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陈庆之与陈霸先

(2007-02-07 08:16:53) 下一个
陈庆之(484—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 是南朝梁人,估计是个在不太穷又没多富的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的儿子…

陈霸先(公元503~?5),字兴国,小字法生,庙号陈高祖,史称陈武帝,浙江长兴人.陈霸先因出身寒门,起先担任过里司、油库库吏,不久,担任了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侯府的传令吏。由于受到萧映器重,萧映任广州刺史,授陈霸先为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梁大同十年(544年),广州爆发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率三千精兵,一战解围,受到梁武帝瞩目…

大逆侯景起兵造反是在太清二年(548)八月初十,九月二十五日潜出寿阳,十月初三攻克谯州,二十日克历阳。梁武帝诏集大臣商议,陈庆之之子、时任临川太守的陈昕也奉召入朝。陈昕是陈庆之的第五个儿子,在诸子中最有乃父之风,七岁能骑射,十二岁随父入洛,中途还京大臣们问起北方战事,陈昕凭着沙盘推演把战事情况说得清清楚楚。陈昕长大后成为当时梁朝的勇将,曾亲自斩杀魏国大将。历阳被围,陈昕向梁武帝提议,认为采石守将王质未必胜任,应当加强兵力,梁武帝于是任命陈昕为云骑将军,替代王质。谁知王质不等陈昕抵达就匆匆撤军,侯景得知后马上于十月二十二日率八千余人渡江,占据采石。陈昕仓促迎战,为侯景所擒,囚在侯景属下范桃棒的军营。侯景本要招降陈昕,陈昕誓死不屈,反而以忠义打动范桃棒,劝他袭杀侯景大将王伟、宋子仙等人,诣城降梁(此时侯景叛军已包围建康城)。范桃棒从计,暗送陈昕连夜缒入京城。梁武帝大喜,立即同意受降,太子萧纲却犹豫不决,怕范桃棒是诈降,几天下来一直计议未定。时久事泄,范桃棒部下有人密告侯景,侯景立刻杀掉范桃棒。陈昕不知范桃棒已死,仍按原先的约定出城接应,再次被侯景抓住,侯景要陈昕射书城中骗开城门,当然遭到陈昕的严词拒绝,陈昕于是被害,年仅三十三岁。

被东魏打得走投无路的侯景,对付南梁倒很有力量。侯景率骑数百、兵八千就顺利地渡过长江,攻入建康,直指台城。建康军民展开了惨烈的台城保卫战。陈霸先之兄陈道谈时任梁东宫直阁将军,也在城中,带领弩手二千援守台城,中流矢而亡。。大宝二年(551)十一月,自立为帝,国号汉…

占有荆州的湘东王萧绎先后攻杀桂阳王萧慥、河东王萧誉,并逼岳阳王萧詧叛逃西魏后,于大宝元年(550)四月才发布檄文,下令讨伐侯景,此时距台城陷落已有一年多了。就在这一年正月,时任振远将军、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的陈霸先冲破岭南一些势力的阻拦,正式从始兴发兵,军次大庾岭,进屯南康。湘东王萧绎授陈霸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封南野县伯。陈霸先自此成为当时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承圣元年(552)二月,陈霸先与萧绎大将王僧辩会合,进军芜湖,三月大捷于姑孰(今安徽当涂),乘胜进攻建康。侯景的叛军立刻土崩瓦解,侯景东逃,半路上被他的部下刺杀了。持续四年之久的叛乱终告平定…

陈霸先手下大将周文育曾为陈庆之麾下将佐:周文育,本姓项氏,名猛奴,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居新安寿昌县。年十一,能反复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衆莫能及。义兴人周荟爲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养爲己子。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爲立名爲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啓荟爲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賵遗而遣之…

… …陈霸先三十六岁时, 南朝的战神陈庆之过世. 陈庆之,陈昕父子死后, 陈霸先横空出世, 进而称王南朝. 不难想象,陈庆之的传奇既然这样激励后世,对当时的陈霸先一定收益莫浅. 他们两个确有些承前即后的味道…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