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办公室的故事:唱山歌与擦牛油

(2007-07-06 19:55:12) 下一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一点也不错。发达国家新加坡的办公室政治并不比国内
的来得轻,只是各有千秋而已。本地办公室的人际之间除了家族成员的核心层,裙
带成员的紧密层,其他的外围层,构成了私人企业的金字塔结构。政府和政联公司
呢,也是一样,“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有人好办事”同样适用于本地的企业乃
至政府部门。

而和国内办公室政治嘻笑怒骂的人际交往相比,本地人际之间表面上较为冷漠,美
其名曰“制度化”。等级的严明犹如日资企业,却无日资企业中稳固忠诚的劳资关
系。“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似乎在本地更胜于大陆,下级对于上司永远是谦恭
的笑脸,而上级则似乎是永恒的冷漠和无休止的指责。“成绩是自己的,错误是别
人的”也成为本地中高级经理甚至技术官僚心中的共识。

以前一位本地同事的夫君是政府奖学金得主,毕业于剑桥大学,一直做到政府某部
的署长。此公中学就读于华校,经常舞文弄墨在早报发表些豆腐块,还出版过散文
集送给我们看,在老板的家宴上见到此为精英温文尔雅,谈吐得当,公共形象颇佳。
而暗地里,却从其下属那里听到这位的冷漠和傲慢,半信半疑之余却得到一位朋友
的印证。那位老兄某次因公去办公室面见那位高官,在交谈中,当他呈上文件并要
倾过头去进一步汇报的时候,官大人丢下笔,向后靠在座椅上,两眼漠视着前方,
如老僧入定般地缓缓吐出几个字:“不要靠我太近。”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犹如一
盆冷水当头泼下,这种官商在中国经营的后果自不待言。

本人有次前往政府公司求职,面试地点选在其CEO为会员的俱乐部面试。面对主审官,
我小心翼翼地陈述着对于本地公共项目的心得,当谈及由于恶性竞争,本地承包商
为了得到合同,不惜偷工减料压低报价不顾生产安全以至导致一系列工伤事故发生,
其实这些危险的工作环境完全可以通过招标过程中的补充条款来避免。那位面试者
斜着眼睛以嘲讽并略带鄙视的口吻看着我慢慢地说:“新加坡会有危险吗?”一时
令我语塞。

反过来,对于工作中的暇疵失误,上级对于下属们则不仅仅是吹毛求疵,而是放大
夸张性的指责,即使没有过错也要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训斥几句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
睿智。下属呢,从上司那里回来,又召集自己的手下,把刚刚受到的挖苦训斥加料
放大地发泄出去。一层一层如接力棒一样,对于上级的训斥白领小职员们只能逆来
顺受,既不敢怒更不敢言。汇报工作的时候,政府部门或者政联公司的经理面对私
人企业的职员们讽刺挖苦指责夸大事实地训斥是例行公事,对于诸多身为外籍永久
居民的技术职员的讽刺甚至带有地域歧视色彩:“你以为这里是马来西亚(菲律宾,
中国)吗?可以随随便便?这里是新加坡!”“在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你们也是
这样做的?难怪你们国家如何如何。”为了自己的饭碗,下属们也只好唯唯诺诺,
习以为常地被羞辱,诬陷乃至成为替罪羊出气筒。

这不,我的上司又要去面见政联公司的主管了,临行之前,我说:“又要去挨骂啊?”


“是啊,听他们唱山歌。”

“啊!唱山歌?这个比喻倒是有趣,你们怎么想到这个词的?”

“唉,这还是算文雅的说法呢”

“那么,不雅的说法又是什么呢?”我好奇起来。

“擦牛油喽。”坡人上司苦笑地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