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什么比鬼子更多?[转]

(2006-12-12 19:00:59) 下一个
为什么比鬼子更多?[转]
送交者: 寻找真相

据说,中国一位名作家曾经在日本遭到这样的质疑----几名日本青年借用电影《地道战》中的一句台词:“一百个鬼子,二百个伪军”,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协助日军作战的华人军队,数量远超过日本占领军。
无须讳言,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涌现出无数英雄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败类。据公开资料数据表明,在日军侵华期间,各种名目的“治安军”、“皇协军”、“和平建国军”之类的伪军部队,以及伪公职人员,数量竟达四百万。
在当时,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至少,这个数目说明,中国在那时所缺少的,并不仅仅是武器;遭受侵略的原因,也并不仅仅是落后。如果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思考,两千五百年的封建统治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传统意识中的消极成分,所造成的民族心理扭曲,可以说是罪不可恕的。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导致了民众的国家意识淡薄,难以产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自从秦王朝统一中原以来,直到满清末叶,中国人所注重的一直是“君主”而非“国家”,被歌颂的历代忠良,他们所表达的忠诚,往往是忠于君主的成分大于爱国的成分,两者根本无法区别。另外,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彻底失地灭种的亡国,真正灭亡的不是“国家”,而是“朝代”。虽然作为统一的国家存在已久,但“中国”这一称呼在清朝灭亡之前却从来没有被当作正式国号,而是更多地作为一个地理名词。看看清朝与诸多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能够发现,那时使用的国号是“大清国”。
中国虽然没有印度那样的“种姓”制度,但长期的封建统治,却使社会上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一部分占统治地位的贵族把持国家政权,地位越高就拥有更大的特权,可以随心所欲地予取予夺。而占国民绝大多数的平民,特别是农民,却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他们是国家税赋与劳役的主要来源,但自身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却得不到国家给予的任何保障。长期以往,使他们产生了对国家漠视,他们并不在乎谁当政,对改朝换代也不敏感,敏感的只是自身的衣食保暖,“谁当皇帝都交税” 就是这种消极心理的体现。而在外敌入侵的危亡关头,这种冷漠所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导致国家凝聚力的解体和民众抵抗意志的崩溃。
在清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又旋即处于强权割据的状态,未能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致使国家无法通过法律为民众提供任何保障。处于这种生存状态中,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国家的不信任感,同时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采取“唯强是从”的灰暗态度,结果造成了社会道德观的极度扭曲与败坏。以致于在日军入侵时,相当一部分民众依旧期待着能够象以往的“改朝换代”一样,只要当个“顺民”,就可以少经历战乱之苦。至于其中的一些“流氓无产者”,出于“有奶便是娘”的心态,则更容易成为日军收买的对象,堕落为侵略者的走狗。
自清朝末年至国民党逃往台湾,“专制----腐败----暴虐----”这种三位一体的状态,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一百年的时间,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统治者的任何意志,哪怕是最荒谬的意志,想在基层民众中间实施,都必须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当国家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时候,一旦遭遇外敌入侵,民众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情感上的巨大矛盾和反差----保卫国家的同时,也等于保卫了这个完全丧失了民众拥护的政权。相当一部分民众,是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政府军的国民党部队,居然还要用“抓壮丁”的方式征兵,而且在国家危亡的关头,士兵还会大批逃亡。大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曾经宣扬“抗日是为蒋介石一个人殉葬”,如此荒谬的论调,在当时却有相当大的蛊惑性。看看美国在入侵伊拉克的时候,那些不愿为萨达姆政权卖命的伊拉克部队,两者是有很大可比性的。
从当时的民族心理上看,及至近代,自鸦片战争开始后仅仅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就从“四夷拱服”的“中华上国”,骤然跌落为被列强任意宰割欺凌的弱国。这一时期,民族精神和士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许多人被“恐外”的情绪折磨得失去理智,丧失了任何抵御外侮的信心。特别是其中一些“有产者”,在权衡了抵抗与顺从之间的得失后,往往会选择顺从,以求保住自己现有的私产。他们怕的不是亡国,而是亡国带来的战乱和掠夺。
在入侵中国的诸多列强中,日本是最为嚣张的角色,从明治维新开始,至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此期间十四次对外侵略,其中十次是针对中国,侵华历史竟长达五十年之久。而这五十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中国是处于政客纷争、军阀割据的状态。在当时,军队已经不是保卫国家的力量,而是成为某一派系或个人实力的体现,用以争夺地盘和财富。军阀混战的结果,是造就了一批以“当兵吃粮”为目的,却没有任何责任感,朝秦暮楚,易帜无常的职业军人。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压倒对方派系,军阀们不约而同地以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向外国列强寻求援助。其中,势力最强大的直、奉、皖北洋三系军阀中,奉系和皖系都直接间接地受到了日本的支持,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马前卒。
在北伐战争之后,虽然名义上是国民党政府统一了中国,但军阀派系并没有消失。尤其是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对不同派系的军队采取极其不平等的政策,中央军(嫡系)和地方军(杂牌)之间待遇悬殊,在和平时期通过限制装备、拖欠粮饷、挤占地盘等方式,压缩地方军的发展;而每逢战事,又逼迫地方军充当先锋,试图借助敌手消灭地方军。而地方军一旦兵力消耗殆尽,中央政府则立即撤消番号,注销其编制。如台儿庄战役中,奋勇做战,损失惨重的第四十二军,因为属于“杂牌”,在战役结束后随即被撤消了番号。相比之下,拥兵不进,畏敌如虎的汤恩伯,却因为是嫡系,反而受到晋升和嘉奖。中央政府种种消灭异己的手段,导致了地方军阀的严重对立与离心倾向。因此,在抗日战争中,一些地方军阀感到出路渺茫,又不愿被蒋介石以“借刀杀人”的方式消灭,出于保存实力的目的,索性投降了日军,摇身一变成为助纣为虐的“皇协军”、“治安军”。
同样道理,许多投降日军的政客,往往也是出于类似的遭遇。在腐败公行、任人唯亲、没有任何公平竞争可言的政坛,一些没有出路而又私欲横溢的政客,往往将投靠外敌作为东山再起的手段。例如,被蒋介石“废黜”的安福系政客梁鸿志,后来公开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并在上海以“亲日反蒋”为口号,组建政府。
正所谓“物必先朽,而后有虫生”,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我们在谴责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有繁殖的土壤?而这种土壤,现在是不是已经彻底铲平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