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2025 (4)
这次的瑞士行,事先做了不少功课,风情各位大侠的游记都看了又看,烂熟于心。近期的包括la-vie的强大行程、天涯的徒步细节、林间溪的火车和城镇游览;稍早时候看风景、顾教授、甜酒、量子、Jzz等各位的游记也都细细读过。为避免挂一漏万,就不一一点名言谢了。
之所以花费时间做前期准备,一是喜欢运筹帷幄的感觉,更主要的是时间有限,希望把所有时间都用来玩,把问路、找路、临时做决定或找旅馆的时间降到最少。我只有11天时间,又贪心地想兼顾徒步健行和城市游览,几乎每天要换地方。除了反复考量行程细节,更是魔怔一般地反复推演要带的衣物。哪怕一件短袖衫,也要考虑材质、领形、色彩,至少达到三种用途才考虑带上:单穿、衬在衬衫或绒衣里穿、穿在长袖衫外面加层并点缀色彩。最后的行李精简为一个双肩背包、一个爬山用的day pack。衣服全部卷好分类,每天的拆包打包易如反掌。
天道酬勤吧,我自己觉得这次的行程准备是历年来最好的一次。节奏有张有弛,看起来总在路上,但绝没有奔波劳顿之感。行前同事给我一份她花钱请人做的行程,得到信息之外,也从中学到增加细节和美化版面的方法,让自己的行程表更加user friendly。
左图是行程计划、参考书;右图是事先在瑞士旅游局网站上索要的部分资料。我把最先到达城市的地图拿到,标注出旅馆位置,就不必等下车现找路了。徒步路线图也索要一份,事先勾出想走的路线。(瑞士旅游局网站:http://www.myswitzerland.com/en-us/home.html
Day 2: 上午登“山峦皇后”瑞吉山(Mt. Rigi);下午转战首都伯尔尼(Bern)。
Day 3:逛城游湖爬山,边走边看。
Day 4:登少女峰(Jungfrau);健行在雪原和山脊。
Day 5:继续健行。并出山近湖,体验"金色观光线"。
Day 6:游览日内瓦湖区(没有用pass)
Day 7:起早贪黑的一天
Day 8:Gemmi山口,意外的惊喜;马特洪峰(Matterhorn)却芳踪难觅。
顺便说下,有三种主要方式游览马特洪峰(还有另一条步道,花费时间长,没有列入行程):
1) 乘火车至Gornergrat,近距离接触马特洪峰。徒步到Reffelsee湖看经典倒影。这条线最方便易行。
2) 乘地下火车并转换两次缆车到若特峰(Rothorn),走“五湖步道”(Stellisee, Grindjisee, Grunsee, Moosjiess, Leisee)。这个选择可看到马特洪峰各个侧面的最佳景观,走过Findeln冰川,拍摄湖中倒影,尤以Stellisee中倒影为绝美。
3) 乘缆车去“冰川天堂”(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这是全欧洲最高的观景点,一览众山小,不仅看到马特洪峰,还可眺望瑞士最高峰Rosa以及法国境内的Mont Blanc。
Day 9:梦幻的冰川线观光列车
Day 10:从冰雪地到棕榈城:奇妙的伯尼纳观光列车
Day 11:游览苏黎世
上点片片吧。不得不提伤心事:我在Day 6 早上坐公车去Vevey时把相机忘车上了。刚一下车就发现了,想请路人帮忙拦个车去追,无奈大家都似乎只会法语。10分钟后坐上下一班车,司机和前面车的司机对讲,前车司机帮着去找了,没有。司机建议去警局挂失,说捡到的人也许不信任司机而会自己交给警察。我们挂失了,但也没有结果。一个用了六年的佳能G12,不值钱,可惜前几天的相片都没有了。
R同学是指望不上的,人家是"你拍与不拍,风景总在那里;你玩多玩少,愉快总在心里"的淡定哥。所幸为了发微信给家人朋友看,还有一些手机照。我还神使鬼差带了一个卡片机,因为觉得总不用就要坏了。于是,在后半程,我就左右开弓:一个裤兜里是手机,另一个里面是卡片机。
于是,别人豪气甘云地说:"废话少说,上片片!" 我只能怯生生地嘟嚷:"没啥片片,扯点闲篇吧"。
1) 卢塞恩。瑞士的"旅游首都"。游客如过江之鲫。
2)清晨,浓云中的伯尔尼。一个很有风韵的古城。
3) 劳特布伦嫩的翠谷
4) 图恩湖畔的小镇Spiez
5) 漫步在云之上(少女峰上徒步)
6)太喜欢这个高原雪域的徒步路线了。再上一张。
从雪山下来,随即去走富有挑战的Eiger Trail(2320m 下降到1615m,地图标注2h50m)。对大拿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我以前的徒步水平也就是家附近的小径上走几英里,还常常背着狗,你想能走多难的道?最多爬一下大熊山看看红叶。这次克服了恐高,在积雪、泥泞、乱石中走到终点,还是很自豪了一番。
7)初始的一段很不好走。
8)爬上山崖,艾格峰近在咫尺。一边是万仞绝壁,一边是青翠山谷。风光无限。
9) 下山的一程,看到的都是柔和的景色。
如果说Eiger Trail刚劲雄浑,这Schyninge Platte大圆环则是钟灵毓秀。
10)抬头见山
11)低头看湖
11)蒙特勒的早晨
12)湖区小镇Vevey
13)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Lavaux 葡萄园
14)洛桑奥林匹克公园
15)法国鲜花小镇Yvoire
16)日内瓦的花钟,代表了这个城市(或者说瑞士)最著名两样:钟表制造技术和园艺。
17)酸一把:让阿尔卑斯山的温泉洗去征尘。
18)Gemmi山口的苍凉令人难忘。
19)别无他人的山道上,与小羊羊作伴。
20)马特洪峰,千里万里来看你,你却躲在云雾里。
21)冰川线,风景无限。希望有一天,向路边的老人那样,带着小米去看世界。
22)在圣莫里茨山上旅馆附近徒步,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色:温暖而秀美。
23)伯尼纳快车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4)选好了伯尼纳线上的Alp Grum(左图)和充满仙气的高山湖Bianco(右图),准备徒步半天。可惜天不作美。
25)苏黎世
26)再见,苏黎世;再见,瑞士。
最后,再给这个唐僧贴加几句注解,或者说我的"两分钱"吧。
1. 如果时间充裕,去瑞士不需要做太多功课。交通太便利了,决定了大方向,随时根据天气情况微调行程即可。在火车上遇到一个爱尔兰小伙子,来瑞士工作六年了,他说几乎每个周末、假期都在玩,还是没有玩透。所以说时间充裕也是相对的,对我们去渡假的人来说,15-20天应该算充裕了。如果只是顺道游几天,也不需要做功课,去几个经典的地方看看也很享受。但如果你像我这样只有10天左右,又不想蜻蜓点水,最好根据自己的偏好多做功课,可以挤进很多有价值的行程。
2. 伯尔尼高地(少女峰地区)如雷贯耳,无须赘言。我也推荐给瓦莱州(Valais)以及格劳宾登地区(Graubunden)留一点时间。
3. 推荐瓦莱州的Leukerbad。我的国家地理书中着墨不少,走之前也看到网友推荐,于是就在去采尔马特的路上停了一晚上。不仅是温泉迷人,我更喜欢那里山道的苍凉静谧,空谷无人。可惜只走了短短两个小时。
4. 东南部的格劳宾登地区有150个山谷和615个湖泊。最著名的当属伯尼纳快车线和渡假胜地圣莫里茨。其实这里很值得住一些日子而不仅是经停而已。圣莫里茨我个人不很喜欢,庆幸当时订了山中旅馆而没有住在城里。
5. 冰川快车(Glacier Express)很值得坐,列车设备先进,环绕全景很棒。如果没时间不必坐满8小时全程(等写到火车篇再展开吧)。伯尼纳(Bernina Express)这条线风景绝美,还可以看到很多工程史上的杰作。但我建议坐普通区间车,可以开窗吹风、看景、拍照。伯尼纳的专线设备很一般,和冰川线不是一个级别。
6. 和瑞士绝美的自然风光相比,城市就比较弱了。我第一次去,还是点了个卯。我个人喜欢伯尔尼胜过卢塞恩;湖区的城市(蒙特勒,洛桑,日内瓦)呢,水边都挺好看,老城都不大,新区都没去,没有发言权。
7. Lavaux葡萄园值得去。徒步时间可长可短。记得带上游泳衣,湖边小镇基本都可以下水。比如Rivaz,火车站下面就是湖,当地人在里面戏水游泳(人不多的),等车的时间去游上一圈,真是太棒了。
8. 我这次在行程上走了一段回头路,伯尼纳火车进入意大利境内,就应该接着去米兰,从米兰飞回美国。当时苏黎世双飞便宜一些,我就绕回去了。其实苏黎世放在第一天到达时,给两个小时也够了。不过,这样让我在最后一天体会一下无所事事的感觉,也是值得的。很多朋友说苏黎世很一般,我因为闲适地逛了大半天,倒是还心生喜爱,看到很多潮人,应该是金融界的上班族吧。
好了,不再啰嗦了。有时间会陆续写完这个系列。谢谢看贴。
漏了回复~~嗯,我的行程是紧,没办法啊,假期有限,又贪~
抱歉,今天才上网看到你的问题。美国公民去瑞士不需要签证。去法国也不要签证吧?我没有专门去过法国,只是这次算踏上法国领土。我那天是带着护照的,这样好证明我是美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出两边嘛,但其实那个渡船没有人查,就特别随意地在两国之间开来开去。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带着护照或复印件吧。
谢谢你喜欢我的文章。希望对你的行程有帮助。
谢谢喜欢。就是呀,相机不值钱,相片值千金呀!怪我自己,没办法。
又想去啦?:-) 你们不是去滑过雪?那个太爽了!
好的,我最后写吧。你做功课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来问,我们一起讨论。
谢谢珠儿给配了这个讲解~~ 我当时照了一个说明,还想着等写到这篇再说。
我走之前在某个宣传册上看到这个雕塑,知道在湖区,但没说明在哪里,我做功课也没有细致到这个份上,结果一到Vevey就看到了。挺开心的。
一高兴忘了点回复。反正是等着了。。。
“还真的是个大叉子雕像。本来以为是你PS出来,跟大家开玩笑的。稍微做了一下research。更加喜欢你的文章,因为你没有花时间和篇幅去讲Milk chocolate was invented in this town. Who cares. 美景和心情when surrounded by 美景 is what we are looking for.
"A swiss artist initially created it as a temporary exhibit. But the people of Vevey had grown to love their gigantic fork, and it practically became a public symbol. Following petitions, Vevey authorities finally in 2008 declared it as a permanent exhibit. It has now become a land mark of the town.”
徒步为主,城市为副是绝对正确的~
好的,我会留意,陆续提一些注意事项,最后再写一篇衣食住行的小总结吧。
Sunron你好!瑞士的景色真的太美了。
孩子在身边就好好享受吧。日子过得很快的。
谢谢喜欢。欢迎常来玩。
哈哈,那个是一个雕塑。
谢谢分享! 收藏啦。期待也能空巢居游的一天。
这次忍不住问个问题。第十二张图,水面上是什么呀?一个大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