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秧子”
(2008-12-02 19:03:34)
下一个
“秧子”这个词是前几年看《激情燃烧的岁月》学来的。儿子回国给我带来一套DVD,里面主人公石光荣那个老三,上大学了,回家时还搂着他妈妈的脖子。老石又气又笑地“喝斥”他:“怎么着?找你妈吃奶啊?秧子!” 看得我当时咯咯地笑。
后来好像那个娇惯的老三在困难和变故面前也成长起来了(记不太清了)。
对照一下我家儿子,很有“秧子”风范,从此,我常常打趣叫他“秧子”。再想想我自己,好像也很“秧子” 呢。
不过,我们的“秧子”主要是在精神上。表面上,我们都很独立,好像甚至可以戴上“能干” 的高帽子。我妈妈总是说,我从十七岁离家,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小妹从小就很独立的”-这是妈妈说了无数遍的话。我的小帅呢,从小就在父母之间来来往往,适应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人们,并自己打理学业、感情、志向。每当我想起机场里那个拉着行李、笑着挥手的小小人儿,就觉得他也真是不容易。“我们小帅真的是Job well done.”-这是我这个祥林嫂的口头语。
我在这样的年纪,依然什么都和父母说,需要拿主意了,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父母。有时觉得自己好像在精神上没有断奶,忍不住后脊梁发冷。
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party,她有三个孩子,平时就养得比较粗放。party时,她给孩子们(包括客人的孩子们)单做了一些炒饭、鸡排之类的简单食物,让他们单坐一桌,吃完了全部轰到地下室打游戏。大人们一桌真是山珍海味啊(朋友超会做菜),说实在,我一边吃,一边想着要是孩子们也尝尝多好?大概我流露出这样的意思了,朋友正色道:孩子都是要飞的,父母也是要走的,自己和老公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今天就是要专心享受和老公、和朋友们的大餐的,小孩子们吃饱了就行了。
想想她说得很有道理啊?也许,原生家庭太亲密了,对感情的理解和追求反而会停留在“感觉” 的阶段,而不企盼进入实质;即使有实实在在的一份生活,也终将会被削弱和淡化。比如我,至今没有领悟执手偕老的重要性,特别是没有了执手的亲密,因恐惧孤独而硬撑着偕老,对我而言,就更匪夷所思了。
也许,等恐惧来临,就明白了。
这次儿子回来,因为他带了朋友们,我们没有时间交谈太多。道别时,他的手反复摩挲着我的后背。小小的动作告诉我他是个恋家的孩子。他该不会和我一样一直做“秧子” 吧?
(DEC 02, 2008)
Jenny:我是秧子,精神上很依恋父母。
一霖:是,我还算独立,但是恋家。小帅真的是不容易,所以我比较宠他是有道理的。呵呵。
阿小姗:是的是的,甜蜜的忧虑。呵呵。
青清:呵呵,小朋友长大了也会很甜蜜的,看得出来。
歌儿:问好!
有情妹妹:完美谈不上,他很贴心是真的。
桃花妹妹:还是你了解我,炫耀儿子是我的主旋律,哈哈。
看海妹妹:是啊,家的温暖是不能替代的。希望没有勾起你心里的酸痛。多回家看看妈妈吧。
那真是很温暖,亲情的甜蜜!
呵呵,多希望我也是秧子,我的孩子也是秧子。
我要对我的孩子多多抱抱!
小帅是个完美的儿子,我儿子长大了,要这样我也满足了:))
文章过会再看,先占个座,问声好。:)
真希望我们小朋友以后可以象小帅, 做个恋家的孩子. "手反复摩挲着我的后背", 想象一下都觉得幸福.:)
小帅真的很不容易的。很久以前,好像读过小帅的故事,小小的人那么自己飞来飞去,我心里都觉着酸酸的,当时我真佩服你的放手。
Enjoy a great holiday sea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