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寒门才子的节俭和寒酸其实没什么,难受的是他们的“自我中心”。

(2007-02-01 19:13:52) 下一个
人的性格和世界观很大成分都是由学生时代的家庭,环境和经历造成的。寒门出个才子不容易。尤其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下,苦孩子家里出个能读书的不容易,他是全家的指望,经常全家都是众星捧月般照顾着他们,他们虽然绝对生活水平较差,但是相对生活水平,或者说相对地位并不差,有的人根本就是农家的“贾宝玉”。这种生长环境经常造就了他们的极端“自我中心”。

人的自私程度与否在平时经常看不大出来,只有在关健时刻,在自身利益有冲突时才能看到本色。朋友,亲戚,同学有时一生也看不到一个人的本色。但是家庭成员,配偶,子女和父母,想不看到这个人的本色都难。

金钱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生最重要的却是和家人的关系。过于“自我中心”的人最终和家人的关系是经不住考验的,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所以我觉得养孩子,应该把他和他一类的孩子放在一起,应该让他有年龄接近的SIBLING,在SIBLING之间要公平,不偏心。

我的家族中有两个长辈都是从山村中拼杀出来的,他们可以说后来在事业上都很成功,退休后有钱有房,但是最终都被“孤独”所苦,他们的孤独不是因为身边没有亲人,而在于和亲人“内心的隔阂”。

这两个长辈都是离家几十年都不返乡的。我的理解是他们在潜意识里回避他们留在村子里的亲人。

我觉得一个成年人如果一生不能和自己的父母以平等的地位交流,那他将来也很难和他的子女平等交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