),还是苏教版、北师大版,都可以见到《陈涉世家》的身影。
这一时期,《陈涉世家》也遭遇到了一些批评,主要集中于课文难度方面。部分语文教育界人士认为,《陈涉世家》中的部分文辞太艰深,不适合初中生,放到高中更合适:
“文言文《陈涉世家》也偏深,文言文在当代来说,适用性小。初中生读文言文的任务是了解中国的古文化,粗通大意,教材也应以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文章为主。《陈涉世家》也应放在高中教材。”(严月婵,《扼抓时代的脉搏——谈谈对语文教改的一点看法》)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提升文言文比例之际,作为经典课文的《陈涉世家》的被删除,是否与文章学习难度过高有关,目前尚不得而知。
事实上,除了《陈涉世家》,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文言文方面的增减甚多。据笔者大致对照,比较重要(或谓公众较为熟悉)的篇章如下:
(1)杜甫名作《石壕吏》被删除。
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包括了《望岳》《春望》《石壕吏》。最新版教科书中,《望岳》被移至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春望》被移至八年级上册(第24课),《石壕吏》不再选入。
(2)白居易名作《卖炭翁》重新被选入教科书。
2010版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曾删除过《卖炭翁》一文;最新版教科书将之重新收入,放置于八年级下册(第24课)。
(3)《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被“富贵不能淫”取代。
旧人教版共收录《孟子》三章,分别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放置于九年级下册(第18、19两课)。
新教材也收录了《孟子》三章,分别是:《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前两篇放置于八年级上册(第21课),后一篇放置于九年级下册(第9课)。
其余如《杨修之死》(三国演义节选)、《香菱学诗》(红楼梦节选)、《小圣施威降大圣》(西游记节选)等,新教材也均不再收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