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与“麦克阿瑟解职事件”有关的制度与规则问题
(2007-04-17 22:40:25)
下一个
[转贴]与“麦克阿瑟解职事件”有关的制度与规则问题 作者:黄力民
五十六年前的4月10日15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两份文件(见文末附件),一份是给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远东总司令、美国陆军远东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命令,告知解除他以上职务并移交给马修·李奇微中将,命令立即生效;另一份是就麦克阿瑟解职一事提交新闻界的公开声明。两份文件都是正式的,任何一份的公开即意味着解职的生效。
麦克阿瑟的解职对于当时的交战双方以及关注朝鲜战争的各国都是重要事件。
中国近年出版的官方资料如《抗美援朝战争纪事》(军事博物馆编,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都不加评论地只说有过麦克阿瑟解职一事。但在民间语言及有文学色彩的书刊中,与麦克阿瑟解职相联的关键词是“美军战败”,这可能源于当年的宣传材料如:
[新华社13日讯]美国远东侵略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已因在指挥侵略朝鲜的战争中遭受朝鲜、中国人民武装的严重打击而下台。这是中朝人民抗美斗争的胜利。
《人民日报》4月15日时评称“麦克阿瑟的下台,是中朝人民抗美斗争的新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一个胜利。…很显然,麦克阿瑟是在中朝两国人民的抗美斗争的铁拳打击下倒台的;它标志着美国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失败,世界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胜利。”
这也算是历史沉淀的无奈吧。
美国方面关于麦克阿瑟解职的原因说来话长,相关的文字资料、档案难以数计,简单说就是总司令与前线统帅不能合作。这里只说解职命令是怎样生效的及其后的风波。
白宫决定让麦克阿瑟本人早于部属与公众知道被解职。不仅如此,还决定派专人当面送交解职命令,而不是由东京陆军通讯部门将收到的电报送交麦克阿瑟副官,副官再递交麦克阿瑟。在麦克阿瑟收到命令后白宫立即发布总统声明。
杜鲁门没有要求麦克阿瑟辞职而是命令解职的做法略带惩罚的含意(1950年9月杜鲁门认为国防部长约翰逊不能胜任,采取的是温和方式即让约翰逊辞去职务由马歇尔接任),而命令送交方式、生效方式的选择显然又照顾了麦克阿瑟的面子。其时陆军部长佩斯正在东京是恰当的送信人选。国防部长马歇尔通知佩斯立即到朝鲜去等待进一步指令,解职电报避开陆军通讯系统而是由国务院发给在釜山的美国大使穆乔,由穆乔交佩斯,然后佩斯飞回东京当面交给麦克阿瑟。
白宫之所以如此慎重处置解职事项,是因为麦克阿瑟问题的特殊性:
1 麦克阿瑟资格老、威望高,一战时就在美国驻欧远征军任旅长、师长等职,战后任过西点军校校长,1930-1935年任陆军参谋长。二战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战后任驻日本盟军最高统帅。是美军10名五星上将尚在任的4人之一。依陆军部长佩斯的说法,“当麦克阿瑟是陆军参谋长时我还在宾州一所预科学校里呢”。佩斯设想他将怎样去送信呢:我到麦克阿瑟总部,把门铃一按,把解职命令往门口一塞,然后拼命跑掉。
2 麦克阿瑟担负重大责任,即代表盟国对日本的占领,指挥正在进行的朝鲜战争。德国为四大国分区占领,美、苏、英都派出了战争期间的头号军事统帅——艾森豪威尔、朱可夫、蒙哥马利——任占领军总司令,但他们都只任职至多1年。而麦克阿瑟却是唯一的日本“太上皇”,而且已有5年又7个月之久。
3 因为资格老、权力大,麦克阿瑟又以桀骜不驯著称。1937年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任军事顾问时曾回国完婚,此后再未回国。二战与朝鲜战争期间,两任总统多次召他回国述职,他均以军务在身而推脱。达成的妥协是在华盛顿与麦克阿瑟总部之间的地点会晤:与罗斯福仅有的会晤是1944年7月在檀香山,总统携参谋长莱希同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研究太平洋战场形势;与杜鲁门终其一生的唯一会晤是1950年10月在威克岛,时间不过3小时,麦克阿瑟甚至谢绝了杜鲁门共进午餐的邀请,匆匆飞回东京。
杜鲁门关于麦克阿瑟解职的两份文件签署后接下去实际发生的事情是:
由于技术原因,国务院发给在釜山穆乔大使电报未能到达;
随着时间的拖延,新闻界似乎有所察觉,《芝加哥论坛报》记者甚至紧缠白宫新闻秘书肖特以便从中套出可供立即发布的新闻分析,肖特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怀疑解职命令可能泄露;
考虑到麦克阿瑟在解职尚未生效(即个人电报未送达且白宫新闻会未开)之前可能提出辞职以抵抗,杜鲁门决定改变预定程序,立即通过陆军通讯系统将解职命令发东京盟军总部麦克阿瑟本人,然后在4月11日1时(华盛顿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总统声明;
有记者电话告知麦克阿瑟副官赫夫注意听15时(东京时间)新闻广播,他认为会有麦克阿瑟解职的消息;
大吃一惊的赫夫听了15时开始的新闻广播后立即打电话给麦克阿瑟夫人珍妮;
珍妮将解职的消息告诉正在宴请客人的麦克阿瑟;
紧接不久,陆军通讯兵将刚收到的电报送交赫夫,赫夫即驱车前往麦克阿瑟处;
麦克阿瑟亲自拆开信封阅读解职命令电文。
以上情节中有些说法各异,连麦克阿瑟的传记都未能准确描述。例如麦克阿瑟得知已被解职后说的那句名言:“珍妮,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究竟是何时何种场合说的,就有多个版本。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闻传播速度超过了军用电报的速度,程序颠倒了。问题出在从杜鲁门指示直接发军用电报到4月11日1时新闻发布会之间所留的时间太短。究竟有多短?笔者没有见过哪个资料说过。可以推想白宫的两难,新闻发布会的任何拖后都会增加正式消息晚于媒体消息的可能性,而新闻发布会的提前又会使公众与部属都知道麦克阿瑟被解职而麦氏本人还蒙在鼓里。
麦克阿瑟的解职引起了轩然大波。日本内阁曾考虑以总辞职表示对解除他们“救星”职务的不满,裕仁天皇到美国大使馆与麦克阿瑟依依惜别,麦克阿瑟启程的当天数十万日本人在通往机场的公路旁列队送行。
麦克阿瑟一家飞抵檀香山受到20万人欢迎,在旧金山欢迎人群达30万以上,抵达华盛顿时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陆军参谋长柯林斯、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以及众多三军将领在机场迎候(这里需要加一个附注:布莱德雷与三军首脑一致建议总统罢免麦克阿瑟,上任才半年又常因患病而不在职的马歇尔在总统要求他查阅战争以来华盛顿与东京的往来电报后得出的结论是早在两年前麦克阿瑟就应解职)。4月19日麦克阿瑟应邀在国会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演讲结束时据说“民主党这一边没有一个人不是热泪盈眶,而在共和党那边,没有一张脸上是干的”。之后麦克阿瑟应邀到一些城市巡回演讲,在纽约市欢迎与游行者达700万,用去了2800多吨的彩带、纸屑、飘带。
另一方面,公众对白宫表示强烈不解和不满,人们不能原谅总统对他们心目中的这位“英雄”的无礼行为,据白宫新闻办公室的统计,他们总共收到了近3万封公众信件和电文,其中超过95%的信件和电文是批评总统的解职决定。盖洛普民意测验则显示全国有69%的人表示支持麦克阿瑟,而只有29%的人表示支持总统的行动。
5月3日开始,参院军事委员会与外交委员会联合举行有关朝鲜战争问题的听证会,麦克阿瑟首先作证,他的证词达20小时以上。政府方面出席的首席反证人是马歇尔,两位年资相当、却分别出身于西点军校与弗吉尼亚军校的陆军五星上将进行面对面的辩论,继而布莱德雷、柯林斯、谢尔曼、范登堡相继到场作证,当然都是作为麦克阿瑟的对立面。
参院听证会持续到6月25日,没有什么结论。之后,麦克阿瑟的巡回演讲也风光不再。在达拉斯的一次集会不过2.7万听众,有人嘲笑说这还不如一场中学生橄榄球比赛的吸引力。显然,公众与舆论终于想通了:在解职一事上总统没有大错,至于麦克阿瑟本人52年传奇军人生涯与特有魅力那是另一回事。
麦克阿瑟解职的故事大致如此,如果由某些文学人士以生花妙笔据此想象、臆测、渲染必可以形成洋洋大观的各种“秘闻”“揭秘”“大解职”“内幕”之类,笔者有意的是这则故事所透露的一些游戏规则与制度因素问题:
1、尽管解职的预定程序发生了许多变更,但并没有出什么乱子。总统个人即有权解除战区统帅的职务,这是朝野皆知的。上下级关系必须非常明确,任何官员都应清楚上对谁负责,下可以指挥谁罢免谁。总统虽然没有上级,但他若做得不妥有可能被国会弹劾。事实上杜鲁门在决策前听取过所有主要官员的意见,甚至还征询了私人朋友的意见。
2、解职命令的生效是斩钉截铁的,不存在名义上解职实际却在位的情况,也不存在名义上还在位实际却无权或被隔离、看管的情况。
3、不管以那种方式告知麦克阿瑟被解职,他本人都是自由地在现场,并不需要将他带进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场所当面宣布,或者先以某种方式使他与部属、家属隔离而由新指挥官实际负起责任来。
4、解职命令称“撤换理由将在上述电文送交你时,同时公布”,一方面说明最重要的问题是指挥权的交接而不是撤换理由,另一方面表明撤换理由只有一个版本,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在后台解释或双方交换意见。
5、两个多月时间里公众与媒体对麦克阿瑟狂热追捧,同时对杜鲁门政府强烈抨击,杜鲁门与白宫官员、军队首脑心情之沮丧是可以想见的。然而难受归难受,政府与军队仍在运行。
6、公众与媒体再强大的反抗声浪不能直接扳倒总统,总统可以有对于公众与媒体的强烈反感却决无权干预公众与媒体之表达意愿。
7、两任总统召麦克阿瑟回国述职而不得,杜鲁门的命令竟也不提麦克阿瑟解职后的安排或去向,但解职4天后的4月16日麦克阿瑟即启程返回阔别14年的祖国。笔者看到的资料均未有对这一离奇现象的探究,这里可能性地推测一下吧: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清楚自己具有的终身现役军人身份,到陆军部报到去了。
8、解职命令是冷冰冰的,但杜鲁门也非常人性化地授予了麦克阿瑟最后一项权力“你有权下达为前往你所选择的地方所需下达的命令”。
9、白宫为发布解职命令而作出的复杂策划、因情况发生变化又临时改变以及最终解职命令生效的颠三倒四,看起来是左支右绌、手忙脚乱。但是,由于无论发生那种情况都还在制度与规则的底线之上,因此“麦克阿瑟解职事件”大致是能经受历史检验的。
附一 总统命令
致东京麦克阿瑟将军:
作为总统和美国军队总司令。我有责任撤换你盟国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总司令、美国驻远东陆军司令官等职,对此深感遗憾。
你应将所任各职移交马修·李奇微中将,立即生效。你有权下达为前往你所选择的地方所需下达的命令。
撤换理由将在上述电文送交你时,同时公布。
附二 总统声明:
我深感遗憾的宣布,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有关正式职守的问题上不能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和联合国的政策。根据美国宪法赋予我的特殊责任,以及联合国特别委托我的责任,我已决定更换远东统帅。因此我免去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并已任命马修·B·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对有关国家政策进行的全面而激烈的辩论是我们自由民主宪法制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军事指挥官们必须按照我国法律和宪法的规定,遵守下达给他们的政策和指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在危急时刻,这种考虑尤为必要。
麦克阿瑟将军已完全确定了在历史上的地位。对于他在重大责任岗位上对国家作出的卓越和非凡的贡献,全国人民深表谢意。由于这一原因,我对不得不对他采取的行动再次表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