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laoyangdel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百内公园徒步W-Trek第四天

(2025-05-06 11:45:52) 下一个

4/1 巴塔哥尼亚W道徒步第四天

Frances 营地-Paine Grande营地,10公里 930英尺攀升,冰雨,强风,下午晴。9:30am-1:45pm 尽管开始的气候不好,但是路途不远,步道状况比较好,所以今天是上路以来最轻松的一天。

昨晚睡帐篷,领教了巴塔哥尼亚臭名远扬的疾风暴雨。虽然帐篷都建在树林里,钢筋支架上,但是在昨夜的飓风冲击下,有如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躲在睡袋里的我,听着帐篷外的风声,吓得瑟瑟发抖:来了来了,由远而近,有如火车碾压过来,地动山摇,我们眼看着要被飓风刮跑了……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在公共洗手间里,人人都在谈风色变,每个女人都觉得自己的帐篷在风口浪尖上,随时有被吹跑的危险。男士们到底是心大,LD居然说他睡得很香!

早餐时,遇到步道上的第一个孩子。8岁的男孩和11岁的哥哥由父母带着来走W步道,今天计划去爬英国观景点。男孩一脸愁眉苦脸,非常不情愿的样子。妈妈说,昨天一天走得很累,今天天气又不好,也许只能放弃了。

同桌还有一个导游带着2位从西班牙来的中年人。导游很健谈,说他来自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已经在巴塔哥尼亚当了10年的导游了。巴塔哥尼亚拯救了原已沉沦于嗑药迷失了方向的他,给了他新的希望和目的。

步道上很多来自欧洲各国的徒步者,也有不少亚洲面孔。比如昨晚同桌的4位德国年轻人,一位美女是谷歌德国分部的经理,她的男朋友在著名质询公司McKinsey工作;另一位帅哥是骨外科医生,女朋友大公司的律师……都是年轻精英啊!可是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如此成功,后来我们遇到的几位来自东德的徒步者们就和他们完全不同,彻底推翻我对德国的认知。

有朋友问我W步道和其他我走过的类似长途步道的比较。我觉得就路况来说,我所走过的长途步道里 W是最粗旷原始的。欧洲的TMB(勃朗峰转山2016)虽然每天的里程更长,攀升也更多,但是步道状况很好,每天到达之后有温暖的床铺,可口的美食。而秘鲁的印加小道(Inca Trail,2010)因为海拔很高,喘不过气,走起来比较累,可是毕竟是被人走了几百上千年的步道,道路条件很好。再看巴塔哥尼亚这里是完全的无人区,加上气候恶劣,步道艰险,未知数多,比较挑战。

1、上:昨天下午返回法国营地时走过的camp Italiano;下:今天早上同一地点,黑云压顶,什么也看不见了。我穿上了台湾买的樱桃红雨衣裤,套上了背包套,全副武装雨中行军。

2、冒雨前行。LD穿的脆蓝色的雨衣,雨衣虽太过辣眼,防雨功能却很好。

3-5、途中,天渐渐的晴了。我们却仍穿着雨衣,因为风大,雨衣的防风作用也挺好的。

6、今天的目的地Paine Grande营地遥遥在望

7、营地外的帐篷群和我们的上下铺

8、这里的早晚餐都是自助餐,能吃能喝的男士们有福了。我拿的红烧猪排,味道不错。餐厅窗外的风景更美。

9、最后再放一下巴塔哥尼亚百内公园的W和O步道的地图。绿色线是我们走的W步道,我觉得中文的“山”字能更形象的描绘此步道。我们从“山”字右边的山脚下开始,第一天爬了右边一竖的三塔观景台,第二天从“山”字右边的山脚走到中间的山脚,第三天爬了山字中间的英伦观景台,今天从中间的山脚走到了左边的山脚,明天走左边的一竖去“灰营地”Refugio Grey。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