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是科学吗?

(2007-04-27 05:19:17) 下一个
记得参观大英博物馆时, 看到大英老帝国从世界各地搞来的文物. 东方的文物往往是小巧玲珑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 而西方的则是宏伟高大的绘画, 雕像,和建筑. 仰望着那些一块块细砖玉瓦雕砌成的巨作, 令人不禁的感叹这些西方人过人的闲情和执著, 同样的东西, 他们造的大一些, 细一些, 精一些.

西方经过几百年积累下科学精华, 建成的庞大的知识系统. 做博士研究时, 第一个感叹就是美国人对实证的严谨要求, 论文中的每一个论断必须有实验证据或文献佐证, 否则一定删去. 图书馆里查到的上百年前的论文往往可以在重复实验中得到验证使人信服. 在国内养成的凭感觉发挥,模棱两可的言辞论断好象儿戏,无法让人信服. 中医从概念,论断,到文献的实证几乎一无所有, 所以大多的西方学者对中医都嗤之以鼻.

一块石头即可以雕刻成一个工艺品, 也可以一个一个加工后筑起来建成摩天大厦. 愚公与智叟的境界不同. 东方的智慧似乎不在乎量的积累, 却细心质的变化, 所以东方的经典是易经. 中医是几千年来, 从病塌边, 在患者出生如死中得出的结论, 对疾病的变化和处置有尽情的描述. 尽管没有严格的概念定义和严谨的控制条件, 从统计学来说, 价值还是很高的. 统计学中, 只要十个中有三, 四个以上是正确的, 那么可信率就相当可观. 西方的所谓医科专家的建议也只不过凭着百分之五六的高于误差的结论而出, 而后又往往在几年后,毫不害羞的根据新的统计数据完全推翻原来的结论. 中医是经过无数的朴素体验中摸索出来的, 含金量极高, 只是因为没有一字一句的精确记录下来而缺乏实证. 其实美国医药界对中医秘方非常重视, 同样的东西, 精炼提纯加上精美的包装后, 加上英文名字卖给我们.

到美国来快二十年了, 随着生活经济的独立, 感知的深入体验, 感情的不断异化,渐渐地超越了开始对美国的认识. 这里高度的物质生活其实很乏味枯燥,没有什么深度。刚来美国时,十分向往高楼公寓,在封闭在干燥的空调中多年后, 才知道田园乡村的惬意. 美国人也许无法理解东方的概念和医学, 这不是中医的浅薄, 而是中医的特色, 也是东方智慧的长处. 对一个极其复杂,无法精确定义的现象直接用感性特色的文字描述, 虽然缺乏实证, 但同样可以做到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 我们应该耐心的一边喝茶, 一边向老外解释经络, 而不是红着脸用中式的英文学鸦贬斥中医.

所谓知识产权, 是文化权威和经济利益的较量。 在小小的技术上, 附加了人为的法定制约, 然后强加于不同的文化和国度,无非是打着文化理性的旗号垄断自身的经济利益. 现在才理解为什么俄国人非要在科学上建立一套自己独立的体系。 资本垄断者利用西方的专利系统长期来压抑了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人类历史上金钱垄断的先驱洛克菲勒认定药物治病是一个最有效的赚钱方法。于是为了高利研究经营有疗效药的制药业垄断了医学, 形成了现在的畸型西方医学. 百病依赖抗菌素. 其他的医疗方法被制药公司的从立法到资金和研究都控制压抑下来。现在的美国人对医学的信赖度愈来愈低。明知可口可乐容易蛀牙, 荷尔蒙制造肥胖, 人造高果糖玉米糖素导致少年糖尿病, 美国的科学界不闻不问, 政府也视而不见. 却偏偏抓住中药中的某些成分不放制造非议. 无非是因为阐明是非的知识产权在他们手上。

知识产权, 谁的知识, 就是谁的产权. 放弃自己的知识, 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产权.

中医是不是科学, 我不知道, 也不在乎, 但我和很多人知道:中医就是中医, 中医可以治很多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